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李庆山、孙翠玲编写的这部《军史知识》是国防教育丛书之一。
全书分别介绍了我军在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如:井冈山会师、长征、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将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所选史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军史知识/国防教育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
作者 | 李庆山//孙翠玲 |
出版社 | 星球地图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李庆山、孙翠玲编写的这部《军史知识》是国防教育丛书之一。 全书分别介绍了我军在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如:井冈山会师、长征、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将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所选史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内容推荐 李庆山、孙翠玲编写的《军史知识》详细解读了我军在不同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重大事件全面揭示我军成长发展里程,是一部令人回味无穷的军战史画卷。 《军史知识》将带我们走进充满激情的历史岁月,展现波澜壮阔的军史画卷。 目录 大事记 1.永远的纪念:八一建军节 2.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奠基石:三湾改编 3.人民军队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幕:井冈山会师 4.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5.中国武装革命的伟大开端:土地革命战争 6.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里程碑:古田会议 7.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中央苏区 8.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摇篮:红军大学 9.人民战争胜利的指南:毛泽东军事思想 10.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中国武装革命理论的代表作:《战争和战略问题》 12.克敌制胜的法宝:十六字诀 13.全军行动的最高准则:建军宗旨 14.人民军队铁的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15.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三大民主 16.人民军队的一个根本标志:政治工作三大原则 17.抗日先锋:北上抗日先遣队 18.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长征 19.钢铁部队: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 20.中华民族反抗外敌人侵:抗日战争 21.坚持在东北的抗日力量:东北抗日联军 22.一支重要的抗日力量: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 23.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中心:陕甘宁边区 24.抗日的战略基地:抗日根据地 25.抗战时的最高学府:抗日军政大学 26.指导歼灭日寇的理论代表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27.科学的神话:《论持久战》 28.减轻人民负担的伟大举措:大生产运动 29.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新式整军运动 30.历史性的大较量:解放战争 31.打败国民党军队的基本指导原则:十大军事原则 32.战胜国民党军的一个重要法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33.当代中国军事思想的成就:《毛泽东军事文集》 34.保卫世界和平的正义行动:抗美援朝战争 35.先进基层的标志:四好连队 36.先进战士的称谓:五好战士 37.特殊年代的特殊任务:三支两军 38.和平时期的创举:军地两用人才 3g.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四有三讲两不怕 编制演变 1.伟大的红色武装力量:中国工农红军 2.从南昌城、湘赣边界等地走来:红一方面军 3.从湘、鄂西等地走来:红二方面军 4.从鄂、豫、皖走来:红四方面军 5.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八路军 6.坚持敌后抗战的人民军队:新四军 7.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第一野战军 8.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第二野战军 9.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第三野战军 10.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第四野战军 11.重兵集团:解放战争末期的20个兵团 12.屯垦戍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3.正义之师:中国人民志愿军 14.海上长城:人民海军 15.蓝天卫士:人民空军 16.军中骄子:战略导弹部队 17.长空利剑:防空军 18.内卫神盾:公安军 19.铺设国家动脉者:铁道兵 20.架桥铺路的先锋:工程兵 21.国家基本建设战线上的突击队:基建工程兵 22.战争之神:人民炮兵 23.铁甲劲旅:装甲兵 24.核生化克星:防化兵 25.军中顺风耳:通信兵 26.金色盾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27.国防科技的领导机构:国防科工委 28.中国军事的智囊团:军事科学院 29.中国最高军事学府:国防大学 30.重要战略单位:七大军区 英得榜 1.万古流芳:大渡河十七勇士 2.巾帼英雄:三十位女虹军 3.英雄壮举:泸定桥二十二勇士 4.宁死也不做俘虏:八女投江 5.视死如归:狼牙山五壮士 6.