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也是一部跨越文学与科学领域的不朽经典,百余年来一直誉满全球。它是“对昆虫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法布尔以高超的文学造诣将—个个小生命描绘得惟妙惟肖,揭示了它们的习性、婚恋、繁衍和死亡等方面的知识。在探究昆虫的同时,也渗透着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万物的热爱。
在《昆虫记全集(卷4)》中,法布尔通过反复地观察和试验,为我们展示了长腹蜂、切叶蜂、采脂蜂、天牛等昆虫在本能的驱使下所展现出的捕食和筑巢等方面的特性,并破解出隐藏在昆虫本能背后的秘密。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大师、文学大师法布尔贡献给世界的不朽杰作,书中,法布尔以“哲学家的思想,美术家的眼光,文学家的感受”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美好世界。字里行间透露出法布尔先生对生命的热爱与尊崇。
《昆虫记全集》自问世以来,一版再版,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阅读浪潮。它不仅被看作是一部研究昆虫世界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在西方,这部不朽杰作在100年前已被列入大中学教材,成为青少年必读经典。
在《昆虫记全集(卷4)》这一卷中,法布尔通过反复地观察和试验,为我们展示了长腹蜂、切叶蜂、采脂蜂、天牛等昆虫在本能的驱使下所展现出的捕食和筑巢等方面的特性,并破解出隐藏在昆虫本能背后的秘密。
第一章 长腹蜂筑巢
在所有喜欢到人类住宅栖息的昆虫之中,最有意思的一种非长腹蜂莫属,它优雅的体态、诡异的习性,还有它蜂巢的结构,无不可圈可点。它尽管常常光顾人类的住宅,而宅主们竟然差不多不认识它。哦,长腹蜂性格太孤僻了,它总是无声无息地、悄悄地独守一隅,以至于它的故事几乎被人们忽略掉;它是那么谨慎从事,它寄居的宅主甚至从没有注意到它的切实存在。远不像那些闹哄哄、声名远播的和人类纠缠或危害人类的昆虫。现在,对于这个“谦卑者”,我们尝试着把它从那个遗忘的角落请出来吧。
长腹蜂非常害怕寒冷,一般都蛰居在阳光下,那令橄榄成熟、让蝉高歌的阳光是它的最爱;当然,为了让家中更温暖,它还需我们住宅内的热气。它一般隐居在农家孤单单的小屋内,哦,一棵老无花果树茂盛地长在房前,浓密的树荫还遮着一口水井。如此的一间小屋,是长腹蜂的首选之地。夏天能尽情暴晒在炽热的阳光下,屋内又有宽敞的壁炉,大块大块的干柴一直在添入壁炉内。当特意为圣诞节准备的劈柴在炉内燃烧时,冬季的夜晚这绚丽的温馨的火焰哟,即是诱导长腹蜂做出选择的动力。它从烟囱不同的黝黑程度,可以辨别出什么位置适合它自己。一间没有经历过烟熏火燎的小屋,是无法获得长腹蜂青睐的,在那类房屋内,它难免会被冻僵。
七八月份,天气炎热,这个时候长腹蜂就会不期而至,为它的筑巢寻觅理想的地点。屋内嘈乱的人声与人们的穿梭往来,一点也打扰不了它;宅主并不关注它,而长腹蜂也丝毫不在意这些人。它又颠又跳地巡视周围情况,拿触角探测熏得黑糊糊的天花板的各个角落、壁炉台,还有托梁的各个小角落,特别是烟囱与炉子的内壁。巡查结束,假如它感觉此处还理想,即会飞走,不过很快它会返回来,而且带着一小团泥巴,为筑巢垫上它的头一杯土。
长腹蜂关于地点的选择,是非常善变的,经常也是最奇特的;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即是周围环境务必温暖,温度务必恒定。烘箱的高温好像很适合长腹蜂后代的成长;最起码烟囱的入口,是它偏爱之地,大约在烟囱的管壁50厘米高的位置;可是这个温暖的庇护所也存在不足。由于烟熏火燎,特别是在冬季,生炉火的时间会更长一些,一层黑色或是栗色的烟灰,就逐渐累积到了它们的巢上面,就像是抹在砖墙上的灰浆。人们也经常将此误以为是抹刀没抹匀的灰浆,由于它们看上去跟砖墙真的非常相像。这种深色灰浆无关紧要,火苗只要不来舔蜂房就好了,不然就会发生幼虫夭折的不幸事故,犹如被砂锅焖熟了一般。然而,长腹蜂好像预测到了潜藏着的火苗的危险,所以,它选择了管口只容浓烟经过的烟囱壁上来安置它的幼儿;对于狭小的、火苗能侵占整个管口的位置,它放心不下,敬而远之。
