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未名·新青年读本》中的一册,是配合《大学新语文》16章的内容和主题而编选的,所选宗旨依然将思想的力量和美的魅力并重,不仅为读者提供美文的鉴赏,更希望带领朋友们穿越时空的阻隔,与更多深具思想魅力的先哲们对话。所有选文都是以情动人,在情感上动人,在情怀上动人,在情操上动人,为大学生构建“精神成人”的诗意空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回归大自然(新青年读本) |
分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作者 | 刘锋杰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未名·新青年读本》中的一册,是配合《大学新语文》16章的内容和主题而编选的,所选宗旨依然将思想的力量和美的魅力并重,不仅为读者提供美文的鉴赏,更希望带领朋友们穿越时空的阻隔,与更多深具思想魅力的先哲们对话。所有选文都是以情动人,在情感上动人,在情怀上动人,在情操上动人,为大学生构建“精神成人”的诗意空间。 内容推荐 自然!她环绕着我们,围抱着我们……她永远创造新的形体;现在有的,从前不曾有过;曾经出现的,将永远不再来;万象皆新,又终古如斯。我们活在她怀里,对于她永远是生客。她不断地对我们说话,又始终不把她的秘密宣示给我们。我们不断地影响她,又不能对她有丝毫把握。 目录 重建人的自然感性(代导言) 第一辑:大自然的祝福词 大自然的祝福词 和驴子一起去乐园的祈祷 康复之处--大地 人与自然 热爱自然的心声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生活!大干世界的生活! 我幸福地栖居于你之中 第二辑:四季生活 四季生活 早春的花朵 撒哈拉之夏(节选) 夏日芳草 秋 田园之秋 冬天之美 雪夜 陶然亭的雪 第三辑花未眠 花未眠 七月的草地 树林和草原 自然与人生 松林一夜 柿叶 沙漠 月夜 我爱在风狂雨骤的夜晚 第四辑:大川之水 大川之水 大海 散文三篇 听泉 观风 山缘 天目山中笔记 第五辑:写给小鼠 小猫 狗的歌 写给小鼠 狮子 我和黑猩猩交上了朋友 同命运的小鱼 第六辑:夜莺之歌 鸟 夜莺之歌 山鹑(外二篇) 野鹁鸽 蝉 蜗牛 燕子 飞蛾之死 蜘蛛 野蜂 虫声 第七辑:我的山谷曾如此绿 我的山谷曾如此绿(节选) 大地之未知者(节选) 鸟与人 人不如兽 山水 第八辑: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大自然礼赞 美 中国人与山水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秋天的况味 编辑手记 试读章节 群山耸立空中,山谷间寂静无风,白桦树微黄的叶片从枝桠间滑落,小鸟结队掠晴空。这些情景对我而言,总是不可思议、难以理解,比日常的或人类的所有问题和行为,更令人觉得迷惑。只要看到这些景象,被永远之谜轻易掌握深以为耻的人心,或在叙述平常难以说明之事时的傲慢态度,都会予以舍弃,而且不是屈服于它的神奇,而是以感谢万物之心接受,谦虚而荣耀地自觉是世界的游客。 山、湖、山风和太阳都是我的朋友,教导、告诉我各种事物。长久以来,不但喜欢人类的命运,也已极其熟悉。但比起辉耀的湖光、悲凉的银松、日光映照的山岩,我较喜欢浮云。 在此广大的世界上,有比我更了解云或比我更爱云的人,希望能一睹芳采。或者,在此世界上,有比云更美的东西,希望能展现给我看,云的游戏是眼睛的安慰,祝福是神的赐物,生气是死的力量。 云也可形成幸福的岛形、祝福天使的身姿;也和威胁的手相似,或像飘扬的帆、飞渡天空的鹤。云处于神住的天和凄凉的大地间,而隶属于天、地,被比喻为所有人类的憧憬。大地之梦,想和洗净污浊之心的天相配合;云是所有的漂泊和探取、欲求和乡愁的永远象征。就好像云在地和天之间游移徘徊,人类的灵魂也在有限和永远之间游移徘徊。 我站在山冈上眺望浮云,白云悠悠,有的迅速飘过来,有的如泅泳,有的舞姿曼妙,简直就像奇迹一样。