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7年,苏格兰人自行选举出了一个代表团,这个月起草了一份《民族公约》,公约中宣称他们将不接受新的祈祷书和新的宗教法规。这份公约本身的措辞还是温和的,显然不想与国王闹得太僵,但是查理一世得知这一消息后却火冒三丈,扬言要进行镇压,使和平解决问题的希望彻底破灭。1639年,苏格兰人组织起军队,开始攻入英格兰境内。
查理一世也想组织大规模的军队进行镇压,但是再一次苦于军费无处筹措,一些大商人也拒绝给国王捐献费用帮助他去打一场战争。无奈之下,1639年6月,查理一世同苏格兰人签订了停战协定。查理一世此举只是缓兵之计,为了征收赋税同苏格兰作战,1640年4月查理一世召开了已经停开11年的议会,要求议会通过他的征税条款。但是,议会召开后不仅没同意国王的征税请求,还重申议会应该具有的权力,查理一世一怒之下,又将议会解散了。
苏格兰人见国王并无诚意停战,就再次攻入了英格兰境内,一路上势如破竹。查理一世根本无法抵御苏格兰人的进攻,1640年9月,又被迫同苏格兰人签订了停战协定,这一次苏格兰人索要了高额的赔偿费。英国的国库里已无法满足赔偿数额,查理一世只好决定再次召开议会筹措费用。
1640年11月,查理一世下令召开议会,此次议会是在全国群情激愤的情况下召开的,议会中议员的大部分是反对查理一世的。在议会召开不久,议会中的一些议员就提出要审判查理一世的宠臣,最受人们痛恨的斯特拉福德伯爵。民众对于这一提议积极响应,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敦促议会尽早通过处决斯特拉福德伯爵的法案。1641年5月8日,议会终于通过了处决斯特拉福德伯爵的法案。
但是根据当时的制度,议会通过的法案需要经过国王的同意后才能生效。查理一世本想通过召开议会来筹措费用,没有想到议会的法案竟然首先指向了他的宠臣,查理一世拒绝批准这个法案,并向斯特拉福德伯爵保证,一定要保住他的性命和财产。民众们得知查理一世还在包庇自己的宠臣的时候,变得异常愤怒,成千上万的人开始聚集到国王居住的王宫前,查理一世面对着这样的局势吓得胆战心惊,只好在议会提交的处决斯特拉福德伯爵的法案上签了字。5月12日,当斯特拉福德伯爵被推上断头台的时候,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这是民众的胜利,也是议会的胜利。
此后,同斯特拉福德伯爵同样恶名远播,同样是查理一世宠臣的劳德大主教也被以叛国罪逮捕,囚禁在伦敦塔里。查理一世还被迫通过了议会提交的“三年法案”,根据这个法案,议会要定期召开,并且间隔年限不能超过3年,如果国王不下令召开议会,议会可以自行召开。国王也不能随意解散议会。查理一世在议会闭会期间征收的一些捐税被宣布为非法。
查理一世召开议会的初衷不仅一点没有得到满足,相反自己的权势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这使他心中对议会充满了抱怨。为了再度显示一下自己的权威,查理一世下令逮捕议会中要求限制王权的5个激进议员,但是这5个议员提前得知消息躲避了逮捕,并于一周后在民众的簇拥下堂而皇之地再度走进了议院。
在伦敦无计可施的查理一世,于1642年1月率领着亲信们前往英国北部的约克郡,聚集那里的王党成员准备对议会进行反扑。8月22日,王党成员在诺丁汉的一座山顶上升起了王党的军旗,宣布讨伐议会里的“叛乱分子”,打响了内战的第一枪。
1642年8月22日,王党军队宣布讨伐议会里的“叛乱分子”,打响了内战的第一枪。议会迅速组织起抵抗力量。当时王党的主要力量在北部和西北部地区,议会的主要力量在东南部地区,议会军在那里得到人民群众、特别是自耕农的广泛支持。
在内战刚刚开始的时候,从双方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讲,议会军是处于优势地位的。但是从1642年到1644年议会军却遭遇了一连串的失败,这一方面因为议会军准备不足,另一方面也因为议会军中有一部分主和派,对于与国王作战心存疑虑,希望以和谈解决问题。
在与王党的战斗中,克伦威尔领导的队伍战绩辉煌,尤其是当这支军队于1644年取得了马斯顿荒原之战的胜利后,更是被称为“铁军”。1644年之后,议会军中的主和派也转变了看法,认为只有通过胜利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权利,于是议会军开始了大反击,其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战在纳西比打响。P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