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社群营销密码 |
分类 | 经济金融-经济-贸易 |
作者 | 王鸥飏//沈悦恩//倪李斌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讲解社群营销和运营的经济管理类图书,主要讲解了社群运营的基本常识,基于社群的玩法和规则,强化实操性,从社群属性、社群定位、客群、铁粉、亚文化、意见领袖等方面讲解了社群吸引粉丝的主要方法,目的是提升社群的仪式感和群成员的参与感,推动社群运营实现精细化、品牌化。 作者简介 王鸥飏,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讲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测评与人才评价中心副主任,BITAC英国在华培训师协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国家培训师职业资格标准开发组组长、教材主编,ICF国际教练联合会专业教练,PCT教练式培训师认证课程创始人,PERSONA GLOBAL领导力&情能中国区认证讲师。 华东师范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专业博士(国内首位),在欧美企业、大型国企、知名民企以及大学研究机构都有相关工作经验,负责众多大型跨国企业、世界500强的人力资源体系的建立和咨询,是一名才华横溢富有魅力的自由培训师、组织培训体系搭建专家、领导力提升专业教练、绩效持续提升引导师、情商管理咨询师,也是亲子教育的IP红人。 他在培训师领域专注深耕18年,有近28000小时培训教练经验,足迹遍布10多个国家及国内20多个省市,为国内外5000多家知名企业几十万名学员提供培训教练和引导咨询服务。 目录 第一章 社群无用?那是因为你不懂社群! 第1节 什么是社群? 第2节 社群是个超级大IP 第3节 社群、社区、社交 第4节 互联网与社群经济 第5节 常见的社群类型 第6节 常见的社群思维 第二章 越垂直细分的小群越活跃 第1节 社群的特点:垂直与细分 第2节 垂直社群与各类标签 第3节 垂直社群:只为特定场景买单 第4节 以人划分的垂直社群 第5节 垂直社群:一场场景革命 第三章 社群的三大属性 第1节 社群的工具性 第2节 社群的传播性 第3节 社群的连接性 第四章 社群与推荐信 第1节 进社群为什么要写推荐信? 第2节 进社群,找谁写推荐信更靠谱 第3节 如何写好一封推荐信? 第五章 纲举目张,定位社群 第1节 社群的定位原则 第2节 社群的“共同价值观” 第3节 社群定位的常见方式 第六章 提升社群的魅力值 第1节 “人格化”社群 第2节 有趣的逻辑思维 第3节 社群的多个闪光点 第4节 一封温馨的邀请函 第5节 一群有创意的小伙伴 第七章 搜寻客群,发现利基 第1节 社群的利基:客户群体 第2节 搜寻客群之“进其他群” 第3节 搜寻客群之“网海捞针” 第4节 搜寻客群之“换群共赢” 第5节 搜寻客群之“线下互动” 第八章 利基,就是培养一群铁粉 第1节 社群与铁粉 第2节 各式“套路”中的诱惑点 第3节 给铁粉“存在感”和“仪式感” 第4节 与铁粉一起成长 第5节 给铁粉足够的权限和体验 第6节 铁粉的“共同价值信仰” 第九章 亚文化也能玩出大生意 第1节 社群与亚文化 第2节 亚文化社群 第3节 亚文化社群的思考 第4节 亚文化社群营销 第5节 亚文化中的大生意 第十章 意见领袖与社群 第1节 什么是意见领袖? 第2节 意见领袖与社群 第3节 意见领袖养成招式 第4节 1‰意见领袖法则 第5节 意见领袖带来的“风口” 第6节 意见领袖:有价值的不是意见,是思维 第十一章 人类对社交的需求不亚于对温饱的需求 第1节 社群与马斯洛需求 第2节 抓住需求 第3节 制造社交机会 第4节 给予尊重 第5节 给梦想以平台 后记 序言 这本书的写作,并不在 计划之中。作为有20多年经 验的职业培训师,每年有超 过两百天都在培训课堂或者 培训的路上,满怀激情,激 发众人。 前些年,精力更多地用 在了《培训师》这本国家标 准教材的编写上。