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师手记(让孩子从厌学到爱学)
分类
作者 姚一敏//詹小玲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师精选的七个真实教育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记录了七个厌学的孩子与家长的真实互动以及他们的心路历程,还有家长是如何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成长与蜕变,终于让孩子回归学校,并且爱上学习。
书中对这些案例进行了记录,并加以点评,以期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深入地思考孩子学业问题的本质、家庭教育的互动、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等,从而更好地处理与孩子的关系,促进孩子学业的进步。
作者简介
姚一敏,心理咨询师,潜心从事心理学研究十余年,目前专注于家庭教育研究,并且将一线的心理咨询经验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开创性地提出一系列适合中国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希望通过精微有效地调整父母的行为,改变孩子的家庭生活状态,从根本上协助孩子和家庭。具有在心理咨询一线累积10000小时以上的个案服务时数,7年多团体带领经验。
目录
01 承认了孩子的“普通”,他却开始腾飞
“天之骄子”不过是美丽的幻象
从厌学到再次激发斗志
妈妈认识到自己的受害者意识
在小事中重塑孩子
打破幻觉,承认真相,磨炼品格
孩子的问题大多与父母有关
02 休学5年,未来仍可期
孩子的学习与人际交往问题初现
家庭序位颠倒,父母被孩子耍得团团转
复学后,状态依旧反反复复
引发孩子“求”学的主动性
对于孩子,总想“给”
让孩子不对抗地一点点改变
引导孩子化解对学校的不满
一孩子面前,不要把爱人变成敌人
教育是场“持久战”
03 曾被劝退的孩子。变得乐观且上进
重树父母权威
改变对尊严无感的心理状态
重建家庭序位
在轻松的氛围中,培养孩子的核心品格
转换为温和的心灵底色
孩子内驱力显现
04 反复休学的迷茫少女,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进入不喜欢的高中,孩子反反复复休学
孩子问题集中爆发
亲子关系由对抗到缓和
经由家庭冲突,女儿学会独立
孩子内动力被激发,独自出国留学
05 被校园霸凌伤害的孩子,从崩溃到重拾自信
导致孩子崩溃的几件事
孩子彻底崩溃,父母多方求助
重新出发,找到问题根源
通过信息交流,调整远在异国的女儿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各自奔赴理想
06 孩子颓废辍学,还好最终找回了他
很争气的孩子日渐颓废
幸福来得快,去得也猝不及防
惊觉自己活在20年前
“不给”的痛苦
冲突进一步升级
孩子的复学及高考
孩子上大学后及现在
07 沉迷手机的网瘾少年,扬帆起航重拾学业
孩子沉迷手机,父母焦虑不已
求认可的底层逻辑——“我很好”与“我想好”
妈妈的问题与孩子之间的关联
直面问题,拿回家庭主导权
亲子关系改善,孩子内驱力被调动
夫妻关系同步改善
序言
本书中的案例是整个青
稞工作团队一起合作的成果
,虽然我和詹小玲是主导老
师,但实际工作远比案例呈
现的要复杂很多,因为现实
本来就是复杂的。只是囿于
文字表达,只能选择一定的
角度来呈现。
面对广大的读者,我一
直在考虑如何做到专业性与
可读性的平衡,而本书就是
一个尝试。本书更多的是考
虑可读性与普及性,所以很
多实际上的操作,鉴于其专
业性太强,都已然舍弃。
请读者务必知晓,也不
要盲目加以模仿。
另外,书中的案例呈现
,也只是阶段性的成果,学
习与成长只能是一直在路上
,不进则退。
姚一敏
2022年6月
导语
从教育心理学视角,引导家长和孩子认识、剖析自我,让孩子从厌学的道路上,回归学校。
从根本上解决家庭问题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涉及完整的理论和清晰的案例才能讲清楚。本书根据七个咨询案例,以咨询师的视角讲述案例,其中穿插了对应的理论讲解。
本书选取的辍学孩子都处于初中或高中阶段。此外,这七个案例中,孩子的问题类型和家庭情况各不相同,都比较有代表性。
精彩页
01 承认了孩子的“普通”,他却开始腾飞
小李(化名)原本是班级里的佼佼者,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父母也一直沉浸在别人的羡慕中,以优秀家长的身份和其他父母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
然而升入初中以后,小李忽然出现了厌学、早恋等情况,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李妈妈痛苦不堪,将这一切归咎于孩子去“小饭桌”吃饭,脱离了自己的管束,直到找到我们,在督导小组的学习中,才一步一步找到孩子问题的根源。
