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春秋战国到清末历朝历代著名的帝王将相作为抒写对象。帝王的聪昏周期率、宫廷喋血、将相的作为与专权、腐败贪官的触目惊心……历史钩沉,广征博引,文笔老辣,入木三分。浓缩了帝王将相历史,读之大开眼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李国文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春秋战国到清末历朝历代著名的帝王将相作为抒写对象。帝王的聪昏周期率、宫廷喋血、将相的作为与专权、腐败贪官的触目惊心……历史钩沉,广征博引,文笔老辣,入木三分。浓缩了帝王将相历史,读之大开眼界。 内容推荐 著名作家李国文的散文随笔独树一帜。神游千古,放眼时代,慷慨笑骂,笔耕学问,这是李国文近年来文章的鲜明特色,广泛得到好评。有评论家认为“他是当代将学识、性情和见解统一得最好的散文家之一,颇有法国作家蒙田之风”。 目录 不似人君 东门犬和华亭鹤 “首级”考 刘项原来不读书 伏波将军马援 诗人曹操 匹夫董卓 “美人计”考 “裙带风”考 磨和驴 桓大将军发脾气 皇帝与作家 文人遭遇皇帝 唐朝的“苦迭打” 拍到马脚 唐朝的不死药 武则天传奇 帝王的聪昏周期率 谎话大师 墙的功能 胡椒八百石 唐末食人考 李后主之死 “烛影摇红”考 宋徽宗的末路 暹逻双胞胎 朱皇帝腰斩高启 解缙的故事 严氏父子 海瑞骂皇帝 张居正始末 一吊钱值多少 和坤跌倒嘉庆吃饱 老太太哭了 逊帝的大婚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后记/韩小蕙 试读章节 “不似人君,何见所畏。”这话出自《孟子》,是孟轲见到梁襄王后,对这位君主的一段评论。 原文为:“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日:‘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日:天下恶乎定?吾对日:定于一。”’ 用白话文,要费点口舌:“孟子见到梁襄王,出来以后,告诉人家说:‘远远望上去不像一个国君的样子,走近了看,也没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突然间,他向我提了个问题:先生,你说天下怎么才能安定呢?我就对他说,大王,我认为天下的安定,在于统一。”’ “不似人君”,这是个相当负面的评价。若是加在哪位皇帝身上;或者加在哪位虽不是皇帝,但握有权力的统治者身上;或者加在哪位既不是皇帝,也不是统治者,但坐在一个相当重要位置上的什么人物身上,就等于说此人不是那材料,不是那东西,比成语“尸位素餐’’还差劲。至少那个空占职位而不尽职守的家伙,还有一个样子在,而梁襄王,大概是一个站无站相,坐无坐态的上不了台盘的二赖子。 中国历史上,先后出过三百多个皇帝,其中,“不似人君”者,颇不少。这也是中国在汉唐时曾经是世界上的领先国家,后来到了明清,不领先反而成为落后国家的重要原因。 孟子干吗一出魏国都门就大讲主人的坏话呢?这是有历史渊源的。他早些年,曾找过梁襄王的爹,也就是旧时启蒙读物《孟子》第一章,“孟子见梁惠王,王日叟,不远千里而来”的那位。当时,孟子很以为自己的学问,能得到一份精神教父的工作,结果碰壁而归。 老子死了,儿子接班,孟子又上门来了,继续想得到这份美差。谁知梁襄王不买他的账,你跟他说得嘴出血,他只当耳旁风。虽然梁襄王“不似人君”,但也绝非白痴,他所需要的是欺强凌弱,称王称霸,孟夫子所能提供的是王道仁政,天下一统,南辕而北辙,那怎么行?如司马迂所说:“持方枘欲内圆凿,其能人乎?”又一次碰壁,当然不很开心。 此时此刻,有一位孟轲同时代人庄周,冷眼在一边看着,不禁莞尔。在《秋水篇》里,有这样一段话,我一直以为是说给孟子听的。“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老兄,你有必要对这位“不似人君”的家伙,苦口婆心,大费唾沫吗?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群身份为“说客”的知识分子,仆仆风尘于各个邦国之间,向人君们兜售其治国安邦之道,以求得一份差使。只有庄周例外,楚庄王厚币相聘,许以为相,他为求得一份自由,宁为“孤豚”,不做“牺牛”。人君“似”也好,“不似”也好,与我何干?他浑不凛,所以没负担,他没负担,所以很轻松,躺在漆园里看天上的白云苍狗,顺便看孟夫子的笑话。 儒家讲人世,讲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做不到庄周那样豁达,那样潇洒,那样放浪形骸。魏国肯定没戏,只好卷起铺盖,挽起裤腿,重新上路,去寻找新的赏识他满腹经纶的邦国。若是凭那三寸不烂之舌,能说到顽石点头的程度,那咸鱼就该翻生了。一朝得意,飞黄腾达,发号施令,望风披靡。只消看看六国封相的苏秦,那神仙也似的快活,着紫衣绯,高屋华轩,出乘入驷,美女如云,便知道说客的原动力在哪里了。 