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巴塞特郡纪事(6巴塞特的最后纪事上下)(精)/特罗洛普文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英)安东尼·特罗洛普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巴塞特的最后纪事》是“巴塞特郡纪事”系列小说的最后一部,本书以索姆斯先生丢失的一张支票作为线索,以两对年轻人的恋爱为辅助情节,叙述1841年间英国小城镇巴塞特郡发生的一桩民事纠纷。一位穷牧师莫名其妙陷入一桩盗窃案件,这本是件非常小的事,作者围绕这件小事做了一次英国当时社会人生价值观的全面展示。事情虽然小,几位主角人物也非常普通,他们的身份甚至很低微,可是,正是从这样一种角度和风格,令它紧扣着读者心弦。这件小事紧密贴近作者所描述的社会,使任何读到的人都会觉得置身其中。 作者简介 安东尼·特罗洛普(1815-1882),英国声誉卓著的伟大小说家。一生出版47部小说,另有大量短篇、游记、作为政治家与文学家的评传和一部自传。他的经典代表作品是包括《巴彻斯特养老院》、《巴彻斯特大教堂》、《索恩医生》、《弗雷姆利教区》、《阿林顿小屋》、《巴塞特的后纪事》六部一组长篇在内的“巴塞特郡纪事”系列,晚年还创作了两部优秀作品《如今世道》和《斯卡博勒的婚约》。这些小说反映了英国教会的内幕,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英国教会的世俗性质。 目录 上卷 第一章 他是怎么得到它的? 第二章 天啊他好别娶 第三章 副主教的威胁 第四章 牧师在霍格尔斯托克的住所 第五章 周围世界如何想这件事 第六章 格雷丝·克劳利 第七章 普雷蒂曼小姐的密室 第八章 克劳利先生被带到了西尔弗布里奇 第九章 格雷丝·克劳利去阿林顿 第十章 弗雷姆利大院的宴会 第十一章 主教发出他的禁令 第十二章 克劳利先生寻找同情 第十三章 主教的天使 第十四章 格兰特利少校与朋友商量 第十五章 伦敦城里的事 第十六章 阿林顿的事 第十七章 克劳利先生被传到巴彻斯特 第十八章 巴彻斯特的主教受挫 第十九章 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第二十章 沃克先生怎么想它 第二十一章 罗巴茨先生出使 第二十二章 格兰特利少校在家 第二十三章 莉莉?戴尔小姐的决定 第二十四章 多布斯?布劳顿太太的宴会 第二十五章 马达利娜?迪莫拉恩斯小姐 第二十六章 那幅画儿 第二十七章 英雄在家 第二十八章 看看格兰特利少校怎么散步 第二十九章 莉莉?戴尔小姐的逻辑 第三十章 看看格兰特利少校散步后做什么 第三十一章 看看格兰特利少校如何返回格斯特韦克 第三十二章 图克德先生 第三十三章 普卢姆斯特德的狐狸 第三十四章 普劳迪太太派人请她的律师 第三十五章 莉莉?戴尔在她的书里写下三个字 第三十六章 格雷丝?克劳利返家 第三十七章 胡克院 第三十八章 雅意 第三十九章 一次新鲜的调情 第四十章 图古德先生对社会的看法 第四十一章 格雷丝?克劳利在家 第四十二章 图古德先生的职业性旅行 第四十三章 克罗斯比先生走进伦敦商业区 下卷 第四十四章 我看我应该让你得到它 第四十五章 莉莉?戴尔上伦敦 第四十六章 贝斯沃特的浪漫事件 第四十七章 坦佩斯特博士在主教府邸 第四十八章 拉夫尔?巴夫尔爵士的软心肠 第四十九章 在大教堂场院的周围 第五十章 勒夫顿老夫人的建议 第五十一章 多布斯?布劳顿太太堆放柴火 第五十二章 你为什么不去为自己找一个“它”呢 第五十三章 海德公园的骑马道上 第五十四章 牧师的委员会 第五十五章 弗雷姆利牧师住宅 第五十六章 副主教到弗雷姆利庄园 第五十七章 双重的保证 第五十八章 男人们的牛脾气 第五十九章 一个女士向L.D.小姐表示问候 第六十章 雅意和西西拉的终结 第六十一章 天下无难事,只怕顽强人 第六十二章 克劳利先生写给教长的信 第六十三章 来到霍格尔斯托克的两个客人 第六十四章 胡克院的悲剧 第六十五章 范?