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决不是一般的旅游指南,而是一本精彩纷呈、不可或缺且人人必备的埃及旅游文化读本,专为想要真正了解埃及文化的旅游者以及移居、留学埃及或长期访问居留者所作。
本书深刻剖析了埃及的文化传统,建议如何适应当地的环境,提供了日常生活的基本窍门及语言方面的帮助,并介绍了如何充分享受旅行带来的乐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埃及(文化震撼之旅)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
作者 | (美国)苏珊·威尔森 |
出版社 | 旅游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决不是一般的旅游指南,而是一本精彩纷呈、不可或缺且人人必备的埃及旅游文化读本,专为想要真正了解埃及文化的旅游者以及移居、留学埃及或长期访问居留者所作。 本书深刻剖析了埃及的文化传统,建议如何适应当地的环境,提供了日常生活的基本窍门及语言方面的帮助,并介绍了如何充分享受旅行带来的乐趣。 内容推荐 金字塔令人叹为观止,法老之谜万古悬疑……如果您想去这个尼罗河孕育而成的美丽国度享受生活的话,《文化震撼之旅·埃及》将是您最珍贵、最实用的指南手册。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对埃及人进行了精辟的解读,为读者提供在埃及安家落户、与埃及人和睦相处等方方面面的实用信息。同时,本书还可以告诉您如何适应风格独特的埃及式公务会议等公务常识。拥有此书,可以助您轻轻松松融入一片新天地! 目录 前言 鸣谢 题词 埃及地图 第一章 第一印象 第二章 埃及概览 地理状况及自然资源 环境问题 行政区划 主要城市 古代史与近现代史 政府及管辖权 经济 旅游业 犯罪与暴力行为 恐怖主义活动 第三章 埃及人民 宗教 多元性 社会阶层、权力与财富 家庭 荣辱观 教育 第四章 社会交往面面观 择偶与婚姻 女性割礼(FGM) 姓名 死亡与遗产继承 衣着习惯 家庭与住房 农村生活方式及贝都因人的生活方式 热情好客 浓浓友谊 登门拜访 赏金与小费的支付 礼物 赞美之词 第五章 适应埃及生活指南 入境手续 证件 入境防疫须知 住所 洗衣 医疗保健 婴儿用品 化妆用品 特殊食品 厨房及居家用品 电源及电器设备 货币与银行 通信 宠物 佣人和服务人员 零碎生活必需品 交通与出行 景色、气味及声音 助残设施 动物 购物 第六章 食在埃及 用餐礼仪 餐馆与外卖 一日三餐及食品特点 购买食品 饮用水 香料词汇汉语、埃及阿拉伯语对照表 第七章 乐在埃及 通行历法 斋月 节假日 娱乐 卖淫、同性恋和婚外情 旅游业 第八章 入乡随俗的交流方式 简化的阿拉伯语发音和字母 问候语及常用语 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 埃及人的时间观念 排队 摄影 第九章 商务要事 商务风格 商务装束 商务名片 商务会议 办公时间 禁忌话题 裙带关系 贿赂之风 创办公司 与官僚打交道 第十章 埃及一览 历史名人 附录 文化知识小测试 行为准则 词汇表 信息资源指南 更多阅读信息 试读章节 你在埃及的时候,一定会注意到旅游业在当地经济中发挥的作用,其影响力随处可见。虽然只有约263600名人员直接从事旅游业,但是除了传统小规模经营的农民之外,全民上下都受到影响。从街头叫卖的小贩到旅游巴士司机、出租司机、银行职员,几乎每个人都在与川流不息的外国观光客打交道。20世纪90年代初期,恐怖活动给旅游业带来重创。直至1995年,情况才有所好转。游客遇袭事件1997年11月17日,一些本地罪犯对游客进行了最为骇久听闻的恐怖袭击。这一事件发生在卢克索对面尼罗河西岸的哈特谢普苏特女王墓所在地。六名身着警眼的枪手突然冲入这一古老景区,边跑边对着游人扫射,投掷手榴弹并挥舞匕首。据当地的半官方报纸Al Ahram报道,遇害的共有42名瑞士人,10名日本人,4名英国人,4名无法辨认国籍的外国人及若干埃及人,死亡的埃及人中包括犯下此次滔天罪行的凶手。