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全球变暖--毫无来由的恐慌
分类
作者 (美)S.弗雷德·辛格//丹尼斯·T.艾沃利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以全然迥异于当前主流观点构态度,讨论了全球变暖的议题。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微不足道,全球变暖并非人类活动所致,地球气候1500年一变,人类不必恐慌。地球气候现在正处于现代暖期,全球变暖并非末日将至。

不管全球是否变暖,不管全球变暖是否是人类所致,我们都有责任去守护我们的家园。在任何情况下,人类都应该保护环境,尽量节约资源,但却不用对全球变暖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内容推荐

盖亚理论认为:地球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有机整体,并作为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系统而进化。一个有力的证据是,虽然自地球形成以来,太阳光照增加了30%,可化学性质并不稳定的地球大气层依然基本保持不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北极冰盖持续缩小,也可能是因为地球在向下一个冰期过渡所产生的自然现象。科学研究发现,因太阳活动规律性变化导致的史上4次冰期,期间每一次过渡,都存在升温现象。……无论北极冰盖圈的缩小,还是南极臭氧洞的扩大,都是人类在关注自身的命运,都需要科学与严谨。需要科学严谨对待的,还有全球到底是否变暖了。同样需要辨析的,还有人类活动到底是不是罪魁祸首?

麻省理工学院气候专家林森声称,科学界对地球是否变暖并没有统一的看法。他批评说,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信仰者根本听不进不同意见。持同类观点的科学家认为,地球气候本身就存在周期性的变化。17世纪,地球经历了一次小冰期。19世纪末以来地球温度的上升不过是这次小冰期的结束。他们还指出,造成地球变暖的因素很多,包括太阳的活动甚至宇宙射线的变化等等。

加拿大首位气候学博士蒂莫西将自己的疑问写成《全球暖化:有硬数据支持吗》一文,他说:“有人提到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会‘超出地球恒温的安全警戒线’,有地球恒温这样的东西吗?难道他没有听说过冰期吗?在20世纪70年代,热门话题是全球冷化,现在是全球暖化,低几度和高几度都会有灾难,难道目前地球的温度就是最理想的?

2007年3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纪录片《全球暖化大骗局》,以全然迥异于当前主流观点的态度,讨论全球暖化的议题。这部影片不断提出“暖化现象并非人类活动所致“的说法,并访问多名气候学家,最后结论认为太阳活动才可能是暖化的主因,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微不足道。……这个影片在当今世界可以说是一股逆流。我们有时候是不是应该听一些反潮流的声音?

目录

致谢

译者的话

前言

地球气候年表

1 在全球变暖的辩论中,人类无话可说吗

2 1500年的气候变化周期是如何被发现的

3 欲盖弥彰的温室效应理论

4 毫无来由的恐慌:海平面将上升,洪水和毁灭相伴

5 《京都议定书》的实施能否改变地球的气候

6 毫无来由的恐慌:数百万野生物种将永远消失

7 人类历史上的冷暖交替

8 毫无来由的恐慌:气候变暖将导致饥荒、干旱、土地贫瘠

9 地球有自己的记录过去的气候周期的方式

10 毫无来由的恐慌:暴风雨频发

11 对全球气候模型,我们能信任几分

12 毫无来由的恐慌:突发的全球变冷

13 太阳和气候的相关性

14 毫无来由的恐慌:数百万人将死于气候变暖

15 未来的动力:我们能依赖可再生能源吗

16 《京都议定书》将以失败告终

作者简介

试读章节

支持海平面上升者的观点:

“太平洋上的岛国——图瓦卢有1.1万人已经着手准备乘船逃生,以应对海平面上升。图瓦卢已经申请动议,从9处低洼珊瑚环礁移民到澳大利亚或新西兰。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的莱斯特·布朗说,在20世纪期间海平面上升了20一30厘米;到了21世纪,由于海洋热膨胀以及冰川融化,海平面可能上升1米。”[1]

“以前的研究表明,因温室效应,预计全球变暖可能使海平面在下一世纪上升50—200厘米……我们估计,如果不采取措施阻止海平面上升,海平面每上升1米将淹没美国3.6万平方千米的土地……高密度开发的沿海低地海岸(1500平方千米)的保护每年需要一两干美元……不管怎样……防洪堤及防水壁将使大部分国家的海岸湿地逐渐消失……为了确保沿海湿地的长期存在,联邦和各州的环境机构应开始考虑逐步放弃沿海低地建设。”[2]

