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我国临床康复护理人员实践特点为依据,决定教材内容的取舍,同时强调吸收国内外康复护理的优秀成果,确实反映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成就;并就康复护理中相关的文化、伦理、法律、卫生政策问题,以及康复护理中的家庭动力问题和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既深化了康复护理的理论指导,又拓展了康复护理的实践内涵。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康复护理绪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康复护理学的发展
第二章 康复护理的理论与模型
第一节 康复护理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康复护理的实践模型
第三章 康复护理的相关问题:文化、伦理、法律、卫生政策
第一节 康复护理的文化
第二节 康复护理的伦理问题
第三节 康复护理的卫生政策和法律
第四章 康复护理研究与进展
第一节 康复护理研究的目标
第二节 护士在研究中的角色
第三节 康复护理研究现状
第二篇 康复评定
第五章 康复评定概述
第一节 康复评定的作用与内容
第二节 康复评定的方法
第三节 康复评定常用的术语
第六章 躯体功能评定
第一节 上肢功能评定
第二节 下肢功能评定
第三节 关节功能评定
第四节 肌力的评定
第五节 平衡与协调的评定
第六节 循环功能评定
第七节 呼吸功能评定
第八节 泌尿功能评定
第九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第七章 精神功能评定
第一节 智力评定
第二节 人格评定
第三节 临床精神症状评定
第八章 言语功能评定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失语症的评定
第三节 构音障碍的评定
第四节 言语失用症的评定
第九章 社会功能评定
第一节 社会生活能力评定
第二节 生存质量评定
第三节 职业能力评定
第三篇 临床康复护理的共性问题
第十章 排泄
第一节 排尿功能障碍
第二节 排便功能障碍
第十一章 制动与活动
第一节 制动
第二节 运动疗法
第十二章 心理康复
第一节 慢性疾病患者及残疾人的适应模式
第二节 心理评估
第三节 慢性疾病患者及残疾人的心理特点
第四节 心理治疗
第十三章 家庭动力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家庭系统理论与家庭动力学理论
第三节 家庭应激理论
第四节 康复中的家庭护理
第五节 家庭护理程序
第十四章 康复工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运动与转移中常用的辅助器具
第三节 日常生活活动方面的辅助器具
第四篇 常见伤病的康复护理
第十五章 颅脑损伤及康复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颅脑损伤的康复评定
第三节 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及护理
第四节 颅脑损伤的预防
第十六章 脑血管外的康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康复评定
第三节 康复治疗及护理
第十七章 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脊柱脊髓损伤的评定
第三节 脊柱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及护理
第十八章 骨关节创伤及其功能康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功能康复
第十九章 骨关节病及其功能康复
第一节 颈椎病及其功能康复
第二节 肩关节周围炎及其功能康复
第三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功能康复
第四节 脊柱侧凸及其功能康复
第二十章 心肺疾患的康复
第一节 心脏疾患的康复
第二节 肺部疾患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