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李汝珍著的《镜花缘/经典名著大家名作》特色鲜明,是中国小说史上一部理想与现实结合,融知识性、奇幻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较大创新意义的“别开生面”之作。特别是作者通过对海外各国风土人情的描述,无情地批判了好吃懒做、虚伪狡诈、阿谀奉承、不学无术等多种社会现象,对好让不争、谦恭有礼的“君子之风,大人之度”给予赞扬和肯定。
\t本书旨在通过阅读古典名著,培养青少年读者一生受用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书中体现的唐敖的善良、重情重义,林之洋的待人诚恳、朴实、直率,多九公的忠厚、朴实、心地善良等美好的素质。
??李汝珍著的《镜花缘/经典名著大家名作》以武则天在严冬诏令百花盛开以助酒兴开篇,百花仙子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只好依令开花,因此违反了天条。接着百位花神被惩罚,贬到人间,百花仙子托生为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仕途不利,便随妻兄林之洋、舵工多九公航行海外。一路上,他们游历了几十个国家,见识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并与多位由花神转世的女子结识。唐敖之女唐小山出海寻父,在小蓬莱巧得唐敖之信,信中让她改名“唐闺臣”,并赴才女考试。武则天开科考才女,录取百人,唐小山在其中。后与才女们相聚“红文宴”,各展其才,尽欢而散。唐小山再次出海寻父,至小蓬莱,也入山不返。作者李汝珍以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论学说艺,数典谈经”,巧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辉煌画卷。
李汝珍,清代著名小说家,字松石,号松石道人,原籍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19岁随兄到海州(今属江苏连云港市),之后,除两次去河南做官外,一直居住在海州。少年时受业于经学大师凌廷堪,学习古代礼制、乐律、历算、疆域沿革等。李汝珍博学多才,不仅精通文学,还精于音韵、围棋等,著有《李氏音鉴》、辑录200余局棋谱的《受子谱》。中晚年的李汝珍感到谋官无望,便潜心钻研学问。他在古海州地区采拾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写成可与《西游记》《封神榜》媲美的《镜花缘》一书。《镜花缘》自出版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各方关注,现已被译成英、俄、德、日等多种文字。
??第一回
??女魁星北斗垂景象
??老王母西池赐芳筵
??昔曹大家(即班昭,东汉人,班固与班超的妹妹,嫁于曹世叔。汉和帝找她做后妃们的老师,尊称她作“大家”,后人就称她曹大家。作《女诫》。家,gū,通“姑”)《女诫》云:“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此四者,女人之大节而不可无者也。今开卷为何以班昭《女诫》作引?盖此书所载,虽闺阁琐事,儿女闲情,然如大家所谓四行者,历历有人:不惟金玉其质,亦且冰雪为心。非素日恪遵《女诫》,敬守良箴,何能至此。岂可因事涉杳渺,人有妍媸,一并使之泯灭?故于灯前月夕,长夏余冬,濡毫戏墨,汇为一编:其贤者彰之,不肖者鄙之;女有为女,妇有为妇;常有为常,变有为变。所叙虽近琐细,而曲终之奏,要归于正,淫词秽语,概所不录。其中奇奇幻幻,悉由群芳被谪,以发其端,试观首卷,便知梗概。
