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英雄谱--滇西各族人民的抗日战争/滇西抗日战争资料辑录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辑录了为着抗击日本侵略者,滇西各族人民组建游击队,配合中国远征军打击日军;为着大反攻的胜利,滇西各族人民毁家纾难,倾家荡产,自己吃野菜、吃观音土,也要把粮食拿出来给远征军将士;为着大反攻的胜利,几十万民夫运粮运弹,支援前线,他们忍饥挨饿,有的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是滇西各族人民无私的奉献和支援,才取得了滇西抗日战争的胜利。
目录
总序/陈光俊
前言/王琨楼
第一章 游击抗战 风起云涌
中(滇)缅印抗战的特点/王文成
上江地区沦陷与游击战/方国瑜
滇西民众的武装抗日斗争/清园居士
少数民族在滇西抗战中的作用/张竹邦
归化寺阻击战/孙武学
记龙潞游击支队傈僳中队/余五
滇西抗战中的傈僳族游击队/李贵明(傈僳名兰德)
参加龙潞游击队的回忆/方南天
参加龙潞游击队在象达抗击日寇/赵体武口述 蒋从周 陈赛明整理
龙潞游击队敌后抗战纪实/马仲义
龙潞区抗日游击队片断/王开秀
滇西敌后军民抗战纪实/常绍群
龙潞游击支队始末/朱凤儒
滇西影响力最大游击队的三年抗战/闫嘉琪 薛丹
我参加的芒允之战/许本和
盈江人民抗日片断/刀安禄管洪茂 刀一中记录整理
德宏属境的抗日武装及抗日活动/李茂琳
阿佤山区的抗日烽火/段世琳
端掉日军香柏嘴电台/刘思义
第二章 千万民众 奋勇支前
滇西人民对滇西抗战的卓越贡献(节选)/方国瑜
关于反攻前后各种情形报告书/张问德
泸水军民联合抗日战事纪实(节选)/李道生马秉坤
万兴民众支援抗战事迹/苏泽锦
去时挑大米,回来抬伤员/李自忠口述蒋从周整理
抬伤兵、送子弹、血染扁担/张文高口述 戴子红整理
我背弹药上松山/杨永朝口述杨丽娟整理
我去打黑渡为远征军造船/戴金华口述戴子红整理
我送子弹去松山/蒋发伦口述戴子红整理
运龙竹、扎竹筏/段赵贵口述杨开柳整理
驮军粮送子弹,我家贡献出骡马15匹/蒋明孔口述 戴子红整理
童年送军粮/杨从贵口述戴子红整理
我参加骡马大队运弹药/杨永斗口述戴子红整理
军民合作抗日,收复片马纪实/杨约拿(傈僳文记述)
镇康民众的抗日活动/周怀聪
保山(含施甸)民众支前/保山市档案资料
昌宁民众支前/昌宁县档案资料
龙陵民众支前/龙陵县档案资料
腾冲民众支前/腾冲县档案资料
德宏民众支前/德宏州档案资料
抗日战争时期的瓦房/姜兴荣
苦难的岁月,沉重的负担/萧笛
岁月铭记着大理人民抗战支前的历史功绩/常补天
大理在滇西抗日战争中的主要贡献/江从延
一个筑路童工的回忆/刘志声
我所经历的泸水抗战/段承功
岁月易逝,人民相助之恩难忘/吴有春收集整理
第三章 抗日英雄 光耀千秋
云贵监察使“李国老
朱嘉锡与龙潞抗日游击队/王琨楼
忆滇西抗战中遇难的余在海/李从枝
抗日乡长杨绍贵记略/杨清湛
胞兄杨思敬事迹回忆/杨思仁
傈僳族抗日游击队员——余有福/潞西县文史办
倾家为救国赤子梁金山/王琨楼
土司抗日举义旗尽瘁安民线光天/王琨楼
抗日县长张问德正气凛然斥敌遒/王琨楼
父辈爱国抗日的片段回忆/赵景武
第四篇 珍贵史料 彰显历史
龙潞区游击支队初期史料(六件)
卫立煌、龙云等关于滇西边区游击队组织概况及编遣工作的电文(十一件)
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呈报代远征军采购军米情形
保山田粮处电呈统筹军粮
保山县政府呈报协运军粮弹药征雇佚马待遇及运送军粮考核办法
施甸遗存的抗日公文辑录4件
编后
序言
王琨楼
1938年5月,当抗日战争刚刚进行一周年的时候,在延
安的窑洞里,毛泽东以伟大战略家的气魄,挥笔写下了《
论持久战》。在这篇不朽的文章里,毛泽东提出了“兵民
是胜利之本”的著名论断,论述了全面抗战,全民抗战的
观点。
毛泽东指出:“战争的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
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在于民众的无组织状态
。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
来了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
,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日本侵
略者这匹野牛,于1941年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在不到半年
的时间里,侵占了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关岛、新加
坡、印度尼西亚、缅甸等地。1942年3月,在攻陷缅甸后,
顺势沿滇缅公路长驱直入,冲入云南滇西,本以为可以一
鼓作气占领云南,威逼重庆,灭亡中国,不料想陷入滇西
