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全球媒体时代的软实力之争(伊拉克战争之后的美国形象)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作者 (美)奈森·嘉戴尔斯//迈克·麦德沃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该书是一部有关美国软实力的权威之作,是作者为我们带来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书中对诸如如美国电影和文化对美国外交与美国世界形象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讨论,让我们真正了解到了,如果我们想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必须仰仗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内容推荐

近些年,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日渐受到挑战,而在文化领域。曾经被美国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和MTV塑造的美国自由民主的光辉形象,却因为影片中的性和暴力程度增加、音乐中的粗口而不断引起世界各国家、各民族的反感和抗议。

对此,作为好莱坞的顶级制作人、前美国总统克林顿和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公共关系顾问,本书作者之一的迈克·麦德沃预测,随着技术的发展,金融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世界各国的文化产业已经都被驱赶到了一个透明的、唯一的、广大的舞台上共同竞技。而在大规模热战基本失去可能性之后,现代国家形象间的对峙主要是文化的对峙。因此,当空洞乏味的所谓大片充斥各大院线,当盲目迎合观众的低俗搞笑成了主流文化,如何重拾自由文明的价值观,弥补文化之间的知识鸿沟,将成为未来媒体发展与整合的目标,也将成为各国打造文化软实力、制定正确公共外交政策的方向。

目录

中文版序言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民心、民意与好莱坞

第二章 票房依旧火暴怎奈魅力不再

第三章 创意变金钱:好莱坞的成功之道

第四章 美国眼中的世界和世界眼中的美国

第五章 好莱坞“打败”红军:美国文化魅力的巅峰时刻

第六章 强烈反响:软实力也是实力,仍会树敌

第七章 西方文化之战:罗马教皇与流行歌星的较量

第八章 西方的媒体突击队对垒伊斯兰

第九章 全球化时代的新故事、新观众

第十章 重振文化外交

本书六大关键概念

作者简介

致谢

试读章节

未来世界的冲突将是全球信息经济中丰富的文化流动与资源的匮乏之闾的冲突,这是因为更自由的贸易、科技的普及以及媒介遍及全球的触角已将不同的价值观统统塞进一个共同的公共广场。

只有在这样一个世界,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丹麦日报刊登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之后却在广袤遥远的穆斯林世界里激起轩然大波,使被激怒的虔诚穆斯林在全世界结成了统一战线。只有在这样一个世界,纽约CNN的一名批评家因将中国人称为“暴民”并将他们出口的产品称为“垃圾”,而遭到北京一名中学教师的起诉。只有在这样一个世界,梵蒂冈才会使出浑身解数攻击电影《达·芬奇密码》,让观众相信通俗小说怎可与永恒的真理同日而语。

这一全球公共广场是新的实力空间。在这里,人们为形象角逐,为思想争鸣;在这里,人心向背得以呈现,合法性得以确立。这是一个充满摩擦和磨合的空间,这里锻造出了21世纪全球普世的价值观。

尽管面临激烈的挑战,今日全球信息经济的核心仍然是美国的媒体集团,其中包括好莱坞的娱乐业。如果说文化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世界事务的先驱,那么,就像硅谷、五角大楼或者美国国务院一样,好莱坞的角色必将熠熠生辉。

在本书中,我们将好莱坞泛泛地定义成专业生产美国大众文化并对其进行商业化推广之地,不过我们的焦点主要是好莱坞的电影业。好莱坞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实力彰显的原因不言自明。早在电影胶片和电视发明之前,柏拉图就懂得那些会讲故事之人必将抓住统治权。如果说音乐能够影响大众的情绪,那么辛纳屈、麦当娜和金属乐队低回婉转的歌声必将成为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秩序的背景音乐。

毕竟,先哲们曾说,形象支配梦想,梦想支配行动,而形象就是好莱坞的硬通货。这是因为大多数人更多是以情感而不是理智来建构其世界观,决定其行动。人们相信某段故事,不是因为其思想有多么重要,更重要的是其形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让人们感同身受。用诗人艾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名句来说,人们认同或者不认同一个故事,关键在于那些形象“瞬间展示的某种理智与情感的综合体”在自身文化中所折射的尊严、认可和地位。。简而言之,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大体上是由某种行之有效的意象所决定的。

萨达姆在自己的生日宴会上总是播放一代爵士歌王辛纳屈的那首《一意孤行》,《雨中曲》总是能让人联想起某个无忧无虑、载歌载舞的快乐时刻,中年人买保时捷而年轻人不顾一切地想要双彪马的鞋子,凡此种种,皆因如此。有时,这种符号可以更普通。20世纪60年代后,蓝色牛仔裤风靡全球,因其穿着方便,成为无拘无束、潇洒自在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告白。在今天沃尔玛审美观的时代,传记作者或者时尚编辑若想在人们中唤起对过去时代魅力的向往,必将挖掘出杰奎琳·肯尼迪、格蕾丝·凯利、奥黛丽·赫本或者伊丽莎白·泰勒等人物作为榜样。法国第一夫人布吕尼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当她身着灰色羊绒外套、头戴盒形帽子漫步在静静的海滩上的形象出现在伦敦的媒体上时,立即让人想起杰奎琳·肯尼迪·奥纳西,还有戴安娜王妃那永不再现的魅力。到目前为止,这一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远比萨科齐总统关于法国即将重人北约的暗示来得深刻。