《百万年 薪:培训师进阶之路》《心 理健康自测与自我调适》这 两本书都是专业领域的内容 。2019年,结合这几年带 领大品牌转型线上和微商团 队总教练的经验,撰写《社 交新零售》一书,并且一举 成为畅销书。 然而,一场疫情,让很 多培训戛然而止,让自己有 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整理 这些年培训咨询教练的实战 经验,来梳理出最值得分享 的内容。 社群这个词,成了我必 然的选择。 其实,从2001年开始, 大学校园中就开展了线下的 社群活动,那个时代还是以 BBS为主,每周的HR论坛、 COACHSKY聚会、栖息谷活 动等,让一个个陌生的面孔 走到一起,进行资源共享和 互补。很多人后来都成为那 个时代的先锋,比如琢磨先 生、西瓜太郎、胡涂等。可 以说,社群让我得到了极大 的提升,在职业生涯早期就 具备了很多资源。 2002年参加培训师国家 标准的开发,让我在培训界 有了更多知名度和人际链接 ,很多学生、同行、前辈, 感受到了我对培训的热爱和 这份努力刻苦,帮助我建立 了培训师社群,促进了国家 标准的制定、行业活动的丰 富、展会杂志的蓬勃发展。 可以说,社群也让我成为某 个领域的领军者,也给予了 我很多成就。 这些年,通过MBA授课 ,让我积累了很多政商资源 ,“中年大叔”开始加入一个 个圈层,于是很多时候甚至 有点自我膨胀,好在“改变 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变自 己的圈子”。 当我身边的这些朋友们 ,每天早起打卡,养成经常 运动的习惯,自费充电学习 ,甚至著书立说,开展闭门 会、私董会……各类社群活 动,丰富多彩,着实让我这 个ENFP(健谈、友善、聪 明、温柔)性格的人,彻底 被点燃。 但频繁的社群活动,也 让我看到了很多人在组织社 群时候的困境。 拉新非常困难。 社群热度不够。 运营团队不专业。 无.法彤成闭环价值。 社群很多,管理困难。 社群流于表面,资源缺 少对接。 大多数人,不依靠团队 ,很难打造持续热度的社群 ,很难依靠纯粹的社群来创 造价值。 直到我链接了三个人。 20多年的好兄弟李海峰 老师,我们同一天进入培训 行业。他选择了DISC(职 业性格测试)作为知识付费 的标签,迅速抢占赛道,依 靠非正式组织,做出了很多 令我瞠目结舌的大成就。近 万人的万元付费课程认证, 1000多天连续社员群内分 享,出版几十本图书,打榜 各大平台知识付费冠军。从 他身上,我看到了社群运营 的价值、社群链接的温度, 还有社群强大的力量。 彪悍一只猫,这个从草 根逆袭的兄弟,只有一面之 缘。那时候我只是觉得这个 年轻人很聪明,后来每年都 搞大事;在一块听听有20多 万用户付费收听,训练营、 闭门会、圈层活动个个都是 重付费项目。当我填写了一 个多小时的表格,申请两万 多元的活动被驳回,让我从 他身上看到了社群发展的趋 势、社群做大的标杆和社群 规则的价值。 邻三月,这个小姑娘跟 着秋叶大叔在武汉,从社群 运营开始发力,写书、办训 练营、招收几千名付费学员 。令人惊讶的是,刚到上海 ,就靠一篇公众号推文,只 有两天时间,价值万元的闭 门会就招募了近百名用户。 我也心甘情愿地自费参加, 心甘情愿地续报了接下来的 闭门会。从她身上,我看到 了社群的力量、社群裂变的 速度和社群闭环的价值。 社群,是新零售时代最 重要的决定性变量。 即使你是流量网红,如 果没有社群,很容易昙花一 现。 即使你是直播达人,如 果没有社群,活跃度也会令 人失望。 即使你是头部讲师,如 果没有社群,始终还是“钟 点工”。 社群,就是这个时代的 排挡。 当你只有几个粉丝,那 么P档,淡泊明志。 当你有几百个粉丝,那 么1档,可以起步。 当你有几千个粉丝,那 么2档,进入赛道。 当你有几万个粉丝,那 么3档,链接产品。 当你有几百万粉丝,那 么最高档,全力以赴,你可 以 构建强大的商业生态。 人,是有社交属性的。 作为一个研究心理学的 学者,我更关注人的内在需 求。在这个时代,人工智能 会越来越多地取代很多人力 工作,算法和大数据对商业 新模式的影响越来越大。 但人性的底层无法改变 ,我们需要有温度的链接。 这是机器无法取代的。 这就是社群。 我开始总结社群运营的 理论和实践,反过来也促动 我总结和分享这些经验。 