若没有这些物质上的实际诱惑,精神上的愿景期许,很难想像孔子,以及他学生的学生孟子,风餐露宿,忍饥挨饿,不辞劳苦,奔走于山东各国的驿路上。这种“货于帝王家”的求售心理,从来就是中国知识分子努力奋斗的目标。十年寒窗,为什么?上京赶考,图什么?不就是高官厚禄,以及随之而来的快乐无比吗?倘没有这点奔头,曲阜的孔夫子,邹县的孟夫子,才不肯放下小米煎饼,大葱蘸酱,远走他乡呢! P2-3 后记 人生中,有些事情是永难忘记的: 那年去参加《当代》杂志文学奖颁奖大会,有王蒙和李国文二先生各获一奖。这两位著名作家,写得勤、写得好,为我国当代文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其频频获奖,在情理之中,人们早习以为常,视作常态。但是那天他俩在获奖大会上的发言,却极为不凡。 王蒙先生给大家讲了一件往事: 还是我在新疆伊犁的时候,有一次我儿子王山在学区举办的运动会上,代表学校参加长跑比赛。王山素质不成,跑得慢,跑到后来,竟然比人家第一名慢了一圈,也就是说,人家都跑10圈了,他才跑了9圈。不料后来宣布名次,王山竟然得第二名,叫他上台去领奖。王山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忙说弄错了,我比别人少跑了一圈。可是从班主任,到年级组长,再到校长,都说不对,不对,你没少跑,你就是第二名,名副其实的第二名,这个奖你一定得去领。弄到最后,不去领奖就似乎成为政治问题,成为对学校的无产阶级感情问题,那时候兴上纲上线,动不动就是态度问题,最后,弄得小王山只好去领了奖……而今天我领这个奖,就跟当年王山一样,也是比别人少跑了一圈,编辑部弄错了。我呢,怕被说成是态度问题,也只好将错就错地来了…… 全场鼓掌。下面话筒传到李国文手里了,但见他笑眯眯的,也给大家讲了一件事: 我有时候吃请比较多,这编辑部那编辑部约稿,爱找几位作家,请吃一顿饭,席间就把写稿的事解决了。这一般都是公款,吃得比较高档。我呢,也不能光吃人家请,有时候也要回请别人,这是自己掏腰包,所以就不可能那么高级,除了要上几个高档的,比如油焖大虾、清蒸鳜鱼之外,还得有几个中档、低档的菜。后来我就发现,花生米呀、豆腐干呀等等,非常之好,一是不贵,二是一摆一大桌,能增添气氛,显出非常丰盛的样子。所以我后来请客,就老要花生米之类,充数,好看,有面子……在今天编辑部的这个宴席上,人家那些中青年作家的力作呢,就是油焖大虾,清蒸鳜鱼,我呢,我自己知道,也就是那个花生米,四等菜,编辑部是照顾老作家,我就又跟着沾了一回光,因此呢,还要感谢大家对我的鼓励…… 满堂掌声——由衷的、赞许的掌声。人人暗自感叹,俩人讲得真是好,不仅在于机智和幽默,更表明了他们对自己的估价,是清醒的、谦虚的、留有余地的,而且还是退后了一大步的。按他俩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若说上几句“气吞万里如虎”的话,谁都能接受,不会觉得过分,可是他们竟然自嘲至此,于幽默之中把自己的光辉减弱,这是真正的大家气度,令人肃然起敬。 记得小时候,上世纪60年代“文革”前,那时施行的是正统教育,我们中华民族的大量的传统文化经典,像“学无止境”呀、“学海无涯”呀,还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还为人们所虔诚信奉。所以我小小年纪,就已经会背荀子的“学,然后知不足”。稍长,又读过列夫·托尔斯泰的话:“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越小。”那时候,文坛学界,文风学风,均以谦逊上进为美德,越是鸿儒大家,越是好学不倦,日三省身,真心检讨个人的拙陋与渺小,追求做学问的宏阔境界。 我觉得王蒙、李国文之能成就为大家,还有其他一些大家之能成就为大家,当然是各人有各人的聪明才智、各人有各人的勤奋刻苦、各人有各人的人生轨迹等等因素,但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就是他们都懂得“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懂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懂得“学,然后知不足”,从而永远保持着谦虚谨慎的前进态势——无论你是帝王将相、士农医工、商人老板、三教九流,谁也挑不脱这个普世的规则。 感谢中国青年出版社策划并出版了这部《李国文说帝王将相》(另外还有两部:《李国文说三教九流》、《李国文说人情世态》,总共构成了“李国文说系列”,三部都是22万字,差不多囊括了李国文的散文随笔精华),使我得以再次享受到阅读李文的快乐,并又有了人生际遇和知识智慧的新收获。但是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请读者诸君和我一起,跟着李国文老师上路吧。 韩小蕙2007.3.16于北京协和大院寓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