??且说天下名山,除王母所住昆仑之外,海岛中有三座名山:一名蓬莱,二名方丈,三名瀛洲。都是道路窎远,其高异常。当日《史记》曾言这三座山都是神仙聚集之处。后来《拾遗记》(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东晋王嘉作)同《博物志》(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西晋张华作)极言其中珍宝之盛,景致之佳。最可爱的,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指二十四节气中的八个主要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有长青之草。他如仙果、瑞木、嘉谷、祥禾之类,更难枚举。
??内中单讲蓬莱山有个薄命岩,岩上有个红颜洞,洞内有位仙姑,总司天下名花,乃群芳之主,名百花仙子,在此修行多年。这日正值三月初三日王母圣诞,正要前去祝寿,有素日相契的百草仙子来约同赴“蟠桃胜会”。百花仙子即命女童捧了“百花酿”;又约了百果、百谷二位仙子。四位仙姑,各驾云头,向西方昆仑而来。行至中途,四面祥云缭绕,紫雾缤纷,原来都是各洞神仙,也去赴会。忽见北斗宫中现出万丈红光,耀人眼目,内有一位星君,跳舞而出。装束打扮,虽似魁星,而花容月貌,却是一位美女。左手执笔,右手执斗;四面红光围护,驾着彩云,也向昆仑去了。
??百谷仙子道:“这位星君如此模样,想来必是魁星夫人——原来魁星竟有浑家,却也罕见!”百花仙子道:“魁星既为神道,岂无匹偶。且神道变幻不测,亦难详其底细。或者此时下界别有垂兆,故此星以变相出现,亦未可知。”百果仙子笑道:“据小仙看来:今日是西王母圣诞,所以魁星特命娘子祝寿;将来到了东王公圣诞,才是魁星亲自拜寿哩。但这夫人四面红光护体,紫雾盘旋,不知是何垂兆?”百花仙子道:“小仙向闻魁星专司下界人文。近来每见斗宫红光四射,华彩腾霄。今以变相出现,又复紫气毫光,彻于天地。如此景象,下界人文,定卜其盛。奈吾辈道行浅薄,不知其兆应在何时何处。”百草仙子道:“小仙闻海外小蓬莱有一玉碑,上具人文,近日常发光芒,与魁星遥遥相映,大约兆应玉碑之内。”百花仙子道:“玉碑所载是何人文?我们可能一见?”百草仙子道:“此碑内寓仙机,现有仙吏把守,须俟数百年后,得遇有缘,方得出现。此时机缘尚早,我们何能骤见。”百花仙子道:“不知小仙与这玉碑可能有缘?可惜我们虽成正果,究系女身,将来即使得睹玉碑人文之盛,其中所载,设或俱是儒生,无一闺秀,我辈岂不减色?”百草仙子道:“现在魁星既现女像,其为坤兆无疑。况闻玉碑所放文光,每交午后,或逢双日,尤其焕彩,较平时迥不相同。以阴阳而论,午后属阴,双亦属阴;文光主才,纯阴主女。据这景象,岂但一二闺秀,只怕尽是巾帼(巾和帼是古代妇女戴的头巾和发饰,巾帼借指妇女。帼,guó)奇才哩!”百花仙子道:“仙姑所见固是。小仙看来,即使所载竟是巾帼,设或无缘,不能一见,岂非‘镜花水月’,终虚所望么?”百草仙子道:“这派景象,我们今日既得预睹,岂是无缘。大约日后总有一位姐姐恭逢其盛。此时渺渺茫茫,谈也无用,我们且去赴会,何必只管猜这哑谜。”(P1-3)
??《镜花缘》是一部与《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同辉璀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和浪漫主义精神的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李汝珍以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论学说艺,数典谈经”,巧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辉煌画卷。
??小说以武则天在严冬诏令百花盛开以助酒兴开篇,百花仙子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只好依令开花,因此违反了天条。接着百位花神被惩罚,贬到人间,百花仙子托生为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仕途不利,便随妻兄林之洋、舵工多九公航行海外。一路上,他们游历了三十余个国家,见识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并与多位由花神转世的女子结识。唐小山出海寻父,在小蓬莱巧得唐敖之信,信中让她改名“唐闺臣”,并赴才女考试。武则天开科考才女,录取百人,唐小山在其中。后与才女们相聚“红文宴”,各展其才,尽欢而散。唐小山再次出海寻父,至小蓬莱,也入山不返。