我帮助一些大品牌打造 用户社群,帮助学校打造家 长社群,帮助平台打造带货 社群,包括很多妈妈团、美 食团、社区团和各种粉丝团 。 我发起并成立“24书院” ,打造“学习+社交+赋能’’ 的高端社群,帮助华为高端 圈层开展各种活动,帮助 导语 本书以社群的基本概念和理念为切入点,讲解了社群运营的多种实用技巧,从社群的定位、建立、扩张、变现、运营,到社群的垂直细分、社群运营团队的打造和管理以及社群管理工具,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用详实的案例教你如何玩转社群营销。新的风口来了,抓住机会迎风而上! 后记 这本书终于写完了。 但每一篇后记都不是句 号,而是省略号。 写作,犹如一个孩子的 新生,一定并不完美,但会 越来越成熟。 这一年,我们持续在实 战中检验“社群营销吸客术” ,比如每周24书院的品酒会 、下午茶、项目路演、企业 走访;每月22日的敬老爱老 公益活动、守护星星的孩子 系列活动、小白杨图书捐赠 活动。 社群,让我们产生更多 连接;社群,让我们碰擦出 无数火花。 感谢牛哥倪李斌,营销 专家在社群中充分赋能,爱 心公益早餐店也成为热捧的 项目。 感谢悦恩诸葛二姐,她 是社群运营达人,在24书院 的各项活动中成为当之无愧 的大管家。 感谢24书院的联合创始 人,让我们连接了百万人群 ,让我们把爱和力量放大。 感谢华为高端圈层,持 续联合举办了大量有趣的社 群活动,让商业和社群完美 结合。 感谢领克车友会,把公 益和社群充分结合,让线上 和线下良性互动。 感谢彪悍一只猫团队、 秋叶大叔团队、DISC社群 、邻三月团队,他们专业的 社群运营起到了标杆作用。 最后的最后,我想和您 分享我经常对自己说的12句 话。 1.改变自己,最好的方 式就是改变自己的圈子 2.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帮别人有收获,你也会有收 获。 3.重要的不是有多少人 关注你,而是有多少人信任 你、需要你。 4.一个人走得很快,但 一群人走得很远。 5.及时去感谢需要感恩 的人,写感谢信要有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 6.好的社群,一定是付 费的,有门槛,有价值。 7.面对面的温度,是每 个人最需要的。 8.价值输出,是维系社 群的核心。 9.好的社群活动,一定 有仪式感,就是可以拍照发 朋友圈。 10.江湖排座次,社群有 分管。 11.社群一定要有采访环 节。 12.让自己变得更好,才 是社群的关键。 24书院(微信公众号同 名)欢迎你,致力于打造“ 学习+社交+赋能”的强大社 群,愿各位读者事事如愿。 精彩页 第1节 什么是社群?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一种社群动物,不可能以“个体”形式存在,或者说,人人都需要“抱团取暖”。 有一个原始人迷失在森林里,由于自己力量有限,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几天之后,这个原始人便饿得头昏眼花。没想到,他获救了,救他的是另外一群原始人。这群原始人对他很好,给他食物,并且为他缝制了衣服。没过几天,原始人就恢复了健康和体能。作为“救命回报”,他将自己掌握的“钻木取火”和“保存火种”的技能传授给原始部落。原始部落的长老对他说:“这个丛林太过凶险,一个人是无法应对的,倒不如留下来!”经过深思熟虑,原始人决定留下来。后来,这个原始人一直生活在这个部落,并且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猎人。原始部落,就是人类最初的社群形态。 社群是“互联网概念”吗?我认为,它不应是一个互联网概念,它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随之诞生的事物。当然,社群有“广义的概念”,也有“狭义的概念”。广义的概念是,社群特指某个区域或者边界之内的社会关系的总和。相对于整个人类,也可以把同一民族体系构成的国家当作是一个社群,在这样的社群中,一切与国家、民族命运相关的活动,都是社群活动。