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著名油画《开国大典》的多次改动为引子,揭示了一段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内发生的首起重大政治事件的始末。全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严格依据史实,生动地记述了高岗和饶漱石其人,“高饶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过程,高岗和饶漱石的人生结局……以及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的思考和鉴戒。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高岗饶漱石事件始末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马畏安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著名油画《开国大典》的多次改动为引子,揭示了一段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内发生的首起重大政治事件的始末。全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严格依据史实,生动地记述了高岗和饶漱石其人,“高饶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过程,高岗和饶漱石的人生结局……以及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的思考和鉴戒。 内容推荐 建国初期,我们党反对野心家高岗、饶漱石阴谋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重大斗争惊心动魄。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严格依据史实,生动地记述了高岗和饶漱石其人,“高饶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过程,高岗和饶漱石的人生结局……以及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的思考和鉴戒。书中人物须眉毕露,情节起伏跌宕,不少内容鲜为人知。 目录 第一章 两个人物一高岗、饶漱石其人 第二章 一封秘信——科瓦廖夫向斯大林打秘密报告 第三章 两次会议——1953年全国财经工作会议、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及其前前后后 第四章 一夜心潮——毛泽东心头掠过的风云 第五章 两项决议——从《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到《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 第六章 两个高岗一尾声 主要资料来源 后记 试读章节 这里有一幅画,一幅油画。 这幅画题为《开国大典》。作者董希文。作于1953年秋。 据说,这幅画完成的时候,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很想看看。商量的结果是,请江丰、董希文将《开国大典》连同精选的徐悲鸿、齐白石的作品,布置在中南海怀仁堂后面的大厅里。 当时的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抽出时间,兴致勃勃地观赏了这些作品。 一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来到怀仁堂后面的大厅,大家的兴趣集中在这幅《开国大典》上。 “画得很像。”大家都说。 “画得很好。”毛泽东紧握着董希文的手说。毛泽东意犹未尽,继续评论着董希文的这幅油画: “是大国,是中国。我们的油画拿到国际问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为了对艺术家的劳动表示感谢,毛泽东招呼摄影记者侯波,为大家合影留念。 后面还有一幅画,也是油画。标题也是《开国大典》,作者也是董希文,只是没有标明创作时间。 再仔细看看,这幅画同前面那一幅有没有什么不同?看看站在毛泽东后面的一群领导人,第一排从左到右数一数: 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 回过头去再看看前面那一幅,张澜的左面却多了一个人,一个留背头、戴眼镜、穿深色衣服、个子高高的人。 这个人是谁呢? 高岗。 这就是说,董希文第一次创作《开国大典》,画面上有高岗。 后来,高岗却从这幅名画上消失了。 1993年是毛泽东诞辰100周年。 就在毛泽东100周年诞辰的前两天,1993年12月24日,首都一家报纸,在头版通栏的位置,发表了没有标明创作时间的《开国大典》,也就是没有高岗的《开国大典》;第二天,12月25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第四版的头条位置,发表了1953年创作的《开国大典》,也就是有高岗的《开国大典》。 