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着重强调的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是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密不可分的,离开实践这个主渠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无从谈起。
本书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背景、途径和特点,进而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内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若干思考等内容。
导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论自觉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背景、途径和特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背景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途径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阶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理解
三、毛泽东思想的确立与宣传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内涵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意蕴
三、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创新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若干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须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二、防止辩证法的简化和绝对化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思想的双重影响
四、关于传统文化继承方法的探讨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一、五四时期的文化讨论
二、文化热与国学热
三、全球化与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论十大关系》的当代价值
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当代解读
三、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当代思考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的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
二、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
三、建设和谐文化
附录一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新进展
一、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新成果、新亮点
二、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新问题、新思考
三、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新途径、新领域
四、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新方法、新走向
附录二 民族精神与人的发展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
二、人的发展的科学内涵
三、中华民族精神对人的发展的意义
四、需要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