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珠宝店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作者 陈重远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陈重远先生是个“奇人”,一个名重古玩界、收藏界的文玩大家。他向读者讲述了北京廊房二条聚缘楼、聚珍斋和德源兴三家老珠宝店,主要人物是和太太、李仲五和翡翠大王铁宝亭,是以珍珠、祖母绿、猫儿眼、玫瑰紫、蓝宝石、红宝石、钻石、翡翠和雕玉大师的顺序写下来的。将清同治年间至北京解放前,珠宝玉器市场上的典型人和事儿,老人老事儿老经验方法写了出来。

内容推荐

  陈重远先生是个“奇人”,一个名重古玩界、收藏界的文玩大家。陈老先生在1928年2月生于古都北京,十岁时便进入其伯父陈中孚在琉璃厂所开的古玩铺文古斋,在那里居住、读书,学习文物古玩知识及鉴别技能,并开始接触老北京古玩行的人、事、物。十四岁时成为文古斋古玩铺的学徒,文物鉴定知识逐渐丰富起来。后又就读于辅仁大学经济系。新中国成立后在兵器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工作,从事经济理论和哲学理论教育三十六年,是一名资深的高级政工师。 

自1985年起,陈重远先生重入古玩界,先后撰写和出版了“琉璃厂系列”:《文物话春秋》、《古玩谈旧闻》《古玩史话与鉴赏》《鉴赏述往事》《骨董说奇珍》《收藏讲史话》等,并且有多篇文章发表于海内外邀请义务兵报刊杂志上,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此次出版的《老古玩铺》、《老珠宝店》两本书(按今后计划尚有《老骨董商》一本,称“三老”),这些作品是陈先生的最新力作,寓文玩收藏与鉴定知识于轶闻故事中,难能可贵,非常具有可读性。

目录

一 珠宝市·廊房二条·青山居

二 宝中之宝话珍珠

三 聚源楼金珠店的和太太

四 一副祖母绿宝石坠子

五 猫儿眼宝石鉴别交易中的过往云烟

六 桃形玫瑰紫宝石数经沧桑今落何方

七 聚珍斋鉴别经营蓝宝石的传说

八 聚珍斋鉴别宝石故事多

九 铁巴发明土办法鉴别真假钻石

附录1 怎样全面鉴别钻石之真假

附录2 中外珠宝行家讲述钻石的历史故事

十 翡翠大王的传奇故事

附录1 老行家谈翡翠的颜色及如何鉴别其真伪

附录2 老行家讲高级翠石首饰原材料及设计经验

十一 玉器·玉器作·琢玉大师

试读章节

    108颗大珍珠的来路

珠宝界、古玩界老行家们谈论古玩换珍珠的这段往事时,自然而然地说到聚源楼从何处收购到这样大而滚圆的天然珍珠54颗。当时珠宝行家说,这珍珠是皇帝朝珠上的东珠,珍贵无比。有人则说不是东珠,是外国给皇上进贡的宝珠。聚源楼从哪儿淘来的呢?说法就多了,但各种说法都无从考证。

三十五年后的1952年,全国解放后,聚珍斋的大师兄车子贞要帮和太太将珍藏的珍珠项链卖给香港珠宝商时,和太太才将当初收购皇家珍珠之事吐露出来。

1916年初春,十四年前来聚源楼卖珍珠衫的大太监又来找和掌柜。太监已衰老,组成的家庭很不顺心,他的妻子经常同跟她生过孩子的男人幽居,太监是睁一眼闭一眼地过日子。民国成立后,太监依仗皇家的权势欺侮人是不行了,他自己娶的老婆不怕他了,又觉得嫁给太监脸面无光,想带着孩子跟那个男人去过,太监只得用金钱来笼络,维持着这个名存实亡的破碎家庭。