或许是神的口中吐出的言语或歌曲,还是抚慰人心的笑语,而云向往着遥远的世界,在冷冽微蓝的天空飘荡而行。那比书本所记载的任何歌谣,还要美还要动人。 看吧!在天空描绘条纹花样的云彩,在第一眼看到时,总会认为最黑暗的地方是最深的地方。但那黑暗而柔软之处完全是云,宇宙的真正深度从云脉的边缘和弯曲之处开始,沉入无限之中。我们立刻可以发觉,其中有许多星辰对我们人类而言,是澄澈和秩序的最高象征,正严肃地辉耀着。世界和其秘密的深度,不在云的黑影之处,而在澄明之处有其深度。 更能深深地触动我的心的是树木的丰姿。我看到每棵树都过着孤独的生活,都形成独自的形态,映照着独特的影子。他们是与山有密切关系的隐士和战士。因为任何一棵树,尤其是山上的树,为了生存生长,必须和风、天候、岩石作沉静的长期苦战。每棵树都紧紧支撑自己的体重,因此才有独自的形体,承受独特的伤痕。其中有些银松被风侵袭,只有一侧生长树枝。有的树干像蛇一般纠缠在突出的碉石周围和岩石相互紧抱支撑。它们像战士般凝视着我,唤起我畏惧和崇敬之心。P14-15 序言 重建人的自然感性(代导言) ◎刘锋杰 如果对人类的感性生命进行分析的话,我认为体现为两种基本的形态,一种是欲望感性,一种是自然感性,它们共同构成人类感性生命的丰富性、复杂性与统一性。欲望感性是人为了满足自身的生理需要所体现出来的感性要求,它以对物质利益的占有为目的,形成了对于物质的嗜好、追求愿望与满足快感。欲望感性是一种内向的收缩的感性状态,一旦发展过度,感官被物质的欲望阻塞,就会对自然无动于衷,甚至产生排斥自然的内在惰性。再加上现代的生活本来就是远离自然的,从而为欲望感性的漫溢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与动力,人失去感应自然的能力,几乎成了必然的生存状态。自然感性则是人对自然的感性经验所形成的感知自然的敏感性,与自然保持密切关联的感应能力,由生命深处所生发的对于自然的亲近感,以及人对自然的归依感。 人类的生活遭遇了失去自然感性的极为严重的危机。有一篇报道,在日本,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城市孩子,没有看过日出。在中国,这样的孩子也不会少。其实,城市的大人们也是差不多的,他们住在高层建筑里,独门独户,享受着充实的食物,一个个超体重,匆匆忙忙地上班,拼着性命挣钱、逛街、购物,自身的欲望获得了无限的满足。但是,他们真的幸福吗?未必。幸福离不开物质的支撑,但又无法只用物质的满足就能实现。欲望如同放出笼子的老虎,它的追逐无穷无尽。一个欲望满足了,会产生十个欲望;十个欲望满足了,会产生百个欲望;百个欲望满足了,会产生千个欲望,以至无穷。对人而言,受神学的、理学的、政治的禁欲主义的束缚,使得欲望感性无足轻重,生命干瘪枯燥,这不好。在重绘生命图景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只是重建欲望感性,并在欲望的放纵中,使欲望感性取代理性,再取代生命的其他活动,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人的生命单一化,造成生活的危机。 在今天,要校正人类步履,一方面当然需要理性的介入,这种智慧告诉人们应当在欲望的满足中适可而止;另一方面是要重建人的自然感性,它既是对于过度的欲望感性的制衡,同时,也是参与人类理性的重建,为人类理性提供尺度。试想失去了自然的合理性,理性凭什么判断欲望过了头?自然的合理性本是最后的合理性,对于理性而言,它是母体;对于欲望而言,它是中和;对于整个人类而言,它是判断一切的最后尺度。面对失去自然感性的状态,我们只有重建自然感性,才有出路。我认为,只要人的心中关于自然的感知能力被重新唤醒,人类就有可能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人类为了自身的物质需要,是将自然视作衣食住行的物质来源对待的。战胜自然,从自然获取人类的生活资源,成为人与自然的主要关系。