(更多详细的恐怖活动描述可参考本章后面的内容)。 犯罪与暴力行为 暴力与暴力犯罪在埃及十分罕见。仅有的此类事件也大多发生在亲属或熟人之间。用西方的标准衡量,这里强奸案及强奸未遂案也相当少。针对这些罪行的惩罚措施极其严厉,有时会判处死刑。妇女在大街上即使没有人陪送,通常也很安全,但谨慎行事仍为上策,尤其是在大城市中游客较少的地区。 小心谨慎 尤其是女性单独在街上行走时,装束和行为举止一定要入乡随俗,遵守当地的规矩,这一点很重要。衣着得体、行为恰当是对人对己的尊重。可以避免招来骚扰的嘘声及别的不堪入耳之词。除了极为罕见的情况,你在大街上总是安全的,即使是在晚上。只是你没有必要用在当地人看来不检点的举止去挑逗他们。 有时埃及人似乎在面对面激烈争吵。不时会有好心的路人参与争吵,过不多久,就能看到一大堆人叫来嚷去,挥动手臂。这种场面极容易引起误会,也会让不习惯于此的外国人不知所措。其实,这样的场面在大街小巷时有发生,而这不过是埃及人极为典型的一种交流方式,几乎永远都不会引发真正的打架斗殴。你最好对此类事情视而不见,继续走你的路。假如你碰巧陷入这样一群争论的人当中,你只需要站到一旁,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这种情况时有发生,比如,你问路时,有两个人意见不一;再比如,像我观察到的情形,如果有人觉得你受到欺负、上当受骗或别人对你无礼时,他们会认为有责任维护你的利益。 偷包、掏口袋及小偷小摸的行为时有发生,但大多发生在游客集中的地点。你只需小心提防自然会降低这种风险,避免被偷被抢。还有一种情况偶有发生,需要多加留意,即使用信用卡时被超额划账。需要重申的是,这种事情实属罕见,而且不会发生在信誉可靠的商店里。恐怖主义活动 恐怖主义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这不仅是因为恐怖活动天生具有的不确定性,还因为恐怖活动一旦发生,伤亡人数要比一般的暴力活动高得多。另外,单单“恐怖分子”一词就会使人不寒而栗!没人知道恐怖分子何时何地发动袭击,也无法预知什么人会遭此一劫。《埃及刑事法典》对恐怖主义活动的定义,还包括“传播恐慌”及“妨碍政府工作”的行为。 埃及政府正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期减少偶发性恐怖暴力活动对社会的威胁。按照《紧急法》的条款(于1981年生效),一旦发现某人对安全和公共秩序造成威胁,警察局即可从内政部获得逮捕许可令。这一法案抵消了宪法中的相关要求,即在逮捕之前必须证实被逮捕者有相当的嫌疑。以下内容中将对发生在埃及的主要恐怖事件和当地主要的恐怖组织进行大致介绍。1996年,安全部队和警察逮捕了穆斯林兄弟会的至少120名成员及一个名为卡比旺①(Qutbiyoun)的新组织的200名成员。这个新组织是兄弟会的一个分支。他们的罪行从散发非法传单到加入非法组织、煽动群众暴乱不等。 穆斯林兄弟会是一个政治和宗教组织,于1928年在埃及成立。该组织具有反西方倾向,宣传建立一个以穆斯林教义为基础的公正社会,这种理念与埃及长期的民族主义运动背道而驰。从20世纪50年代起。兄弟会及其许多激进分支不断从沙特阿拉伯获取资金支持。最初是由于他们的反共产主义立场,后来则是出于保持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激进分子和巴勒斯坦民族解放组织及其分支之间势均力敌的需要。伊斯兰团(Al-Gamaa’a al-Islamiyya)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从兄弟会分离出来,正是这个组织发动了1996年4月发生在开罗并杀死18名希腊游客的恐怖袭击。此次袭击事件是截止到1997年11月之前,埃及现代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员伤亡事件。1996年,恐怖组织一共杀害了132人,而上一年的数字为200人。被害者包括48名安全人员或警察及84名平民。大多数袭击事件要么是针对权力当局,要么则是针对明亚(Minya)、亚西乌特(Assiut)、索哈杰(Sohag)、基纳(Qena/Qina)等地的科普特基督徒。