??《镜花缘》这部小说在艺术成就上可谓瑕瑜互见,既有它成功的精彩之处,又有较为严重的缺陷。《镜花缘》在人物塑造上有着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彩之笔。作者擅长用高度夸张和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表象与本质的矛盾,将人物表象极力渲染,一步步将其推向极致,然后来个釜底抽薪,在情节的突然转变中,把人物的本质暴露出来。然而,作者又大都把笔墨花在展示人物的才学上,不太注重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性格。书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显得平浮,几乎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血肉饱满的人物形象。作者还喜欢借书中人物之口发表议论,这一点历来被人诟病。本来,这些主观的评价应该通过人物形象来呈现,让它在情节中自然流露出来,作者却将它“特别地说出”,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作品的文学性。这个问题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议论是紧紧结合特定的情节,“特别地说出”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镜花缘》在结构上大致分为两部分。前五十回以唐敖、林之洋等人的海外游历为中心,小说的精华主要集中在这一部分里。后五十回以唐小山等一百位才女赴试及聚会为主,作者展示了这群女子的才华,却未能掌握好分寸,给人以矜才炫博之感。为了介绍她们的琴棋书画、医卜韵算、酒令、灯谜、双陆、马吊、斗草、投壶等知识,竟用了长达二十七回的篇幅,大大减少了对现实生活的描写。
??总之,《镜花缘》特色鲜明,是中国小说史上一部理想与现实结合,融知识性、奇幻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较大创新意义的“别开生面”之作。特别是作者通过对海外各国风土人情的描述,无情地批判了好吃懒做、虚伪狡诈、阿谀奉承、不学无术等多种社会现象,对好让不争、谦恭有礼的“君子之风,大人之度”给予赞扬和肯定。
??《镜花缘》的创作经历了初稿、二稿到最后定稿的漫长过程。嘉庆二十二年(1817)至二十三年(1818),江宁出现了按照第二稿抄本制作的私刻本,这个时期,李汝珍正在做定稿的刊刻。此后,陆续出现了道光元年刻本、道光八年芥子园新雕本、道光十二年芥子园重刻本、道光二十二年英德堂刻本等。
??现存的版本,大体上也较少有分歧,此次出版,以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原刊初印本”为底本,并尽力精校精订,规范了一些字的用法,力求既符合原文,又适合现代阅读。另外,由于年代久远,语言变迁,书中一些字词的意思已经显得艰僻深奥。为了方便阅读,我们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对一些生僻字添加拼音及注释,希望能对读者朋友们有所助益。
??另外,为了让本书更具趣味性和美感,我们精心选择了一些插图,这些插图保留了古本的特色和意境,再现了书中精彩的事件和场景,图文并茂,让人印象深刻,如同身临其境,能够更好地体会书中的精髓,感受阅读的乐趣。
