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配套《市场乾坤》教程使用的,除了少部分容易引起误解的概念外,对绝大部分技术原理或概念,就不再进行详细的理论和文字分析,仅对原理作概括性介绍,就直接对图表案例进行分析。同时,为了给投资者熟悉更多的实例,每个重要的技术原理,都会分门别类地配置案例,一般同一技术形态至少选取三个以上的经典案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图表智慧--投资技术分析高级教程图谱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陈立辉 |
出版社 | 地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配套《市场乾坤》教程使用的,除了少部分容易引起误解的概念外,对绝大部分技术原理或概念,就不再进行详细的理论和文字分析,仅对原理作概括性介绍,就直接对图表案例进行分析。同时,为了给投资者熟悉更多的实例,每个重要的技术原理,都会分门别类地配置案例,一般同一技术形态至少选取三个以上的经典案例。 内容推荐 股市图表是技术分析的第一个环节,又是技术分析运用的最后一个环节。 本书收集了众多经典案例并加以分解讲评,有助于投资者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技术分析系统。 目录 第一篇 波浪运动分形图谱——75幅 一、趋势底部波浪分形谱 1.一波一折 2.两波两折 3.三波三折 4.四波四折 二、趋势调整波浪分形谱 1.一波一折 2.两波两折 3.三波三折 4.四波四折 5.五波五折 三、趋势单元波浪分形谱 1.两波两折 2.三波三折 3.四波四折 4.五波五折 第二篇 趋势宏观结构图谱——50幅 一、趋势规模大小谱 二、趋势阶段划分谱 三、趋势内外循环谱 第三篇 底部波浪强弱图谱——36幅 一、底部高山波段谱 1.强强组合 2.强中组合 3.强弱组合 二、底部低山波段谱 1.中强组合 2.中中组合 3.中弱组合 三、底部丘陵波动谱 四、底部平地潜伏谱 第四篇 中途调整图谱——93幅 一、中继形态时空组合谱 二、特殊调整形态谱 1.平台漫步 2.一弯浅月 3.连环山丘 4.海鸥展翅 三、中途买入K线谱 1.南天一柱 2.兄弟并肩 3.红三兵 4.左右夹击 5.导弹星 6.牛角星 7.含苞待放 8.严防死守 9.虚晃一枪、大灰狼 10.跳空缺口 11.走方步 12.点点寒梅 13.蜻蜓戏水 14.星星点灯 15.乌龟背 第五篇 顶部技术图谱——170幅 一、势能峰值顶部谱 1.单峰 2.双峰 3.三峰 4.背离 二、K线组合顶部谱 1.单K线 2.双K线 3.三K线 4.多K线 5.多种K线信号的集合 三、几何形态顶部谱 1.山峰并立 2.齐头并立 3.空缺 4.塔形 5.龟缩头 6.峰回峦转 7.大幅急拉 8.其他常规形态 第六篇 价量关系图谱——40幅 1.趋势三阶段价量关系 2.底部二次放量 3.局部价量齐升 4.特殊的价涨量缩 5.巨量与波顶和缩量与波底的对应 6.跌势中的放量反弹 第七篇 均线技术图谱——98幅 一、反压与反扑谱 1.反压 2.反扑 二、底部均线共振(腰部)谱 1.单腰部及其高低与长短 2.双腰部 三、顶部均线共振谱 四、中继均线共振谱 五、均线特殊形态谱 1.高举高打 2.铜墙铁壁 3.蜻蜓点水 4.湖波荡舟 5.弯弓射雕 6.潜艇出水 第八篇 切线技术图谱——60幅 一、阻力、支撑及突破谱 1.重要高低点的阻力或支撑 2.长驱直入式突破 3.突破回抽或平台蓄势 4.突破失败 5.突破衰竭 二、形态颈线谱 三、趋势轨道谱 第九篇 技术骗线图谱——30幅 一、K线、成交量骗线谱 二、突破(形态)骗线谱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篇 波浪运动分形图谱——75幅 一、趋势底部波浪分形谱 在底部形成时,由于基本面条件、市场环境的不同,不同时期的底部,会出现不同的时空形态,但不管什么样的形态,其基本组成单元必然是波浪分形。对于这种底部的波浪分形,笔者在《胜在时机》一书中曾经称之为船帆,那是个形象的说法或比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底部的波浪分形。 