于是,人定胜天是人类对待自然的基本行为准则,由此建立的人对自然的态度,实际上就是人类试图控制自然,并且认为控制的程度越高,人类摆脱自然的程度与成就也就越高。这并没有全错,因为人类要生存,不控制自然,不能从自然获得生活的资源,人类就会灭亡。即使是现在的生态主义者,也绝不会看着人类消亡的,生态主义者是爱人类的,所以才为人类的发展殚思极虑。 但是,随着人对自然的征服程度的提高,也是随着人类物质需求的无限膨胀,自然在人的心目中的形象也就越来越物质化与低卑化。人类失去了对自然的神秘而敬畏的态度,也失去了农业文明时期由于人与自然的紧密接触而产生的依恋感。在工业社会,人类开始脱离自然而躲进大城市的怀抱,只能遥望自然而对自然陌生了。更进一步,在网络时代,由于网络可以模拟自然,人们有可能沉溺于模拟的自然中,不必去过问真正的自然是什么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着巨大的转变:在人与自然的对立时期,因为人的能力有限,它与自然保持着接触而能够互存;发展到今天,人自以为能够战胜自然,却走向了与自然的分离而与自然分存。人对自然的感觉,也就随之而改变了它的显现方式:先是在与自然的艰苦搏斗中产生了对于自然的痛苦且美好的记忆;接着,在超越自然的胜利中产生了对于自然的优越感及轻视感;到最后,无视自然,当然也就在心中没有自然这样的感觉了。 结果是什么?是孤独。人离开自然显示了力量,但人的力量再大,一旦没有依归,不落实在自然这个基础上,强大反而更加容易表现出孤独。也是窒息。大自然提供想象的空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没有海阔,鱼不能跃;没有天高,鸟不能飞。没有了大自然,人能够想象的经纬度就会大打折扣。还是失乐。领略自然的美景,本来是人类精神享乐的一个无穷无尽的源泉。在人的感官与心灵中失去了自然,人将失去了一块审美的乐园。 要重建人的自然感性,就要改变人对自然的态度,为自然复魅,体认自然正是以其永恒的不变性与广大的孕育性来托起人类的生存,从而警戒人类遵从自然而非狂妄地超越自然来实现人类的一切野心。 歌德说过: “自然!她环绕着我们,围抱着我们——我们不能越出她的范围,也不能深入她的秘府。不问也不告诉我们,她便把我们卷进她的旋涡圈里,挟着我们奔驰直到倦了,我们脱出她的怀抱。 她永远创造新的形体;现在有的,从前不曾有过;曾经出现的,将永远不再来;万象皆新,又终古如斯。 我们活在她怀里,对于她永远是生客。她不断地对我们说话,又始终不把她的秘密宣示给我们。我们不断地影响她,又不能对她有丝毫把握。” 歌德是一个科学家,照常理说,他将看透自然,可他没有看透,原因在于自然就是看不透的。今天的科技发达,人类能够航天,探索已远及外太空,到达月球、火星,可实际上,人类所能达到的“天”到底有多大,并不知晓,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大都是假想。当乘坐的飞机穿过暴风雨的云层而升高到万米以上,你会发现那里阳光灿烂,一望无垠。这时候,你想到了什么?这一望无垠里除了有许许多多的星球外,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存在物?自然太神奇,神奇到人类无法想象它,更不用说把握它了。在这样的自然面前,人类到底有多大的力量,确实是值得怀疑的。歌德告诫人类:在自然面前,一切其他的力量都是等而下之的。破坏自然的,必将受到自然的报复。追随自然的,必将受到自然的宠爱。人与自然的一体,应当促使人去保持这种一体性。 令人魅惑的自然是受人尊敬的对象,而非仅仅是人类征服的对象;是一种整体的生命,又包含着无数的个体生命,它们生生不已;是一个可以被无限感觉的对象,不是一个能被有限认识的对象。人因自然的魅惑而对自然情有独钟,自然是人类的审美对象。 在今天,为自然复魅,既不能通过仪式的方式来进行,也不能创造图腾来建立。当人们持续地、全面地接触自然时,我相信自然的魅力,就会从人的心底油然而生。自然的魅力不是自然向人散发的,而是由人去体味的。只有调动了人的自然感性,才有自然的魅力。当人不断地发现自然的奥秘时,自然的魅力就在人的心中全面地滋生,并被逐渐地确定下来。