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六号银像(精)
分类
作者 李云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建党百年主题剧本合集,包括两个剧本《山鹰高飞》《第六号银像》。《山鹰高飞》讲述了中国红军第一位飞行员龙赤光,英勇就义,而一群大别山的少年在他的引领下,走上了为“列宁号”飞机送“油”之路。他们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怀着赤胆童心,机智勇敢地谱写出一曲少年的革命之歌。《第六号银像》以珍藏在安徽旌德的马克思第六号银像为线索,讲述了革命先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抛洒热血,献出生命的感人事迹。
作者简介
李云,1964年生,安徽铜陵人。现任安徽省作家协会秘书长、《诗歌月刊》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三届学员。著有诗集《水路》《巨变》等,长篇小说《大通风云》、长篇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与他人合作),以及《山鹰高飞》(安徽省委宣传部扶持项目)《第六号银像》等电影剧本。小说、诗歌、散文等多部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诗刊》《星星》《作品》《大家》等报刊发表。曾入选2019年度封面新闻“名人堂”全国十大诗人。中篇小说《大鱼在淮》获安徽省政府文学奖。
目录
序:存在与澄明
——读李云影视剧本有感 禹成明
第六号银像
山鹰高飞
后记
序言
存在与澄明
——读李云影视剧本有感
在《诗人何为》中,海
德格尔说:“语言就是存在
的家。”无论是否意识到,
我们都生活在被描述的世界
里,在语言中栖居。这是语
言的宿命,是语言的重负,
也是语言的荣耀。存在是被
遮蔽的,真实是被掩盖的,
语言的澄明是揭示存在的唯
一途径。作为诗人的李云,
已经在“替天言道”的道路上
走得很远,但是很显然,他
并不满足箴言式的显现,他
需要创世纪式的展现,于是
就有了作为小说家的李云和
剧作家的李云——当然,“
诗”是植入李云血脉的基因
,他从未忘记将语言的染色
体植入他的小说和剧作。“
诗”是一切艺术的通性,李
云深谙此道。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态
度决定一切,对语言的敬畏
程度决定一切。语言是李云
的神祗,通过语言抵达真相
,借助语言澄明他意识到的
“存在”,是他一直以来的追
求。清人龚自珍在《定庵续
集》中言道:“欲知大道,
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
去其史。”对于百年未有之
大变局,对于“四个自信”,
李云有深刻的体悟,有独到
的理解,有自觉的使命感。
他要通过语言复原历史,通
过语言自身的规律、语言的
启示、语言的理性和感性,
钻通时间的隧道,澄明存在
的真实。本书收录的两篇剧
作,是李云成功的尝试。
从本书的两篇作品可以
看出,李云秉承坚定的唯物
史观。这是一种可贵的文学
品质,更是一种可贵的史学
品质。它让“澄明”本身更具
理性,更为庄严,因而呈现
的结果更接近真相。真相从
来都是狡猾的狐狸,它留给
人看的往往只有一条晃动着
的蓬松的尾巴,或一道倏忽
而逝的影子,或一缕气息,
甚至只是一个传说。就像本
集的两部作品,它们都来自
于这样的影子,这样的气息
,李云靠着自己灵敏的嗅觉
、艺术直觉、严密的逻辑能
力和有力的史学武器,以语
言为指南针,在“存在”渺忽
的现场上,洞幽烛微,直逼
“存在”本身,令其无所遁形

《第六号银像》实有其
人,实有其事,李云凭借仅
有的实物概念,潜心钻研党
史和地方志,采访主人公后
人,慢慢潜入历史的深处,
梅大栋、梅大梁兄弟的形象
逐渐清晰起来,安源路矿大
罢工的吼声就在耳边轰响,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鲜血仿
佛溅到了他的脸上,令他的
心灵震颤不已。他找到了语
言,或者说语言找到了他,
它们按照自身的逻辑演绎着
,也引领着他进入“存在”。
他通过对梅大栋、梅大梁兄
弟等人保护马克思银像,唤
醒民智,发动群众反抗压迫
活动的描写,再现了那段波
澜壮阔的革命画卷,成功塑