什么叫底部的一个波浪分形单元,以及波与波之间的关系,这里作个简单的介绍。所谓一个波浪分形单元,简单地说,就是一波上涨与其随后的一波回调之间的完整统一,当底部存在多个涨跌波浪时,原则上只有当后一波的上涨高点超过前一波高点时(最低限度也要达到前一波高点),才能计算为一个新的独立波浪分形单元,否则应视为前一波浪分形单元内部的子波浪。但这一原则不能过于绝对化,需要同时要考虑到波浪涨落之间的对称性或平衡性,也就是说,若是涨跌波浪之间,能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周期或循环,就应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波浪分形单元。 需要注意的是,期货底部的波浪分析不如股票明显,中小型底部又不如大型底部明显。 1.一波一折 所谓底部一波一折,即一个波浪分形单元就完成底部的构建,这是比较少的形态,也是最强势的底部波浪形态。原因在于,底部一波一折的市场或品种,在趋势形成之初就特别强劲,涨幅空间大,调整回落幅度小或者时间短,从而较早地突破长期均线,并就此获得长期均线的支撑,于是,底部形成。不过,也有少部分底部一波一折品种反而是弱势的表现,大致有两种情况:第一,在底部的一波上涨之前,价格已经着地很久,只不过在一个极窄幅的区间微小波动,几乎相当于静趟在地上,因此,只要轻微的上涨,就能突破早就着地的长期均线,并完成底部;第二,有些被市场冷落的品种,当大盘指数大幅攀升一段时间之后,才猛然追赶,于是,一波上涨即成底部。 图1-1晨鸣纸业。从2005年11月下跌趋势结束的最低点开始,一波上涨直到2006年6月高点,然后往下调整到2006年8月基本结束,底部就此完成,这是一个很完美经典的一波一折波浪分形底部。因波浪规模较大,内部一般还会有子波折,对此就不加分析了。 图1-2江铃汽车。从2005年5月的最低点开始,一波上涨到2005年8月高点,然后往下调整到2005年11月基本结束,底部就此完成。这个一波一折用时较短,与大盘保持良好的同步节奏,说明该品种更加强势,后市极为看好。 图1-3上海橡胶期货10月合约。在2004年末与2005年初之间,以一个小型的一波一折完成了大底部。本来这么小型的一波一折是形不成大底部的,但由于之前存在着长时间的底部横盘,从而使这个小型一波一折容量扩大,足以承担起底部建设的重任。注意,因为期货存在同一合约不同年份的差异,因此,图表上可能会出现交易时间上的短暂空白,但并不影响技术的有效性。 图1-4福星股份。从2003年11月的最低点开始,一波上涨直到2004年4月高点,然后往下调整到2005年6月基本结束,但底部并没有完成,只是确认了最低点的可靠性,此后反复震荡到2005年8月才完成底部。这是一个时间延续很长的复合型一波一折,即在波段高点之后的调整过程中,反复出现小波折,因这些小波折都无法创出新高,也就不能成为大级别上的波折分形单元,只能算作前一大波折内部的子波折,因此,这样的底部把握难度很—大。 图1-5上海三毛。波折类型与图1-4类似,只是内部子波折大体在一个箱形区间进行,不像图上那么凌乱,单从这点看,要好好把握一些。但是,考察该股底部一波一折的时间,在与大盘的对比中却是迟缓的,从2005年7月开始到2006年11月才结束,因此,它虽然有一个形式上属于强势的一波一折大底部,本质却是弱势的。所以,技术分析必须达到时空统一以及与基本面、大盘环境协调,才是有效的,否则,就会走入误区。具体到该股,虽然最终的涨幅也不低,但补涨品种的幅度,一般是不高的。 图1-6合加资源。这是另一种特殊的一波一折底部,即边涨边调,由于整体上并没有明确的深幅度或长时间调整波段,因此,属于特别强势的表现,缘自投资者不断看好后市,而使其总是无法出现大规模的调整。 图1-7凯乐科技。该股与图1-6前半段相同,但后半段上冲过猛,从而导致调整的大幅波动,这样,也就过早地消耗了能量,因此,日后的上涨,必然不如图1-6中的个股那么有耐力。 图1-8铜陵有色。该股属于很常规的一波一折底部类型,启动时间与大盘同步,但上涨幅度相当高,且调整充分紧凑,是十分强势的品种,后市极为看好。 这些图谱体现了底部一波一折的大体类型,但肯定还有其他类型,但不管什么类型,分析方法是大同小异的,读者如果遇到,完全可以根据底部一波一折原理,自行判断分析。 