恐怖组织也袭击教堂及其他基督徒的财产。这些袭击部分是由政府当局和住在这些地区的居民家庭之间的世仇所致。他们希望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的目标与政府正在执行的经济发展政策相矛盾。 1997年9月18日,在开罗的国家博物馆外面,有人把“莫洛托夫鸡尾酒”①扔到观光车下引发了爆炸,造成10人当场死亡,伤者难以计数。一对兄弟因此被捕,其中一位在此之前曾向拒绝为他提供工作的大酒店发动暴力袭击,造成三人遇害。(这对兄弟于1997年10月被判死刑,1998年5月执行)。这样看来,此次行动似乎与那些意图破坏胡斯尼·穆巴拉克总统领导的政府威信的反政府武装组织没有关联。的确没有任何反政府组织宣称对此次事件负责,或与犯罪者有任何关系。 新一轮的恐怖袭击以1997年10月发生在明亚的一个稍为人知的事件为开端。这一次,乔装成警察的罪犯们设立路障,杀死了9名埃及人,其中包括4名已经下班的警察。由于最近发生的恐怖事件大多数都发生在这一地区,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种袭击方式将扩散到其他地区。然而1997年11月17日,6名恐怖分子袭击了卢克索西岸的游客,造成64人死亡。这一事件说明该地区的安全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从卢克索向南到阿斯旺这一带,主要旅游景点内和周围部署的安全力量一直过于薄弱)。这6名乔装成警察的恐怖分子被认为是伊斯兰武装组织成员,他们在随后和警察的枪战中被杀。P40-42 序言 我希望《文化震撼之旅·埃及》的第三版能够更加清晰地讲述西方人在埃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最早在1988年就去过埃及,并且一直居住在相当典型的埃及中上阶层居住的社区内(如花园城区和宰马利克酒店)。我有意避开住在美国人较聚集的街区。因为这样我才觉得舒服。最近与一位新交的朋友的谈话证实了我的看法:对于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来说,来到埃及就好像是回到了家一样。如果你也有这种感觉,那么不要觉得孤单,请尽情享受吧。 仅仅是“埃及”一词就足以使人的脑海中浮现出所有那些曾经属于世界上最古老文明的遗迹:金字塔、巨大的庙宇和纪念碑、木乃伊以及被神化的国王们。对于很多人来说,埃及永远是法老的圣土,那里曾经孕育了发达的农业和先进的数学。然而,法老们漫长的统治及史诗般的纪念碑已经是2000年前的往事了。比起修建庙宇巨像顶礼膜拜的时代,埃及的生活经历了诸多变迁——翻天覆地的巨变。 当今的埃及是北部非洲的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6000万人口。在迈入21世纪的征程中,埃及面临着种种崭新的挑战。在埃及生活着充满自豪和尊严的无数家庭。尽管他们有着自己的政治形态、宗教、文化和价值观,但家家户户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一样地工作、恋爱、成家,坚持他们的信仰,并培养他们的子女成为正直的人。 每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在内,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过程都受到我们所生长的文化的影响(宗教信仰、行为准则和社会教条,它们影响着我们的善恶标准和是非观念)。我希望本书能有助于读者对埃及文化有进一步的理解:了解现代埃及人的身份,了解他们如何从自己的文化视角看待生活,以及他们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如何面对挑战。用现代埃及人的话说:阿赫兰—瓦—撒赫兰(Ahlan wa sahlan)!——欢迎!欢迎你来埃及!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