有关海平面上升的专家观点:

“在过去的150年中,海平面大约以每百年15.2厘米(±10.2厘米)的速度上升。在17-18世纪,海平面也在上升,显然这是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但在过去的千万年中,海平面自然上升的速度没有现在这么快(在过去的6000年里,大约每百年上升了5.1厘米)。如果我们回过头再看看过去间冰期的冰量,并认识到冰对气候的反应有多么的迟钝,我们就知道在目前的间冰期(大约始于11000年前)里还会有更多的大陆冰川可供融化。这就暗示着,不管全球气候是否变化,海平面都将继续上升。”

“我在阿拉巴马州气象办公室的职责之一,就是让开发商和行业获悉气候的潜在风险而获得报酬。我很坦率地指出了滨海地区财产的风险。海平面在超过100年或者甚至在50年里上升15.2厘米的危害性,和一个强大的飓风,比如弗雷德飓风或者卡米尔飓风引起的风暴潮相比,是微乎其微的。今天沿海地区面临的威胁同样也将威胁到未来。海平面上升将继续下去,也将非常缓慢。如果我们能经得起风浪,我们就会有数十年时间的机会去适应。”

“我要强调的主要一点是,州和地方机构以及各行业,他们今天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可以抵御我们知道的、并将继续发生的恶劣天气事件。这些投资包括扩大分洪河道,改善排涝系统,避免容易发生飓风的沿海地区的发展,以及采取的其他行动。”[3]

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10.2厘米

将会毁灭整个人类文明吗

IPCC在1990年曾预言:人为造成的气候变暖将使海平面到2100年上升30~100厘米。[412001年,IPCC在第三次评估报告中对海平面上升的预测略微下调至9~88厘米。[5]这仍然是一个潜在的海平面大幅上升。然而,它揭示了一个更大范围的不确定性:即海平面上升有10倍范围的波动空间。

实际上,国际联盟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已严厉批评IPCC操纵有关海平面上升的问题。国际联盟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是一个有着75年历史的科学组织,这个组织致力于研究过去200万年问的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6]国际联盟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在关于海平面变化与海岸的演变问题上表示:IPCC忽视了那些致力于研究并获取有关海平面数据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继而以未经核实的模型的预测结果来代替。

前海平面委员会主席,瑞典地质学家尼尔斯·阿克苏·莫纳表示:“这完全是伪造的科学观测事实。”[7]莫纳说,在过去的300年里,海平面并没有显示出上升的趋势,而且,通过卫星遥感监测也显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海平面几乎没有变化。这和IPCC的预测模型刚好相反。“这意味着,我们根本不必担忧全球气候变暖者声称的日后将会发生的大规模水灾。”莫纳说。[8]

IPCC提出了海平面上升的范围:1990~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0.09~0.88米。海平面委员会的专家则相信,在21世纪根本没有办法科学地预测任何海平面的上升。

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出版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上升45厘米的概率是50%,而上升110厘米的概率只有1%。[9]报纸则将它写为:“环保局说海平面上升可能高达1.1米”,以符合IPCC的警告。

既然IPcc和美国环境保护局都无法提供有关海平面在21世纪上升最有可能的、真实的、合适的预测(10~15厘米)。我们没有理由能预测下个世纪或者再下一个世纪,海平面将大幅度上升。

因此也不必要去“全副武装”大陆海岸线和破坏沿海湿地。

IPCC和美国环境保护局

为何要警告海平面将大幅度上升

全球变暖的鼓吹者似乎认为,如果地球继续变暖,海平面大幅度上升将是很快的,而且将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如何,海平面上升将是各种力量综合的矛盾产物。

气温上升会扩大水的体积,也会使更多的冰川融化。但气温上升也会使海洋和湖泊更多的水分得以蒸发。当云层不断沉积来自极地冰盖和世界各地冰川迅速蒸发而增加的水汽时,冰盖和冰川的数量实际上会增大,而不是减小,除非当地气温非常温暖足以加速当地的融化。

时间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冰块融化非常缓慢。冰川和冰盖需要花上数千年时间才能够完全融化,因为它们的白色表面会反射掉大部分的太阳辐射。

