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作者在其本人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完善而成的。其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该书利用灰色理论和方法,对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进行系统分析。其次,该书运用住宅保障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博弈论以及抵押贷款理论模型,研究了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调控机理。然后,该书基于SD理论构建了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调控模型,并进行调控仿真研究。同时应用混沌控制理论构建了住宅投资调控的混沌经济模型,为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调控的SD模型提出了新的控制方法。最后,在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调控机理以及调控仿真的基础上,提出城镇住宅市场调控的政策建议。
与以往住宅市场供需结构理论研究相比,该书的特点是利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如何对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进行调控仿真,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住宅市场供需结构。因此,该书的出版对调整和优化我国住宅市场供需结构,合理控制房价,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住宅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城镇住宅具有需求量大、产业关联度强、对经济拉动明显等特点,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然而,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高档商品住宅供给比例偏高,中低档住宅供给不足。这不仅造成房价偏高,而且使中低收入群体的住宅需求无法满足,妨碍了住宅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本书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以系统思想为指导,采用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住宅市场供需结构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调控机理,建立了供需结构调控仿真模型,进而提出调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对调整和优化我国住宅市场供需结构,合理控制房价,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住宅需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利用灰色理论和方法,对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进行系统分析。概括了住宅市场内涵、住宅市场供需结构的内涵、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要素及相互关系。提出住宅有效需求比例的计算方法,并利用灰色—Markov模型对住宅市场需求结构进行预测,通过对住宅市场供需结构的对比分析,找出住宅市场供需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将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于住宅市场供需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并对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进行排序,找出影响住宅市场供需结构的关键因素。
其次,运用住宅保障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博弈论以及抵押贷款理论模型,研究了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调控机理。分析了高档住宅投资过热与房价偏高的内在动力,并且利用Krug—man两期模型和抵押贷款理论对高档住宅过度投资金融风险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从中低收入群体的住宅保障以及住宅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探讨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调控方式,进而提出住宅市场供需结构的调控目标。
再次,基于SD理论构建了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调控模型,并进行调控仿真研究。在构建模型过程中,针对高低档住宅市场的不同特点分别建立了高档住宅抑制子系统和保障性住宅供给子系统,绘制了两个子系统的因果关系图,完成了对两个子系统的因果反馈回路分析。基于VENSIM平台,构建了高档住宅抑制子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并以北京地区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各项调控政策对住宅市场短期波动和中长期发展走势的作用机理。应用混沌控制理论构建了住宅投资调控的混沌经济模型,为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调控的SD模型提出了新的控制方法。
最后,在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调控机理以及调控仿真的基础上,提出调控政策建议:运用宏观调控手段优化住宅市场供给结构;培育住宅存量市场与租赁市场;完善中低收入群体住宅供给体系。
与以往住宅市场供需结构理论研究相比,本书的特点是利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如何对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进行调控仿真,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住宅市场供需结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3.1 关于住宅市场供给与需求划分的研究
1.3.2 关于住宅市场供给与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
1.3.3 关于SD用于住宅市场供需调控的研究
1.3.4 关于住宅市场供需结构的研究
1.4 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住宅市场供需结构系统分析
2.1 住宅市场供需结构内涵及要素
2.1.1 住宅市场内涵
2.1.2 住宅市场供需结构内涵
2.1.3 住宅市场供需结构构成要素
2.1.4 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要素的相互关系
2.2 住宅市场需求结构指标
2.2.1 住宅有效需求比例计算方法
2.2.2 住宅需求结构的灰色一Markov预测
2.2.3 住宅市场供需结构问题及成因
2.3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住宅供需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2.3.1 灰色关联分析的一般原理
2.3.2 我国住宅市场供需结构的影响因素
2。3.3 供需结构评价指标的选取
2.3.4 灰色关联度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调控机理研究
3.1 高档住宅投资过热与房价偏高的内在动力
3.1.1 住宅投资结构与房价的关系
3.1.2 住宅开发企业的垄断行为
3.1.3 地方政府的内生化行为
3.2 高档住宅过度投资的金融风险形成机制
3.2.1 高档住宅投资的金融风险因素
3.2.2 政府担保下的金融风险分析——Krugman两期模型
3.2.3 银行抵押贷款行为分析
3.3 对中低收人家庭的住宅保障
3.3.1 住宅保障的基本理论
3.3.2 住宅补贴方式与保障模式选择
3.3.3 保障性住宅供应体系和需求支持体系
3.3.4 住宅保障家庭收入线及保障量确定模型
3.4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住宅供需结构
3.4.1 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4.2 住宅投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4.3 住宅市场供需结构优化目标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SD的住宅供需结构调控仿真研究
4.1 系统动力学原理与复杂系统的优化控制
4.1.1 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及其模型体系
4.1.2 系统动力学的内涵
4.1.3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
4.1.4 复杂系统的优化控制
4.2 SD调控模型的构建
4.2.1 模型的任务及实现方法
4.2.2 模型建立的相关说明
4.2.3 高档住宅抑制子系统
4.2.4 保障性住宅供给子系统
4.3 SD模型计算机仿真——高档住宅抑制子系统
4.3.1 计算机仿真平台的选择与模型建立的相关说明
4.3.2 高档住宅供给调控子系统
4.3.3 高档住宅需求调控子系统
4.3.4 案例分析——北京市高档住宅市场调控仿真
4.4 SD调控的新方法——混沌经济模型与控制
4.4.1 经济系统的不确定性与混沌理论
4.4.2 混沌经济模型的数学描述——Logistic方程
4.4.3 混沌系统控制的目标和方法
4.4.4 住宅投资调控的混沌经济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住宅市场供需结构调控政策建议
5.1 优化住宅市场供给结构
5.1.1 强化土地资源管理
5.1.2 加大对住宅建设的引导
5.1.3 完善财政税收政策
5.1.4 发挥金融手段的调控作用
5.2 培育多层次住宅市场
5.2.1 培育存量住宅市场
5.2.2 培育租赁住宅市场
5.3 完善中低收人群体住宅供给体系
5.3.1 合理划分家庭收入层次
5.3.2 大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5.3.3 积极开拓经济适用住宅供给渠道
5.3.4 进一步完善廉租住宅保障制度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