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高危渗透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德林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首部揭秘上市内幕的商业暗战小说。

  2003年财经记者李德林深入调查德隆事件;2004年《德隆内幕》出版,三个月内销售至50万册;2005年为保护新闻线人,李德林低调行事,多次遭遇流氓滋事;2007年出差暗访,离京不到半小时就接到无名电话,声称对其行踪了如指掌;2008年上级为其安排四名职业保镖日夜保护。

被券商追杀的记者,他的书里究竟暴露了什么?著名记者李德林继《德隆内幕》之后再暴资本黑幕。

内容推荐

生化制药业龙头江南生化雨夜发生枪击案,技术总监郑长丰惨遭杀害,现场留下半张绝密技术图纸。身后留下市值上亿的江南生化期权五百万股成为江南生化竞争对手蓝天生物与东方生化竞相争夺的目标,因为谁得到了这得到这五百万江南生化期权,谁便可以在江南驻派董事,名正言顺地获得江南生化绝密尖端技术。

市刑侦大队队长龙应天携其助手马晓春与肖玉雯介入调查,正当刑侦队欲抓捕疑犯荆小娜时,荆小娜却在兰州被人杀害。案子卷入技术泄密漩涡…与此同时,犯罪分子绑架了龙应天的父亲,逼其在七日之内破案…在案子侦查进行时,江南生化几遇灭顶之灾…龙应天与部下经过艰苦侦查,才发现资本权贵布下连环杀局,只为一个惊天的资产吞并阴谋实现。帮凶参与作案,只为报复失母夺妻之恨,亲密情人成为巨奸,原因得不到心上人眷恋……

目录

名家评论

引子:要案

1.偏执狂

2.铁腕貂蝉

3.熟人作案

4.大家都没穿衣服

5.小小

6.六四式公安手枪

7.新型病毒研究

8.迷雾重重

9.权证交易

10.上帝之眼

11.商业间谍

12.R号图纸

13.绑架

14.锅炉爆炸

15.姐弟恋

16.秘密约见

17.信托计划

18.瞽局枪声

19.一号泄密

20.资本战争

21.疯癫女子

22.308房间

23.简历风波

24.账户异动

25.融资协议

26.戴墨镜的女人

27.FDA噩耗

28.洗浴中心

29.中计

30.白衣骑士

31.骗局

32.绝命香水

33.江东证券

34.釜底抽薪

35.夜半电话

36.相煎

37.录音王

38.动机

39.神秘遗书

40.逮捕

41.郑长丰的自白书

精彩书评

试读章节

美国次级债引发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自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后,华尔街风声鹤唳,金融界人人自危。股改留下的后遗症——大小非解禁问题成为中国股市的长期恶性循环的阵痛,无论是证监会屡次下调印花税还是融资融券,所有刺激都治标不治本。大盘偶有小兴奋,但接下来只会更加疲软。尽管银行一再降低利率,人们还是缺乏消费信心。次级债危机破灭了经济泡沫,因此带来的账务失衡需要至少二百倍的通货膨胀率才能修复,这无异于把我们手中的MONEY变成擦屁股都嫌硌人的废纸。许多原本计划上市的企业本已通过审查,竟自行放弃了发行债券。江南生化却逆势而行,准备借壳西北生物,全面发展世界生化科技业务。不料这当口,江南生化却出了事。

2008年11月25日,晚上九点半,江南生化突然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

未几,一辆辆警车呼啸着驶向江南生化大厦。十分钟前,江东市刑侦大队接到报案,江南生化技术总监郑长丰被人暗杀于办公室。据江南生化大厦保安部长田志勇的描述:半小时前,江南生化突然断电,报警器在数分钟后响起。值班保安刘盟在江南生化八楼发现郑长丰遇害。在江南生化即将借西北生物之壳上市的当口,技术总监突然遇害,这不免令人心生重重疑问。

西北生物是股票全流通时代第一家因庄家操纵而濒临退市的上市公司。西周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重组领导小组,市国资委主任徐向东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一直忙着寻求重组对象。西周市政府要求引入的重组对象能与西北生物的业务找到结合点,因此,徐向东一直在与生物生化类企业联系谈判。而江南生化是西周市政府最看好的企业,其次被看好的企业为蓝天生物和东方生化。