可是,无论多么谨慎,最后一个安全隐患它还是无法免除。在筑巢的过程中,已接近产卵期了,它们依然不能下决心停下工程的时候,通向回家的路或许会被暂时阻塞,甚至是全天遭阻塞,有时是因为一股从锅中冒出的蒸汽,有时是因为潮湿的柴火酿造的滚滚浓烟。最可怕的时候要属洗衣服的时候了,锅中的水长时间地沸腾着,女主人从清晨到傍晚,从没有让火熄灭过,她一直在向锅底添着备类树枝、树皮、木屑以及树叶,还有一些难以燃烧完全的其他东西。房屋内的浓烟、锅中冒出的蒸汽与壁炉上的水汽,在炉膛前面形成了一团密实的乌云,我不时会发现一只遭遇如此尴尬境遇的长腹蜂。
有一种在水边栖息的乌鸦,又叫做河乌。从磨坊溢流口泄出的水又大又急,仿佛是一片瀑布,回家的河乌必须穿越瀑布才可以回去。长腹蜂的胆量远比它大,用大颚咬牢泥团,穿烟云而去,在云层后面销声匿迹了。由于烟云构成的屏障是那样的朦胧不清晰,人们唯有时断时续地听到“叽叽”声,那是长腹蜂为筑巢奏响的劳动小调,说明它此时正在忙着千泥水匠的活儿呢。在云幕后面,蜂巢秘密地竣工了,歌声戛然消失了,长腹蜂又从一团一团的水蒸汽中现身。它行动矫捷,精力旺盛,犹如从另一个纯净清明世界而来;事实上,它刚搏击了烈焰与难缠的棕红色蒸汽。在蜂巢筑成之前,在口粮还没储备好之前,在房门还没被封住之前,它每天依然要搏击在火焰与蒸汽之中。
可是,如此情形通常并不多见,让观察者的好奇心无法得到满足。我有心亲自设置一层云幕,来观察、考究长腹蜂艰险的越火历程;可是身为一个不相关的旁观者,我唯有利用合适的时机,无法干预或影响洗衣服这件正经事。假如我鲁莽地为了骚扰一只蜂儿,竟然用手去触火,哦,女主人肯定会对我这个租房户的大脑产生如何可悲的念头呀!“可怜人!”她一定会这样喃喃自语。在这些老百姓看来,关注小虫子是头脑有问题的人的癖好。
我只有一次比较幸运地遇上一个好机会,然而,非常遗憾,我当时并没有做好迎接它的准备。此事即发生在我家的壁炉内,又正巧赶上大扫除的日子。我当时新考入阿维尼翁师范学校没有多长时间,马上就2点钟了,再有几分钟,催促我去参加莱顿瓶展示会的“咚咚”鼓声就会一阵阵响起来,会上总难免有一些观众心猿意马或是无精打采。就在我准备出发的时候,哦,我眼睁睁地望到一只奇陉的小飞虫,一头钻入洗衣桶升起的雾云里。那小虫的动作是那样敏捷,体态是那样的轻盈,在一条长线下还吊着犹如蒸馏釜般的腹部,这即是长腹蜂。我头一次如此专注地盯上它。我当时对昆虫的认识还非常有限,同时也渴望更详细地熟悉这名飞客;于是,我又激动又高兴地告诉家人,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由他们负责监视这只昆虫的一举一动,只是别打扰它,同时要照管好火焰,避免给这位以火苗为邻的勇敢的建筑工平添事端。他们认真地照办了。
P5-8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大师、文学大师法布尔贡献给世界的不朽杰作,书中,法布尔以“哲学家的思想,美术家的眼光,文学家的感受”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美好世界。字里行间透露出法布尔先生对生命的热爱与尊崇。本书自问世以来,一版再版,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阅读浪潮。它不仅被看作是一部研究昆虫世界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在西方,这部不朽杰作在100年前已被列入大中学教材,成为青少年必读经典。
译者
2011年于北京
法布尔以其科学家的细腻洞察力和文学家的丰富情感撰写的传世佳作《昆虫记》,生动展现出与人类相处的另一个生灵世界——昆虫,它们的生存、游荡、多姿、多彩,让整个世界充满神奇,充满生机。此书读起来赏心悦目,妙趣横生,给人以欢愉的享受、智慧的启迪。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 刘嘉麒院士
法布尔,一个所有自然爱好者都该尊敬的人,在没有摄影图片的情况下,他仅用优美的文字和精致的插图就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昆虫世界。作为自然摄影师,拍摄昆虫十余载,我深知《昆虫记》中的大多数场景都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漫长的等待才能观察到。这套丛书最大程度地为读者呈现出原汁原味的《昆虫记》,细细品来,你会发现昆虫世界是如此地精彩,它们才不是闲逛乱飞、只知道大吃大喝的家伙。在法布尔的放大镜下,每只昆虫都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传奇,它们把看似本能的本领发挥到了极致。
——中国著名生态摄影师 唐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