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界巅峰的经济学教室:来自著名经济学家的12堂课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日]广野彩子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经济学家都研究些什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研究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
现代经济学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思考我们的行为,分析如何获得财富,探讨创新是如何产生的,定位政府的角色,研判政策的制定,并通过分析市场运行的逻辑,让我们有能力改变市场的行为。
但如何将艰深的经济学理论转换为大众能理解的文字,让大众认识到现代经济学的意义和用处,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本书编者广野彩子则成功战胜了这个挑战,她历经20年岁月,整理了对全世界经济领域前沿的12位经济学家的采访,以12堂有趣的经济学课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
这12位经济学家中,有8位先后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剩下的几位在经济学研究、宏观政策的制定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广野在每次采访前都要整理大量的文献资料,从而完成对这些专业学者高质量的采访。
这些访谈经过时间的沉淀后,根据日本专业经济学者的指导,被重新汇编与体系化呈现,让我们用一本书的篇幅就能体味现代经济学殿堂的成果。
内容推荐
作者常年采访世界各地的经济学与管理学者。
本书选取的是12位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其中七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对这12名经济学家的采访贯穿了20年的时间,是作者专业采编工作的集大成作,为了与这些专业学者对话,作者在每次采访前都要整理大量的文献资料,阅读了这些经济学家自己的著作,了解经济学家的理论背景、人物生平、个人研究历程,以及研究方法后再有的放矢的进行采访。
这些素材在采访之后,重新进行了整理汇编,并在日本本土学者的采访后,形成现有的内容,以精炼的语言介绍这12位经济学家的思想,并以此展示了当代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前沿。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1部分讨论“人与市场的经济学”,主要讨论微观经济学,比如加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塞勒的行为经济理论,还有竞拍理论、市场设计理论、实地实验,还有对个人成长量化的经济理论。
第二部分主要是宏观经济领域,讨论发展经济学、产业政策理论、制度经济学、金融政策理论。
目录
目 录<br />前言<br />第一章 加里·贝克尔<br />老龄化社会的“人力资本理论”<br />用经济学分析教育和犯罪的加里·贝克尔3<br />“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3<br />从听弗里德曼的讲座到成为一名经济学家4<br />桃李满天下的良师、左右政策的智囊6<br />急速受到瞩目的“人力资本理论”7<br />经济学普及的推动者8<br />孕育出“激励经济学”的自负与领导力10<br />作为领导者应具有接受重要批评的态度10<br />培养思考能力的教育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12<br />日本经验为理论形成提供了启示14<br />随着老龄化加剧,对人的投资变得越发重要15<br />对日本的建议19<br />如今的日本需要的是灵活的激励措施19<br />贝克尔理论追随者眼中的贝克尔22<br />第二章 理查德·塞勒<br />行为经济学—“毕竟我们不是完人”<br />斯密、凯恩斯、西蒙、弗里德曼……实际上<br /> 非常传统?29<br />“助推理论”在社会应用中的贡献29<br />行为经济学的源头是亚当·斯密30<br />打开实证经济学大门的弗里德曼31<br />现代行为经济学的鼻祖是凯恩斯33<br />“应有”与“实有”33<br />发展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34<br />理论的实际应用37<br />呐喊了40年真理的少年39<br />以相田光男的话为座右铭39<br />何谓“助推理论”?考虑选项的专家—<br /> “选择架构师”41<br />既不强制也不自由放任的第三条路43<br />就像厨师推荐的套餐44<br />最应消除的是过度的自负45<br />“助推”在政策领域的实际运用:为明天<br /> 储蓄更多!47<br />重视“多样性”48<br />“助推理论”提出14年后,塞勒的<br /> 一些想法49<br />持续呼喊着“皇帝没有穿衣服!”50<br />“助推理论”的前提是人的善意52<br />英国脱欧是一个糟糕的反例53<br />“助推理论”无法解决太大的社会问题55<br />清淤58<br />“助推理论”已不再升级更新60<br />第三章 丹·艾瑞里<br />“利他行为”的经济学<br />为什么人总是不像预想的那样理性69<br />思考人类行为时,正因为略带悲观,才有趣71<br />传统经济学中被认为是错误的“利他行为”73<br />由一段住院经历开始了对行为经济学的<br /> 研究74<br />最后通牒游戏中的经济学76<br />第四章 保罗·米尔格罗姆<br />商场上的经济学<br />开创拍卖理论81<br />在罗伯特·威尔逊的研究之上添砖加瓦81<br />在“组织经济学”领域同样声名远扬83<br />拍卖理论与组织经济学的关联84<br />为何经济学可以运用到商场上86<br />基于独特框架编写的教科书《经济学、<br /> 组织与管理》86<br />“组织经济学”的发展沿革87<br />带来巨大冲击的“信息经济学”88<br />吸纳麦肯锡的研究成果91<br />这是一个经济学家活跃于IT企业的时代92<br />为追求心上人,远赴旧金山94<br />政府全盘接受了他的拍卖理论95<br />“拥有不同寻常的经历,日后会大有裨益”97<br />激励,拍卖理论的新发展99<br />第五章 埃尔文·罗斯<br />市场设计把“人尽其用”变为可能<br />寻求理论与现实的“意外收获”105<br />“改变经济学思考方式的革命”105<br />匹配理论的源头106<br />设计市场108<br />市场设计理论在日本的实践109<br />后起之秀的一鸣惊人110<br />探索现实与理论的一致性112<br />在跑步机上接受采访114<br />构造更好的市场所面临的挑战116<br />匹配即好的“市场”116<br />市场是人创造的,是属于我们的117<br />交易不该是竞速而应是价格竞争118<br />寻找激发市场潜能的方法是经济学家的<br /> 使命120<br />高屋建瓴还是细致入微121<br />“死马当活马医”122<br />对于经济的了解十分有限,所以有趣124<br />第六章 约翰·李斯特<br />将想法“规模化”的经济学<br />从不知名大学学生到很好的经济学家,<br /> 经济学界的“灰姑娘”129<br />现场实验成果的运用129<br />被经济学大佬拒绝过的“实验经济学”130<br />从实验室到现场131<br />同《魔鬼经济学》作者列维特进行共同<br /> 研究132<br />积极进行社会学性质的经济研究134<br />将经济学应用到商业最前沿136<br />将规模化变为一门科学136<br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138<br />致力研究教育的溢出效应140<br />在优步面试时遭遇令人窒息的提问141<br />“优步经济”的教训144<br />致力于改善航空公司的燃料利用效率148<br />优选的手段“不应是补助而是激励”150<br />试图将想法规模化的组织必须具备哪些<br /> 条件153<br />实现想法所必需的是“组织文化的规<br /> 模化”154<br />实现规模化的关键是“信任”155<br />将想法变为现实的“边际性思考”156<br />第七章 詹姆斯·赫克曼<br />五岁以前的习惯和环境培养了一个人的“生存力”<br />长年从事“获得成功所需的环境”研究163<br />发展计量分析法163<br />关于儿童早教项目的研究164<br />政府介入早教或许是缩小社会差距的手段165<br />经济学使人生更加精彩168<br />决定人生成败的是你的“能力”168<br />人生最重要的是诚实170<br />经验让大脑功能发生变化173<br />高质量的幼儿园为社会增添稳定性175<br />第八章 阿比吉特·班纳吉<br />增长战略中没有证据可言<br />夫妻二人为多领域发展全力以赴183<br />为削减贫困的现场实验183<br />过早的荣誉?183<br />诺奖背后的故事185<br />热心于公益活动的班纳吉187<br />致力于信息经济学188<br />充满热情地活跃在研究一线190<br />将绝望变为希望的经济学191<br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机制之谜191<br />失败案例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日本192<br />税制对缓解不平等的效果大于经济增长194<br />开放移民利大于弊195<br />反移民的情绪被人利用198<br />持续70年的工资下降200<br />发达国家不应草率地引入基本收入制度203<br />有些国家需要大幅增加所得税 205<br />“真正”的经济学要保持存在感206<br />第九章 达龙·阿西莫格鲁<br />用数据更新政治经济学<br />凭借一张嘴就能量产论文的超级经济学家213<br />开拓政治经济学、劳动力市场、创新等<br /> 领域的前沿213<br />用简单模型说明复杂理论215<br />超越“剑桥资本争论”217<br />“租金分享”而非“买方垄断”219<br />留存收益同创新的关系221<br />呼吁“包容性”226<br />攫取型发展不同于包容型发展227<br />存在没有贫富差距的包容型社会吗230<br />在包容型社会里最重要的是政治平等232<br />创造财富的社会是一个拥有高质量人力<br /> 资本的社会233<br />日本过于依赖宏观政策234<br />制度改革只有在历史条件成熟的情况下<br /> 才能实现236<br />自由·民主主义·利维坦·社会规范237<br />利维坦=国家权力与社会力量的平衡带来<br /> 繁荣237<br />三种不同的利维坦240<br />为维系民主主义所做的努力就是社会的<br /> 进步242<br />“必须对人工智能有所”245<br />合理的社会规范是拴住利维坦的枷锁246<br />媒体的编辑是“守门人”248<br />ESG投资的实效性存疑而幸福感是一种<br /> 流行趋势250<br />对生成式AI的警告252<br />第十章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br />老龄化带来的附加价值<br />用经济学测算“新的附加价值”261<br />因分析“不对称信息的市场”捧得诺奖261<br />师从宇泽弘文262<br />提高社会整体生产能力的“学习型社会”264<br />以全球性大视角分析世界经济266<br />“测量”幸福感267<br />提出者库兹涅茨也批评GNP268<br />探究幸福与繁荣的衡量指标270<br />潜心于各类指标的建立273<br />以渐进式资本主义为目标275<br />鼓励日本人融入英语世界275<br />我们“该怎么样生活”278<br />超越GDP:经济不能仅用GDP来衡量280<br />用适当的规则防止“劣质商品驱逐优质<br /> 商品”282<br />如果持续低利率,世界经济也将持续<br /> 下行284<br />政府的巨大失败:容忍贫富差距与削减<br /> 财政支出286<br />除了利益相关方,政府也很重要287<br />第十一章 丹尼·罗德里克<br />新的全球化、新的产业政策<br />全球化研究的新视角295<br />国家主权、全球化、民主主义的三元悖论295<br />成功预测贫富差距扩大和经济增长放缓296<br />“非经济学家十诫”298<br />抓住全球化的本质300<br />“超级全球化”的终结300<br />“政治经济三元悖论”的现状302<br />国内经济稳定是前提305<br />通过服务业创造就业309<br />“悲观科学”的对与错312<br />民主主义社会不可或缺的经济学智慧315<br />第十二章 拉古拉迈·拉詹<br />全球化不会消亡<br />正视实际问题的经济学家321<br />最早预警次贷危机321<br />日美金融政策动向323<br />市场、国家、社群的均衡很重要324<br />通胀是否会继续327<br />软着陆的可能性不大330<br />日本央行的“退出政策”掌握在下一任<br /> 总裁手中332<br />如何看待“去全球化”的趋势333<br />精益生产遇到困难了?334<br />“友岸外包”是一个危险的概念335<br />对自由贸易所必需的约束337<br />结算渠道不应成为制裁的对象337<br />为维持贸易稳定,对劳动者培训是必需的339<br />把社群振兴看作“自己的事”342<br />后记345<br />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