有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有三次成长。第一次是承认父母普通,不再寄希望于父母,而愿意承担起改变自己命运的责任;第二次是承认自己普通,心甘情愿地脚踏实地,不再好高骛远;第三次是承认孩子普通,放弃幻觉,看到真实的孩子。
通过学习,李妈妈逐渐直面真实的自己,放下虚荣的思想包袱,也影响着孩子真实地面对自己,由此使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儿子的学习态度、人生态度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过去,小李总是过度在意别人的眼光,总希望自己能活在聚光灯下,成为人群中的焦点,成为众星捧月的对象;而现在,他能够脚踏实地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让我们来看一看,李妈妈是如何协助儿子完成华丽蜕变的。
“天之骄子”不过是美丽的幻象
小李从小就被父母精心培养,学钢琴、学声乐、学口才、学游泳、学篮球,等等,参加各种比赛、表演。他最开心的事就是在表演或者比赛结束后看到妈妈满意的笑容。在学习上,他也从不让父母操心,每次都能考得高分,给妈妈“长脸”。
初二以前,小李在妈妈的精心培养下,毫不意外地成为伙伴中最耀眼的一个,各种比赛奖项拿到手软,获得省、市级各种荣誉,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每每听到别人的夸赞,李妈妈都很享受,那时她每天神采飞扬,以为儿子会这样一直发展下去,永远是被人艳羡的“天之骄子”。
心理专家话你知
有很多孩子都是这样的,早年非常优秀,上初中以后逐渐出现“潜在差生”的特质。事实上,如果父母总是想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孩子出现“潜在差生”的特质几乎是必然的。不是孩子不愿意为了父母而努力,而是人类正常的奋斗规律不是这么谱写的。
从小李上初一开始,因为爷爷奶奶身体不好,不能再专门给他做午饭,父母便把他送到了学校附近的“小饭桌”。虽然李妈妈心里有点不安,但她认为儿子可以让她放心,毕竟他一直是个懂事、上进的孩子,应该能管好自己。
但是自此,小李开始发生变化,每天中午都要从“小饭桌”出去,美其名曰去图书馆看书。晚上回来,也会给父母表现一番,讲一些书里的内容,但晚上做作业时总是游离,有时睡一会儿才勉强起来做作业,看起来很是疲惫。
李妈妈的内心闪过些许不安,但是很快这些念头就滑过了,她觉得自己培养的儿子是上进的、积极的,他只不过是累了、困了。
不久,期末考试,小李的成绩一落千丈,这让李妈妈大跌眼镜。
整个暑假,李妈妈严格管控儿子,监督他学习,想当然地认为学习成绩下降是在“小饭桌”吃饭没人管控导致的,却没有注意到儿子对成绩毫不在意,只是嘴上说要努力,却不见付诸行动。最先察觉到儿子问题的是李爸爸。有一天,李爸爸在工作间隙回到家里,听到儿子在和一个女同学打电话,感觉他们关系很亲密,询问得知是小学时一直很喜欢他的那个女孩。
李妈妈得知此事后生气地冲回家里,指责儿子竟然和一个处处不如自己的女孩子交往,冲动之下把儿子的手机摔碎了。
李妈妈气愤的并不是儿子早恋,而是儿子和一个不如自己的、不优秀的女孩交往。可以看出,李妈妈当时的心态并未摆正。
这个女孩从小学起就喜欢小李,以前经常送他小卡片、小礼物。小李以前一直不以为然,只当她是普通朋友。但是此时他说,在这个女孩子身上,他重新体会到小学时期被人追捧、仰望的感觉,很是受用。
而当时气急败坏的李妈妈根本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没有询问他身上发生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为什么会有如此想法、为何有如此的情感需求、这段时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这些她想都没想,只是看到儿子退步了,只是将儿子的退步归因于这个女孩,归结于“小饭桌”,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育已经出了问题。
在李妈妈的干涉下,这段所谓的“早恋”不了了之。
初三开学后,李妈妈本以为经过暑期的强化管理,儿子的成绩会提升,会回到从前。但事实上,他的成绩根本没有起色、与以前相去甚远。
初三两次月考后,小李的成绩依然没有明显回升。回家路上,一位女同学安慰了他几句,让他倍感温馨,回来后一直跟妈妈念叨。而李妈妈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女孩对当时的儿子来说,是温暖,是支持,是光亮,更没有思考儿子此时为何需要这种温暖,也没有给予疏导。
后来,小李一直向这个女孩子示好,想紧紧抓住这束自认为的光亮,直到被父母发现,多次做工作开导他,才回到正轨。
P1-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4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