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集结了海峡两岸最具代表性的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书中遴选的作品,更是大多都斩获过儿童文学大奖,如——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等……如《小白船》《猎熊》《能言树》《不动脑筋的故事》等。
分量厚重,篇篇经典,但篇幅却很轻巧。
都是情节简明、考验作家功底的短篇,短的5页左右,长的也就20多页,孩子很快就能消化完整个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木偶人水手/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百篇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集结了海峡两岸最具代表性的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书中遴选的作品,更是大多都斩获过儿童文学大奖,如——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等……如《小白船》《猎熊》《能言树》《不动脑筋的故事》等。 分量厚重,篇篇经典,但篇幅却很轻巧。 都是情节简明、考验作家功底的短篇,短的5页左右,长的也就20多页,孩子很快就能消化完整个作品。 作者简介 李学斌,籍贯宁夏平罗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做过中学教师、杂志编辑、图书编辑室主任、少儿文学期刊主编。现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初等教育系。 1996年开始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已发表作品近300万字。小说代表作有《蔚蓝色的夏天》《走出麦地》《塔校故事》《天使没有长大》《咫尺天堂》等;理论、评论代表作有《论儿童文学游戏精神》《论儿童文学幽默效应》《儿童文学的多维阐释》《审美的侧影》等。 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上海文艺创作精品奖、上海作家协会优秀作品奖等多种奖项。 目录 萤灯/许地山 小白船/叶圣陶 兔子的故事/郑振铎 猎熊/丰子恺 一片槐叶/赵景深 能言树/巴金 散花的仙子/高士其 不动脑筋的故事/张天翼 落潮先生和涨潮先生/陈伯吹 我是一张钞票/方轶群 听来的童话/梅志 镜子的故事/贺宜 狐狸打猎人的故事/金近 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 木偶入水手/郭风 编后记/李学斌 序言 中国儿童文学,一百 年了。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 适宜于儿童阅读的文学作 品,古已有之,一直存在 。 不过,自觉意义上的 儿童文学则是晚近的事。 关于西方儿童文学,权威 的说法是:“十八世纪下 半叶,儿童文学第一次以 一种明显和独立的文学形 式出现。在此之前,它还 只处在萌芽时期,到了二 十世纪,才发展得绚丽多 彩。”(《简明不列颠百科 全书》第2卷,第794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年版) 在中国,自觉意义上 的儿童文学萌发于五四新 文化运动前后。1917年 ,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启 之年。这一年,胡适、陈 独秀分别发表划时代雄文 《文学改良刍议》和《文 学革命论》,包括儿童文 学在内的中国新文学无不 受惠于随之开启的五四新 文化运动的洗礼。正如茅 盾所说:…儿童文学’这名 称,始于‘五四’时代。”( 茅盾《关于“儿童文学”》 ,载《文学》第4卷第2号 ,1935年2月) 中国儿童文学的自觉 ,首先源自对儿童的“发 现”和重视。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主将,鲁迅之于推动中 国现代文化的进程有着不 可估量的影响。鲁迅不仅 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 者,同时也是中国儿童文 学卓越的建设者。鲁迅十 分重视儿童教育。他认为 ,儿童教育的问题,于我 们民族的前途有着极大的 关系。