将来的时尚怀旧也许就会把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布拉德·皮特或者朱利娅·罗伯茨等人计算在内,他们的地位有如上一代的保罗·纽曼、马龙·白兰度或者凯瑟琳·赫本。

来自西西里岛的黑手党卡莫拉在现实生活中也在模仿好莱坞电影——女保镖都身着昆汀·塔伦蒂诺(Quentin Tarantino)执导的《杀死比尔》一片中乌玛·瑟曼(Urea Thurman)所穿的那种运动服,这就是人们如何通过某种行之有效的比喻来理解世界的原因,也是为什么该组织的一位头脑的别墅完全参照布莱恩-德帕尔玛(Brian De Palma)执导的《疤面煞星》中托尼·蒙大拿(Tony Montana)的宅邸设计,每一处细节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从更深层次而言,通过某种行之有效的意象或比喻来理解世界,就可以解释蒙羞的加沙年轻人怎么会在“9·11”之后欢呼雀跃,觉得充满正义和力量;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墨西哥的人口统计专家会把这个笃信天主教的国家人口数量骤减的现象,归功于白天播放的肥皂剧。

在国际事务中,公众舆论不是从分析的角度将政策批评得体无完肤,形象才是他们形成感知的基础。自由女神像曾一度是美国的标志,但是对很多人而言,这一标志已变成了布什统治期间阿布格莱布监狱蒙着脑袋的囚犯。奥巴马的当选为恢复美国形象带来微弱的希望之光,而布什多年的公共外交也未曾做到这一点。以日本为例,代表日本形象的曾经是二战头号战犯东条英机,今天变成了丰田汽车。后冷战初期,戈尔巴乔夫带孙女去吃麦当劳也能说明问题。肌肉发达、敞胸露怀的普京在俄罗斯丛林捕猎野猪的形象似乎意味着威胁,就好比兰博式的克格勃标榜原始的力量,远不如公开透明的形象或者天鹅湖让西方人觉得舒服。

由于对他人的实际生活缺乏直接的体验,这种形象大部分都通过媒体获得。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形象放映机当然非好莱坞莫属。美国人对世界的了解,以及世界对美国的了解大体上都是从银幕上获得的。美国只有20%的人拥有护照,而其中只有不到10%的人在一年内会到国外旅行,美元贬值之后这种情况还会更糟。而在2008年,美国电影的出口量是进口电影的10倍,贸易平衡状况在各行业中仅次于航空业。

外国观众对美国的了解通常是偶然的,比如《反斗小宝贝》中设备齐全的厨房,《陌生来电》之类的惊险电影中私人车道上停放的两辆汽车或者拥有单独卧室的小孩(展示私人空间的次数比世界任何地方都多,令人匪夷所思),《十二怒汉》中对法律公平的期望、权衡公平与公正的真诚,而在像《老友记》甚或最单纯的迪斯尼频道播出的《汉娜·蒙塔娜》这样的节目中,背景都是异性交往时的随便作风。有时电影和电视节目误导了外国人对美国生活的了解,比如在主流娱乐节目中宗教表达几乎完全缺失,给人的印象就像是柏拉图洞穴的影子,与现实相去甚远。这种二级传播在观众心目中的感知与一级传播的戏剧情节威力相当。

本·拉登从未去过美国,在沙特阿拉伯长大成人期间,他只在电视上见过美国。在北京郊外购买加利福尼亚风格排屋的中国新贵们,从未涉足过他们的社区所复制的橘郡,他们只在盗版碟或者卫星电视中看过《橘郡男孩》。反过来说,同样重要的是,大部分美国人认为他们了解身外的世界,但实际上他们的了解都来自《八十天环游世界》、《谍网迷魂》、约翰·韦恩(John Wayne)的《绿色贝雷帽》、《猎鹿人》、《碟中谍3》、詹姆士-邦德系列或者《谍影重重》这样的电影。

P2-5

书评(媒体评论)

运用武力从来都不可能赢得人们真心的支持。那神奇的电影魔力和多媒体技术远比军队更能深入人心。奈森·嘉代尔斯和迈克·麦德沃为我们带来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它让我们真正了解到了,如果我们想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必须仰仗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美国前国防部长 威廉·科恩

这本书的视角非常敏锐,对诸如如美国电影和文化对美国外交与美国世界形象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讨论。不得不读的佳作。

——华纳兄弟公司董事长 贝利·梅耶

本书用极为中肯地笔触讨论了美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不是为一部有关美国软实力的权威之作。

——牛津大学校监、前香港总督 彭定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7: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