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写作的初衷是用防汛与洪水资源化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以山东作为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典型代表,通过分析气候、降雨、工程演变等方面的规律,研究解决防汛与洪水资源利用的实际问题。本书全面探讨了实现洪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就防汛抢险的基础知识以及防汛抢险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进行了综合和汇总,对防汛抢险工作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本书以科学发展观和新的治水理念为指导,从古今中外人类治水实践的回顾入手,生动地展现了上千年人与水相容相争、共存共融的发展史。并以干旱半干旱地区作为研究重点,深刻揭示了百年气候演变规律、降水变化规律、水旱灾害形成规律,系统推演了防汛与洪水资源化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而提出了实现洪水资源化的前提条件、基本特点、概念内涵,全面探讨了实现洪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同时还就防汛抢险的基础知识以及防汛抢险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进行了综合和汇总,使本书不仅对科技工作者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参考价值,而且对指导防汛专业技术人员抗洪抢险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序/韩寓群
第一章 一个古老而全新的话题——防汛与洪水资源化/1
第一节 我国人水相争相容的历史演变/2
第二节 国外治水的实践与理念/15
第三节 我国现代治水理念的形成/33
第二章 防汛与洪水资源化的辩证关系/45
第一节 洪水资源化是防汛面临的现实问题/45
第二节 防汛与洪水资源化的内在联系/59
第三节 洪水资源化的特点/68
第三章 气候变化对防汛与洪水资源化的影响/84
第一节 气候变化/84
第二节 降水变化规律分析/91
第三节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100
第四章 水旱灾害演变对防汛与洪水资源化的要求/111
第一节 水旱灾害的成因及特点/111
第二节 水旱灾害的演变趋势/126
第三节 河道湖泊的变化趋势/127
第四节 防汛与洪水资源化是防治水旱灾害的必然要求/130
第五章 防汛与洪水资源化的工程措施/135
第一节 防洪保安工程/135
第二节 洪水资源利用工程/151
第三节 水网建设工程/182
第六章 防汛与洪水资源化的非工程措施/186
第一节 洪水监测和预报/186
第二节 防洪规划与防洪抗旱预案/198
第三节 科学调度措施/208
第七章 防汛与洪水资源化的保障措施/225
第一节 组织保障/225
第二节 物质保障/243
第三节 法律保障/252
第四节 社会保障/262
第八章 防汛抢险实用技术/269
第一节 水库防汛抢险技术/269
第二节 河道防汛抢险技术/297
第三节 新技术与新材料在防汛抢险中的应用/334
参考文献/344
后记/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