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中华民族素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经典古诗文中有哲学,有智慧,有历史,有道德,有文化,有美学,涵储着中国人文精神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之魂。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许多传世佳作内涵丰富,意存高远,富有哲理。
国家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提倡“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各级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来。中小学生处于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期,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这一最便捷的途径,可以自觉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能够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时,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
本套“国学经典诗文拔萃”共3册,编选主要参考了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古诗文篇目。其中第1册收入古诗词60首、古文2篇,适合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使用;第2册收入古诗词84首、古文3篇,适合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使用;第3册收入古诗词98首、古文5篇,适合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使用。
根据各学段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要求,我们对选入的古诗文进行了精心编写,特别注意了总量与难度的控制。每一首古诗词都给出了注释和诗词大意,古文则酌情只出注释或注释、译文同出。考虑到古诗文中有些字词不容易读准确,全书的诗文原文部分还都加注了拼音。
出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注释
出塞: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
但使:只要。
龙城:地名,又称“卢龙城”,在今河北喜峰口一带。
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匈奴人称他为“飞将军”。
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指阴山山脉。
诗意
这明月和边关依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将士们万里长征,到如今也没能凯旋。如果英勇善战的李广将军依然健在,是绝对不会让匈奴的兵马越过阴山的。P3
伟大的中华民族素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经典古诗文中有哲学,有智慧,有历史,有道德,有文化,有美学,涵储着中国人文精神的基因,是中华民族之魂。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许多传世佳作内涵丰富,意存高远,富有哲理。
近年来,国家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提倡“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各级教育部门非常重视,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到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来。中小学生处于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期,通过诵读经典古诗文这一最便捷的途径,可以自觉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能够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时,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说:“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懂透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面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着自己的思路和气势。这就要高声朗读,只浏览默读不行。这是学文言文的长久传统,过去是行之有效的。”近几年的实践证明,诵读优秀古诗文对于青少年而言的确是“行之有效”的,调查表明,许多中小学生在参与了优秀古诗文诵读活动后,增加了人文涵养,健全了人格,提高了审美感觉和鉴赏能力,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更是有明显的提高。
2006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八荣八耻’。”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的完美结合。希望青少年朋友们能够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学习条件,与圣人为友,与经典同行,在诵读中真正领悟优秀古诗文的永恒魅力,吸取滋养,涵养性情,健康成长。当然,不能奢望你们在未来人人都成为鲁迅、老舍,抑或钱学森、杨振宁,但你们的胸襟将因之而博大,目光将因之而睿智,人格将因之而完美,人生目标将因之而高远,因为你们确确实实地站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肩上。
任何单位,大到我们的国家,要建设、发展,归根结底是要靠人。拥有了具备高尚人格、优秀品质的人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就会迅速推进,我们的事业才能不断快速前进。在广大中小学生中积极开展优秀古诗文诵读活动,让一代新人都能“立君子品,做有德人”,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这也许正是不久的将来中国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根本。如果可以确定是这样,那么这将是我们当代人对未来几代人所做出的最引以为自豪的贡献。
本套“国学经典诗文拔萃”共3册,编选主要参考了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古诗文篇目。其中第1册收入古诗词60首、古文2篇,适合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使用;第2册收入古诗词84首、古文3篇,适合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使用;第3册收入古诗词98首、古文5篇,适合小学五、六年级学生使用。
根据各学段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要求,我们对选入的古诗文进行了精心编写,特别注意了总量与难度的控制。每一首古诗词都给出了注释和诗词大意,古文则酌情只出注释或注释、译文同出。考虑到古诗文中有些字词不容易读准确,全书的诗文原文部分还都加注了拼音。
参加本册具体编写工作的还有乔彩花、顾文青、李慧。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欠妥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指正,以利重印时修订。
编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