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阳集》是《中国杂文》系列丛书之一,收录的是我国著名杂文作家张心阳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面对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及当下的社会现象,作者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作了深刻的剖析,见解深刻,启人才智,让人品尝到历史深处的隽永况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张心阳集/中国杂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心阳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心阳集》是《中国杂文》系列丛书之一,收录的是我国著名杂文作家张心阳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面对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及当下的社会现象,作者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作了深刻的剖析,见解深刻,启人才智,让人品尝到历史深处的隽永况味。 内容推荐 《张心阳集》收录了作者张心阳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这里有最酣畅的文字、最勇敢的呐喊、最精粹的传承、最真挚的情感、最冷静的思考、最清醒的坚持……在这个纷扰多变的年代,我们选择读书悟道,寻找精神安顿之所。 《张心阳集》中的这些文章有事实、有根据、有分析、有理论、有文采,是非常优秀的杂文。 目录 美国人的英雄观 是海燕,也是乌鸦 谁先得知列宁去世的消息 英雄是怎样打造的 典型之用 伟大的度数 谁给火星车命名 人们该怎样说话 “下岗喉舌”很爱钱 流浪汉英雄与五千元奖金 监督要领指标乎? 总统来了怎么办 政府属于“服务业” 从傻瓜到恺撒 政治公式:2+2≠4 带毒的亲吻 俄罗斯人怀了一下旧 我们敢不敢站在孔子肩膀上 读克尔恺郭尔哲学寓言 被“嘲笑”的马克思 按规律办事需要多少个胆 宋高宗的“退休生活” 解放谁的思想 “小说家”勃列日涅夫 前苏联的“段子” “美国特色社会主义” 爱国主义不是治政乏术者的救命稻草 朱元璋这样对待官民冲突 古巴无人上访 领导人有没有“不高兴地说” “百年不遇”的背后缺的是“百年大计” 北京太偏远 警惕以“左”谋私(二题) 缺乏秩序的社会人人都是弱势群体 个人挂像越多政权越危险 试读章节 美国人的英雄观 英雄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闪亮的恒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英雄。何谓英雄?国家权威出版机构出版的词典解释是,有抱负,不畏艰险强暴,为民族或先进阶级的利益作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这是对“英雄”的界定,也是一个人成为英雄的标准。 最近从一本书上读到一篇关于美国人英雄观的文章:美国一家公司与媒体联手,以“谁是你心中的英雄”为题,对民众进行调查,选出你心中的二十位英雄。评选结果榜上有名的有:耶稣基督、时任国务卿的鲍威尔、前总统肯尼迪、林肯、克林顿等,其中还有十位“生活中的英雄”,尽管我们不太知其名,但他们的“英雄壮举”很耐人寻味,我们还是不妨了解一下: 有一个名叫休·汤普森的军人,1967年参军,赴越南作战,为了使美军包围圈里的九个越南平民免遭屠杀,他把枪口对准自己的战友:“你们开枪,我也开枪!”他的行为在当时遭到非难并受到官方调查,但后来五角大楼授给了他越战纪念章。他在“生活中的英雄”排行榜中列第二。 再一位也是参加越战的军人,叫约翰·麦凯思,自1967年起他在越南整整呆了六年,但这六年他并不是在战场上厮杀,而是呆在越南人的战俘营里。就是这样一个战俘,回国后不仅受到英雄的礼遇,而且还当上了“干部”(走上政坛)。他在排行榜中列居第六。 再一位是女士,名叫罗莎·帕克斯。1955年12月1日,帕克斯乘坐拥挤的公共汽车下班,疲惫的她坐在白人专座上并拒绝为一个粗暴的白人男子让座。她因此被送上法庭。后来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黑人民权运动。