爱默生在自然中发现了什么呢?他发现人与植物之间有着玄奥关系,人向它们点头致意,它们也在向人点头致意。当他站立在田野里时,他清晰地感觉到了自然进入人体的微妙:“站在空旷的土地上,我的头脑沐浴在清爽的空气里,思想被提升到那无垠的空间中,所有卑下的自私都消失了。我变成了一个透明的眼球,我是一个‘无’,我看见了一切,普遍的存在进入了我的血脉,在我周身流动。我成了上帝的部分或分子。” 二十多年前,我是一个乡村的代课教师,喜欢赤脚上课。春天,走在四月的田埂上,刚刚新翻的水田,和着暖暖的风,透着沤肥的淡淡的腐烂气息,深深地吸一吸。脚在田埂的新泥上,一走一个凉爽。脚总是慢慢地抬起来,却又急急地踏下去,凉爽从左脚又从右脚,弥散到全身,先是在脚底板上,再上升到腿肚、胯部、胸腔,流向两手,流向大脑,那种融进大地的感觉,酥醉一身。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吞下了苏醒灵魂的还魂丹。 全面接触自然的基本方式是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联系是长期的、渐进的、深入的,它看似在一种对立中,实际上却完成了将自然带进入的身体与灵魂的任务。劳动是全面打开人对自然感知的一个有效过程,即使劳动有时候会以伤害人的身体的方式介入人的生活,还是将自然保存在人的记忆中。如果除去压抑,这种关于自然的记忆就会被释放出来,为人的自然感性的生成提供一种过于残酷的但却是刻骨铭心的感性经验。 过于艰苦的劳动会使人对自然的感觉变得十分迟钝。“坎坎伐檀兮”的伐木工人,就未必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欣赏意见,深受压迫的农民也看不到田园风光的动人处,但这不是说劳动在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已经不起作用。当劳动被异化成为对劳动者的束缚时,劳动连接人与自然的那层关系被扭曲,人对自然的感觉就被同样扭曲,入由自然中所可能获得的愉悦也被劳动所引起的痛苦、怨恨所遮蔽。可是,一旦沉重的劳动结束,或者是劳动的意义发生了变化,这些原来因劳动而产生的人的自然感性,就会复活,重新绽放。伐木工人在冬天的木屋里围炉小酌,山林的美好就会在他的脑海中被重新记起。一位老农成了土地的主人,一切有关土地的记忆就变得无比的灿烂与令人欣喜。我感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否定劳动对于连接人与自然的作用,只是这种作用或以明的方式或以隐的方式来表现而已。 艺术实践同样重要。人在艺术实践中与自然的密切关联,既是身体的,又是心灵的,由此建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更能显示全面性与创造性。艺术实践或艺术劳动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体验,经过对自然的模仿,创造艺术中的自然,完成人与自然的交流、共鸣、互生,这个艺术品以其对自然的全面介入与全面体现为特征,进入人与自然浑然为一的感觉状态与生存境界。 比较看来,体力劳动与自然的连接,是直接的感受多于间接的观察,艺术劳动与自然的连接是间接的观察多于直接的感受。艺术的劳动超越了体力的疲惫,更利于释放与调动人的心灵活动,在获取自然的感觉方面,具有体力劳动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需要避免的是在从事艺术劳动时,不可抱持过分的欣赏态度来对待自然,应当像一个体力劳动者那样沉入自然,达到浑然不觉的状态,才能打开自己对自然的真正感知。如果一个艺术实践者同时又是一个体力劳动者,个人与自然的统一,可以达到极致。陶渊明就是典范。他是一位劳动的诗人,他的诗是劳动的记录与体验。“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把劳动视作自己的生活本身。