1916年春节,太监夫人提出给十六岁的儿子订亲结婚,置所房子,让孩子自立门户,又去琉璃厂火神庙买珠宝首饰给儿子订亲用。那个时候正月初六至十六火神庙是富贵人家的太太小姐选购珠宝钻翠的好地方,人多又热闹。太监的夫人是自己去逛火神庙,跟着太监去太丢人了。她自作主张买了上万两银子的珠宝首饰,回家要太监给银两。太监万般无奈,只好将保藏十多年的两串珍珠项链拿出来,直奔聚源楼去了。

P43-44

序言

我十岁便住进伯父陈中孚开的古玩铺,边读“四书”“五经”,边学文物鉴定,十四岁当了文古斋的小学徒。小学徒到后来为什么能教了三十六年书,写了二十年书,发表了百余篇文章,出版了六部书?请让我简要地回答:

日本投降的那年我十七岁,人长大了,不想当学徒,想上学读书。写篇《我要读书》文章,投在《新民报》社会服务版上。一位数学教师张宗梁见到,同情我,义务教我数学。他是位进步人士,跟中共地下党员郑天健(著名导演)是邻居有交往,我从他们手中借到进步书刊和毛泽东著作阅读,令我眼界开阔,关心国家大事了,把中国的未来寄托在共产党身上。

在学运高潮中,北大、辅仁的学生和我有来往,我帮助同学和堂弟到解放区读书,家长发现了,怕我去当共产党,想用给我结婚的办法拴住我。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逃婚了。逃婚成功我才去上学读高中,在辅仁大学经济系当了半年旁听生。北平一解放,我立即考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不久参军南下,分配在二野军政大学五分校,当理论辅导员,从此长期做理论教育工作。1952年转业后我被分配在三七五兵工厂当理论教员,1979年调到五机部干校(后改名兵器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当教员,给部属场的厂长、书记讲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哲学理论课。先后讲了三十六年课,党组织先后送我进中央、省市委党校接受教员培训十次之多,不仅使我能胜任教学工作,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

1985年学院撤消,上级让我去经商,我干不了,就给我个正处级调研员的虚职去养老!

教了三十六年书,毫无建树,便结束工作,深感愧对此生。幼年时的一位同学石椿年在北京财贸学院主编“学报”,他告诉我,琉璃厂文物行业的史话和鉴定经验还没人能写出文章来,你有条件写出来。他让我先调查研究,再写。我想无事可做,搞社会调查不错,实践出真知,老古玩珠宝商中鉴赏古玩珠宝的真知灼见不少,写出来对社会和后人还是会有用的。

于是,我逐一拜访阔别三十余载的古玩、珠宝老行家,我的师叔、师兄,他们已是老态龙钟,却对写古都文物市场的历史和鉴赏与经营文物经验很感兴趣,盼望、嘱咐我写好这方面的书,传流下去还会有借鉴作用。

我的师叔范岐周老人告诉我说:“这些年有的记者和作家找我谈过,有的谈了两个来月,也写不出古玩鉴赏知识的子丑寅卯,皆因他们是外行。你要抓紧时间,不然,等我们这茬人没了,谁想写也写不出来了。”

在师叔、师兄们鼓励支持下,我从1985年至20世纪末,采访古玩、珠宝老行家五百余人次,写出并出版了《古玩史话与鉴赏》和《文物话春秋》、《古玩谈旧闻》、《骨董说奇珍》、《鉴赏述往事》、《收藏讲史话》等书。同时在北京、台北、香港的文物和文史报刊上发表了百余篇文章,还在海外出版了《文物话春秋》和《古玩谈旧闻》,受到海内外文物界、收藏界和文物报刊以及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21世纪来到之际,我还写不写?起初给我出主意写书的石椿年老同学告诉我要“急流勇退”,在“勇”在上下工夫,年纪大了不要累着。一位老同事刚从旧金山回来,一见面就说:“旧金山的《世界日报》上登有出售你的《文物话春秋》、《古玩谈旧闻》两部书的广告,这回你可发了!”我说:“他们才给了我几千块人民币,我也不知道他们印了多少本书。”他说:“你都瘦了,腰也弯了。千万不要累坏了自己,肥了别人,不要给他们写啦!”我的多年老邻居,参加过抗日战争的林松老同志对我说:“你也是七十多岁的人啦,老伴有病,买菜做饭都是你的事儿,还写东西?别写啦,该休息了。”感谢老同志、老同事、老同学对我的关心爱护。