这就是为什么西部的南极冰盖,至少是在1万年以前的冰期,仍然需要另一个7000年的时间来融化。[10]这是根据华盛顿大学约翰·斯通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冰开始撤退时对遗留在南极洲福特山脉的岩石的化学成分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假设地球气候历史是高度变化的,在南极西部冰盖消失前,另外一个冰期肯定会介入其间。

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的沃尔特·曼科报告说,由于20世纪较高的气温导致冰川融化,这只能解释每百年海平面上升或下降10.2厘米的现象。实质上,我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海平面在近几十年有时涨幅高达20厘米。但总的说来,应该是平均每百年15.2厘米的升降幅度。[11]P64-66

序言

拿到这本原版书《Unstopable Global Warming:Every 1500 Years》时,我们很好奇,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全球变暖似乎已是一个无需争论的定论,报刊与网站都有众多关于全球变暖的文章,内容主要包括:人类工业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从而导致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会给人类带来各种威胁,如海平面上升等;人类该如何应对全球变暖这一令人恐慌的现象,等等。

与当前主流观点相反的文章数量极少,但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也在网上查了一些的资料,主要有以下观点,摘录如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北极冰盖持续缩小,也可能是因为地球在向下一个冰期过渡所产生的自然现象。科学研究发现,因太阳活动规律性变化导致的史上4次冰期,期间每一次过渡,都存在升温现象。……无论北极冰盖圈的缩小,还是南极臭氧洞的扩大,都是人类在关注自身的命运,都需要科学与严谨。需要科学严谨对待的,还有全球到底是否变暖了。同样需要辨析的,还有人类活动到底是不是罪魁祸首?

英国科学家詹姆士·拉夫洛克的盖亚理论认为:地球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有机整体,并作为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系统而进化。一个有力的证据是,虽然自地球形成以来太阳光照增加了30%,可化学性质并不稳定的地球大气层依然基本保持不变。但拉夫洛克也强调人类要有所作为,去积极守护地球生态。

科学界挑战全球变暖理论的不乏其人。其中影响最大的学者之一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讲座教授、气候专家林森。去年他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两篇颇有影响的文章,声称科学界对地球是否在变暖并没有统一的看法。他在演说时甚至批评说,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信仰者根本听不进不同意见。持同类观点的科学家认为,地球气候本身就存在周期性的变化。17世纪,地球经历了一次小冰期。19世纪末以来地球温度的上升不过是这次小冰期的结束。他们还指出,造成地球变暖的因素很多,包括太阳的活动甚至宇宙射线的变化等等。有些观点比较极端的学者甚至认为,人类根本没有对大自然产生重大改变的能力,因此人类活动改变气候不过是一种妄自尊大的说法。

加拿大首位气候学博士蒂莫西将自己的疑问写成《全球暖化:有硬数据支持吗》,发表在2007年2月的《Canada Free Press))杂志,他说:“有人提到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会‘超出地球恒温的安全警戒线’,有地球恒温这样的东西吗?难道他没有听说过冰期吗?在20世纪70年代,热门话题是全球冷化,现在是全球暖化,低几度和高几度都会有灾难,难道目前地球的温度就是最理想的?有科学家提出过这样的论点吗?”

2007年3月8日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纪录片《全球暖化大骗局》,以全然迥异于当前主流观点的态度,讨论全球暖化的议题。这部长达1小时13分的影片不断提出“暖化现象并非人类活动所致”的说法,并访问多名气候学家,最后结论认为太阳活动才可能是暖化的主因,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微不足道。……这个影片在当今世界可以说是一股逆流。我们有时候是不是应该听一些反潮流的声音?

在这里,作为译者我们想说的是,不管全球是否变暖,不管全球变暖是否是人类所致,我们都有责任去守护我们的家园。在任何情况下,人类都应该保护环境,尽量节约资源,但却不用对全球变暖产生不必要的恐慌,这可能也是这本书的写作目的之一。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地理学与城市环境》(编号J50402)以及赵敏、柳云龙、徐慧、刘兰、刘琴、宗玮、芮建勋、李卫江、陈秀珍、彭玉凤、石顺泉、彭长青、唐淑冰、林文灿、林亚蕊等的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