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所著的《铁血西夏之立马贺兰(党项拓跋氏一百五十年的立国纪实)》是一部党项羌族的发家史。本书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描写了西夏王朝自其家族创业者至开国皇帝李元昊病逝这一时期的奋斗过程及其辉煌成就,共计30余万字,内容丰富,历史画面广阔,写作手法亦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叙述中兼有大量分析到位的评论,为广大读者展现出一幅宋夏时期天下三分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铁血西夏之立马贺兰(党项拓跋氏一百五十年的立国纪实)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周天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周天所著的《铁血西夏之立马贺兰(党项拓跋氏一百五十年的立国纪实)》是一部党项羌族的发家史。本书用夹叙夹议的手法描写了西夏王朝自其家族创业者至开国皇帝李元昊病逝这一时期的奋斗过程及其辉煌成就,共计30余万字,内容丰富,历史画面广阔,写作手法亦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叙述中兼有大量分析到位的评论,为广大读者展现出一幅宋夏时期天下三分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内容推荐 周天所著的《铁血西夏之立马贺兰(党项拓跋氏一百五十年的立国纪实)》内容简介:夏大庆三年(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十月十一,在悠扬的羌笛声中,李元昊一身白袍登上了兴庆府外高高的祭天台。没错,就是白袍。在党项人的服制中。“白色”是最高贵的颜色。李元昊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着白袍登基的皇帝。从李元昊面对着西南行礼祈祷的那一刻起,一个民族千年的夙愿,一个家族百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铁血西夏之立马贺兰(党项拓跋氏一百五十年的立国纪实)》中在这贺兰山下。黄河岸边,漂泊多年的党项民族终于有了自己永恒的归宿——西夏王朝…… 目录 卷一 坐拥五州—— 拓跋思恭、拓跋思谏 第一章 党项人的世纪大移民 第二章 我是“勤王专业户” 第三章 永远向强者看齐 卷二 五代图存—— 李仁福、李彝超、李彝殷 第四章 第一次夏州保卫战 第五章 第二次夏州保卫战 第六章 咸鱼翻身记 第七章 一道关乎存亡的选择题 卷三 山雨欲来—— 李彝兴、李光睿 第八章 暴风雨来临前的“蜜月” 第九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第十章 强制大搬家 卷四 避走漠北——夏太祖李继迁 第十一章 强制移民行动中的“大逃亡” 第十二章 造反也是一门艺术 第十三章 战争中走出来的游击战大师 第十四章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第十五章 非典型西北和平路线图 第十六章 都是流星惹的祸 第十七章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卷五 韬光养晦——夏太宗李德明 第十八章 我不是君子,我要报仇 第十九章 听爸爸的话,和谈 第二十章 李德明版“西部大开发” 第二十一章 李德明的天才儿子养成计划 第二十二章 李德明的皇帝梦 卷六 称帝雄图—— 夏景宗李元昊 第二十三章 姓氏最多的皇帝 第二十四章 年号问题是个严肃的政治问题 第二十五章 恢复旧俗 第二十六章 “魔鬼天书”缔造者 第二十七章 首战牦牛城 第二十八章 再败宗哥河 第二十九章 屠舅鸩母 第三十章 山遇叛逃 第三十一章 惊天之秘——山遇叛逃不过是一场戏 第三十二章 两个不太出名的“汉奸” (1) 第三十三章 两个不太出名的“汉奸” (2) 第三十四章 称帝图皇 第三十五章 大战的序幕 第三十六章 诈取金明寨 第三十七章 喋血三川口 第三十八章 战后余波 第三十九章 范仲淹、韩琦来了 第四十章 白豹城之陷 第四十一章 请君入瓮 第四十二章 战鸽漫天好水川 第四十三章 李元昊人品败到家了 第四十四章 日子不好过了 第四十五章 转战麟府路 第四十六章 府州折家军 第四十七章 琉璃堡——第二个白豹城 第四十八章 建宁寨——最后一战 第四十九章 跌宕起伏的夏辽联盟 第五十章 必须要打的一仗 第五十一章 如出一辙的戏码 第五十二章 千古一叹葛怀敏 第五十三章 议和曙光 第五十四章 两个小人物展开的历史 第五十五章 谈判桌上的“博弈” 第五十六章 烽烟暂止 第五十七章 开局不利 第五十八章 神风又现 第五十九章 天下三分 第六十章 野利之难 第六十一章 没藏黑云 第六十二章 元昊之死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党项人的世纪大移民 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沤。