可是,我师叔范岐周临终前嘱咐我,把博古斋门系的产生发展写清楚,将古字画碑帖鉴定经营的方法经验充实进去,才对得起前辈人,也能让后来人知道老古玩行的门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聚珍斋二师兄张廷烈,要我把用肉眼不用机器鉴别珠宝钻翠真假优劣的方法经验,和旧时代珠宝玉器市场上的典型人典型事儿写出来,他说:“把这些传留给后人参考,还是有益的。”

想到师叔、师兄们生前的这些话,深感我不能“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辜负他们的托付与希望。因而,我不顾年老体衰继续写了下去!

我与北京出版社的合作,始于北京出版社的资深编辑、时任文史编辑部主任的杨良志同志向我组稿。二十多年来,我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深厚的友谊。我的《文物话春秋》等五本书,都是把书稿交给他,由他安排给有关编辑,由他把握着一手策划出版的。帮我对稿子进行修改,帮我完成电视台的采访,帮我为读者开讲座,帮我解决出版后个别读者中生出的矛盾……杨良志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为他人作嫁衣”,通过与杨良志二十多年来的合作,我对这句话有了生动的理解!

进人新千年之后我继续写作,拿出了《古玩与珠宝》一部书稿,于是又交给了改任出版社综合编辑部主任的杨良志。他经审读之后,提出了建议:将这部书分为《老古玩铺》与《老珠宝店》两本;根据今日的读者喜好,两本书各插入相关的图片……我觉得他的主意很好,很内行,当然就同意了。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两本书。

《老古玩铺》的内容是:祝晋藩“守祭盘”不做清廷官开古玩铺之史实,是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至八国联军侵入北京的历史年月顺序写出来的,将博古斋在京城古玩行业中形成一大门系,鉴定经营古玩字画瓷器杂项的经验方法,以及宜古斋鉴定经营碑帖的史实内容写了进去。

《老珠宝店》的内容是:北京廊房二条聚缘楼、聚珍斋和德源兴三家老珠宝店,主要人物是和太太、李仲五和翡翠大王铁宝亭,是以珍珠、祖母绿、猫儿眼、玫瑰紫、蓝宝石、红宝石、钻石、翡翠和雕玉大师的顺序写下来的。将清同治年间至北京解放前,珠宝玉器市场上的典型人和事儿,老人老事儿老经验方法写了出来。

还有一本,叫《老骨董商》,讲的是骨董巨商岳彬(1896~1954)从当学徒开始,一步步把买卖做大,以至成了名震京城的古玩行巨擘……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押入监狱,死在狱中。岳彬的经历,很是引人关注!眼下我正在写这第三“老”,预计在明年上半年脱稿,争取在明年下半年出版。

书一旦出版,就属于社会了。我知道有不少读者惦念着我的写作,记惦着北京古玩行故人旧事(这些东西很快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烟消云散了),还关注着今日正风生水起的收藏鉴宝热。我的本心儿,是为大家提供点乐子,提供点谈资,提供点经验,提供点帮助。至于这愿望能实现多少,那就看大家的反映了。当然,这两本书(还有我那将要出版的《老骨董商》涉及的东西太多,我的笔力又有限,疏漏和差错都是难免的,我期待着朋友们的指正。

国家文物局的前局长张文彬同志为这两部书题写了书名,在此谨致谢忱!

陈重远

2005年10月3日

时年虚龄78岁写于双榆陋室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