造了以梅大栋、梅大梁为代
表的共产党员形象,雄辩地
证实着马克思主义必然可以
救中国的真理。
《山鹰高飞》也有实物
、实地和人物原型,但传说
早已被风吹散在大别山深处
。山鹰在高天中滑翔,它的
影子落在李云的瞳仁上,也
落在他诗性的视网膜上。李
云的诗性是一张网,语言是
网的经纬,他要用它来打捞
消散的影像:他们的声音,
他们的呼吸,他们的悲伤喜
悦,以及作用于他们命运的
那双模糊的大手。他成功了
。隔着近百年的历史烟霭,
我们看见一群孩子紧张而兴
奋地走在山道上,他们的手
里提着油桶,里面盛着偷偷
收集来的桐油、煤油、菜油
,他们在为红军的“列宁号”
飞机送油,想当然地想让它
像山鹰一样飞起来。他们走
在李云的语言之路上,也走
在客观和必然的路上。他们
自觉的行为无声地昭示着: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得到了最
广泛的拥护,它必将取得成
功。在这篇作品里,李云展
现了他的“野心”,多声部叙
事,多个人物出场,多而不
乱,多而清晰。众多的“多”
最终形成集束弹,形成混响
,令天地为之动容。
除了语言的精准和想象
力,除了正确的历史观,除
了对技法的娴熟运用——巧
妙的角色冲突设置、巧妙的
表面张力创造、适时的转折
点设置、明确的关键匙(银
像和飞机),李云还有敏锐
的艺术自觉。他像行走的木
铎,在徽韵悠悠的大地上聆
听风吟,采诗缀篇。他热爱
徽文化,自觉地发掘本土的
资源,让它们都没有白白“
存在”过,让它们通过语言
的方式永存。相信在以后的
创作中,除了红色文化之外
,徽州文化、皖江文化、淮
河文化一定都会像那只山鹰
一样进入他的视野,都会孕
育成鲜活的形象,他都能以
他独特的语言,将它们从晦
冥莫辨的“无”,一点点勾形
着色,一点点澄明为有形有
色有呼吸的“有”。期待更多
的“存在”被形象而诗意地澄
明,期待它们在纸上,通过
语言的方式,通过大脑感受
语言、描绘语言的方式,再
活一次。
是为序。
(禹成明,安徽省文联
副主席、安徽省影视家协会
主席)
导语
《第六号银像(精)》收录了李云近年来创作的两部电影文学剧本《第六号银像》《山鹰高飞》。这两部剧作均取材于安徽红色革命历史,作者潜心钻研党史和地方志,潜入历史深处,再现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成功塑造了以梅大栋等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形象。
后记
我的编剧梦产生在青葱
少年时期。
1975年,当我第一次看
到彩色电影《战船台》时,
银幕上展现的那与生活中一
样真实的色彩,就让我有了
这个梦——这辈子也要写一
部电影剧本,然后把它拍出
来,放给他人看。这该是怎
样伟大的事业,肯定比当一
个国王或一位将军更风光,
这是我十岁左右时的真实想
法。
我学写剧本是从读刊发
电影剧本的杂志开始的。20
世纪80年代,刊发电影剧本
的杂志有很多,如《电影文
学剧本》《电影剧本》《电
影剧本园地》《世界电影》
《电影创作》《电影新作》
《中外电影》,此外,《十
月》《当代》《收获》,还
有《人民文学》都刊发电影
剧本。我总是把来之不易的
很少的零花钱慢慢积攒起来
,去买杂志来看,我觉得很
值,一块多钱一本的杂志上
登三四部电影剧本,等于我
看了三四部电影了,并且可
以不断地回看,反复研读。
那时的电影剧本还不像
现在这样,每个场景分“内”
“外”来表述,日本的电影剧
本叫“脚本”。杂志的中间或
封二、封三及封底,登着一
些电影的彩色剧照,虽比《
大众电影》的彩页少,但我
喜欢。
我最初写剧本可能是在
高中时期,那会儿我还兼写
武侠小说。写作是在我住的
披厦小屋里进行的,灯光下
,覆盖在稿本之上的是高中
课本,这样父母不易察觉,
写好后就把稿本藏在自己的
枕头套里。这个小伎俩终是
瞒不过大人的眼,严父把这
些文稿拎到门外,狠狠地扔
向不远处的垃圾堆,仿佛扔
一只死鸡,并揶揄道:“你
也能写电影?……”下一句
他没说,可能是:狗也能上
树,猪也能犁田。这些事大
多随着时间流逝而被我遗忘
了,还是母亲在得知我的第
一部电影《六号银像》拍摄
的消息时,流着泪告诉我的
。她还说:“要是你父亲迟
走一年,就可以看到你写的
电影了。”说这话时,是辛
丑年的初冬,父亲刚走没满
四个月。其实父亲去世的第
八天,我就因为参加《六号
银像》的电影剧本论证会,
告别悲伤中的母亲,乘车去
了宣城。高铁上,我睡得很
沉,因为连日连夜守灵和办
丧事,我身心疲惫。睡梦里
父亲没有来,有关这部电影