P3-9 序言 为满足自己投资以及广大中小投资者学习规范技术的需要,以技术分析普遍原理与中国资本市场实际相结合为原则,在长期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相继出版了三本研究性著作,而后,在此基础上又完成了《市场乾坤》一书。 《市场乾坤》系一本高度浓缩的、普及性的、基本面与技术面统一的投资分析高级教程。也是笔者创造性地建立起来的全新技术分析系统,虽然最大限度地以通俗易懂的要求来写作,但教程毕竞侧重于理论构架和分析,单纯地学习和运用有较大难度,因此,如何让投资者或学员更好地理解掌握它,就成了笔者一个很头痛的问题。教程中的基本面内容属于常规知识,按常规方式讲授或自学,都还不是大问题,但教程中的技术面内容,如果依然用常规方式讲授或学习,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为技术原理及其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实践性,需要借助实验、实习等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掌握,就像大中学生学习物理、化学必须要做实验,学习医学必须要进行解剖和实习一样。如果单单从技术分析教学来说,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员实践、实习是不难的,但从中小投资者的角度去看,问题又来了,那就是投资者绝大部分是业余性质的,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工作或职业,没有专门的时间参加系统的技术分析课堂学习或培训,最多也就是听几个小时的讲座,边远地区甚至连讲座都没有,可短暂的讲座是不可能完全系统地掌握技术分析内容的。因此,对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自学再加上讲座或个案辅导,是完整地学习投资技术分析最可取的方式。为适应这种状况,技术分析教材就需要配套大量的案例图表,正是为了便于读者和学员学习笔者所建立的技术分析系统,依据其中的技术分析原理,本书收集了众多案例并加以适当分解讲评,从而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笔者的技术分析系统。 当然,虽然写作的动机是如此,但理由并不是就这么简单。图表是价格运行的历史轨迹或结果,也是唯一可以观察到的价格现象,而稍懂哲学的人都知道,人类认识是一个从感性现象一理性分析一实践检验的反复循环过程,按佛学的语言来说,就是从“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循环过程,因此,图表这一价格现象,既是学习技术分析的第一个环节,又是技术分析运用的最后一个环节。所以。无论对于投资技术分析初学者来说,还是对于技术分析高手来说,图表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只不过在前者眼里,图表仅仅是朦胧混沌的待研究对象,而在后者眼里,图表已经被纳入其技术分析系统之中,有了更丰富的含义。故而,不同的技术分析系统及方法,在面对同一个图表时,可能会着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就像鲁迅在谈《红楼梦》时说的那样,“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 国内已经出版的涉及技术图表的书籍汗牛充栋,其中的绝大多数原理,所依据的是来自西方的常规形态学理论,K线图谱则基本来自日本并转口西方及港台地区后再进口内地,还有一部分为有关研究者从国内股市归纳或收集而得。这些技术分析方法及图表都有一定的意义,但由于受到各自理论的局限,其图表的截取范围、角度、分析判断方法、运用等,都有很多不完善甚至错误的地方。尽管有见仁见智的积极面,但免不了存在许多瞎子摸象的片面性,其结果常常使学习运用者陷入误区,仍茫然不知错在哪里。本书的图谱,完全抛弃了习以为常以至于先入为主、脱离实际的常规理论、方法或套路,主要依据笔者前四本书所创立的更合乎实际的理论和系统,用以选择和分析图表,所以,投资者在学习、掌握和运用时,必须以理解掌握笔者的理论和系统为前提,假如用常规技术或其他技术系统来看待本书的图谱,那是难以准确理解和运用的。 