各族人民火烧野牛的阵仗中。
一、游击抗日
1942年5月,日军56师团坂口支队推进到怒江西岸,
工兵独立第24营在紧要关头炸毁了惠通桥,36师106团及时
赶到,阻敌于怒江以西,从而形成了长达两年多的隔江对
峙。为将敌人赶出西南边境,有着保家卫国优秀传统的滇
西各族人民,在曰寇的大举进攻下,从铮铮铁骨的读书人
、心系国运的青年志士,到世袭领主土司、侨居海外的爱
国华侨,倾家荡产,毁家纾难,纷纷组建游击队,配合远
征军作战,给予日军以有力打击。
1942年5月18曰,腾冲县护路营在瓦甸附近的归化寺
与追击的日军发生遭遇战,毙敌中尉队长牧野以下44人,
瓦甸区长孙成孝、纳其中等47人阵亡。5月26日,腾冲县勐
连镇镇长杨绍贵获悉日军从龙陵运送弹药至腾冲,即率领
壮丁30余名,配合预备2师5团3营在香柏嘴伏击,共歼敌83
名,缴获一批武器弹药及部分重要军事文件,镇长杨绍贵
及壮丁20余人壮烈牺牲。
同年5月,朱家锡向民国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昆明行营
主任龙云请缨,成立昆明行营龙潞区抗日游击支队。5月中
旬在施甸万兴天王庙设立司令部,下辖6个大队,活动于勐
棒、木城、平戛、象达、龙河、黑水、蚌渺、龙江、镇安
、白泥塘、杨梅田等地区。
除龙潞游击队外,还有:滇西自卫军第一路军(司令
,土司刀京版,傣族);滇西边区自卫军第二路军(司令
,土司龚授,傣族);滇西自卫军第三路军,辖两个大队
(司令,赵宝贤,汉族);滇西边区自卫军潞江支队,辖
两个大队(司令,土司线光天,傣族);莲山独立支队(
司令,昔马寸时金、太平街刘金生、蛮允许本和);佤山
抗日游击队(司令,罗正明,汉族);福碧泸练民众抗日
自卫队(司令,段浩,白族);傈僳族游击队(曹保祥三
兄弟为首);陇川自卫支队(司令,土司多永安,傣族)
;邦角自卫大队(队长,尚自贵,景颇族);耿沧抗日自
卫队(副司令军,裕卿,傣族);班洪抗日自卫队(司令
,胡忠华,佤族)。这些游击队在日军占领区采取伏击、
截击、奇袭等战术,配合远征军主力作战,有效地牵制、
骚扰和歼灭日军。
各县还分别成立自卫队。保山县(今隆阳区)板桥小
学老师马力生在1942年5月8目的日记中这样记述:“午前
去家,适街上拉夫,乃折至高海村陈大哥家座谈少时。复
出往家里,恰遇张蒙九村中,他挽吾至其住处,并一路告
知于本曰会龙奎垣,其将邀之去城,筹商组织自卫队。…
…吾听此意不禁热血沸腾,此系保国卫民,是乃吾辈之职
,何乐而不为,故当时吾竭力赞成,听凭指挥。”马力生
后任自卫队宣传主任,主要负责抗日宣传工作,写标语、
出壁报、画抗日宣传图,并参与了对自卫队员的文化培训
。昌宁县政府则规定,凡年满18岁以上,45岁以下之男女
,一律编入自卫预备大队,负责保卫家园或听候调动使用
。其他各县做法与此大体相同。
二、参军参战
中国远征军于1942年2月入缅作战,4月29日腊戌失守
,5月1日曼德勒失守,5月8日密支那失守,虽有仁安羌等
战役小胜,总体上是节节败退,第一次缅北作战完全失败
,只好分路撤回。在撤回途中又入野人山险境,10万人仅
有4万人撤回,减员非常严重,急需补充大量兵员。
虽说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
”,于是有了“抓壮丁”这一政府强制行为。然而在滇西
抗日战争中这一情况却有了或多或少的改变。为了抵抗日
军的疯狂进攻,在几次补充的兵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自
愿入伍的。杨世雄老人说,他就是看到怒江以西被日军占
领,人民流离失所,才主动报名参加远征军的。“那时的
想法就是把日本赶出去。”1943年参加远征军的张炳善老
人说,当时抽丁是抽着他哥,他就和哥争,最后是他争赢
了。别人是躲抓壮丁都还躲不及,他却还争着去。跟他一
样的青年农民不在少数。他随预备二师在腾冲打游击期间
,曾有过两次征兵补员,与过去抓壮丁不同的是,这两次
征的兵是主动从军,是由父母兄妹送来的。还有一些中学
生,心怀“国难当前,匹夫有责”思想,毅然加入抗日队
伍中来。
在新增兵
导语
本书所收录的文章,系统展示了滇西各族人民为抗日战争做出的贡献,生动再现了滇西各族人民修公路、架桥梁、运粮食、送弹药,积极支援前线的壮举,特别是在隔江对峙的两年多抗战岁月里,他们成立各种游击队、自卫队,以各种方式打击敌人,形成了一部感人至深的英雄谱。
后记
滇西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滇西抗战是中国
抗曰将士、各族各界人民群众、爱国侨胞、盟军官兵团结
一心、同仇敌忾,为捍卫人类尊严、独立、自由而进行的
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正义之战,也是在八年的
抗日战场上全歼日军并率先把日本侵略者赶出国门之战,
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反攻并最终取得胜利的转折点。不仅
如此,滇西抗战的胜利彻底打破了法西斯轴心国会师中东
