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博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丛书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丛书》是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编写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图书出版项目。在河北省委宣传部支持下,由河北省文联和省民协牵头,对河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进行了系统调查,积累了丰富的文字图片资料。《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博野》通过文字、图片的形式记录博野的自然、历史、民俗文化等,传递民族血脉,熏陶民族美德,唤起人们对乡愁的记忆,激发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根基。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汉代古邑
博野之名的由来
古邑源流
第二章 古迹名胜
古迹和纪念地
碑刻文化
第三章 先贤颜元
立志作圣的一声
北学之宗
颜元思想研究
颜元的民间传说
故里遗存
第四章 杰出人物
古代人物
近现代人物
第五章 红色革命
早期红色组织
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两次起义
冀中抗日劲旅博野民军
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
解放战争
红色英雄谱
第六章 民间文化
节日习俗
乡土文化和技艺
传说和趣闻
第七章 特产与美食
地方特产
地方美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传统村落保护是当下中
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最重
要的社会性课题之一。对于
一个具有绵延五千年不间断
农业文明的民族来说,传统
村落能否得到妥善保护更是
一个文明能否传承的关键问
题。
传统村落保护是当代社
会发展的普遍问题,不独中
国社会存在,西方发达国家
存在,东方发达国家也存在
。从世界范围看,这是一个
国家从欠发达到发达、从农
业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从
以农村为主体发展到城镇化
生活方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
问题。有学者把中国农村经
济结构改造、社群建设、新
文化建设和整体民生改善工
作这一进程,追溯到20世纪
50年代。但我以为,它毕竟
不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整体转
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遇
到的课题。中国社会同一性
质的乡村保护课题,起源还
是世纪之交的2003年2月18
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
工程”。2012年12月12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
、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
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
指导意见》,2014年4月25
日,除上述三部外又增加了
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关
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
护的指导意见》,两次重申
传统村落保护的联合行动。
冯骥才先生在2012年的一
篇文章里把传统村落保护提
高到文明传承的高度,我认
为非常正确。中国社会各界
对传统乡村保护的问题,有
着非常积极的呼应。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但
是从东部、南部和东南部区
域看,具有发达国家的基本
特征。农村人口从西部向东
部、从村落向城镇转移,是
1990—2010年之间最重要
的社会现象,这一巨大的人
口变迁集中表现为城镇人口
急速膨胀、传统村落急速空
心化,不少历史悠久的自然
村落仅仅剩下老人和儿童。
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在中
国面临的问题,与发达国家
相比,具有共同性。例如,
从“二战”后恢复到工业化时
期,德国和日本先后进行的
村落更新或改造项目,具有
几个明显特征:一是以激发
村落内部活力、发展农村经
济作为前提,以改造农村基
本生活设施作为基础展开;
二是村落更新或再造项目以
土地管理法令的再研究作为
保障;三是建立了学术界论
证、公布更新或再造规划、
政府支持的财政额度及投入
指向、个性化改造方案与村
民意愿表达的有效沟通机制
,有效保障村落历史文化、
自然风景、公共空间与私人
空间等要素。综合来看,先
行的国家特别注重传统村落
的“民间日常生活”保存问题

所谓“民间日常生活”的
具体含义是什么?乃指传统
村落村民群体的方言、交往
方式、经济生产活动、衣食
住行、生老病死、教育、节
日活动、传统风俗、民间信
仰活动以及区域性的传统手
工艺活动等,以及上述种种
的精神性、思想性、文化性
、艺术性和物质性表现形态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村落
之所以成为民族文化的保留
者和传承平台,核心在于保
存着这个民间日常生活,它
的内容和方式,在民间日常
生活的基础上,方可承载不
同样式、层次的民族文化。
之所以在这里提出“民间
日常生活”作为传统村落的
文化基础问题,乃是因为看
到目前对待传统村落的两种
观点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并
不同程度地主宰和误导了传
统村落的基本价值指向。一
种是浪漫主义传统村落观,
一种是商业主义传统村落观
。浪漫主义传统村落观把传
统村落理想化、浪漫化,仿
佛传统村落是用来怀旧的,
象征着一切美好的自然与人
类的和谐,田园风光,日出
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
,像是《桃花源记》里的武
陵源,“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但是,这不是民间日
常生活;民间日常生活还包
含在落后生产力条件下的温
饱之苦、辛劳之苦,是传统
村落里百姓的生活常态;生
产关系之阶级阶层压迫、政
治强权和无权地位,以及在
自然面前束手无策,在兵灾
、匪患和种种欺男霸女面前
的悲惨状态,甚至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现过的政
治压迫、思想禁锢和社会运
动之灾,是乡村浪漫主义者
无法想象的,而这,就是大
多数传统村落的民间日常生
活。文人雅士,在欣赏田园
风光和依依炊烟之时,能否
探入茅舍,去看看灶台、铁
锅和橱柜,去看看大量农夫
、农妇的身影,他们是否仍
然饥饿、寒冷?或者他们的
孩子是在劳作还是就学?商
业主义传统村落观呢,则直
接把传统村落改造成伪古典
主义的模板,打造成千篇一
律的青砖瓦房,虚构出一系
列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或
者才子佳人和神异仙境的故
事,两者相嫁接,转化为商
业价值或者政绩价值,成为
行政或市场兜售的噱头,这
一行为成为当下传统村落“
保护”的常态。这两种传统
村落观,一个共同的特点是
把村落与民间日常生活相割
裂,抹杀了民间日常生活在
传统村落里的价值基础,从
而,也直接把世世代代生活
于这一场景的村民们赶出村
落,嫌他们碍事,妨碍了我
们的浪漫主义和商业主义梦
想;他们不在场,我们可以
肆意妄为地文化狂欢。那些
在民间日常生活中久存的精
神性的、思想性的、文化性
的、艺术性的符号,均不在
话下。但是,假如村民不在
场,社群活力不再,传统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