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择企业财务制度本身作为研究的对象,探讨有关企业财务制度工作中的规律性问题,即对企业财务制度的作用过程、企业财务制度的影响力、企业财务制度的目标选择以及企业财务制度的制定、执行、评估、调整与终结机制等企业财务制度科学的若干问题作探索性分析,希望能为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制度科学或企业财务制度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书内容丰富、逻辑严谨、语言流畅,适合高校财务与会计专业的教师与研究生学习,也可供政府财政、国资与金融部门的主管人员参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和企业财务管理内容和方法的复杂化,企业财务制度制定的科学化、理性化和绩效化,以及对企业财务制度执行与结果的分析、评价日益受到重视。但不能回避的事实是:把企业财务制度的制定、分析看成是一门科学,目前从观念、组织到方法和手段都不健全,同时还缺乏专门人员。
当前,涉及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非常广泛,但这些制度的依据、联系、效用等方面的研究都很不充分。企业财务制度制定的人员众多,但关于企业财务制度本身规律的研究却非常薄弱,在各级企业财务制度的制定或研究部门中很少有企业财务制度规范化的研究,这样,企业财务制度的制定就势必缺乏理论的依据和规范标准。
当有不同的企业财务制度方案可供选择时,选择的标准、原则、方法是什么?
如果企业财务制度的产生缺乏明确稳定的程序和合法化的过程,这样就不能保证所制定的企业财务制度能充分反映企业财务制度涉及对象的利益和意见。对企业财务制度的执行过程和反馈研究重视不够,对企业财务制度执行“失真”的原因及修正措施就显得缺乏或无力。
对整个企业财务制度的全过程缺乏系统联系的观点,从什么样的问题可以成为企业财务制度问题,到对一项企业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以及可以从中得出的经验教训,几乎是空白。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没有把企业财务制度研究和企业财务制度分析看作是企业财务制度制定的基础之一,相反,认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功能就是解释和宣传企业财务制度。这种状况虽然逐步有所改善,但还不深入。第二,对企业财务制度制定的专业化、企业财务制度过程的科学化机理重视不够,我国的研究人员基本上都是围绕制定具体的企业财务制度或企业财务制度咨询开展研究,而不是对企业财务制度本身即以企业财务制度工作为对象开展研究。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选择了对企业财务制度本身进行研究,探讨企业财务制度工作中有关规律性问题,即对企业财务制度的作用过程、企业财务制度的影响力、企业财务制度的目标选择以及企业财务制度制定、执行、评估、调整与终结机制等企业财务制度科学的若干问题作探索性分析,希望为尽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制度科学或企业财务制度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书是师生合作研究的成果。全书由冯建教授(博士生导师)制定写作大纲、修改定稿,并撰写第一章和第三章;由向锐(博士)撰写第二章和第六章,吉利(博士)撰写第四章和第七章,由黄娟(博士)撰写第五章。
冯建
二00四年五月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