技术总监遇害,意味着江南生化将面临停产整顿和刑事调查,这无疑阻挠了江南生化的上市进程。董事长江南雪不由心急如焚。

江东市刑侦队长龙应天接到报案电话时,正做着一具无名女尸的电脑模拟颅骨复原术。龙应天长着只典型的“福尔摩斯鼻”,丰隆高挺带鹰勾。不过龙应天不中意别人拿他与福尔摩斯比,每当有人说他是中国当代版福尔摩斯时,龙应天便会大发脾气。某个不识龙应天臭脾气的傻帽儿记者在《江东时报》上发了一篇《三天侦破编剧杀人案,中国神探龙应天堪比福尔摩斯》的文章,龙应天见后怒不可遏地破口大骂记者:“怎么可以拿我和那愚蠢无知得连侦破推理常识都不具备的福尔摩斯比?”

记者顶着碓窝唱戏——费力不讨好,不由满腹委屈:“龙队,福尔摩斯怎么会不具备侦破推理常识?”

“你丫看过《血字的分析》没有?”龙应天打心眼儿里瞧不起福尔摩斯,拿他和福尔摩斯比,对他来说简直是侮辱他的智商。

“看过……”记者胆颤心惊。

“那我问你,凶手视若生命的珍贵戒指,他应该会很仔细地保存吧?”

“当然了,凶手一直带在身上,风餐露宿那么多年都没有丢失过。”记者越发惶惑。

“你丫记性不错,就是弱智了些。稍微动点脑子想想,就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破绽。凶手保存了十几年的戒指,定然不会随意放在身上,是吧?但这枚戒指居然因为他弯腰而跌落出来,可见凶手并没有在保存这枚戒指上花工夫。假如会如此轻易地掉出来,一早就掉在了他出逃的路上,睡觉的草地上,翻墙的墙边或拉车的途中,哪儿还有可能有机会保存到作案现场?一枚光溜溜的戒指,不加以包裹便能随身带十几年,然后恰好遗失在现场。你小子说,这可能么?”

“这……”

“还有,仅凭一枚戒指,就能断定此案有女性介入吗?”  “这……有问题吗?”记者嗫嚅着。

“这不脑子有病吗?你丫怎么不动脑子想想有哪些人可以带着戒指?戴在手上的戒指不可能跌落对吧?因此可断定这枚戒指是带在身上的。而把戒指随身带着的,有求爱的人,也有珠宝商,不是吗?从这点便可断定,案子顶多和女性有关,而不能推测有女性参与作案。何况,戒指还有男款呢。你说,这不是连基本的推理常识都不具备吗?”

“龙队教训得对……”

“不能仅凭首饰出现在现场(戒指、耳环、项链等)就断定有女性参与案件,顶多可断定杀人动机与女性有关。你丫懂了吗?”

“……”

打那以后,再无人敢说他是中国的福尔摩斯了。

我们这位脾气火暴的龙应天队长年纪不过二十八岁,却是已经工作了九年,警衔已至三级警监的资深警探。在这九年中,龙应天在国际刑警组织总部渡过了三年。六年前,龙应天进入市公安局刑侦处,以其过人的细节观察力屡破大案要案,曾仅凭一盆洗澡水就侦破了盗窃案,而他侦破的“人油案”已经作为传世经典案例写入了教材。

不过龙应天生性孤僻,脾气暴躁,不擅与人交往。在他看来,和尸体打交道要比和活人打交道容易得多。当然了,李局长除外。这个世界上,李局长是唯一无限宽容甚至是纵容他的尖刻、他的愤世嫉俗以及他的任性的人。用李局长的话来说:天才都是偏执狂。龙应天固执起来能让局里所有人都发疯,最夸张的一次是为了证实某个被害人并非自杀,他竟然欲通过跳楼来证实受害人实非自己跳楼摔死,而是被人所害。虽然此举令李局长大为头疼,不过最终让所有人都相信了他的推断。

龙应天赶至现场——郑长丰的办公室。

这是一间装修雅致的办公室。门开东南角,东墙邻技术部会议大厅,西墙为观景窗,南壁为文件柜,北侧是办公桌。西北角那棵两米高的乔木盆栽是办公室里唯一的绿色。

被害人郑长丰斜卧于血泊中,只见他双目怒睁,极度惊恐的表情把脸都扯变了形。他的一只手还长长地伸着,无力地搭在报警器上,看得出来,郑长丰是竭尽全力地挣扎,才爬近报警器的。