那些以封建伦理道 德去规范儿童的蒙学读物 ,势必造成“孩子长大, 不但失掉天真,还变得呆 头呆脑”(鲁迅《准风月谈 ·新秋杂识》,载《申报· 自由谈》,1933年9月2 日)。鲁迅一方面无情批 判戕害儿童的封建思想, 一方面更提出了自己的“ 立人”主张。鲁迅认为:“ 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 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 性而张精神。”(鲁迅《坟 ·文化偏至论》,载《河 南》月刊第7号,1908年 8月)要彻底改变“愚弱”的 国家面貌,首要的任务是 “立人”。“立人”当然须从 儿童做起。对于“立人”, 鲁迅认为:第一,应该使 儿童有健康的身体,“养 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 ;而身材瘦弱,精神萎靡 ,绝不是“将来‘人’的萌芽 ”。第二,儿童要有生动 活泼的精神,没有“被压 迫得瘟头瘟脑”和胆怯萎 缩的心理状态;应该朝气 蓬勃,生动活泼,积极主 动;不唯唯诺诺,老成持 重,“温文尔雅,不大言 笑,不大动弹”。第三,“ 尊个形而张精神”,儿童 应该具备敢想敢做的顽强 品格;“驯良”之类并不是 美德。“但发展开去,对 一切事无不驯良,却绝不 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 出息。”(鲁迅《且介亭杂 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载《新语林》半月刊第 4期,1934年8月20日)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生 和发展是与周作人为之做 出的巨大努力分不开的。 1920年,周作人在一次 题为《儿童的文学》的演 讲中首次提出了“儿童的 文学”概念(见《新青年》 第8卷第4号,1920年12 月)。他从“儿童的”和“文 学的”这两个方面入手, 对儿童文学进行理论阐释 ,可谓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周作人强调“儿童的”文 学,目的在于强调儿童需 要文学。儿童不是缩小的 成人,儿童有自己“内外 两面的生活”,与成人一 样,儿童也有自己独立的 人格。既然如此,与成人 一样,儿童也需要文学。 周作人强调儿童的“文学” ,目的在于强调文学对于 儿童的重要性。在中国不 是没有文学,而是太“偏 重文学”,而儿童又向来 不被真正理解,“所以在 文学中可以供儿童之用的 ,实在绝无仅有”。这确 乎是中国的实际情况。在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 儿童从来不被重视,儿童 文学实在少得可怜,即使 在这少得可怜的儿童文学 中,也充满了大量的“非 儿童”成分。儿童既不被 重视,儿童文学观自然无 法确立,儿童文学观无法 确立,儿童文学的自觉意 识就根本无从谈起。如果 说,在周作人之前的梁启 超、孙毓修等人的有关儿 童文学的意见,很大程度 上还只是一种零散的、不 经意的、非自觉的议论, 那么,周作人有关儿童文 学的意见,则无疑是一种 有意识、有目的、自觉的 研究了。他首次明确地提 出了“儿童的文学”这一概 念(这一概念后来逐渐简 化为“儿童文学”),这不 能不说是周作人对前人的 一个重要突破。可以说, 周作人是中国儿童文学发 展进程中一位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人物。 由于周作人的儿童文 学观有着较为坚实的理论 依托,因而“儿童的文学” 这一概念的提出,很快赢 得了人们的赞许和认同。 1921年,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成立伊始, 即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 “儿童文学运动”。除了周 作人本人又发表常人完全 无法知晓的背后辛苦。他 说,我看你蛮合适做这件 事。这个时候,老人家已 年逾九旬。自那以后,我 开始认真考虑老人家的建 议了。 不久,我拿出了编选 方案。我设想中的这套文 丛,主体阅读对象定位于 当代少儿读者,非纯史料 钩沉,强调当代意识和史 家眼光。百年框架的设定 亦反复斟酌考量:完整自 然世纪时间,即1900- 2000;孙毓修编写《童 话》丛书1908年初始出 版时间,即1908-2008; 新文 导语 “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百篇”是一套值得珍藏的经典书系。