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浙江具有丰厚的文学土壤,《品味浙江》是一个浙江乡土文学读本,集合名人名家写浙江的名篇佳作近60篇,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本书也可作为乡土文学教材。作家以他们独特的眼光品味浙江的人文山水,学生可以通过作家笔下的文章品味人文浙江,提升地方文学修养,热爱乡土,服务乡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品味浙江 |
分类 | |
作者 | 周晓音 |
出版社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鲁迅先生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浙江具有丰厚的文学土壤,《品味浙江》是一个浙江乡土文学读本,集合名人名家写浙江的名篇佳作近60篇,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本书也可作为乡土文学教材。作家以他们独特的眼光品味浙江的人文山水,学生可以通过作家笔下的文章品味人文浙江,提升地方文学修养,热爱乡土,服务乡土。 内容推荐 乡土文学作品,建立了文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区域的熟悉感会使读者对作品有天然的亲近感。本书分五个单元:风骨卓立、江南烟雨、风俗画卷、千年一回、城市密码。改变了一般文学读本以体裁或年代进行编排的模式,呈现在作品中的,是浙江的精神,如画的风景,纷繁的风俗,美丽的传说。 体例上以文学作品为主,围绕作品,配以作者简介、图片、资料小卡片(地方介绍、相关的诗文名句、人物等)及作品简析,文学作品体现的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浑然一体。打开读本,扑面而来的是浙江的风景,浙江的人物,浙江的城镇,浙江的历史文化,读者可以在本书中读浙江、走浙江、品浙江。 目录 风骨卓立 越王勾践世家(节选)/司马迁 严先生祠堂记/范仲淹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石灰吟/于谦 徐文长传/袁宏道 曹娥庙/袁枚 柔石小传/鲁迅 春晖的一月/朱自清 白马湖/朱自清 追悼志摩/胡适 我的母亲/丰子恺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琐忆/唐弢 风雨天一阁/余秋雨 江南烟雨 与朱元思书/吴均 登池上楼/谢灵运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石门洞/李白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忆江南/白居易 渔歌子/张志和 山园小梅/林逋 望海潮/柳永 游洛伽山/王安石 苏幕遮/周邦彦 题八咏楼/李清照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游天台山日记/徐霞客 湖心亭看雪/张岱 绿/朱自清 雁荡山的秋月/郁达夫 西溪的晴雨/郁达夫 风俗画卷 兰亭集序/王羲之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刘义庆 王质/任昉 龙井记/秦观 观潮/周密 西湖七月半/张岱 乌篷船/周作人 香市/茅盾 清河坊/俞平伯 塘栖/丰子恺 超山的梅花/郁达夫 江南旧事(节选)/李杭育 南方有嘉木(节选)/王旭烽 千年一回 西施咏/王维 同心歌/苏小小 钗头凤/陆游 碾玉观音/《京本通俗小说》 荆钗记(节选)/柯丹邱 天台二女/《太平广记》 雨巷/戴望舒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节选) 越剧《白蛇传》(节选) 城市密码 西湖重/陈祖芬 邵逸夫的名人档案/陈祖芬 回望凯旋门/鲁娃 舟山的图腾/徐朱琴 试读章节 “胡说八道!”赵岐黄拍起桌子来,“大乱对国对民有什么好处?” “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乱方能大治,大治方能开盛世之和平——” “寄客兄,想来您是唯恐天下不乱了?”天醉笑问。 “正是。”赵寄客倒爽气。 赵岐黄连连摇头,痛心疾首地对杭天醉说:“我一生,就坏在嘴上,不料几个儿子中就偏寄客承了我这禀性。岂不知无论乱世治世,书生狂言,都必遭大祸。倘不及早防心防口,灭顶之灾速速临头矣。” 天醉一看,这父子两个真的拗起口来,连忙打圆场说:“不管世道如何变幻,白云也罢,苍狗也罢,茶还是要喝,病还是要治,忘忧茶庄和悬壶堂还是废不了,这就叫万变不离其宗吧。” “兄弟你倒乐开,”赵寄客可不给天醉打圆场,偏往死里杀口,“真的天下大乱起来,忘忧茶庄和悬壶堂的牌子,还不晓得往哪里挂呢?” 