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园盛夏,盈塘季荷,临清狮猫,琼楼玉宇,万物无有不可爱者;
漂洋过海,岁月琐记,故园情思,缅怀师友,万事无有不走心者;
这是一个真实的学者季羡林,在日常生活里流露出的真切诗意,在细微琐事中感受到的无穷逸趣。
季羡林所著的《季羡林的诗意人生套装(共4册)(精)》,一本书一个主题,分别从辗转他乡与故乡的人生经历、从怯懦的童年到从容的晚年的成长历程、饲养猫狗的生活闲趣、体察天地山川的有感而发四个角度,展现一个立体、真实、可爱的文化老人——季羡林。
随书附赠四张精美明信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季羡林的诗意人生套装(共4册)(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季羡林 |
出版社 | 鹭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燕园盛夏,盈塘季荷,临清狮猫,琼楼玉宇,万物无有不可爱者; 漂洋过海,岁月琐记,故园情思,缅怀师友,万事无有不走心者; 这是一个真实的学者季羡林,在日常生活里流露出的真切诗意,在细微琐事中感受到的无穷逸趣。 季羡林所著的《季羡林的诗意人生套装(共4册)(精)》,一本书一个主题,分别从辗转他乡与故乡的人生经历、从怯懦的童年到从容的晚年的成长历程、饲养猫狗的生活闲趣、体察天地山川的有感而发四个角度,展现一个立体、真实、可爱的文化老人——季羡林。 随书附赠四张精美明信片。 内容推荐 季羡林所著的《季羡林的诗意人生套装(共4册)(精)》,包含《莫问他乡与故乡》、《月下清荷檐下猫》、《忆着烟村旧风景》、《寸草丹心万里程》四册书。 《莫问他乡与故乡》:留德十年,京城半生,无论在哪里经历的,都是真实的人生,故乡与他乡的概念早已融合在一起,既是他乡,也是故乡,所以还是莫要“问”了吧。 《月下清荷檐下猫》:滕影荷声,雪猫扑影,故乡风景,生活闲趣,季羡林老先生用朴素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大千世界中令人欢喜、令人沉思的点点滴滴。 《忆着烟村旧风景》:从童年时期的胆小怯懦到少年时期的勇敢自信再到晚年的谦卑从容,作者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农村孩子成长为一位名传遐迩的学界泰斗,其心路历程诉诸笔端,引人慨叹。 《寸草丹心万里程》:本书是季老先生以一颗赤子之心,体察天地山川、人文世情所作的山水游记与人文访记。季老先生借游览名山大川、庙宇楼阁之际会,发思古之幽情,感慨宇宙之无穷与盈虚之有数。 目录 《寸草丹心万里程(精)》目录 第一辑 寄意山水野情惬 黄昏 听雨 听雨 喜雨 登黄山记 登庐山 富春江边 瑶琳仙境 富春江上 观天池 换了人间——北戴河杂感 火焰山下 望雪山——游图利凯尔 西樵山 西双版纳礼赞 游石钟山记 游小三峡 飞越珠穆朗玛峰 石林颂 第二辑 畅览楼台涌文思 登蓬莱阁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大觉寺 游唐大招提寺 观秦兵马俑 奇石馆 在敦煌 中央电视台南海影视城 德里风光 逛鬼城 海德拉巴 汉城忆燕园 深圳掠影 星光的海洋 延吉风情 春满燕园 台北街头小景 重过仰光 别稻香楼——怀念小泓 《月下清荷檐下猫(精)》目录 第一辑 雪猫戏扑风花影 老猫 咪咪 咪咪二世 兔子 加德满都的狗 一条老狗 乌鸦和鸽子 神牛 临清狮猫 喜鹊窝 鳄鱼湖 一只小猴 南国桃园 回家——万物无有不可爱者 第二辑 柔蓝一水萦花草 清塘荷韵 枸杞树 海棠花 香橼 马缨花 夹竹桃 处处花开夹竹桃 荷之韵 五色梅 槐花 怀念西府海棠 洛阳牡丹 美人松 