由于本书是配套《市场乾坤》教程使用的,因此,除了少部分容易引起误解的概念外,对绝大部分技术原理或概念,就不再进行详细的理论和文字分析,仅对原理作概括性介绍,就直接对图表案例进行分析。同时,为了给投资者熟悉更多的实例,每个重要的技术原理,都会分门别类地配置案例,一般同一技术形态至少选取三个以上的经典案例。此外,笔者的前四本书已经有部分案例,但为保持本书的完整,原来已有案例的技术,这里依然还有,只不过减少数量和尽可能用新的案例。 最后,关于本书的图谱,需要做如下说明: 其一,笔者的整个技术分析系统都是围绕趋势而构建的,本书的图谱也不例外。因此,学习任何图谱都要与趋势结合起来,或者说心中必须装着趋势,而且趋势尤其是大盘或指数趋势的判断,更多地要依据基本面分析,技术面只能起辅助作用。 其二,本书的图谱案例重点放在上升趋势,尤其是底部和顶部,而且又是多种技术及多角度分析。故不同方法的结论,体现在图谱上难免会有重叠。这是出于三点考虑:只有上升趋势才是由社会或人力推动的,因而才蕴含着较多的社会和人性要素即技术内涵,同时,趋势单元的涨跌内循环,也都是从上升趋势开始的,因此,把握了上升趋势,也就基本把握了整个大势及其内外循环周期:底部属于整个上升趋势的地基,也是实际操作尤其是股票操作的重心所在,把握了底部,也就基本把握趋势方向和操作关键,同时,底部的形成过程又是最为复杂和多样的,因此,解决了底部的技术分析判断问题,其他技术的分析判断也就相对变得简单了;同一价格形态往往存在多种分析判断方法。不同的方法又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各自的局限,只有综合起来,结论才更全面可靠。 其三,底部和顶部的图谱案例,较多取自国内股市始于2005年的一轮大牛市。主要原因在于,国内股市成立至今,只有三次大牛市,即分别始于1996、1999、2005年的牛市,但它们的技术含义是不同的:第一次大牛市,其底部虽然是一个较纯粹的市场底部。本来是具有技术分析价值的,但由于当时的股市还很不成熟,规模也小,投资者参与面不广,从而大大降低了其技术意义,加之离现在时间较远,故所ga~,j不多;第二次大牛市,并不具有完整的市场和技术意义,故取例也少;第三次大牛市,股市已初具规模,更是一个市场主导的底部,因此,在国内股市至今的,gJ史中,最具有技术分析价值,故取例最多。2008年10月至本书写作时的国内股市,大体可以断定为今后的大底部。也基本属于市场内在规律使然,虽然政策的作用很大,可并不是专门针对股市的,但由于这个底部在本书写作时还没有最后完成,故不便于取例,只能在应用中适当有所涉及。此外,国内外期货、外汇的规范程度和技术含量,都要远比国内股市高,但其品种有限,普通投资者参与也少,故虽有取例,但不宜太多。 其四,股票图谱使用的都是复权走势,这是为了图谱的完整,同时增加相互之间的可比性。 其五,本书图谱主要侧重于大的形态和技术,并从多个不同角度加以分析,至于小形态和技术,虽然也适当兼顾,但不是重点。原因在于:大形态属于趋势中较高层次的运动范畴,对方向判断及其操作起决定性作用,而小形态主要属于趋势中较低层次的局部运动范畴,其作用更多地在于操作时机的把握:小形态和技术是受制于大形态和技术的,如果不理解和掌握前者,后者学得再多再好,也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甚至还可能陷入误区;此外,目前投资者和技术分析领域欠缺的主要是大技术,而小技术反而过于泛滥及表面化,甚至大有滑入雕虫小技和投机取巧的旁门左道之虞,它虽可能成功于一时,但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成功者,有成就尤其是对社会有贡献或积极影响的成功者,永远是那些走康庄大道或大智大勇的人。 其六,本书绝大部分图谱属于经典形态,而在价格的实际走势中,符合经典形态的品种最多为三分之一甚至还不到。可是,这些经典形态,正是技术原理的内涵之所在或集中体现,尽管许多品种的实际走势,不一定出现经典形态,但基本都会遵循经典形态中的原理,因此,学习形态或图谱的关键,不仅仅是记住形态的模样或形状,更重要的是理解形态及其形成过程中所蕴含的逻辑原理。