它汇集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短篇原创儿童文学的精品力作,集中展现了中国现当代名家的艺术风采,同时让我们得以窥见百余年来中国儿童观和儿童文学观的发展演进。它将引领读者领略这些至美佳作,含英咀华,品味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不朽内涵和隽永意味。 本书是其中一本。 后记 李学斌 承蒙总主编孙建江先 生邀约,担任“中国儿童 文学百年百篇·童话卷”主 编,这于我是颇为荣幸的 事。我深知,作为大型儿 童文学选粹图书,“中国 儿童文学百年百篇”立足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进程而 索隐钩沉、挹芬揽翠,其 意义自是不凡。 具体而言,且不说它 在童年文化层面上的耙梳 、甄别之功,以及童年表 达意义上的呈览、厘定之 责,单就其童话文脉上的 积累、传承功能和审美实 践中的推优、示范效应, 也足以见出其出版价值。 在我的理解中,作为 百年中国儿童文学一扇“ 艺术之窗”,“中国儿童文 学百年百篇·童话卷”至少 应体现以下四重意义:一 、注重历时性。通过对百 年中国原创童话的检视和 巡礼,清晰体现原创童话 的文体嬗变。二、强调审 美性。经由不同文学时期 多种风格原创童话作品的 展示,让读者看到百年中 国童话的整体风貌。三、 凸显多样性。通过百位童 话家丰富多彩、风格迥异 的童话作品,呈现中国原 创童话之斑斓多姿。四、 标举典范性。通过对优秀 童话作品的遴选、甄别, 树立中国原创童话艺术参 照系,为中国童话走向世 界、走向未来提供可资借 鉴的审美坐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 国儿童文学百年百篇·童 话卷”的编纂、出版,不 仅为儿童文学教育者、研 究者提供了翔实而精粹的 研究资料,而且也是针对 普通读者童话审美需求的 贴心馈赠。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选编中,我恪守“历时 性与即时性相结合”“经典 性与当代性相统一”的选 文思路,从“高”“全”“优”“ 新”四个层面甄别、遴选 童话文本。具体为:“高” 指童话审美的艺术性。选 编中,童话形式上的新奇 、动感、趣味,与内容层 面的深邃、悠远、隽永等 量齐观,都作为审定文本 的重要指标。以此为参照 ,编者力求所入选的短篇 童话作品能集中体现百年 中国童话螺旋上升、绵延 不息的艺术流程和审美轨 迹。“全”指童话品类的丰 富性。书中所遴选的百篇 童话作品无论题材内容, 还是表现形式,都丰富多 彩,从整体上涵盖了从“ 五四”中国原创童话萌蘖 到当下原创童话多元发展 之百年中国童话概貌。“ 优”指童话质地的优异性 。入选“中国儿童文学百 年百篇·童话卷”的百篇童 话作品,基本都是作家艺 术水准最高、影响最大的 代表作。“新”则指童话作 品的当代性。“中国儿童 文学百年百篇·童话卷”在 凸显“历时性”“经典性”的 同时,兼顾“即时性”和“ 当代性”,具体就是在选 文篇目厘定上,以新世纪 (2000年)为界,既确 立一、二、三、四代童话 家作品的主体地位,也标 示新世纪以来,原创童话 新人新作的不可替代性。 截至目前,编选已接 近尾声。回想起来,上述 探幽烛微、沉潜思索的选 文甄别、厘定工作固然令 我受益匪浅,而实际上, 整个选编过程更让我感慨 良多。 此前,我已经主编过 《中国儿童文学作品导读 》《世界经典文学小学生 分级阅读文库》等近百种 儿童文学图书,也算经验 丰富。可主编“中国儿童 文学百年百篇·童话卷”的 过程却让我恍然惊觉:选 编类图书看似简单,实则 高下悬殊。而总主编孙建 江先生对包括“童话卷”在 内的整套“中国儿童文学 百年百篇”从整体策划到 文稿审核各个环节的严格 把定,恰恰体现了编者的 境界。 首先是体例的拟定。 做过选编的人都知道,汇 编图书,最简单的操作方 式是“剪刀+糨糊”。可孙 建江总主编偏偏选择了最 耗时、耗力,当然也是最 专业、严谨的做法:择优 式选文+考证式探源+索 引式排序。当然,唯其如 此,包括“童话卷”在内的 “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百篇” 才显出了某种不降格、不 流俗的独特。 其次是选文的甄别。 与诸多选编、汇编图书编 者“生杀予夺”“一言九鼎” 不同,包括“童话卷”在内 ,“中国儿童文学百年百 篇”诸多入选篇目的厘定 ,都是反复斟酌、讨论的 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孙 建江先生全程参与选编工 作:兢兢业业耙梳选文, 身体力行搜寻原刊,不辞 辛劳复印定篇,一丝不苟 审核成稿。