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将审美问题放在人文价值科学的层面上进行探讨,试图以西方学说为参照坐标,从中国的传统和文化背景出发,创构出具有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审美理论,并结合中国的国情,对西方的相关学说进行了吸收和同化。在研究方法上,本书体现了历史意识与当代意识的统一,思辩与实证的统一。书中阐发了儒、道、释相关思想的积极因素,以天人合一的生命精神贯通自然与社会,特别强调了物态人情化、人情物态化的思维方式。全书内容主要包括审美活动、审美对象、审美关系、审美特征、审美意识、审美意象、审美风格及审美化育等方面,其中以审美活动为基础,审美关系为出发点,突出了主体在审美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并将意象问题提到了核心地位。在自然对象问题上,本书借鉴、阐发了比德、畅神等方面的思想;在人生问题上,本书强调了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在艺术问题上,特别突显了艺术的感性价值。在审美风格问题上,重视了壮美与优美、自然与雕饰和悲剧性与喜剧性的对举统一,并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探讨了丑的问题。在审美心态问题上,本书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身心基础和体悟方式的思想,并且将审美活动视为对人所作的一种特殊的感化方式,也是人们追求精神自由、提升人生境界的基本途径。 导语 本书以历史意识和当代意识统一、思辨与实证统一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审美问题,力图从中国的传统和文化背景出发,创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审美理论。书中积极吸取儒、道、释相关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以“天人合一”的生命精神贯通自然与社会,强调物态人情化、人情物态化的思维方式,以审美活动为基础,以审美关系为出发点,突出主体在审美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并将意象问题提到核心地位。该书对于中国审美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指导我们的审美实践,并推动中国美学走向世界,成为多元一体的世界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