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上、下篇,上篇介绍心血管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24个,分别按下列格式描述:①概述;②发病机理;③病因分类;④临床思维;⑤鉴别诊断。其中临床思维部分又按病史采集要点、体格检查重点、必要的辅助检查、诊断提示4个方面进行描述。下篇介绍了心血管疾病以无创性为主的检查技术20个,如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QT离散度、心率变异性、心室晚电位、经食管心房调拔术、动态血压、直立倾斜试验、心血管疾病普通X线检查、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等。本书不仅适用于心血管内科医师,而且对大内科医师、全科医师也很有参考价值。
鉴别诊断是个古老的话题。鉴别诊断学是个永恒的研究课题。鉴别诊断是指对复杂的病情,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筛选、分析、综合、演绎、推理,并获得正确诊断的过程。熟练掌握和运用鉴别诊断技巧和方法是临床医生提高诊断符合率和治愈率的关键,是减少误诊、漏诊、以及延误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也是衡量临床医生医疗水平高低的标准。当前心血管疾病的误诊率仍徘徊在40%左右,归根到底,是与心血管内科医生对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功不过硬,过于依赖仪器检查和思维方法不当等因素有关。作者身边备有诸多有关鉴别诊断方面的专著,每遇疑难病总想随时翻阅,希望从中获益,但阅后总有一种不满足感,因为这些专著只是给读者提供了教科书式的诊断学方面的规律和技巧,它所提供的是疾病综合的共同特征,却忽视或摒弃了个体差异中那些缺乏共性的次要特征,而临床误诊则往往是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及个体差异性所引起。因此,要避免或减少误诊,最关键的恰恰是在于对个体的特殊差异的识别和把握。有基于此,作者多年来一直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决心编写一本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内科医生鉴别诊断水平的专著。希望同道们阅后有所裨益,这是编写本书的目的。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了以下重点:
1.力求实用:既突出常见病、多发病,又兼收一些少见的心血管疾病,全书共涉及疾病数百种,以扩大临床医生在鉴别诊断中的思维范围。
2.图文并茂:为使庞杂的鉴别诊断内容达到简明扼要,一目了然,除新增部分图表外,还将我们在1993年出版的《表格式内科疾病临床鉴别诊断学》中的绝大部分表格穿插于文中,使内容更为丰富,全书共有图表502个。
3.信息量大、资料新颖:除参阅20世纪90年代至今出版的主要心血管专著外,还参阅了1999年至今的有关文献,既反映了当今心血管内科在诊断和鉴别中的新进展、新成就,又做到了兼收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