这件事可能没有什么人注意到,几乎微不足道。 这件微不足道的、极平常的事情,却有着极不寻常的意味。 三十多年前的1962年,有一个“利用小说反党”的重大案件,现在的年轻人,有的可能知道,有的可能不知道了。 这个案件,就是作家李建彤写了一部题为《刘志丹》的小说。小说中有个人物叫罗炎。罗炎给照金苏区送信,而高岗,在陕北闹革命时,就曾给照金苏区送过信。就为这,当时康生一伙人就认定“小说中的‘罗炎’就是高岗”,写了高岗就是替高岗翻案,替高岗翻案就是反党。康生于是编出一条“毛主席语录”:“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 由这部所谓的“反党小说”,牵牵连连,拉扯出一个“习(仲勋)、贾(拓夫)、刘(景范)反党集团”,贾拓夫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整死,又拉出一个马文瑞同志,凑成“习、马、刘反党集团”,最后升级为“彭(德怀)、高(岗)、习(仲勋)反党集团”,甚至干脆统称之日“西北反党集团”。就因为《刘志丹》小说一案,打击了几千名干部,再加上牵扯进去的文艺界、出版界的干部,以及陕甘宁老区的基层干部和群众,有上万人被打成“反党集团”的黑爪牙。P3-5 后记 这本书从1999年1月初版(原书名《权力巅峰的迷津——高岗、饶漱石事件始末》)到现在,已经七年多了。 1993年7月,我从一场“艰难的舞蹈”中抽出身来,8月,就着手收集材料写这部书稿。1994年1月开始写作,4月底完成。 那时候,陈云同志和邓小平同志,还都健康,所以,书中提到他们,就说他们“至今健在”。1995年春天和1997年春天,陈云同志和邓小平同志,先后谢世了。然而,书中的“至今健在”四字,我仍保留着,无非是想用这点“时间的痕迹”,表示对这两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怀念。 我能完成这部书稿,并且能以出版物的形式面世,要感谢的同志很多,如人民日报文艺部的杨柏青同志,中国人民大学的党史专家唐曼珍同志,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和党史资料室的侯惠珍同志及其他同志,还有审阅过这部书稿的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庞松同志,他们从各个方面给了我很多帮助。 我要特别感谢的是当代中国出版社的有关领导和同志们。我曾说:“如果没有当代中国出版社,我这部书稿最终不过是废纸一堆,都说不定。”这不是夸大,而是有事实为证的。这部书稿完成于1994年4月。从那时到1997年夏天送达当代中国出版社,中间经过了三年多的时间。在这三番寒热里,有六、七家出版社同我有过接触。有的一听说这个选题,就派人上门来,将书稿拿走,过几天又送了回来。有的来拿书稿时,说了不少好话,可是拿走后三个月、四个月,依然举棋不定,不吞不吐;也有的找上门来,掏出现金人民币四千元,要求“买断” (我不会做买卖,没有卖)。还有一家出版社的女士,约我把书稿送去,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六个月过去了,杳无音信。待我打电话询问,那女士回答说:“我们不用了,你来拿走吧!”我只好老老实实乘公共汽车去拿“回” (在她来说是“拿走”,在我则是“拿回”)。编辑部门退稿的事,像打电话占线一样,再平常不过了。我被退稿,可谓多矣,但方式是:或者将稿子邮寄回来,或派人送来,或在稿中夹一封退稿信,或在稿中夹一张印好的纸条儿,上面有几句客套话,这些都很平常,也很正常。然而,像这位女士这样,约我把书稿送去,时间过了半年,仍然不哼不哈,等我询问,才想起来,“我们不用了,你来拿走吧”。如此派势,如此不合“游戏规则”,实在是“别开生面”,令人难忘。 1997年,书稿送到当代中国出版社后,朱元石同志和唐合俭同志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还进行其他必要的相关工作。这书才得以在1999年1月出了初版。 去年夏天,当代中国出版社的陈德仁同志告诉我,社里计划再版这本书。这本书出版以后,报刊上关于高、饶的材料,又有新的披露(他还给我提供了关于高岗自杀的新材料),问我是否要作些改动。 这样,我又认真将这本书看了几遍,觉得书中有几处叙述过于简约。有几处材料嫌不足,看到这几年书籍、报刊上关于高、饶事件的叙述,对照之下,觉得书中有几处不准确。此外,书中的错字、错句也不少。于是。又改错,又补充,又修正,总之是变动较大。可以肯定地说,再版比初版,更符合历史的真实了。 在这本书稿“走投无路”的时候,是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了它。现在,还是这个出版社再版这本书,给了我弥补不足和修正谬误的机会。联想到本书完稿后几年的“经历”,我要特别感谢当代中国出版社领导的胆和识,大概也就顺理成章,容易理解和谅解了。 这是一本纪实文学之类的作品,书中涉及的重大、重要情节,都是尊重历史事实的,只是在细节和人物内心活动方面,进行了一些推测和想象。我的党史知识有限,文学修养也不够,虽经多次修改,缺点和问题,仍然难免。希望能看到这本书的同志,再给我一些指教。 马畏安 2006年6月13日,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