道逢古老向我告,云是昔年王与侯。 开篇一首明代安塞宣靖王朱秩炅的《古冢谣》,这首诗写的就是贺兰山下的“东方金字塔”——西夏王陵。说到西夏王陵,也就想起了我朋友曾经说过的一件趣事。据说,每一个去西夏王陵游览的人都会在王陵的入口处“吃瘪”,因为那里赫然挺立着四个貌似汉字的大字。当游客想当然地念作“西夏王陵”的时候,身边导游会非常客气地对你说,那四个字念作“大白高国”!闲话少说,让我们全景展现一个消失多年的民族,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传奇。 说西夏,首先要说西夏的主体民族——党项族。党项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羌族的一支。提到“羌族”,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那句著名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实际上,游牧在我国西部地区的羌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早在商朝时期,甲骨卜辞上就已有了有关羌族的记事。羌族与汉族的祖先黄帝族,在远古时期已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交往。汉时,羌族的活动中心在西海郡(今青海省海晏县西),有一百五十多个部落,相互之间谁也不搭理谁,都各自过着“逐水草而居,老死不相往来”的日子。东汉的时候,羌人也时不时地跟着匈奴到中原“旅游”一番,到了后来匈奴被赶跑以后,羌人也就尝到了“跟风”的害处。你说羌人也是,自己在家好好呆着比什么不强,跟着匈奴起哪门子哄啊!到了魏晋时期,羌人的日子更是不好过了。别看中原乱得可以,可是还是没忘记跟羌人算账。羌人后来被逼急了,也不跟着水草跑了,哪能活命去哪吧。就这样,羌人“或臣于中原,或窜于山野”,跑不动的或者不愿意再跑的,就到中原低头认罪;身体结实又对中原不服气的,有的经青海到了西藏,后来这一支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而另外一批人,则在四川、青海之间的山野树林中找寻生计。到了西晋的时候,鲜卑慕容部吐谷浑西迁到袍罕,建立吐谷浑国,游牧在这一带的羌族人便依着这棵大树乘起了凉。而就在这种依附之中,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那段惊心动魄的民族大分化、大改组、大融合之后,在主体羌族日渐衰退的时代里,党项羌渐渐地形成了。 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其种有宕昌、白狼,皆自称猕猴种。东接临洮、西平,西拒叶护,南北数千里,处山谷间。 ——《隋书·党项传》 这段记载,是党项羌族作为一个独立部族第一次出现在正史之上。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就像我们上面所讲的一样,党项羌族的形成就是一个民族大分化进而再大融合的过程。宕昌、白狼等等本来都是羌族的分支。北周保定四年(公元564年),北周灭掉了宕昌,在宕昌设宕州,宕昌作为一个独立的小政权就此灭亡。与宕昌的遭遇如出一辙,在整个南北朝时期,羌族建立的各个小政权都面临着覆灭的遭遇。当这些小政权灭亡以后,部分族长不甘依附他族,纷纷依附于党项,逐渐地融合到了党项里面,成为了党项族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时的党项羌人大体集中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一个叫“析支”的地方,“析支”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名,早在大禹治水的时候就存在了,如果按照现在的地理位置划分,它应该是处在青藏高原向着黄土高原过渡的地区,也就是今天青海省东南部,北纬三十四度(奇妙的北纬三十四度),黄河曲折北流之处,在这里黄河形成了一个小的倒“几”字,所以古人又称这里为“河曲”。 