??这本书旨在通过阅读古典名著,培养青少年读者一生受用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书中体现的唐敖的善良、重情重义,林之洋的待人诚恳、朴实、直率,多九公的忠厚、朴实、心地善良等美好的素质。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对本书做了精心的编排工作,设置了“价值阅读读什么”“名家导学”“精彩段落赏析”“本书名言记忆”“名家读名著”“知识点汇总”等板块,意在拓展青少年读者的知识层面,品味传统文化之美,践行美好价值观念。
??因水平所限,本书的校订及编加内容可能不尽恰当,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不吝赐教,多多提出宝贵意见,以便让我们更好地改进。
??名家读名著
??镜花缘书后
??(清)裕瑞
??《镜花缘》序文,谓此书一出,压倒各种奇书,是真才子书云,其实未能及诸部奇书于万一。作序者妄作标榜推重语,已属可厌,尚系出自他人赞誉之言。乃作者于书中,自夸不绝口,谓空前绝后,千古独步云云,可怜其不自谅也。
??此镜花主人,想是生平好奇巧,不过说酒令、打灯谜之学问而已。真学问上,尚未梦见。既好奇巧,故必以《回文锦》为天下极则。试观古今来学诗文家,必读大家诗文,如韩、苏、李、杜之作,而未有以《回文锦》为津梁者。此图出自苏蕙之手,固亦千古绝唱。然不过织组奇巧而已,非出风入雅,长于气味者。可有先生授徒学诗文,先务用功于《回文锦》者乎?此书惟写游各国事,借题骂人,尚有新趣,不必拘责其事理所必无者。酒令各种,难为他本生留心,竟凑得许多,非一时一力可成。若其笑话,都是现成俗套。独恐酒令,亦是烦人代杂凑者,或抄袭他人成作,且不可必,若然则更不值一钱矣。书中杂学都讲讲,也算他尚博。然自诸书查来凑上,未见都是他的学问。设若当面有人出令,他立时不假思索,能如书中答对,则余服其敏捷。即能遍记诸杂书,记性好亦是难事。若家坐找些人帮着,堆五车书,费成年力,杂凑成此书,何难之有?稍通文之文,皆足办也。若如其书中所写应对敏捷,不但十余岁之处女不能,即宏博老宿,一时尚未必思想出许多奇巧。此公生平,总以费工夫慢慢寻来者,一时出之为惊人之具,此是第一作用,意谓人识不破。孰知稍有知见者,皆不得欺也。其酒令虽多,何难之有?如二字查得系双声,则书便叙为抽得是双声;二字查得是叠韵,则书便叙为签子是叠韵。倘将此二种倒换索答,则难乎措手矣。先觅出巧字眼来再作书,何难之有?今设一譬喻,明其不足为奇。试以千里途中树木,各饰满杂宝,价值不为不重,然不及一颗夜明珠耶?以杂宝价与珠价较之,或多者胜。惟杂宝纷纷中,不能择只件擎出斗奇也。此公自称书为独步。想他多年便怀收巧字眼之主意,或托众人代寻,亦无不可。此原是众力可成之事,不则自己常看杂书,以半生之力,见可采者即记下,并某书原出处亦记下,久之自然凑得许多奇巧字眼字面矣。而又加以严择精思,使难里添难,巧中套巧,杂凑成书,方自夸为独得之秘,空前绝后,其实大言不惭,世人不得尽欺也。今设一方,十日间便能仿他另作书一部,另觅巧字眼,亦可与之相敌。多觅几千部杂书,多集些长于打灯谜、行酒令之人,使之整日看书编巧字眼,如有可存,即笔记出,若书与人太盛,十日便可成功。但不能照他规矩。他的规矩,还非他自心立者,原随所得巧字眼之便以立规矩,叙诸书耳。非他人成令在先,渠依人成令寻出来者。今欲仿他作书,亦不依他成令,觅得巧字眼时,随其巧处,定出破法,然后立令,装之书中,则易易矣。即渠再叙书时,必随宜另定则例,当不依前书成令也。渠之取巧处若不说破,看书者一时被惑,疑其有玲珑七孔心,胜回文苏蕙矣。若人多书多,十日之功凑者,恐比他书上巧话还多。请问此一群杂凑之人,那一个独敢出来,称得真才子?不值一笑。
??夫韩、苏、李、杜诗文,丹诀自操。纵有千部书、千名人,亦凑不出他诸公一篇一首来。余故曰:千里杂宝,不如一颗夜明珠也。他诸书看过甚多,总未看见过《书经》上“不矜不伐”四句,又岂知而故为者乎?其切反韵字母等下,数十圆圈,未叙出何用者。其《泣红亭》一回,尤为胡说。后九十名,既皆编作杂名敷衍。何独前十名史幽探等,又寓言渠读书之功?所以起此人名,殊不画一,想渠不过学《红楼梦》甄士隐、贾雨村寓意于人名者耳。两字酒令,呆写百人皆遍,刺刺不休,殊乏云龙隐现之妙。骊龙珠在颔下,常所用典,书中谓珠在龙额上,或别有典在。又言账目“账”字,当作“巾”旁“帐”,字古有出处,“账”则后添之俗字耳。此不过小说,非古文也,仍觉用“账”字通俗。
