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与区域创新差异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作者 师萍//安立仁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科技活动

 1.2.2 科技投入与财政科技投入

 1.2.3 科技投入强度

 1.2.4 绩效与绩效评价

 1.2.5 科技投入效率的计量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方法

 1.3.4 比较分析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1.5 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新古典经济理论的研究

 2.1.2 演化经济理论的研究

 2.1.3 政府科技投入的杠杆效应

 2.1.4 简要评论

 2.2 相关实证研究

 2.2.1 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或经济获益

 2.2.2 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

 2.2.3 财政科技投入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

 2.2.4 财政科技投入的溢出效应

 2.3 财政科技投入适度规模研究

 2.3.1 基于经济增长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研究

 2.3.2 基于企业研发投入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研究

 2.3.3 基于公共产品最优供应量的研究

 2.3.4 基于国际比较的研究

 2.3.5 关于区域创新效率差异的研究

 2.3.6 简要评论

第3章 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解析

 3.1 政府科技投入的方式和效应

 3.1.1 政府科技投入的必要性

 3.1.2 政府科技投入的方式

 3.1.3 政府科技投入的效应分析

 3.2 基本假设

 3.2.1 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相互作用影响经济增长

 3.2.2 政府公共研究与企业研究的分工

 3.2.3 政府公共研究与企业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式

 3.3 模型的基本框架

 3.3.1 消费者

 3.3.2 最终消费品生产部门 

 3.3.3 中间资本品生产部门 

 3.3.4 企业研发部门

 3.3.5 资本市场

 3.3.6 政府公共研发部门

 3.3.7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3.4 模型分析

 3.4.1 模型的初步分析

 3.4.2 数值模拟分析

 3.5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第4章 政府科技投入的多元溢出效应研究

 4.1 科技活动的溢出途径

 4.1.1 科技活动溢出的概念

 4.1.2 科技活动的溢出途径

 4.2 科技活动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空间地理距离因素

 4.2.2 知识领域方面的影响因素

 4.2.3 客体(知识接受者)吸收能力的因素

 4.3 科技活动溢出效应的度量模型研究

 4.4 科技活动的多元社会效应分析

 4.5 政府公共科技投入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4.5.1 相关研究

 4.5.2 模型构建

 4.5.3 实证分析

第5章 财政科技投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检验

 5.1 实证数据选择和方法

 5.2 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0LS)的回归分析

 5.3 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

 5.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5.5 方差分解

 5.6 主要结论

第6章 我国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

 6.1 效率评价的方法

 6.1.1 效率测度的参数方法

 6.1.2 效率测度的非参数方法

 6.1.3 参数方法与非参数方法的比较

 6.2 基于研发主体影响的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

 6.2.1 单一科技投入主体制度的内生性分析

 6.2.2 多元化主体科技投入制度建立

 6.3 基于SFA模型的财政科技投人绩效评价

 6.3.1 研究方法和数据

 6.3.2 实证结果分析

 6.4 主要结论

第7章 我国区域研发创新质量与空间差异研究

 7.1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7.1.1 研究方法

 7.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7.2 我国研发创新TFP区域发展的趋同检验

 7.2.1 我国研发创新TFP变动的测度

 7.2.2 绝对口趋同检验

 7.2.3 俱乐部趋同检验

 7.2.4 条件趋同检验和我国研发创新活动发展的影响

 因素

 7.3 对策与建议

第8章 我国科技投人总量与目标强度预测

 8.1 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现状

 8.1.1 我国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规模

 8.1.2 我国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结构

 8.2 预测基础与前提假设

 8.2.1 基于现实基础与国际差距的背景

 8.2.2 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巨大需求

 8.2.3 基于国际科技发展合作态势1

 8.3 我国GDP与科技投入总量及目标强度预测

 8.3.1 多变量灰色模型MGM(1,n)方法

 8.3.2 小结

 8.4 我国未来科技投入来源结构与支出结构理想状态分析

 8.4.1 科技投入来源结构的理想状态

 8.4.2 R&D经费支出结构的理想状态

 8.4.3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试验发展之间的关系

 分析

 8.5 我国政府科技投入最优规模的测度

 8.5.1 模型与方法

 8.5.2 我国政府科技投入最优规模及结构的测度

 8.5.3 主要结论

 第9章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目标强度的实现路径研究

 9.1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历史进程及存在的问题

 9.1.1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历史进程

 9.1.2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现状

 9.1.3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

 9.2 实现我国科技投入总量与目标强度的协调机制分析

 9.2.1 以政府为主导

 9.2.2 以企业为主体

 9.2.3 充分发挥高校等科研机构的支持作用

 9.2.4 发挥事业性中介机构在科技投入中的协调作用

 9.2.5 区域之间需要加强协调

 9.3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的政策建议

 9.3.1 我国财政科技投入运行机制的国际借鉴

 9.3.2 对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管理的政策建议

索引

编辑推荐

师萍编著的《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与区域创新差异研究》首先对政府公共科技活动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回顾,对区域环境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探求解决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和区域创新环境差异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对该领域研究状况进行系统认识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财政科技投入规模研究,对区域创新环境差异的相关理论、方法进行专题讨论,通过系统梳理和比较分析,阐明各种研究思路和方法的优点及不足,探讨各研究方案应用于中国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区域创新环境差异进行研究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理清本研究拟继承与发展的研究方法。

内容推荐
本书依据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既定国策, 分析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式、渠道和影响机制 ; 运用经济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