五样松抒情 二月兰 石榴花 从南极带来的植物 芝兰之室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 幽径悲剧 一朵红色石竹花 科纳克里的红豆 神奇的丝瓜 晨趣 山中逸趣 园花寂寞红 《忆着烟村旧风景(精)》目录 第一辑 羁人又动故乡情 我的童年 寸草心 元旦思母 我的家 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赋得永久的悔 寻梦 月是故乡明 母与子 红 老人 天上人间 忆念荷姐 小姐姐 第二辑 十载留心向学堂 我的小学和中学 小引 回忆一师附小 回忆新育小学 回忆正谊中学 回忆北园山大附中 回忆济南高中 结语 我的中学时代 初中时期 高中时代 我的第一位老师 忆念胡也频先生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我和济南——怀鞠思敏先生 何仙槎(思源)先生与山东教育 第三辑 青春作伴好还乡 《还乡十记》小记 临清县招待所——《还乡十记》之一 聊城师范学院——《还乡十记》之一 故乡行(节选) 楔子 在车厢中 盛大的欢迎 官庄扫墓 临清的宴会 祝寿大会 祝寿晚会 环游临清市 《莫问他乡与故乡(精)》目录 第一辑 漂洋过海求真知 遥远的怀念 德国学习生活回忆 初抵柏林 哥廷根 表的喜剧——欧游散记之一 听诗——欧游散记之一 遥远的怀念 德国学习生活回忆 初抵柏林 哥廷根 表的喜剧——欧游散记之一 听诗——欧游散记之一 我的老师们 反希特勒的人们 我的女房东 伯恩克(Boehncke)一家 迈耶(Meyer)一家 盟国 优胜记略 留在德国的中国人 章用一家 忆章用 纪念一位德国学者西克灵教授 重返哥廷根 追忆哈隆教授 第二辑 北京城的人和事 黎明前的北京 北京忆旧 我爱北京 我爱北京的小胡同 我和北大图书馆 春归燕园 燕园盛夏 春满燕园 梦萦未名湖 试读章节 我的家 我曾经有过一个温馨的家。那时候,老祖和德华都还活着,她们从济南迁来北京,我们住在一起。 老祖是我的婶母,全家都尊敬她,尊称之为老祖。她出身中医世家,人极聪明,很有心计。从小学会了一套治病的手段,有家传治白喉的秘方,治疗这种十分危险的病,十拿十稳,手到病除。因自幼丧母,没人替她操心,耽误了出嫁的黄金时刻,成了一位山东话称之为“老姑娘”的人。年近四十,才嫁给了我叔父,做续弦的妻子。她心灵中经受的痛苦之剧烈,概可想见。然而她是一个十分坚强的人,从来没有对人流露过,实际上,作为一个丧母的孤儿,又能对谁流露呢? 德华是我的老伴,是奉父母之命,通过媒妁之言同我结婚的。她只有小学水平,认了一些字,也早已还给老师了。她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一生没有跟任何人闹过对立,发过脾气。她也是自幼丧母的,在她那堂姊妹兄弟众多的、生计十分困难的大家庭里,终日愁米愁面,当然也受过不少的苦,没有母亲这一把保护伞,有苦无处诉,她的青年时代是在愁苦中度过的。 至于我自己,我虽然不是自幼丧母,但是,六岁就离开母亲,没有母爱的滋味,我尝得透而又透。我大学还没有毕业,母亲就永远离开了我,这使我抱恨终天,成为我的“永久的悔”。我的脾气,不能说是暴躁,而是急躁。想到干什么,必须立即干成,否则就坐卧不安。我还不能说自己是个坏人,因为,除了为自己考虑外,我还能为别人考虑。我坚决反对曹操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就是这样三个人组成了一个家庭。 为什么说是一个温馨的家呢?首先是因为我们家六十年来没有吵过一次架,甚至没有红过一次脸。我想,这即使不能算是绝无仅有,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把这样一个家庭称之为温馨不正是恰如其分吗?