“龙队,从伤口上看,凶手是在受害人背后开枪的。”胖法医将龙应天领到了被害人郑长丰的办公室。龙应天推开窗户,对面没有任何建筑物。当夜下着雨,但由于刮着东南风,西北向的窗台并没有雨打的痕迹。但那颗盆栽却似乎受过强烈振动一般,一些枝杆上的树皮碎渣散落于地。龙应天走上前去,看见盆栽的枝干上,留下了明显的摩擦痕迹。他举着自己那高达一千四百万像素的单反相机,拍下了这一奇怪的痕迹。

突然,龙应天的眼睛被办公桌上的半张图纸吸引住了。他转身看了看那排白色的文件柜道:“将图纸单独取证,二十四小时内,不得有任何人员进入该办公室。”说着,龙应天走近办公桌,只见办公桌的抽屉打开着,里面的防盗装置已经破坏,只剩下带血的防盗钢箍。

……

P1-5

序言

要案

江南生化大厦八楼,技术部,夜晚九点二十五分。

江南生化的技术总监郑长丰从实验室走了出来,他身着白色防护服,头上戴着密封的柔性头盔,猛地一看,仿佛准备进入太空实验室一样。他看了看时间,还有五分钟,大楼就该断电了。他微微一笑,转身回到了技术部。正当他准备脱下防护服时,一只黑洞洞的枪口瞄准了他。

“交出RH-pag-1号!不准开灯。”黑影道,“不准再向左跨,按我的要求走!”

如果郑长丰再向左走一步,便进入红外线监控区。江南生化为防止有人进入办公室偷窃图纸资料而布置了红外线监控报警器,任何人踏到文件柜左侧三十度,警报就会立刻响起。来人显然对江南生化的监控程序十分熟悉。

突然,一阵爆炸声传来,大楼断电了。黑影惊了一下,又很快地镇定了下来。断电,正好能为他做掩护。

“我不明白你说的什么!”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说道,“所有的技术图纸都在我办公室的文件柜里。”

“别撒谎,交出RH-pag-1号!”黑影重复道,“别考验我的耐心。”

郑长丰缓缓转过身来,一个身高约一百七十五公分的年轻男子目光阴森地看着他。

“原来是你!”郑长丰喟然叹曰,“枉我那么相信你!”

“交出RH-pag-1号。”黑影焦虑地看了看时间,还有一个小时,飞机就要起飞了。他必须马上拿到东西,赶到指定的把资料交给他老板的接头人。但郑长丰的镇定和磨唧显然超出了他的预料。

“请容许我先换衣服。”郑长丰一边说着,一边脱下白色防护服,“你要的东西在我的抽屉里。”

“打开它!”黑影指了指抽屉。

郑长丰只得按了密码,拉开抽屉,里面放着一个保密极别为BSL4级的档案袋。黑影拿枪指着郑长丰的额头道:“退出去……”说完,他一边拿枪指着郑长丰,一边伸出左手去取档案袋。当他拿到档案袋时,心里寻找到了一种踏实感。

他取出档案袋时,刺耳的警报声骤然响起。

黑影不知道,档案袋下面还有报警器。抽屉里安装着压力式警报装置,抽取文件时,需要先移动一个加压码压于报警器上,以使它所承受的压强不低于五十帕。当抽屉里的资料被非法抽走突然失压时,便会启动报警器开关,同时弹出一道钢齿,咬住窃取资料的人。

黑影一声惨叫,他的手被咬住了,动弹不得。郑长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太心急了。”语罢,输入了解锁密码。锁开了,黑影惊慌失措地拿着资料逃将而去,身后传来郑长丰的冷笑声。

后记

朴素的哲学思维,惊天动地的罪恶与死亡

《乌鲁木齐晚报》法制部主编:李卫疆

死亡阴影笼罩在商战的每一个细节里,而最终,每个人都发现,自己是一枚细菌的棋子,每个人都败在肉眼不可见的细菌手下。

一个变种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成果,成为商战的导火索。而可怕的是,这条导火索引爆了多个炸弹。

