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决战(辽沈战役)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袁庭栋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袁庭栋所著的《大决战(辽沈战役)》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辽沈战役情况。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在北平至沈阳的铁路线,即北宁线上打响,首要目标是切断国民党向东北地区运送军队和武器弹药的运输线,形成我东北野战军对国民党军队关门打狗的局面。结束的时间以1948年11月1日我东北野战军进驻沈阳为标志。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自南昌起义诞生以来所打的第一次大战役。它打出了规模,打出了威风,打出了信心,打出了经验,打出了为以后的两大战役服务的重要基地。该次战役,不仅战胜了国民党军队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消灭了当时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共47万军队,解放了整个东北,使得全中国战场上国共双方的军力对比发生了决定性变化。

内容推荐

袁庭栋所著的《大决战(辽沈战役)》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我军三大战略性战役全过程的通俗读物。

作者以公开发表的党史军史著作和材料为依据,以翔实可靠的资料、通俗流畅的文字,生动勾勒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所代表的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决战历程,客观反映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雄才大略,我军高级指挥员勇于担当、敢挑重担的非凡胆识和卓越才能……

《大决战(辽沈战役)》脉络清晰,内容可信,可读性强,既有宏观上的准确把握,又有细节上的生动描述,体现了作者深厚扎实的历史功底、熟练老到的文字功夫。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拉开了解放战争攻坚的序幕。此战役消灭了当时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共47万人,为平津战役赢得了先机。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决战前夜

 一、内战还是和平

 二、全面内战从宣化店打响

 三、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四、向敌人的腹地杀去

 五、收复延安,全面出击

第二章 大舞台

 一、解放区和国统区

 二、统帅部和千军万马

 三、序幕已经拉开

第三章 东北这盘棋

 一、必争的黑土地

 二、十万大军进东北

 三、中苏在延安会谈

 四、全速开进

 五、毛泽东点将林彪

 六、蒋介石点将杜聿明

第四章 大战逐步展开

 一、第一仗在山海关打响

 二、苏军的态度不再友好

 三、困难关头

 四、建立根据地

 五、东北局改组和《七七决议》

第五章 谈谈打打

 一、国共和谈时东北在“大打”

 二、一战四平

 三、暂时的沉寂

 四、战南满

 五、陈云来到七道江

 六、四保临江

第六章 捏紧拳头

 一、全力准备大反攻

 二、建炮兵

 三、工业基地创军工

 四、东北野战军有了一百万

 五、陈诚来东北

第七章 铁拳初试

 一、夏季攻势

 二、二战四平

 三、陈诚溜了

 四、东北又来了卫立煌

 五、三战四平

第八章 战略抉择

 一、大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东北怎么打

 三、是否南下和如何南下

 四、毛泽东严厉批评林彪

 五、下定决心打锦州

 六、蒋介石在两难之中

 七、大决战在北宁线打响

 八、“战锦方为大问题”

第九章 塔山阻击战

 一、攻锦胜败在塔山

 二、千斤重担

 三、死守硬拼

 四、无塔的塔山有了塔

第十章 力克锦州

 一、范汉杰肩上横着沉重的扁担

 二、磨刀

 三、五个纵队扫外围

 四、三十一个小时克锦州

第十一章 困长春

 一、郑洞国“无可奈何”

 二、林彪要对长春“久困长围”

 三、蒋介石“杀民养兵”

 四、围城部队救饥民

 五、突围的梦不再想

 六、曾泽生弃暗投明

 七、长春和平解放

第十二章 辽西大血战

 一、杜聿明再到东北

 二、黑山阻击战

 三、关闸抓鱼

 四、无意间砸烂了五个司令部

 五、一场大“混战”歼敌十万

 六、大捷中也有失误

第十三章 解放全东北

 一、卫立煌也溜了

 二、沈阳基本无战事

 三、五大书记会餐

 四、接管沈阳

 五、百万雄师入榆关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决战前夜

一、内战还是和平

1945年8月,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当民族矛盾得到缓和之时,国内阶级矛盾却日趋尖锐。中国共产党力主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而蒋介石政权却坚持独裁“统一”,妄图把中国共产党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着近10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一亿以上人口的解放区,有着100万以上的正规军和220多万民兵的人民军队一口吞掉。虽然毛泽东主席以大智大勇的态度亲自去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并签订了关于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可是,一心要发动内战的蒋介石根本就没有打算要执行这个协定。《双十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军队就开始向我解放区发动进攻。在一系列进攻被粉碎之后,美国政府表示愿意出面调停内战,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对华政策声明,宣称“中国内战要停止,国民党一党专政要结束”。杜鲁门决定派二战名将、美国前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来华进行调处。1946年1月,国共双方达成了停战协定,并由中共代表周恩来、蒋方代表张群和美方代表马歇尔组成了三人委员会。

为了调处在各地已经多次出现的冲突,在三人委员会之下成立了军事调处执行部(简称“军调部”)作为办事机构。军调部设立在北京协和医院,三方参加工作的主要人员是:

美国方面:美国驻华大使馆代办罗伯逊为委员,海斯凯为参谋长,史劳斯为秘书。

中共方面:第十八集团军参谋长叶剑英为委员,罗瑞卿为参谋长,耿飙为副参谋长,黄华为秘书。

国民党方面:国防部第二厅厅长兼军统局局长郑介民为委员,蔡文治为副委员兼参谋长,唐保黄为秘书。

为了争取和平民主,也为了有效认真地与对方进行有理有节的斗争,确保我方的利益不受损失,中共中央还派出了一大批精兵强将参加军调处的工作,如伍修权、张爱萍、宋时轮、章文晋、韩叙、龚澎、王光美等。  也就在停战协定签订的同时,根据《双十协定》达成的协议,由中国各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也于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召开,中国共产党派出了七位代表: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叶剑英、吴玉章、陆定一、邓颖超。在中共代表的努力下,在全国人民热盼和平的压力下,政协会议通过的五项决议是有利于和平建国,而不利于蒋介石的反动统治的。

停战协定的签署,军调部的成立,特别是政协会的召开,在当时很多人都感到和平有可能实现,内战有可能避免。历史进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是不愿意再打内战的。中国共产党在时刻准备着击退敌人进犯的同时,也在认真对待和履行政协决议,争取走和平建国之路,甚至在为可能出现的联合政府做准备。为此,中共中央曾经拟定了参加联合政府的成员名单(毛泽东、林伯渠、吴玉章、周恩来、刘少奇、张闻天等八人),考虑了将中共中央机关由延安迁往江苏清江浦(淮阴)。1946年2月1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关于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指示说:“从此中国即走上了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虽然一定还要经过许多曲折的道路。”

可是,一心要实行独裁式“统一”的蒋介石,是不愿意履行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的,他所以要做出上面的种种姿态,是为了争取时间,为了实行全面内战。1946年3月,国民党召开了六届二中全会,到会者中有87%签名反对政协决议,所以这个会议的闭幕宣言对政协决议做了全面否定。在国民党的这种方针之下,蒋介石政权一方面公开镇压要求和平民主的国统区人民群众,制造了著名的昆明“一二·一惨案”、重庆较场口事件、南京下关血案,进而杀害了民主人士李公朴和闻一多教授。另一方面,积极调兵遣将,制造摩擦,进行局部内战。从1946年1月10日停战协定签订之日到5月20日止,国民党军队共向解放区发动大小进攻达3675次之多,使用兵力达258万,强占解放区县城26座,村镇2077个。军调部派出的执行小组由3个增加到36个,仍然无济于事。

美国政府表面上在中国调停内战,背地里却在帮助蒋介石准备内战。就在杜鲁门表态支持和谈、马歇尔来华进行调处期间,美国政府为了帮助蒋介石准备内战,从海上和空中运送了国民党军队54万多人到内战前线,用美国武器装备了45个师的军队,训练了各级军官15万人,派来了高达两千人以上的军事顾问团;仅1946年上半年,就给国民党政府提供了13.5亿美元的援助,6月14日美国国务院向国会提出的《军事援华法案》,为美国总统全面援助蒋介石赋予了更广泛的权力。

在中国的天空下,和平气氛为之一扫,内战乌云处处密布。只出现了几天的晴空之后,又出现了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准备,认为眼前的内战很难避免,就是要争取和平,也只能是“以战争的胜利取得和平”,而绝不可能以妥协退让来取得和平,更不能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所以,中国共产党在以积极防御的手段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的同时,于1946年7月20日向全党下达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指示,准备全面迎击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这年8月,毛泽东又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他说:

拿中国的情形来说,我们所依靠的不过是小米加步枪,但是历史将最后证明,这小米加步枪比蒋介石的飞机加坦克还要强些。虽然在中国人民面前还存在着许多困难,中国人民在关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派的联合进攻之下,将要受到长时间的苦难,但是这些反动派总有一天要失败,我们总有一天要胜利。这原因不是别的,就在于反动派代表反动,而我们代表进步。

这番话,在当时完全相信的人并不多。但是,历史很快就证实了这位历史巨人的天才的预言。  二、全面内战从宣化店打响

就在我党的《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指示下达之前不到一个月,也就是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在精心部署之后,以30万大军向我中原军区所在地宣化店发动全面围攻,我中原军区部队在李先念率领下成功突围。全国绝大多数人民都不愿发生的全面内战终于爆发了。

中国的近代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P1-4

序言

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在我国北起松花江,南抵淮河的广阔大地上,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三大战役是彪炳史册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是震撼世界的大决战。在这场大决战中,人民解放军共消灭了由美帝国主义武装起来的国民党军队173个师,共154万余人,给了国民党反动派以毁灭性打击,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稳固基础。大决战的规模之宏伟与战果之辉煌,不仅在我国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很可能是绝后的,就是在整个世界历史上,也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可以与之相比(斯大林格勒战役历时160天,苏联红军共消灭德军150万人)。大决战的丰碑彪炳史册,永远耸立在中国人民心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