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刘老庄连 7.首创敌后攻城范例:郯城战斗模范连 8.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临汾旅 9.英雄的团队:洛阳营和济南第一团 10.钢铁团队:塔山英雄团和钢铁营 11.英勇顽强的连队:大练岛连和进藏英雄先遣连 12.永葆本色:南京路上好八连 13.敢打硬仗的团队:硬骨头六连 14.以身殉职的典范:王尔琢 15.壮族英雄:韦拔群 16.为党捐躯:黄公略 17.英勇不屈:罗荣德 18.血染太行的优秀将领:左权 19.中华民族的抗日英雄:杨靖宇 20.巾帼英烈:赵一曼 2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 22.为建立新中国英勇捐躯:董存瑞 23.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李白 24.侦察英雄:杨子荣 25.当代花木兰:郭俊卿 26.用身体扑向敌人的枪口:黄继光 27.视纪律重于生命:邱少云 28.国际主义战士:罗直教 29.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杨根思 30.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31.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士:王杰 32.舍身救火车的英雄战士:欧阳海 试读章节 1.永远的纪念:八一建军节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国民革命军2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骨干力量。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每年8月1日就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南昌起义背景 1927年4月和7月,中国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中国人民从1924年开始的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于7月12日进行改组,决定停止了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领导。下旬,决定集合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分国民革命军,并联合以张发奎为总指挥的第二方面军南下广东,会合当地革命力量,实行土地革命,恢复革命根据地,然后举行新的北伐。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在九江具体组织这一行动,但发现张发奎同汪精卫狼狈为奸,并在第一方面军中开始迫害共产党人。随即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 27日,周恩来等到达南昌,组成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此时,国民党南昌市及近郊只有第五方面军警备团和第3、第6、第9军各一部共3000余人驻守。中共前委决定赶在援兵到来之前,于8月1日举行起义。 起义经过 8月1日2时,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领导下,南昌起义开始。按照中共前委的作战计划,第20军第1、第2师向旧藩台衙门、大士院街、牛行车站等处守军发起进攻;第11军第24师向松柏巷天主教堂、新营房、百花洲等处守军发起进攻。激战至拂晓,全歼守军3000余人,缴获各种枪5000余支(挺),子弹70余万发,大炮数门。当日下午,驻马回岭的第25师第73团全部、第75团3个营和第74团机枪连,在聂荣臻、周士第率领下起义,于8月2日到达南昌集中。 起义成功后,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关于这次起义仍用国民党左派名义号召革命的指示精神,发表了国民党左派《中央委员宣言》,揭露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的种种罪行,表达了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和继续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斗争决心。8月1日上午,召开了有国民党中央委员、各省区特别市和海外党部代表参加的联席会议,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推举邓演达、宋庆龄、何香凝、谭平山、吴玉章、贺龙、林祖涵(伯渠)、叶挺、周恩来、张国焘、李立三、恽代英、徐特立、彭湃、郭沫若等25人为委员。革命委员会任命吴玉章为秘书长,决定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组成参谋团,作为军事指挥机关,刘伯承为参谋团参谋长,郭沫若为总政治部主任,并决定起义军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番号,贺龙兼代方面军总指挥,叶挺兼代方面军前敌总指挥。所属第1 1军(辖第24、第25、第10师),叶挺任军长、聂荣臻任党代表;第20军(辖第1、第2师),贺龙任军长、廖乾吾任党代表;第9军,朱德任副军长、朱克靖任党代表。全军共2万余人。 8月2日,南昌市各界群众数万人集会,庆祝南昌起义的伟大胜利和革命委员会的成立。会后各界青年踊跃参军,仅报名的学生就有数百人。 南昌起义后,汪精卫急令张发奎、朱培德等部向南昌进攻。8月3日起,中共前委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计划,率领起义军分批撤出南昌,沿抚河南下,计划经瑞金、寻邬(今寻乌)进入广东省,先攻占东江地区,发展革命力量,争取外援,尔后再攻取广州。起义军进至进贤县时,第10师师长蔡廷锴驱逐在该师的共产党员,率部折向赣东北,脱离起义军。由于起义军撤离南昌比较仓促,部队未经整顿,加上酷暑远征,部队减员严重,7日到达临川时,总兵力约下降到1.3万人。 起义军在临川休息3天,继续南进。8月25日,先头到达瑞金县壬田以北地区。10月3日,起义军主力在流沙(今普宁市)与由潮、汕撤出的革命委员会会合,继续向海丰、陆丰地区撤退,在经过流沙西南钟潭村附近的莲花山时,再次遭到东路军的截击,激战之后,部队大部溃散。革命委员会和起义军领导人分散转移,余部1300余人进人海陆丰地区。驻守三河坝的第25师,在给钱大钧部以重大杀伤后,向潮安转移,10月5日在饶平县境同由潮、汕撤出的第3师一部会合。此后,这两支部队在朱德、陈毅率领下,转战闽粤赣湘边,最后保存起义军约800人,参加了湘南起义,并于1928年4月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会合。 历史意义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