社群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概念,它十分抽象,但是社群也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 一、稳定的结构 这个结构有性别结构,也有年龄结构,有伦理结构,也有与之相关的功能结构。如果没有稳定的结构,社群也就无法形成,继而就会解体。 二、统一的群体意识 什么是群体意识?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群体意识是由群体内部共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所形成的群体成员共有的心理特征。群体意识包括群体兴趣、群体需要、群体规范、群体价值观、群体舆论、群体目标指向等。群体成员意识到自己对群体的从属关系,首先是通过接受这些特征,即意识到自己同该群体其他成员具有某种心理共性的事实来实现的。”拥有群体意识的社群,才有组织力、向心力、凝聚力,才能让社群长期生存下去。著名的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认为,群体意识的形成要有三个条件,即自觉了解与“我”相关的群体利益,拒绝另一群体利益,以集体手段实现群体利益目标。不同的社群,有不同的“群体意识”。或者说,“群体意识”决定社群的发展命运。 三、一致的行为关系 社群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相对统一的行为活动,并且在活动过程中相互交流和沟通,构建起一个稳定的社群关系网络。与此同时,社群中的每个人分工明确,担任不同的角色,从事与社群相关的不同工作,如某旅游社群,有人负责旅游线路开发,有人负责车辆,有人负责导游,有人负责保险和其他相关事宜。 四、“利益攸关”的群体 社群中的人有着相同的指向,继而走到了一起,形成了社群。有一些“登山社群”,是登山家和登山爱好者的乐园,定期组织与登山相关的活动,如登顶珠峰等,以此实现社群的目标和社群成员的梦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社群的理解更加社会化、商业化,并对社群进行了二次定义。比如著名的“豆瓣社区”,社区里有许多兴趣化、标签化的群体,这些群体也是社群。如今,年轻人都在使用QQ或者微信,也会加入一些自己感兴趣的QQ群或者微信群,不仅能够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还可以在“兴趣圈”里发展自己的人脉,甚至经营自己的事业。也有人说:“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微信群看作是‘社群’,社群还要有统一的价值观、强烈的身份认同以及归属感,甚至具有一种‘家’的氛围。”当然,这样的“定义”和“解释”仍旧是抽象的。但是,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了社群,并能说出社群的某一种定义。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是一个玩社群的天才,他打造的千亿小米帝国就是源于自己的“小米社群”。在这个社群里,有数以千万计的“米粉”,这些“米粉”不仅购买小米科技的产品,而且还参与到小米科技产品的“设计环节”之中。雷军有句略显矫情的话:“看不懂的人以为我们是手机公司,稍微懂一些的人以为我们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其实都不是,我们是一家品牌公司、文化公司。”换言之,只有具有“文化气息”和“信仰逻辑”的社群,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社会效应。社群是“标签化”的社群,是真正的“人以群分”的社群,极具“垂直”的特点。如今,全国上下有各式各样的社群,如商业社群、亲子社群、健康社群、金融社群、投资社群、校友社群、企业社群等。社群是社会的细胞,社群组成了社会。 P3-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