草盛苗稀,要想有秋天的收获,得付出汗水,得手上磨出老茧。从早晨出来干活,到天黑才能收工,可谓披星戴月,他也毫无怨言,他是快乐的。若轻轻地吟诵陶诗,那舒缓的调子,透露的是人生的欣喜。尽管生存的条件是简陋的。“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尽管衣会破,体已衰,却无法抑止诗人在劳动中产生的欢乐之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这是没有参加劳动、与自然交往不深的人所无法体验到的。陶渊明代我们一切渴望回归自然的人们拟写了一份宣言,我们应当大声朗读: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今天的劳动方式已经改变,人与自然直接交往的体力劳动,已经被人与自然相隔离的脑力劳动所取代,这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困难处。但艺术的实践却在全面强化,摄影、作画、广告、园艺、游记、旅游等等都是,不同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将成为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式。此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与自然保持全面的接触状态,如果你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商业区,你不妨抬头看看天上的白云,它会带你到想象之中,远走高飞,你的心情会因此而放松。如果你坐在狭小的办公室里,你应当关掉电灯、暖气,拉开窗帘,让太阳照进来,那种温暖,会一直钻进你的心窝,让你暖得彻底。如果你能来到湖边、山中,你应该躺下来,与草地相黏糊,让丛生的杂草抚摸你,你也抚摸杂草,你与草的亲密接触,会使你感到有一只灵巧的小手在你的身上与心中摩挲,也许比爱人的手更温柔,这只灵巧的小手叫自然。要是在海边,你必须下海,投入海浪,任海浪将你翻卷,你是沧海一粟,随着海浪而起舞,你属于大海,大海也属于你,你的生命之大,会从此成为你的最强记忆。要是你在天上,你能够跳伞,你应当跳一次,空中的感觉一定很棒。 人有自然感性,人就如同花开满庭那样灿烂。当你无法向自己的同类叙述痛苦与失意时,你可以向自然叙述,自然会静静地倾听;当你感到孤独时,你可以投入自然的怀抱,自然会毫不吝啬地用阳光雨露温润你的灵魂,让灵魂找到归宿;当你狂妄时,你不妨到高山大海去,你可以看看自己的渺小与无能,重新定位,会减轻你的心灵负担;当你感到空虚而无意义时,你应当想想花落花开,流水无限,悟出生命的真谛乃在于存在与消逝,意义就会重新回到你的身上。生命不能承受人的狂妄、高傲、目空一切之重,也不能承受人的虚无、失望、逃避一切之轻。在自然中,这重与轻,将统统地被吸纳,被转化,创造出一个活泼泼的健康之人,与自然携手,像自然一样博大而幽深,是为“天人”。此时的人,是云,是风,是鸟,是树,是高山,是大海,是花朵,是树木,是一切,始于自然,同于自然。奇异的境界产生了:从人出发,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像是从人的心中生长出来的;从物出发,此时此刻,此人此身,又像是从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中生长出来,分不出人与物,物与人。此时的人,进入了天地境界。 如果承认自然是人类精神的康复之地,那么,重建人的自然感性,就为人打开了通向这块康复之地的通道。 自然感性的重建给人带来的不仅是对自然的审美视域打开了,更宽阔,更深入,不仅是能够以物观物,“像山那样思考”,最根本的是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整体性,赋予人以新的生命精神。这种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不仅对个体起作用,并通过个体对整个人类社会起作用。