??唐小山何必改闺臣乎?唐敖登仙,百花仙子了世缘归位足矣,改名何用?既为唐之闺臣,义何必附周之女科以为荣?又未见勤王立反唐之功,所谓闺臣,何所取意?唐敖既仙,还热中教女求荣于逆后手下,实无谓也。闺臣以女子身,于万里外寻已仙之父,何若在家庭养现生之母?父母罔极之恩无异,在女子之孝,去就之际,当审择也。凡作诗赋,不贵堆砌冗长,只要体裁合题。其《天女散花赋》,跋语注曰:原稿二千四百多字,今减半录书云。《三都》《两京》等赋,题目大故赋体当长。若此小题过长,则不合体矣。百韵诗亦有说。设渠赋人成作中事,属对甚工则难。此焉知非先诗后书者,则何难之有?歧舌国学来之反音切音字母,未见有用处。反音是从来有者,字典皆然。切音字母,是清文十二头之奥法,为其借用,敷衍叙书,实未得肯綮也。闺臣《韵谱》之作,尚未行世云。飞车本出奇肱国者,因误为周饶,引用多处矣。后始觉之,又弄巧补为周饶学于奇肱,制法更精,故借于周饶。此谓可欺人眼目耶?既特意如此,何不于头次用飞车之回,即明此事,而待后卷之补及乎?其谁欺?作序与批书者,渭他家小说每失之荒唐,此书无此病。请问酒色财气四阵,风姨、月姊,青天白日寻人角口,将《山海经》各国,又编出枝叶来取笑,等等无稽,何小说荒唐有甚于此?所表小蓬莱山在极南,唐、林、多三人因暴风无意而至,计程当一万数千里之远。后来闺臣同其舅寻父去,皆系凡人,又无风暴,何故到得甚快?后自觉脱空,及闺臣回时,因难赶科考,又撰出门户山水路淤开,粉饰已迟,难掩闺臣去时之短。叙过小蓬莱山无野兽,无虎豹伤人,因是仙境,是以闺臣独行,其舅林之洋放心。后叙至唐、阴二女归时,又写出一虎先食山羊,后欲食二女,幸駮马救命云云。前后矛盾,勿乃太甚。駮马既云角当在首,因二女骑扶便故,改生在腰,太觉容易。四阵各关,一样供古人像,一样破法,不太板乎?何不稍变化之?诸才子书,令人嗜爱,如天酒仙馔也。此书众力堆砌者,如杜撰造种药酒,用料万种,各按时刻,从八方将药料采来,觅万人,每人各将药料种种历制万遍,作酒埋之万丈,酿之万日,然后出以示人,又先自夸万语,意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千秋独步,仪狄、杜康下拜恐后矣。其自夸亦当然。自肇造酒之日起,至造酒法绝之日止,其间岂复有此第二坛哉?无奈既不适众口,又不延年却病,无益于人。纵他费手多端,累至于死,与人何与?世间何需此一坛酒乎?反每自诩味过天品,何不知耻乃尔?即如《金瓶梅》小说,是形容骂人;此书是肆口骂人。《金瓶梅》写市井俗语,是画人物难;此书写八荒怪诞,是画鬼容易:如之何其能及耶?其费力不讨好处,还有一比。譬如一家出殡时,将天下扛房伞扇一时租来,南省伞另配北省伞作一对,东省扇另配西省扇作一对,要天造地设,分毫不差,较原对犹合式,又于各伞扇注明出处,并天然巧合之处。此执事一出,自夸只千古而无对。即便诚然,市人看之,了无异于寻常殡上执事也。非费力不讨好而何?书中百女。都照梁山百八将起绰号,不雅不韵极矣!男魁星丑跳,愈觉好看;女魁星丑跳,殊觉难看。观书者掩卷各思其状然否?女国将男作妃,也是效颦《宜春香质》书中宜男国事,但稍为变态耳。书中有一国,一老人收人剩酒甚鄙猥,论彼国赐匾事多语,此老既俗,似觉作者欲借题骂人,有所发挥,讵意看至卷终,索然无谓,不知何意,前后不符。批书者独于此篇未加圈,想亦看出矣。书中编笑话,谓蛆以粪名之曰黄食,无肠国富而吝者,撒粪使其仆食省饭;花再芳醉吐整虾仁,复整嚥下等语,太不好看。书中凡女子虽非婢者,亦均称婢,不当如此。又呼伯伯甚多,糟豆腐口气。亭亭女之母缁氏太热,求试怕人看破,藏头露尾,形状甚丑。燕窝之为物,世传上味,虽不甚醲,若能不惜多料,再有好汤配合,烹调得宜,亦殊适口;自不爱吃固可,何至贬之不堪?恐作者从未得尝适口燕窝耳,或误炖窝瓜食过乎,无怪其不得味矣。缠足一事,书中既极斥其不当,百女又叙为缠足何解?有代解者曰:斯如《红楼梦》书,避时妆之意。殊不知作为唐时事,不必用缠足方合,杨妃马嵬遗袜,岂系缠足者耶?缠足创始自南唐后主李煜,从此后世效尤。则作为唐时事,又何用叙作缠足为?或有代作者问余曰:子于燕窝事。谓自不爱何必贬之,此论是矣。则子于是书虽不爱,又何贬为?当答曰:燕窝不能自夸,故不当招贬耳。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