天醉一边给寄客使眼色,一边说:“既然说得如此凄惶,倒也不妨今朝有酒今朝醉了。先尝尝这罐茶,放下那些治世之理,以后评说吧。”一边便要去开那只四方瓷罐的盖子。 赵岐黄见这只青花缠枝牡丹纹的茶罐造型大气,稳重精美,其上牡丹俯仰向背,聚散飘逸,一看就是件贵重的古董,便说:“看这图案似与不似的意蕴,怕是前朝的器物吧?” 天醉一听便眉飞色舞起来,算是说到心坎子里了,这才真正打开了话匣子,说:“正是元朝的遗物,老先生真是慧眼,元朝青花装饰,最妙之处,便在这似与不似之间……” 赵寄客手里拿着本《龚定庵文集》,凑过身来,左看右观那青花瓷罐,说:“妙在何处?我怎么只看见那么几朵牡丹花,并无振聋发聩耳目一新之感呢?” 天醉愈发得意,全然听不出赵寄客的讥讽,或者说他对这年长二月的大兄的讥讽早就刀枪不入无动于衷,只管兴致勃勃地阐述自己的高论:“妙者,细微之处之精神也。如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般便无可称妙。你细细看这牡丹,或绿叶拥簇,孤花独放;或侧转反顾,羞羞答答;或妖娆端庄,大大方方;果然如舒元舆《牡丹赋》所咏:向者如迎,背者如诀,诉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悦,哀者如舞,侧者如跌,亚者如醉,惨者如别,或飕然如招,或俨然如思,或带风如吟,或泫露如悲……”他摇头晃脑地闭着眼睛,只管抒发自己的感情,直到发现听者鸦雀无声,才睁眼,见赵氏父子都有些异样地盯着他,便问:“怎么,我说得不对?” 寄客说:“你这是请我们品茶,还是请我们品茶罐?” 天醉说:“痴人,连我家撮着都晓得,品茶者,品水也,器也,境也,心也。宋人尚有‘五不点茶’,水不清,不点;器不精,不点……罢罢罢,我说这个,你哪里晓得,不提也罢了。” 赵岐黄坐在太师椅上,凝神注视着这位老友的遗孤。这父子两个做人,要算是父亲荒唐多了。如今儿子入了求是学院,也算是家道振兴,否极泰来。但这父子俩,依旧有命运相袭之处。美则美矣,忧则忧矣。赵老先生心生感慨,长叹一声,仿佛这锦心绣口的美少年,韶华易逝,绚烂易灭一般。 那么,他自己的小儿子赵寄客呢?唉,心凶命硬,必遭飞来横祸,这一对少年,还不知今后如何在世道上奔走呢?想到此,不由咳嗽数声,说:“寄客,天醉性情中人,你长他二月,入学之后,要多多照应于他。” “父亲所言极是。”赵寄客亲呢地拍拍杭天醉的肩膀,“有我杭州城里大名鼎鼎的赵四公子在,尽管放心。” 赵岐黄却说:“又吐狂言。我只是担心你,自以为可保护天醉,不知柔能克刚,或者哪一天,是要天醉护你的性命呢!” 杭天醉果然性情中人,顿时便被这父子俩的一番话,激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已,说:“若是哪一天我有机会来庇护寄客兄,便是造化了。实话告诉老先生,这个世道间,我最崇拜的便是寄客兄这样有英雄豪杰之气的人物,祛邪扶正,拯民水火。天醉不才,救世无能为力,幸亏有寄客兄这样的国之栋梁……” 赵老先生连连摇手:“此言过了过了。要说栋梁,将来或有一日,你们都是……” “……天醉是必定成不了栋梁的,”杭天醉摊摊手,“天醉有幸成为梁栋雕镌之画,此生足矣。” 说到此,他拿起茶罐,一使劲,拧开了蜡封的罐盖,一股喷香的茶气,扑鼻而来。就近站着的赵寄客,顿时像是被一道咒语突然镇住了一样,半晌说不出话来。 “如何?”杭天醉从那自哀自怜的感伤中回来,笑问赵寄客。 此时,满座竞都被这说不清道不明的奇草之香弥漫了。杭天醉便匆匆地去关窗门,一边嚷道:“快快关了门窗,千万不要把这真香泛淡开去。”P189-190 序言 鲁迅先生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浙江具有丰厚的文学土壤,《品味浙江》是一个浙江乡土文学读本,集合名人名家写浙江的名篇佳作近60篇,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乡土文学作品,建立了文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区域的熟悉感会使读者对作品有天然的亲近感。本书分五个单元:风骨卓立、江南烟雨、风俗画卷、千年一回、城市密码。改变了一般文学读本以体裁或年代进行编排的模式,呈现在作品中的,是浙江的精神,如画的风景,纷繁的风俗,美丽的传说。 体例上以文学作品为主,围绕作品,配以作者简介、图片、资料小卡片(地方介绍、相关的诗文名句、人物等)及作品简析,文学作品体现的审美特征与文化内涵浑然一体。打开读本,扑面而来的是浙江的风景,浙江的人物,浙江的城镇,浙江的历史文化,读者可以在本书中读浙江、走浙江、品浙江。 本书也可作为乡土文学教材。作家以他们独特的眼光品味浙江的人文山水,学生可以通过作家笔下的文章品味人文浙江,提升地方文学修养,热爱乡土,服务乡土。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