在这片孕育了无数骁勇善战的少数民族的河曲之地,党项羌人逐渐壮大。到了隋末唐初,党项羌势力范围已经扩展到了“东至松州(今四川省松潘县北),西接叶护(指西突厥领地,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界舂桑(在今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北邻吐谷浑(其统治地盘在今青海省北部、甘肃省南部一带,活动中心地区则在青海湖附近),有地三千余里”的白河区域。白河,在今天四川省的西北部,据说,后来李元昊建国,自称“白高大夏国”,与党项人兴起于白河上游就有着莫大的关系。这时候的党项人虽说地盘在日益扩大,生产生活方式却是相当落后。他们基本上啥都不会,过着“织牦牛尾及毛为屋。服裘褐,披粘以为上饰俗尚武力,无法令,各为生业,有战阵则相屯聚。无徭赋,不相往来,牧养牦牛、羊、猪以供食,不知稼穑”的日子。按照自氏族分化出来的家族结为部落,并以家族的姓氏作为部落的名称。在众多的族姓中,比较显赫著名的计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八个族姓。而这八大族姓中的“龙头老大”,就是传说中那个流着高贵的北魏皇族鲜血的拓跋氏。P2-4 序言 提到宁夏,你想到了什么? 在宁夏这一片承载着中华民族无数光荣的土地上,有着记录原始游牧民族史诗般的画卷、岳飞无时无刻不想驾长车踏破的贺兰山阙;有着蒙恬率三十万铁骑豪夺、胡人每每远眺都不禁泪如雨下的“天下黄河,唯富一套”的河套平原…… 还有,那在一望无垠的孤烟大漠托起的一座座高大宏伟、埋藏着帝国多少恢弘与辛酸的黄土金字塔形建筑,那是西夏王朝的王陵。 西夏,在汉语的词库中很容易激起人们的想象力,它很美。这个词语本身的美,是因为它有丰厚的历史景观,却不为人知。 和很多朋友一样,我对西夏的想象,是电视剧中英明神武的元昊,他的爱情,他的事功,以及他脚下土地的那片西域风情。 仅此而已! 周天则不然,他不能满足于对西夏的“最初印象”,所以,上穷碧落下黄泉,非要把西夏这个国家的前因后果、历史典故、人文背景、奇人怪事打捞出来。 这对他而言,还不够! 他还要把这些有关西夏的历史碎片,一针一线地缝合在一起,让那些对西夏仅有最初印象的人,能够去细细品味这个古国的命运,进而能够在当下聆听一下历史深处关于这个古国的回音。 当然,他的写作动力,来自于他对西夏的自我感受,这份感受或可称之为独特。 因为在周天的世界里,西夏是这个这样子的:“它的岩画苍劲粗犷,它的美术妙能自创,它的舞蹈刚健雄壮,它的音乐旋律悠扬,它的诗歌风格俊逸,它的教育博采众长,它的民俗绚丽多姿,它的人才六艺五常,它的天文科学、地理明察,它的文治兴隆、武功张扬……而它的文字,那些个文字,则实在是立异标新,笔意纵横,独树一帜,天马行空!” 不过,读罢全书,西夏在我心中的最初印象果然变了。 首先,此书填补了我的西夏史的空白,能够让我丰满地感受这个古国的兴衰成败。这一点,也许我通过.-=些西夏史料,就可以解决了。所以,其次很重要。 其次就是,周天对西夏史料的搜集肯定颇下功夫,所以才能够把那些历史碎片缝合的天衣无缝,把枯燥的“历史背景”消化成意趣横生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有不同于普通人的英雄性格,有在我们意料之外的历史八卦。当然,最有价值的是周天自己的用意,他有意无意地在为一个逝去的古国从历史深处招魂。 正是因为作者的这份感情,读着读着,我也就跟他一起走进了西夏王朝的历史现场,去聆听那些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中西夏人的悲凉与豪迈,去体会一个民族在历史深处的痛楚与昂然。 所以,周天这么解释自己的这部历史作品:“不是史书,不是小说,同样也许不是历史。” 不是史书,我的理解不仅仅是笔法上的,因为作者投入的写作感情太多,对史实的确认上难免有自己主观偏好的影子。不是小说,我的理解也是因为作者投入的写作感情太多,必须认真,不能将西夏的写作虚构化,一定要尽力还原历史本身。也许不是历史,我冒昧的揣测,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在场”,所以不敢做出“信史”的承诺。 至少在我的视线里,还没有人花这么大力气,为读者奉上通俗精彩的西夏史作品。何况,周天还有演义小说的叙事设置,当年明月状的插科打诨,这么鲜活的历史作品,可谓精彩,不容错过。 故荐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