的战略图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接触滇西抗战这段历史,始于1994年。在滇西抗战
胜利50周年之际,由中共保山地委、保山行政公署主办,
地委宣传部承办,举办第一次“中印缅战场滇西战役国际
学术研讨会”。我因在保山地委宣传部工作,参与组织了
这次研讨会。参会的有二战期间的美国老兵、台湾的抗战
老兵,有香港地区和日本的二战研究专家。收到的稿件很
多,都是老兵回忆录、亲历者的文章,都是第一手资料。
也就是在这次研讨会后,市政协、市委宣传部、市史志委
先后收集整理出版了有关滇西抗战史料集,一些学者和作
家也推出与滇西抗战相关的专著,大量学术研究成果也在
报刊和网络上发表,滇西抗战这段历史逐渐进入人们视野

10年后的2004年,第二次“中印缅战场滇西战役国际
学术研讨会”在腾冲举行,收到亲历者的文章就少了,多
的是纪念性的文章或是老兵后人整理的文章。可喜的是,
经过10年的酝酿,滇西抗战这段历史已经得到社会的普遍
关注。在这次研讨会后,一个新的突破是以滇西抗战为题
材的影视剧创作、拍摄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我因工
作都是在宣传、文化、电影、电视单位和部门转圈,从此
与滇西抗战段历史就有了不解之缘。2006年初,市政府出
台了《保山市外来影视剧拍摄以奖代补办法》,国内知名
影视制作公司到保山拍摄了《滇西往事》《滇西一九四四
》《翡翠凤凰》《中国远征军》和电影《腾越殇魂》一系
列反映“滇西抗战”的影视作品,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卫
视播出,滇西抗战这段历史因此为更多人所熟知,我为能
够在其中尽之以微薄之力而感到欣慰。
2014年是滇西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隆阳区、腾冲县
、龙陵县、施甸县都有活动举行,很多老兵已经凋零,能
够参加活动的老兵非常少,而且都是90上寿的老人了。除
了有关滇西抗战的文学作品,能够收集到的原始资料也就
基本没有了。
经过20多年对滇西抗战史的感知,深深地体会到只有
亲历者的回忆、目睹者的讲述、战地记者的报道,才是最
原本的资料。唯有这些资料,才是我们最应当珍藏的。
事实上,在一些有关滇西抗战的纪实文学作品中,作
者少不了要对当时的场景和对话进行模拟或是还原,但这
种不论是模拟或是还原,就有了作者本人自以为是的东西
。就语言来说,很多亲历者文化水平不高,有的甚至大字
不识一个,在他们的回忆和讲述中,他们的语言是朴实无
华的,是原汁原味的。他们对战争有着真实的体验,他们
所讲述的是对于战争和战争中某个环节的切身感受,是生
与死的体验,比之一些后人创作的语言顺畅、辞藻华丽的
文学作品来说,原始资料读起来有些梗椤绊倒,但韵味无
穷,蕴藏的信息量相当大,简单朴素的语言后面,是宏大
的战争画面,让我们有着更为强烈的震撼和感动。
鉴于自1994年第一次滇西大战研讨会后20多年的时间
,很多有关滇西抗战的文章纷纷发表,人们对中印缅战场
抗日战争的研究,从整理史料到撰写论文专著,可谓硕果
累累。很多珍贵的资料也被发掘出来,也出了不少的资料
文集。但就总体而言,多是中国远征军两次入缅作战的记
录,对于滇西各族人民在滇西抗战中的贡献,这方面的资
料显单薄和零乱。于是借此次机会,侧重于滇西各族人民
在滇西抗战中的作用和贡献,分三辑收集整理。
第一辑《滇缅路——血肉筑成抗战路》。滇缅公路是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唯一的国际通道,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作
出了卓越的贡献,因而被称为“功勋路”。然而,修筑这
条路的云南滇西各族人民,他们中许多人是老年人、妇女
甚至是少年儿童。他们自带干粮和被褥,露宿荒野。工程
开始后,各种湿热病症很快就演化成疟疾,工伤事故每天
都有发生,夺去了很多筑路者的生命,但滇缅公路的建设
却从未因此而停止过。在一些人死去之后,马上又会有一
些人替补上来,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建造了这条堪比大运河
的公路。本辑虽然辑录了修筑滇缅公路的许多资料,但修
筑这一条公路的滇西民众所付出的艰辛和血泪,远远超出
了本辑所录文章能够承载的重量。
第二辑《大轰炸——滇西的血色记忆》。由于滇缅公
路在抗击日本侵略中的“输血管”作用,日本启动了“断
”作战,疯狂轰炸滇缅公路上的桥梁及滇西重镇保山。特
别是在1942年5月4日、5日的大轰炸中,近万人被炸死炸伤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轰炸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滇缅公路沿线的百姓为了躲避轰炸,纷纷逃离家园,成千
精彩页
中(滇)缅印抗战的特点
王文成