退一步说,就算严格按照经典形态来选择操作品种,不符合经典形态的就不做,也足够发财致富了,投资最核心的原则是安全有效,本来就要求投资者只做自己能把握的行情和品种,并不需要什么行情都得做到。 其七,不同的技术方法本质上都是相通的,如波浪分形、形态、均线等主要技术,反映的都是价格运动的时空关系,只不过角度不同而已,所以,相关技术之间的图谱,往往具有相通性甚至基本相同。 其八,形态本身只是价格运行的技术要素或条件,它虽然暗示着较大可能地走出期待中的趋势或行情,但最终到底能不能走出,还得依赖基本面的支持,个股甚至还得要有大盘指数的配合,否则,具备再好的形态,没有基本面支持或指数配合,也会落空。总之,根据基本面与技术面的关系原理,如果技术面已经较充分地反映了基本面。且基本面又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的话。那么,技术面即图谱的有效性就很高,反之,如果技术面并没有充分地反映基本面,或者基本面后来发生了大的变化,那么,技术面即图谱的有效性就会降低。读者一定要非常清楚这一点,否则,就会犯形而上学的机械主义错误。 其九,因为本书的图谱以大形态为主,而这样的大形态是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和检验的,故多数情况下,很难用写作时段的个股实例入谱,只有少数中小形态可以这么做,这不是笔者满足于纸上谈兵,不作实战分析,而是为了保持图书的严肃性,避免将太多还不成型的东西纳入作为教程的书籍中,有兴趣进行实战研究的读者,可以与笔者联系另行探讨。 其十,图谱中有相当部分是笔者以前的实战经历,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判断失误的,正是基于这种成功与失败的反复积累、研究,才能完成本书。尽管如此,任何下载到了书上的图谱,可以说都是事后诸葛亮,而在图谱形态实际运行之时,是不那么清晰明朗的。这本身是带有讽刺意味的,然而,如果能不断通过事后诸葛亮的学习、训练,有助于变成事前诸葛亮的,何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呢?这正是图谱的价值所在,就像历史小说《三国演义》,虽然是对已经发生了的历史的再创作,但后人还是受益匪浅的。当然,图谱要有价值,必须蕴含着深刻的技术规律和市场逻辑,若是随意截取和胡乱解析,就谈不上什么价值了。 最后,虽说本书是作为配套使用的,但本身的逻辑性、系统性、连贯性,同样是很强的,单独使用也是可以的。 后记 投资是理念与技术的结合,当理念、理论问题基本解决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理念指导下的技术训练和运用,这就像驾驶或下棋,先是学习交通规则、驾驶原理或围棋、象棋规则,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练习和实践,训练的目的主要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技术能力,二是提高心理素质,这是投资操作的两项基本功。而要想达到较好的训练效率和效果,最好的办法是在教练尤其是高水平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自我训练虽然也可以,但总不如有教练指导来得进步快。可是,许多投资者并没有教练可请,或者没有专门的时间去跟随教练实习,何况真正合格的投资教练也很少,这样,就只能靠自我训练了。自我训练的方法也有两种:一是用小量资金实战,二是对过去的实例进行分析、模拟。本书的图谱既是笔者训练学员的案例,更有助于投资者的自我训练,但愿对投资者提高技术分析水平有所帮助。 需要反复提醒读者的是,图谱仅是技术面的内容,而且主要是标准形态即基本原理,在实际运用时,必须与基本面结合起来,不可脱离基本面和大盘环境而就技术用技术,那样,技术分析就会成为孤家寡人或自唱自赏的独角戏,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更是极为有害的。进一步地说,投资是一个基本面、技术面、理念与心态有机结合的严密系统,缺一不可,任何单打一的做法,都是不能成功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