西弗小姐作出抉择 第六十六章 愿死者在天之灵安息吧 第六十七章 悼念 第六十八章 克劳利先生的固执 第六十九章 克劳利先生在他自己的布道坛上后一次露面 第七十章 阿拉宾太太被追上了 第七十一章 图古德先生在西尔弗布里奇 第七十二章 图古德先生在“万塔利龙”旅馆 第七十三章 普卢姆斯特德有了舒服的日子 第七十四章 克劳利家得到消息 第七十五章 马达利娜的心在流血 第七十六章 我认为他是无忧无虑的 第七十七章 被摧残过的树 第七十八章 阿拉宾夫妇返回巴彻斯特 第七十九章 克劳利先生谈到他的外衣 第八十章 迪莫拉恩斯小姐渴望成为一个指路牌 第八十一章 巴彻斯特的回廊 第八十二章 霍格尔斯托克的后一场戏 第八十三章 克劳利先生就范了 第八十四章 结束语 序言 一 安东尼·特罗洛普 (Anthony Trollop, 1815—1882)作为一位伟 大文学家的地位,经历过 大起大落、时而受褒扬, 时而遭贬抑,这不仅在英 国文学史上没有先例,即 便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不 多见的,这一现象颇值得 读者们玩味。 倘若把有志者的奋斗与 成功,比作在茫茫大海上 挥桨行舟,靠臂力、勇气 和毅力划到彼岸,那么安 东尼?特罗洛普正是这样一 位当之无愧的有志者。他 甫一投身文学就押上了大 赌注。一八四三年至一八 五年间,他利用业余时间 ,以爱尔兰为背景写了三 部小说和一个剧本,近二 百万字的写作均告失败。 他的第二部小说《凯利一 家和奥凯利一家》出版后 ,仅仅印行了一百五十本 ,他的经济损失为六十三 英镑十先令一个半便士。 不仅如此,他的出版商还 毫不客气地告诉他说:“读 者显然不喜欢什么爱尔兰 问题。你得不到半句鼓励 你继续进行小说创作的话 。”这话说得相当不客气, 甚至有点蓄意伤人,但说 出了实情。当时的爱尔兰 不过是“《英国佬的另一个 岛》”①,堂堂的“日不落” 帝国的文坛,怎会屈尊对 区区的爱尔兰问题感兴趣 呢? 一八五五年,他的《巴 彻斯特养老院》一书出版 ,一炮打响,从一八五五 年到一八八二年他去世为 止,这二十七年中他的代 表作品有: 六部巴塞特郡 纪事系列小说《巴彻斯特 养老院》(1855)、《巴 彻斯特大教堂》(1857) 、《索恩医生》(1858) 、《弗雷姆利牧师住宅》 (1861)、《阿林顿的小 庄园》(1864)和《巴塞 特的后纪事》(1867), 以及另一组系列政治小说 《你能原谅她吗?》 (1864)、《菲尼斯·芬恩 》(1867)、《尤丝塔斯 的钻石》(1870)、《菲 尼斯回来》(1871)、《 首相》(1874)和《勋爵 的子女》(1876),另外 还写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方式》(1875)等独立名 著。算上早期的三部,特 罗洛普一生共写了四十七 部长篇小说,外加短篇、 传记、游记、特写等十六 部,成为当时英国文坛上 的大红人,与他同时代的 狄更斯、萨克雷、乔治?艾 略特等文学大家并驾齐驱 ,甚至他往往还处于一马 当先的地位,共同成就了 英国十九世纪小说的创作 高潮。乔治?艾略特当时曾 感叹说:“要是没有特罗洛 普的启发,我真不敢相信 自己竟会为《米德尔马契 》做出那么广泛的计划, 或者竟会通过所有的情节 发展坚持把它写完。”特罗 洛普当时在英国文坛上的 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他走红的时候,一部作 品的收入高达三千英镑; 到他去世之前,他靠写作 得到的收入累计七万多英 镑!一位研究特罗洛普的 学者曾说,这笔钱放在今 天,至少不下数千万英镑 。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的 一个剧本名,内容涉及爱 尔兰在大英帝国版图上的 地位问题。 在特罗洛普去世的第二 年,他写的《自传》出版 了。在这部实话实说并不 乏自豪的自传中,他把自 定要这样了此一生——被 人出卖了,拘禁了,剜瞎 了眼睛,在敌人的嘲弄下 ,用天赐的臂力每日扛着 重枷给他们推磨?光荣的 体力呀,竟用来做畜牲的 苦工,连卖身的奴隶都不 如!还在说什么要从非力 士枷锁中解放以色列?谁 现在要找这一位伟大的解 放者,会发现他瞎了,在 迦萨和奴隶推磨,连自己 还都不免于敌人的枷锁! 引自弥尔顿的长诗《力士 参孙》。特罗洛普笔下的 穷牧师克劳利先生,是一 只勇猛地向社会申诉不平 的困兽,还是一只缩头缩 脑任人宰割的笼鸟?他具 有的是一个理智、健全、 丰富和高贵的头脑,还是 一副明哲保身、不负责任 和疯疯癫癫的神经?这是 不言而喻的。