1945年1月,中美英联军在缅甸胜利会师,标志着中(滇)缅印抗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中(滇)缅印抗战的胜利,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本文拟对中(滇)缅印抗战的主要特点进行简要探讨,并以此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中(滇)缅印抗战:亚太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缩影
中(滇)缅印抗战,是以中、美、英为主的反法西斯阵营,在中国云南与缅、印交界地带,与日本军国主义展开的一场殊死搏斗。它集中体现了亚太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共同性、复杂性和阶段性,是亚太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缩影,这是中(滇)缅印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发动了旨在“保障马来半岛作战的侧背安全、切断援蒋路线、加大对印度和中国的压力”的“缅甸作战”。挫败日军“缅甸作战”图谋,既是阻止日本法西斯扩大侵略战果的要求,又是维系中国获取外援唯一通道、稳定抗战后方的要求,也是美国支持中国拖住日军主力、建立反攻基地,英国稳住远东局势、维护其殖民利益的要求。因此,在日军侵缅之际,中美英签署了《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1942年2月,日军直逼仰光,英军请求中国远征军急速入缅,中(滇)缅印抗战爆发。
远征军入缅后,克服诸多不利因素,以高昂的代价取得了同古、斯瓦、仁安羌、棠吉诸战役的胜利,使日军受到了沉重打击,把英军的作战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但日军4月29日急速推进腊戌,截断了远征军后路。远征军一部被迫退入印度,大部绕道退回云南。日军长驱北上,5月3日侵入滇西,5日受阻于惠通桥,中(滇)缅印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的中(滇)缅印战场上,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各种力量进一步聚集。滇西方面,中国远征军严密防守、积极整训,筹备反攻,并派出部队深入敌后,与沦陷区汉、傣、景颇、傈僳、佤、拉祜、布朗、德昂、阿昌、白、彝、回等各族民众一道,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争。印度方面,中国远征军重组为中国驻印军。中美联合开通了从印度阿萨姆到中国的“驼峰航线”,1942年5月至1945年8月,累计13.5万吨的战略物资和5万多名中国受训官兵,通过这条航线实现了对世界屋脊的跨越。194s年春,驻印军开始与美军一道修筑中印公路、铺设输油管线。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和中美}昆合部队从印度率先反攻,先后收复胡康、孟拱河谷,攻克密支那、八莫、腊戌,歼敌3万多。滇西远征军1944年5月反攻,歼敌2万多,在中国战场上率先把日军赶出了国门。1945年1月28日、3月30日,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英美盟军分别在芒友和乔梅会师,中(滇)缅印抗战的战略反攻,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显然,中(滇)缅印抗战是亚太地区最主要的反法西斯力量,在中缅印地区共同组织的一场跨国界的反法西斯战争。它既有共同的反法西斯目标,汇集了亚太地区的主要抗日力量,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阶级关系和政党关系。它完整地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并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
中(滇)缅印抗战: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滇)缅印抗战以挫败日军灭亡中国的计划为目的,从一开始就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日军侵占滇西后,战场又直接扩大到了中国境内。更重要的是,中(滇)缅印抗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西线战场,与东线战场互相策应,最终打败侵略者,共同揭开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篇章。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