其中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我们全家都尊敬老祖,她是我们家的功臣。正当我们家经济濒于破产的时候,从天上掉下一个馅儿饼来:我获得一个到德国去留学的机会。我并没有什么凌云的壮志,只不过是想苦熬两年,镀上一层金,回国来好抢得一只好饭碗,如此而已。焉知两年一变而成了十一年。如果不是老祖苦苦挣扎,摆过小摊,卖过破烂,勉强让一老——我的叔父,二中——老祖和德华,二小——我的女儿和儿子,能够有一口饭吃,才得度过灾难。否则,我们家早已家破人亡了。这样一位大大的功臣,我们焉能不尊敬呢? 如果真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的话,那就是老祖和德华。她们忙忙叨叨买菜、做饭,等到饭一做好,她俩却坐在旁边看着我们狼吞虎咽,自己只吃残羹剩饭。这逼得我不由不从内心深处尊敬她们。 我们曾经雇过一个从安徽来的年轻女孩子当小时工,她姓杨,我们都管她叫小杨,是一个十分温顺、诚实、少言寡语的女孩子。每天在我们家干两小时的活,天天忙得没有空闲时间。我们家的两个女主人经常在午饭的时候送给小杨一个热馒头,夹上肉菜,让她当午饭吃了,立即到别的家去干活。有一次,小杨背上长了一个疮,老祖是医生,懂得其中的道理。据她说,疮长在背上,如凸了出来,这是良性的,无大妨碍。如果凹了进去,则是民间所谓的大背疮,古书上称之为疽,是能要人命的。当年范增“疽发背死”,就是这种疮。小杨患的也恰恰是这种疮。于是,小杨每天到我们家来,不是干活,而是治病,主治大夫就是老祖,德华成了助手。天天挤脓、上药,忙完整整两小时,小杨再到别的家去干活。最后,奇迹出现了,过了几个月,小杨的疽完全好了。老祖始终没有告诉她这种疮的危险性。小杨离开北京回到安徽老家以后,还经常给我们来信,可见我们家这两位女主人之恩,使她毕生难忘了。 我们的家庭成员,除了“万物之灵”的人以外,还有几个并非万物之灵的猫。我们养的第一只猫,名叫虎子,脾气真像是老虎,极为暴烈。但是,对我们三个人却十分温顺,晚上经常睡在我的被子上。晚上,我一上床躺下,虎子就和另外一只名叫猫咪的猫,连忙跳上床来,争夺我脚头上那一块地盘,沉沉地压在那里。如果我半夜里醒来,觉得脚头上轻轻的,我知道,两只猫都没有来,这时我往往难再入睡。在白天,我出去散步,两只猫就跟在我后面,我上山,它们也上山;我下来,它们也跟着下来。这成为燕园中一条著名的风景线,名传遐迩。 这难道不是一个温馨的家庭吗? 然而,光阴如电光石火,转瞬即逝。到了今天,人猫俱亡,我们的家庭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形单影只,过了一段寂寞凄苦的生活。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隔了不久,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的学生,了解到我的情况之后,立刻伸出了爱援之手,使我又萌生了活下去的勇气。其中有一位天天到我家来“打工”,为我操吃操穿,读信念报,招待来宾,处理杂务,不是亲属,胜似亲属。让我深深感觉到,人间毕竟是温暖的,生活毕竟是“美丽的”(我讨厌这个词儿,姑一用之)。如果没有这些友爱和帮助,我恐怕早已登上了八宝山,与人世“拜拜”了。 那些非万物之灵的家庭成员如今数目也增多了。我现在有四只纯种的,从家乡带来的波斯猫,活泼、顽皮,经常挤入我的怀中,爬上我的脖子。其中一只,尊号毛毛四世的小猫,正在爬上我的脖子,被一位摄影家在不到半秒钟的时间内抢拍了一个镜头,赫然登在《人民日报》上,受到了许多人的赞扬,成为蜚声猫坛的一只世界名猫。 眼前,虽然我们家只剩下我一个孤家寡人,你难道能说这不是一个温馨的家吗? P27-31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