她在排行榜中列居第九。 必须承认,以上我的列举是有选择的,为美国公民所首肯的也有“烈火中的英雄”和战场上的“孤胆英雄”。可毕竟上述几位人物也能从千百个英雄中脱颖而出,名列英雄榜中,备受推崇,这是值得人们思索的。 关于英雄,记得早在十多年前人们刚刚可以参加“自由论坛”的时候,由全国文化名人和军事专家组织起来的“军事文化论坛”,就讨论过这个问题。笔者有幸忝列其中,谈了自己的拙见:曾几何时,我们的英雄必须是悲壮的惨烈的,而不是思想的快乐的幸福的。如果英雄只有悲壮和惨烈,那无异于崇尚死亡。英雄应具有多样性标准:职责有限,贡献无限;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在美好的目标面前不居于人后,等等,何尝不是英雄? 愚以为,在现代文明社会,英雄观应该有很强的人性色彩、人本色彩。上述几位被美国人推崇的英雄就具有这样的特色。年轻的汤普森虽然服从国家的调遣,参加了对越南人的作战,但他并没有把自己当做战争的机器,逞匹夫之勇,而是从人性和人本的角度来审视战争。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和平,和平的目的是为了人的生命安全,战场上伤害任何一个无辜者的生命,都是与战争的目的相违背的。他的思考打破了狭隘的爱国主义,打破了世俗的战争观,富有强烈的精神感召力。 按照狭隘的英雄观,麦凯思好像也算不得英雄。他既没有舍身炸碉堡、以身堵枪眼儿,也没有拿一捆手榴弹或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仅仅是个俘虏兵。俘虏兵是什么?我知道,在二十年前某国与越南的作战中,所有俘虏兵交换归来后,不仅开除军籍,而且送到一个近似劳改营的地方交代问题,接受洗脑,最后解甲归田。被怀疑“向敌人泄密”者,一律被处以叛国罪投进监狱。一日当战俘,终生是耻辱,遑论英雄? 比照起来,我更倾向于理性化、人性化的英雄观,而不是动辄献身、就义、壮烈。尽管献身也不失为英雄,但绝不能认为只有献身才是英雄。如果只有拿生命才能博得一个英雄称号,那无异于像鲁迅先生说的,教人去送死。 …… P1-4 序言 看似迥然实一然 张心阳 ◎记者:您是军人,又是知名杂文作家。很想知道您那不为人知的人生经历。 ●张心阳:当初我没有想要跻身行伍的,只是高中毕后在家乡当代课教师当得很无奈,才想到要远走高飞。家父教导我们兄弟的“名言”是:“有本事,你们就滚得远远的。”我这一滚就滚到了南疆战场,枪林弹雨中奔突了一个多月。仗打完了就写文章,军人和写作不仅从来不矛盾,而且有其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军旅的艰辛,战争的残酷,献身的壮烈,重重地撞击着军人的灵魂,即使你很无知也能吟诗为文,因为它让人的感慨足以使血脉贲张。我的写作受三个因素影响:一是家乡的桐城文化,桐城人重学、崇文、善辩;二是父亲的叛逆精神和自信及母亲的善良与豁达使我耿介、仁善;三是经历战争出生入死,还有什么足以畏惧! ◎记者:杂文是主旋律!这一说法听起来很新鲜,为什么这样说? ●张心阳:我们应当搞清楚主旋律是什么?从音乐的本义讲就是主调,从社会角度讲就是主流,或叫主流意识。对社会主流问题的反映,既可以是颂扬,也可以是探讨或批评。如果说散文、诗歌和艺术等歌颂社会主流是主旋律,那么杂文探讨和批评(当然也有颂扬)社会主流问题自然也是主旋律。是不是主旋律并不是看歌颂还是探讨或批评,而是看是否触及社会主流问题。在我看来,杂文与评论一样,反映主旋律问题比任何文种都直接。历史地看,杂文对于主旋律从来都是帮忙,而不是添乱。鲁迅翁“蘸血一样的墨”写杂文,以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我们能说不算主旋律吗?说杂文不是主旋律,那是对杂文的无知;办报办刊去杂文,那是对主旋律声音的弱化。 ◎记者:您对苏联问题的研究,它已成为您的杂文创作特色。为什么要研究苏联问题? ●张心阳:苏联问题无疑是二十世纪人类可与二战比肩的大事件。这么大的事件作为杂文人不关注,显然有些麻木。它的意义不只是一个国家的兴衰,而是关系人类一种社会制度的前途和命运,当然也关系到中国政治制度的前途和命运。如果说苏共政权垮台让我为之震惊,那么读过解密后的苏联各种文献资料、各种人物传记和纪实文学,我便坐立不安了。那就是不写苏联问题会让我难辞其咎。贵刊主编刘成信先生在《杂文情怀》一书中谈过对我的看法:“潜心研究苏联问题,以此为题材的杂文,在国内堪称独树一帜。”感谢他的鞭策。 2008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