技术总监无意间染上了自己制造的恶魔——变种埃博拉。而在死亡前,他却没有毁掉这个可怕的研究成果,而是将它传播出去。即使是最终别人发现了他貌似高尚的遗言,也无法掩盖他抛出这个导火索之后制造出的恐慌与罪恶。

之后,和他同样染上了变种埃博拉的情人与他一起制造了所有商战的起始点。

两个人的死亡吸引来了刑警和特警,也吸引来了商战的对手。

警务人员的每一个侦破细节都被横亘在前方的商战阴影所阻遏,在危机四伏的过程里,一个个人物挣扎于死亡所设的阴影中。每揭开一个局部的谜底,就会发现更大的阴影。于是,无声的暗战级别不断攀升。

起初,仅仅是一起疑似他杀的死亡,接着是商业机密外泄,再之后是股权争夺战……控制与反控制、平衡与失衡、诱惑与抵抗、间谍与反间谍……制造玄机者的简单动机却炮制出复杂的、难以剥离和解构的案情。

当同城企业的商战上升到国际商战、当谋杀上升到引爆生化战争、当涉案人物的背景从普通的企业老总上升到了副市长、高级警务人员和跨国企业老总的级别,商战,已经不单纯再是一场商战,而是一场千头万绪的人性之战。

而这场人性之战,是由一种被人类自己培养出的变异病毒所引发。

人造的细菌,把人性推向崩溃的边缘。

在这场不断升级的商战里,每个人都必须去面对极端的威胁与诱惑。他们或被病毒侵袭、或被亲密的人威迫、或因巨额的利益丢弃了心理防线、或因情变而心生怨恨,每个人的身体里都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隐情,每个涉案者都绝望地挣扎着向沼泽的底部陷落。无可挽回的命运,皆因初始的一个折服于贪欲的选择。

在这场商战里,每一个失败者都难以躲过宿命的细节。企业老总在情变中倒下、变节的警务人员被一根细小的纤维揭出本来面目、给自己制造出一个廉洁自律形象的副市长,却因为一夜情而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每一个拥有显赫地位的扭曲灵魂,都会败在小人物的手里,而这些小人物,却都败在比他们更卑微的细菌手里。

朴素的哲学思维,却制造出了惊天动地的罪恶与死亡。

由一种细菌,引发一场商战。

人类的每一次思考,都引发细菌的暗笑。

贪欲,被病毒对宿主的杀戮所隐喻;

失败,被病毒最终在家畜肉体中的死亡所暗示;

暗战,被病毒归属的争端所定义;

这是一种偏执而有效的思考;

当每一次的商战都引发欲望里的沉沦,商场,也就成了撒旦的棋盘。

每一个在这里迷失的灵魂,都是一颗绝望的棋子,迎接它的,永远是泯灭良知的吞噬与毁灭。

一场由细菌引发的商战,不会产生真正的胜利者,因为在战争的最初,荣耀已被归于肉眼不可视的细菌。

书评(媒体评论)

以商业间谍为题材来展示商业暗战,作者可谓匠心独具。

图书商报

这是至今为止,中国文艺市场中最有智慧的小说。该小说把福尔摩斯式推理与商业暗战有机结合,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国际航空报

一部非常费脑力的小说,如果阅读次数少于三遍,恐怕难以弄明白故事脉络。

新华购书指南

李德林的财经小说偏向于纪实性揭黑,他的《高危渗透》融入了商业谍战、刑事侦查与资本运作元素,这在财经小说中还不多见。

——著名散文家、新疆作家协会副主席 刘亮程

李德林起到了财经作家最直接的社会作用: 用大片式故事演绎资本市场中的明争暗斗。本书融侦探小说的智慧与资本运作的诡诈于一体,在创作上,作者有了新的探索。

——著名出版人 李正华

严谨的推理,奇妙的构思,出人意料的结局是《高危渗透》最大的看点。

——著名财经评论家 朱雪尘

他的著作如此丰硕、思维如此睿智、目光如此犀利、揭示如此真实——在我看来,迄今在中国大陆那些笔触资本市场真相的作家里,尚无人能够与之比肩。任何一位市场参与者甚至专业精英,当他阅读过李德林先生的作品后,无疑都能获得启迪和教益。

——著名财经评论家 李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