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法国浪漫主义天才--雨果/阅读世界文学巨匠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袁筱一 |
出版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用理性而富有文采的笔触,为读者回答一个终极问题:雨果何以被称为浪漫主义天才?写下《颂歌集》《东方集》《秋叶集》《暮歌集》中那些诗歌的雨果无疑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引发古今大战的《艾那尼》无疑出自一个浪漫主义者之手;而《巴黎圣母院》里所有对自由的向往、对旧秩序的控诉也可以被简述成一个浪漫主义者的理想。他以文字为武器,独立于任何具体的政治派别之外,介入社会,呼唤正义、真理和自由,在想象域实现了人的解放。本书“近距离凝视”雨果,除了回到雨果和雨果的作品本身,理解它们的生成与生成它们的时代如何互为因果,也理解在那个时代下的雨果是如何和世界文学的风暴中心融为—体,并且生成了新的风暴,席卷世界。 作者简介 袁筱一,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法国文学教授,翻译家,文学评论家。1992年以小说《黄昏雨》获得法国青年作家大奖赛第一名。翻译法国文学作品二十余部,其中有卢梭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勒·克莱齐奥的《流浪的星星》《非洲人》《看不见的大陆》,劳尔-阿德莱尔的《杜拉斯传》,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等。 目录 导言 今天我们还读雨果吗? PART 1 作为世纪传奇的维克多·雨果 雨果其人 雨果的作品 PAPT 2 雨果经典作品赏析 《巴黎圣母院》:用“建筑艺术式”小说记录历史的野心 《悲惨世界》:雨果自己的故事 《凶年集》:属于巴黎、属于祖国 《九三年》:小说的收官之作 PART 3 雨果的中国之旅 最早得到译介的法国作家之一 PART 4 雨果经典名段选摘 参考资料 序言 文明互鉴求同存异 迫于泰西的坚船利炮 和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洋 务运动开启了改良的滥觞 。但囿于技不如人,且非 一朝一夕可以赶超,一些 仁人志士又被迫转向上层 建筑和世道人心。及至“ 百日维新”,新国家必先 新风气、新风气必先新文 学被提上日程。这也是五 四运动借文学发力,“别 求新声于异邦”的主要由 来。 是以,从古来无史、 不登大雅的文学着手,着 眼点却在改天换地:梁启 超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 关系》等檄文,陈独秀、 瞿秋白、鲁迅、胡适等前 赴后继,文学革命蔚然成 风,并逐渐将涓涓细流汇 聚成文化变革的浩荡大河 。 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 说,“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 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 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 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而文学始终是狭义文化的 中坚。因此,习近平总书 记历来高度重视文学发展 和文明互鉴,《在文艺工 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 后不久,又提出了“不忘 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 来”,此乃大同精神所自 也、最大公约数所由也。 如是,“建设文化强国”写 进了我国的“十四五”规划 ,这不仅彰显了文化自信 ,而且擢升了文化强国的 动能。 一 《周易》云:“观乎天 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所谓人 文化成,文化在中华传统 思想中几乎是大道的同义 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年文 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创造性继承和 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不仅 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 脉,而且也是涵养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更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 荡变幻中站稳脚跟的坚实 基础。同时,海纳百川地 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不 仅是不同国家和人民之间 交流的需要,也是提升个 人修养的妙方。所谓“他 山之石,可以攻玉”,早 在汉唐时期,兼收并蓄、 取长补短便是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不二 法门。 习近平总书记又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 卷中明确提出,“我将无 我,不负人民”。多么令 人感奋的誓言!这是对“ 天下为公”和“为人民服务 ”思想的现实阐发,也让 我想起了老庄思想中遵循 “天时”“人心”的原则。由 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尊崇最大公约数:除基本 的民族立场外,还包含了 世界各民族自主选择的权 利。这是两个层面的最大 公约数,与之对立的恰恰 是不得人心的单边主义和 霸权主义。 作为人文学者,我更 关注民族的文化精神生活 。诚所谓“有比较才能有 鉴别”,中华文化崇尚“穷 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 下”,乐善好施、谐和万 邦;同时,中华文化又提 倡天人合一、因地制宜。 当然,中华文化并非一成 不变,更非十全十美。因 此,见贤思齐、有容乃大 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 信条之一,闭关自守、夜 郎自大将导致悲剧和苦果 。当前,我国文化与世界 各国文化的交流方兴未艾 ,学术领域更是百花齐放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 性和丰富性。这充分显示 了我国的开放包容和建构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 景。自“百日维新”和五四 运动以降,我国摒弃了文 化自足思想,从而使“西 学东渐”达到了空前的高 度。具体说来,二百年“ 西学东渐”不仅使我们获 得了德先生和赛先生,而 且大大刺激了我们麻木已 久的神经。于是,马克思 主义、人道主义、女权主 义、生态思想等众多现代 文明理念得以在中华大地 发扬光大。 西方的崛起也曾得益 于“东学西渐”。设若没有 古代东方的贡献,古希腊 罗马文化的发展向度将不 可想象,“两希文明”也难 以建立。同样,在中古时 期和近代,如果没有阿拉 伯人通过“百年翻译运动” 给西方带去东方文明成果 (其中包括我国的“四大 发明”),就没有文艺复 兴运动和航海大发现。 总之,丰富的文化根 脉、无数的经验教训和开 放包容的心态不仅使中华 民族在逆境中自强不息, 而且自新中国成立,尤其 是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以来 ,也益发奠定了国人求同 存异的民族品格。 二 人说不同民族有不同 的文化,后者就像身份证 。而我更乐于用基因或染 色体比喻文化。大到国家 民族,小至个人家庭,文 化是精神气质,是染色体 ,是基因。它决定了各民 族在国际交往中既有发展 变化,又不易被淹没的活 的魂灵。 如今平心而论,我们 依然是发展中国家。硬件 上尚有不少“卡脖子”的问 题,软件和细节方面就更 不必说。我们需要向西方 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还有很 多。而文学艺术不仅是世 道人心的载体,也是文明 互鉴中不可或缺的航标。 前辈钱锺书先生一直 相信“东海西海,心理攸 同;南学北学,道术末裂 ”。古人则有“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之谓。人 需要借镜观形、换位思考 、取长补短,民族、国家 亦然。 有鉴于此,我真诚地 祝愿阅读世界文学巨匠系 列丛书顺利出版,祈中华 文化在吐故纳新、温故知 新、不断鼎新中“苟日新 ,日日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