![]()
目录 稼穑彩笔阡陌间 艺途孤旅问生平 名门世家 代有人杰 敬业学堂 问道新学 融会中西 自成一派 老有所为 艺有传承 怡园种墨草庐香 自学成才 兼取东西 广学各家 开创新风 妙笔生花 自成一家 刘氏艺术 源远流长 妙笔丹青写百兽 花鸟画:彩风墨韵开新风 人物画:形神兼备气韵生 走兽画:生龙活虎啸空山 爱宠小猫犬 猛兽有雄风 天地为炉造化功 黄昏眷顾最斜阳 展卷犹闻故国风 博古通今,刘门出人才 融会传承说画痴 吉光焕彩有余音 附录一:刘奎龄年谱 附录二:刘奎龄常用印章(图) 参考资料
精彩页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天津史志丛刊——天津近代人物录》(二)中,“刘奎龄”条目下也记载:“(刘奎龄)少年时期在天津敬业中学(今天津南开中学)就读,接受西画有关透视、比例、色彩、光影等写生常识。1905年毕业后,即开始刻苦自学,博览、临摹古今名画。”此书中将刘奎龄的就读学校记载为“天津敬业中学(今天津南开中学)”,其实“天津南开中学”这个称呼并不准确。严格地讲,1898年,严修开办家馆,聘张伯苓任教,这时严氏家馆被称为“严馆”:1904年10月17日,在严氏、王氏家馆的基础上创立私立中学堂。后改名“敬业中学堂”;1905年改称“私立第一中学堂”,严修为校董,张伯苓任监督(即校长);1906年在南开兴建新校舍。1907年学校更名为“私立南开中学堂”。 从1898年严修聘请张伯苓担任家塾教师,到1904年私立中学堂(即后来的南开中学)建立,中间经过6年时间。这6年。既是世纪交替之际,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的大变革时期。其间许多争论、冲突的焦点都是围绕教育、学术与文化展开的。6年中,新学制建立,新学校逐渐取代旧科举,中国社会也随之发生巨变。 长期以来有种模糊的说法,认为聘请张伯苓是严氏家塾的开端.其实并不准确。严家一直以来注重子女教育,仅以严修在家设馆、聘师教子而言,是始于他进京任翰林编修的转年(1887年)。第一位教师为陈璋,而后又请陶仲明、赵士琛、赵元礼等任教。使黔期间,严修把家眷留在北京,并嘱陶氏进行算学教育。1898年严修离职回津,便将京津两馆合并。由于原聘英文教师去海军就职,教席出现了空缺。亲友向严修推荐了一位名叫许子政的老师,不过许氏因为有了其他工作无法就任。转又推荐了自己的内弟张伯苓。张伯苓不仅教英文。还以自己的才干获得严修的认可,陆续担任了算学、体操等科目的教学工作。 1901年4月,受战争影响一度停课的严氏家馆重新开馆复课。这时严馆学生增至11人,除严氏子侄5人和陶孟和(陶仲明之子)、张彭春(张伯苓之弟)外,又有几位亲友子弟加入。老师方面,张伯苓仍教英文、算学,并逐渐成为严馆教学的组织者。陶仲明不幸于乱中病故,国文课改由陈哲甫任教。同时。严馆中又来了3位日文教师:大野拾吉、足立传一郎和岩村氏。 严馆课程也进行了调整,原本“半日习国文。半日习英文”。从这年冬,功课加紧。据严修之侄严智惺的日记,张伯苓设计了一份新日程表:“早七时半起。八时十五分入馆,添读英文。自九时四十五分至十一时四十五分课几何学。十一时四十五分后体操。每晚东文。十时放馆。十时十五分息。”新日程将国文、英文、算学课均置于上午,留出下午自习、读书、写作,并在每晚添加日文课。 严仁曾是严修先生的侄孙,其父严智惺也是“严馆”的首期学员。据《严修年谱》记载,1898年11月28日(清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十五日),严修设立家塾,取名“严馆”,聘张伯苓先生主讲,英、算、理、化诸科,时称“西学”,教授其子侄5人智崇、智怡、智庸、智钟、智惺以及陶仲明之子陶孟和。 P10-11 导语 刘奎龄作为河西区走出的艺术大师,当仁不让地成为河西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 齐珏著的《丹青妙手刘奎龄》是一部全面介绍天津画家刘奎龄的传记,为目前最为系统详尽研究刘奎龄及其绘画、绘画传派的权威史料。本书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序言 我与河西区可以说凝结了深厚的乡土情缘。1925年2月 我出生于河西区(当时称特一区)三义庄宝德里,此其一 ;1952年5月我定居河西区(当时称第六区)福建路,从先 严至后辈子孙四代人先后在此居住,此其二;1978年6月政 府安排我到市政协主持文史资料的编辑出版工作,从而与 河西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始终保持协作关系,在我离休 后个人依旧与区政协文史委长期往来联系至今,此其三。 回顾我这一生虽然历尽坎坷却始终勤奋敬业,得以在编史 修志事业方面有所成就,心安理得。我在河西区居留六十 余载,可以说这里是我安身立命之“福地”。 河西区政协的文史工作,多年来始终与时俱进,成绩 斐然。近日获悉,正在着手汇编《海河西岸记忆丛书》, 涉及有关海河西岸的历史变迁、风土民俗、名人逸事等诸 多方面史料。工程浩繁,目前正在紧张编写中。未读书稿 ,何以评说?得悉各册撰稿人如章用秀、张绍祖、金彭育 、尹树鹏、齐珏诸君,都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他们治学 严谨,文笔流畅,各自完成精心制作,当可期待耳! 河西区政协李耀进主席嘱为此丛书写篇序言。我虽已 挂笔数载,承蒙如此厚爱,情不可却,遂信笔谈了以上几 点感知,聊以复命,不成体统,尚祈谅宥为盼。是为序。 2018年8月
内容推荐 刘奎龄是20世纪中国绘画借鉴西方绘画并在实践中取得极大成功的杰出画家。刘奎龄在中国近当代画坛占有重要地位,齐珏著的《丹青妙手刘奎龄》以学术的态度对其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研究,对绘画大师刘奎龄进行专题研究,此书以翔实的历史资料、宏观的研究角度、深入的作品分析、中肯的地位评价成为国内外研究“津沽画派”代表人物刘奎龄的重要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