通过克劳利 这一人物形象,我们看到 了他那个社会的现实与变 迁;看到了人在那个社会 的存在价值和意识;看到 了社会受到不公正对待后 内心世界的阴影;但是, 特罗洛普如此虔诚、炽热 、苦心孤诣和别出心裁地 塑造、肯定和赞扬这个人 物形象,恐怕首先要阐明 的是人的信仰、道德、情 操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帮助和爱这些精神力量, 在任何一种社会里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以下不妨从 另一条线索进一步阐述这 点。 …… 安东尼·特罗洛普生前受 到过他的同辈人萨克雷、 乔治·艾略特、美国著名作 家纳撒尼尔·霍桑以及评论 界的高度赞扬,死后仍为 弗吉尼亚·伍尔夫、亨利·詹 姆斯、伊丽莎白·鲍温和俄 国小说教主托尔斯泰交口 称赞。一度冷落后,他重 新为世人重视。一个世纪 以来,英美文学界研究特 罗洛普的学者和专家层出 不穷,“特罗洛普热”的浪头 一波又一波,最热闹时一 年出版专著多达六七种。 一九九二年是他去世一百 一十周年,企鹅出版社推 出了他的四十七部长篇小 说平装本,是任何一个作 家没有得到过的待遇。关 于他的传记,已有六七种 之多,至今仍有零星专著 问世。英国著名作家c.P .斯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 代后期写了一部特罗洛普 传记,从一个作家的眼光 审视特罗洛普的创作,阐 述最为深入,称赞他.是 —— 十九世纪的所有小说家 中最优秀的、天生的心理 学家。 笔者以为,他除了传统 的叙述 导语 《巴塞特郡纪事(6巴塞特的最后纪事上下)(精)/特罗洛普文集》重温了一些关于特罗洛普的资料,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事件,那就是特罗洛普在伦敦做邮局职员期间,备受歧视,有一次上司甚至当众污蔑他偷了一张支票,气得他拍桌子,支票很快找到了也没有给他应有的洗刷和尊重。由此看来,主人公克劳利牧师的心理活动写得压抑而深刻、不屈而坚韧、宁愿在暴风雨里洗刷而不肯雇律师辩护,与他亲身遭受过的“偷支票事件”有很大关系,他所受冤枉造成的深重伤害,可以说是他把书中故事情节写得如此厚重而耐读、人物心理刻画如此细致而深入、社会结构解析得如此复杂而透彻的重要原因之一了。 精彩页 上卷 第一章 他是怎么得到它的? “我也不能相信这事,约翰。”玛丽?沃克说;玛丽?沃克是西尔弗布里奇的代理人乔治?沃克的标致的女儿。“沃克和温思罗普”是这个事务所的名字,他们是有名望的头面人物,王国政府在巴塞特郡这一带必得有人去干的那种律师事务,都让他们包圆儿了;他们也受聘办理在那些地区十分显贵的奥莫尼乌姆公爵的地方事务,因此他们总是昂头叠肚,趾高气扬,全然一副外省的律师们的样子。他们——沃克家——住在这个市镇中间的一座大砖房里,经常宴请宾客,不过郡里的士绅却不怎么经常赏脸赴宴;在西尔弗布里奇,他们很有分寸地走在风尚的前面。“我是怎么也不能相信这事的,约翰。”沃克小姐又说。 “你不信也得信。”约翰搭着话,眼睛却没有离开他的书。 “一个牧师,还是这样一个牧师!” “我看这事没有什么值得费心嘀咕的。”约翰这次说话时,眼睛不再看书了,“一个牧师为什么就不能跟随便哪个人一样成了小偷呢?你们女孩子似乎总是忘记,牧师们不过也是常人罢了。” “我觉得,他们的品行会比别的人更好些。” “我根本不这样想,”约翰?沃克说,“我敢说,此时此刻,巴塞特郡负债的牧师远比律师和医生要多。这个人一向负债累累。自从他来到这个郡,我看他就从来不敢在西尔弗布里奇的海伊大街露露面。” “约翰,别人爱说什么说什么,你可没权利说这话。”沃克太太接话说。 “为什么,妈妈,得到这张支票的那个屠夫,几天前威胁说要把账单在全县张扬,把该还他的那笔债如实说明,要是不能马上还债的话。” “弗莱彻先生更不知羞耻,”玛丽说,“他在西尔弗布里奇当屠夫发了横财。” “这有什么可非议的?一个人当然愿意把钱攥在手里,他已经给那位主教写过三次信,专派一个人接连六天去霍格尔斯托克解决他那笔小账。你看他到底要到这笔账了。当然,一个生意人一定要看紧自己的钱呀。” “妈妈,你认为克劳利先生偷了那张支票了吗?”玛丽问这个问题的当儿,走过来站到她母亲跟前,用焦急的目光看着她。 “我还是不表态的好,我亲爱的。” “可是人人都在议论这事,你总该有想法的,妈妈。” “妈妈当然认为他偷了,”约翰说着,又要埋头看书,“妈妈要有别的想法才怪呢。” “这话不公平,约翰,”沃克太太说,“你那些凭空想法不等于我的,也不能硬让我从嘴里说出来。整个儿这事是非常令人心酸的,你爸爸又正在查这件事,我觉得在这家里还是越少议论越好。我敢肯定,这也会是你爸爸的心情。”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