这种严谨求真 、精耕细作的工作态度, 委实令人感佩。在此,谨 向孙建江总主编致敬。 还须说明的是,选编 过程中,我的研究生吴易 霏参与了搜寻原文、复印 选文、查找出处、整理目 录等一系列工作。小吴同 学尽管研究生读的是初等 教育学,但她喜欢文学编 辑工作,发表过多篇图书 评论,加之本科学的是传 媒专业,所以做起工作来 ,也是熟门熟路、兴致勃 勃。这份实实在在的图书 选编工作无疑将会为她未 来从事少儿出版工作夯实 基础。 写这篇后记时,“中国 儿童文学百年百篇·童话 卷”已交付于编辑手中。 我深信,随着这本书的正 式出版,广大读者不仅会 领略到中国童话百年历程 摇曳生姿的艺术神采,而 且会从中探寻到中国儿童 文学丰赡、灵动的审美轨 迹。 由此,上述童话选编 工作就更显价值、意义。 无疑,这是作为编者 的一份欣然、一种幸运。 2019年5月3日 书评(媒体评论) “百年百篇”是另一种 形式的中国现当代儿童文 学史。在这里,我们看到 了中国儿童文学作家在艺 术道路上不断奋进和努力 超越的身影。 ——著名儿童文学作 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高洪波 “百年百篇”借孩童之 眼,记录了中华民族近一 百年的历史变迁。而永恒 不变的,是一篇篇闪光的 文字里对真、善、美的追 求和守护。 ——著名儿童文学作 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金波 题材多样,手法各异 ,门类俱全,“百年百篇” 把迥异的个体童年排列在 一起,组成了独一无二的 “中国故事”大合唱。 ——著名童书出版家 、中国版协原副主席、 CBBY原主席 海飞 精彩页 萤 灯 许地山 萤是一种小甲虫。它的尾巴会发出青色的冷光,在夏夜的水边闪烁着,很可以启发人们的诗兴。它的别名和种类在中国典籍里很多,好像耀夜、景天、熠耀、丹良、丹鸟、夜光、照夜、宵烛、挟火、据火、炤嶙、夜游女子、蚜、炤等都是。种类和名目虽然多,我们在说话时只叫它作萤就够了。萤的发光是由于尾部薄皮底下有许多细胞被无数小气管缠绕着。细胞里头含有一种可燃的物质,有些科学家怀疑它是一种油类,当空气通过气管的时候,因氧化作用便发出光耀。不过它的成分是什么。以及分泌的机关在哪里,生物学家还没有考察出来,只知道那光与灯光不同,因为后者会发热,前者却是冷的。我们对于这种萤光,希望将来可以利用它。萤的脾气是不愿意与日月争光的。白天固然不发光,就是月明之夜,它也不大喜欢显出它的本领。 自然的萤光在中国或外国都被利用过。墨西哥海岸的居民从前为防海贼的袭掠,夜间宁愿用萤火也不敢点灯。美洲劳动人民在夜里要通过森林,每每把许多萤虫绑在脚趾上。古巴的妇人在夜会时,常爱用萤来作装饰,或系在衣服上,或做成花样戴在头上。我国晋朝的车胤.因为家贫,买不起灯油,也利用过萤光来读书。古时好奇的人也曾做过一种口袋叫作聚萤囊,把许多萤虫装在囊中,当作玩赏用的灯。不但是人类,连小裁缝鸟也会逮捕萤虫,用湿泥粘住它的翅膀安在巢里,为的是叫那囊状的垂巢在夜间有灯。至于扑萤来玩或做买卖的,到处都有。有些地方,像日本,还有萤虫批发所,一到夏天就分发到都市去卖。隋炀帝有一次在景华宫,夜里把好几斛的萤虫同时放出才去游山,萤光照得满山发出很美丽的幽光。 关于萤的故事很多。北美洲人的传说中说,太古时候有一个关少年住在森林里,因为失恋便化成一只大萤飞上天去,成为现在的北极星。我国从前都以为萤是腐草所变的。其实萤的幼虫是住在水边的,所以池塘的四周在夏夜里常有萤火点缀着。岸边的树影加上点点微光,我们想想,是多么优美呢! 我们既然知道萤虫那样富有浓厚诗意,又是每年的夏夜到处都可以看见的,现在让我说一段关于萤的故事罢。 从前,西方有一个康国,人民富庶,土地膏腴,因而时常被较贫乏的邻国羝原所侵略。康国在位的常喜王只有一个儿子,名叫难胜,很勇敢强健,容貌也非常的美,远看着他站在殿上就像一根玉柱立着一样。有一次,羝原人又来侵犯边境,难胜太子便请求父王给他一支兵,由他领出都门去抵御敌寇。常喜王因为爱他太甚,舍不得叫他上前线,没有应许他。无奈难胜时刻地申请,常喜王就给了他一个难题,说:“若是你必须要上前线去的话,除非是不用油和蜡,也不用火把,能够把那座灯台点亮了才可以。这是要试验你的智力,因为战争是不能单靠勇力的。” 难胜顺着父王所指的地方看去,只见大堂当中安着一座很大很大的灯台,一丈多高,周围满布着小灯,各色各样的玻璃罩子罩在各盏灯上,就是不点也觉得它很美丽。父王指着给他看过之后,便垂着头到外殿去了。难胜走到灯台跟前,细细地观察它。原来那灯台是纯金打成的,台柱满镶上各样宝贝。因为受宝光的眩惑,使他不由得用手去触摸那上头的各个宝饰……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