个体一人类社会一自然,构建起一个整体的时候,这个整体就自足,其中的每一个都相互依存,又相互生发,并将运行下去。 印度吠檀多哲学家史瓦密·维韦卡南的一段话颇能见出这种整体性生存对人的重要性: “一个人要是见到了这个宇宙中的统一性.生命的这个统一性,万物的统一性,哪里还会有什么痛苦呢?……人与人,男与女,成人与儿童,国与国,地球与月亮,月亮与太阳等等之间的隔离,原子与原子之间的隔离,确是一切痛苦的原因。吠檀多哲学说,这种隔离并不存在,并不真实。它只是外观、表面的现象。事物的内部还是统一的。如果你深入内部,你会看到,人与人,妇女与儿童,种族与种族,高与低,贫与富,神与人之间都是统一的。一切都是一,如果你更深入,兽类也是这样。一个人到达了这个境地,就不再有迷误了。” 是的,人若不再迷误于物质的引诱,不再迷误于权力的引诱,也不再迷误于荣誉、称号、地位的引诱,靠近自然,人就不再孤独,不再没有依托,不再没有乐园。做一个自然之子,嬉戏在自然中,是人类的命运。若是在自然中不见自然,不能感觉自然,那是人类在自然中失去了自然,是在生命中失去了生命,人类将成为一个空虚的影子,欲哭无泪。 让我们敬畏自然吧,自然是一个大生命,比人类更强大,融入它的生命,将为人类的生命注入无尽的活力。投身大自然的怀抱,在自然中领略自然的美丽与奥妙,领略人生的局限与欢乐。 人之道,本来就是自然之道! 后记 2005年6月,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由夏中义先生主编的《大学新语文》,虽然目前我们已经收到众多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对这本书的好评和建议,但《大学新语文》的价值和意义在更大范围内的显现,却有待更多的朋友们在阅读中去评判。 《未名·新青年读本》的编选和出版则是《大学新语文》的策划者和编选者们一次“意犹未尽”的补偿。像《大学新语文》的编选理念一样,《未名·新青年读本》依然将思想的力量和美的魅力并重,不仅为读者提供美文的鉴赏,更希望带领朋友们穿越时空的阻隔,与更多深具思想魅力的先哲们对话。配合《大学新语文》16章的内容和主题,这套丛书在大学、青春、仁爱、情恋、自由、良知、敬畏、乡愁、记忆、英雄、坚忍、希望、自我、幽默、诗意、自然等16个主题词之下,在古今中外的优秀典籍中展开范围广泛的挖掘工作,努力将曾给予历代知识阶层和社会精英心灵安慰和精神滋养的文字精华和思想经典呈现给今天的年轻一代。 在这个喧嚣嘈杂的时代,在那些倏忽来去转瞬即逝的日子里,年轻的朋友们如何静心体味生命的美好而不令光阴虚度,是让很多人焦虑的事情。曾经有位长者说,如果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你都能体会到一点感动,那你的生命质量就在不断提高。感动,不仅来自现实的人世,更来自人类在不断前行的途中保留在文字中真切而生动的体验。人生固然短暂,但如果我们能有效地利用数代先贤们用时光和热情换回的沉思与感悟,是否也可以藉此令自己的生命更具质感? 整日困于文字的海洋,恍然间意识到2005年恰是20世纪之初的《新青年》杂志创刊(1915年9月15日)90周年的日子。《新青年》杂志对于现代民族国家概念体系中的“中国”的意义,自然有思想史、文学史、文化史的研究者们去论证,但回头遥望那个有太多东西值得纪念的时代,不觉心中一动:《未名·新青年读本》本无意于特地为前辈们的《新青年》实施庆典,却又灵犀相通般在一个不可知的时间点上不期而遇,岂非机缘巧合? 我们自然还不至将《未名·新青年读本》和90年前的《新青年》杂志做任何不自量力的比较,但人世的时序总是轮回,今日的青年们想必和90年前的青年们一样有着年轻的梦想和激情,如若这套丛书能给行走在青春征程上的青年朋友们提供一点点的滋养和帮助,那也是付出过真诚和智慧的作者和编选者们最大的安慰了。 北京大学出版社综合编辑室 2005年12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