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青 总序 /01
韩锺恩 前言 /01
萧 梅 凡例 /01
蔡元培 《音乐杂志》发刊词 /1
萧友梅 音乐概说·总论 /2
萧友梅 乐学研究法 /6
青 主 什么是音乐 /12
青 主 论音乐的音乐 /18
青 主 论诗艺和乐艺的独立生命/22
贺绿汀 论音乐的创作与批评 /25
黄 自 音乐的欣赏 /43
吕 骥 我对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理解/54
钱仁康 音乐的内容和形式 /62
叶纯之 “三论”对音乐研究的启示 /85
焦 杰 歌剧美初探/95
王西麟 从《云南音诗》到《第三交响曲》——我的美学历程:真善美和假恶丑 /112
沈 洽 论“双视角”研究法及其在民族音乐学中的实践和意义/132
沈 洽 二十世纪国乐思想的“U”字之路/168
杨立青 音乐创作美学思想“答卷”/180
林 华 艺术的抽象与抽象的艺术/188
居其宏 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抉择——“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之争”论评 /200
赵晓生 新浪漫主义合力论/229
李曦微 新音乐的思索 /241
汤亚汀 现代性论域中的上海租界音乐文化:制度机构,公共领域与文化表征/256
蒋一民 分析美学与音乐美学 /274
韩锺恩 作为意向存在的音响先验实事 /288
韩锺恩 声音经验的先验表述/316
钱康宁 论音乐学在少数民族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325
萧 梅 音乐本体观论析/332
萧 梅 面对文字的历史:仪式之“樂”与身体记忆 /344
洛 秦 世界音乐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361
杨燕宜 “美学”及“审美”考源——兼谈德国近现代艺术教育/380
杨燕迪 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391
杨燕迪 音乐理解的途径:论“立意”及其实现——为庆贺钱仁康教授九十华诞而作/404
李小诺 音乐结构原则形成的心理平衡效应初探——简单结构与简单平衡原则 /428
杨玉成 论曲调框架/440
杨 赛 中国音乐美学范畴研究论纲/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