的事,也没在梦里出现。步
入老年,我的睡眠中无梦是
不正常的事。
现在想来,高中时期写
剧本是很幼稚的事,那时还
不知道剧本的结构是什么,
蒙太奇是什么,更不知道人
物塑造、语言对话以及桥段
设置和故事推进的技巧。无
知者无畏,到了今天,我还
为自己的莽撞和果敢而窃喜
,如果没有那时那一股天不
怕地不怕的劲,恐怕真的没
有今天这本书的诞生。真正
写成剧本之前,我已走过了
20年的文学创作之路,我写
得很杂,比如小说、散文、
诗歌以及纪录片、专题片、
广播剧的脚本,这些对写好
电影剧本可能是一个打基础
的过程。从2004年到2015
年,我在铜陵市广播电视台
工作,那时我组织参与了五
个广播剧的创作与制作,有
作品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
工程”奖和安徽省“五个一工
程”奖。此外,我还参与撰
写了若干个电视专题片和纪
录片的脚本。有了这些,我
才开始了真正的电影剧本创
作。
2018年,我写了电影剧
本《山鹰高飞》,2019年
该剧被安徽省委宣传部列为
“重点扶持电影”项目。
2021年,我又写了电影
剧本《第六号银像》。
这个电影剧本的产生,
首先要感谢作家余同友,是
他告诉我,在旌德流传着一
个一家三代舍命保护马克思
银像,坚定马克思信仰,传
播马克思主义,组织群众闹
革命的真实的革命故事。后
来我俩结伴,去宣城,去旌
德三都等地进行采访。原先
我俩准备联手写个报告文学
,后来我和他商定,他写非
虚构的(后来被中国作协列
为重点项目),我写电影剧
本。
由于梅大栋、梅大梁保
护马克思银像的事迹感人,
加之我的采访还算扎实,
2020年12月28日到30日,
我用了三天时间,把自己关
在白湖农场的宾馆里,写出
了这个剧本,先后改了九次
之多。后经旌德党史专家和
梅大栋家人审核同意,我投
给了《中国作家》影视版。
感谢范党辉老师,她用了三
个月时间审核和编辑,并在
当年第九期头条推出。剧本
甫一刊出就受到宣城市委、
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文
联以及旌德县委、县政府等
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宣城市委认为在“四史”主
题教育过程中,用本土的红
色党史教育党员干部更有直
接性也更有可信性,决定投
拍这部红色电影。随后该市
宣传部和文联及旌德县迅速
展开拍摄洽谈工作,安徽皮
猴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李墨
言导演接受了拍摄任务。经
过两个月的艰辛拍摄,现已
杀青,拟在中国共产党第二
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在
全国院线上映。
至此,终于圆了我的编
剧梦,或者说是电影梦。
出版这本书,我只选了
公开发表的两部剧本,其实
还有几部剧本在电脑里“睡
觉”。哪个编剧不写废几个
本子呢?这该是很正常的事

如果要谈一下写这两个
剧本的心得的话,我想说,
一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这是写好历史题材剧本的
关键,也是编剧行业里老生
精彩页
4.吴氏中医诊所 内晨
吴中医正在给梅大栋取背上的子弹:“小伙子,你要感到疼就叫一声,我这是中医诊所,没麻药,对不住了。”
梅大栋咬着一团毛巾,头上流下了汗珠。
吴中医边做手术边叹息:“这是什么世道,随便杀人,随便抓人,今天五千多个矿工都被警察押走了,他们还枪毙了不少共产党员。唁!”
梅大栋一脸痛苦。
吴中医把子弹取了出来,扔在瓷盒里,“当”的一声响。
“好了!你休息几天,多换几次药,半个月就没事了。”吴中医边包扎边告诉梅大栋。
梅大栋拿下咬着的毛巾,重重地吐了口气,慢慢地站了起来,穿上衣衫:“谢谢你!我得走了,我还有重要的事要办。”
“你不要命了?这外面下着雨,这枪伤一旦感染可是要出人命的!”吴中医急切地说。
“不行!我必须走,在这里会连累你的。”梅大栋说。
“我知道你是俱乐部的人,但你也不能不要命呀!”
“安源我是不能待了。这是医疗费,你收下,可能少了些,我只有这点儿。”
吴中医摆摆手,递过来一个药瓶:“我不会收你的钱。喏,这个是我祖传的吴氏创伤愈合丸,你带上。秋天多雨,你的伤口不能进生水。”
梅大栋接过来,拎起一只藤箱就走:“谢谢!”
吴中医打开门,四处打量一下,回过头对梅大栋说:“现在没什么人,快走。记住要换药,要吃我的药丸。”
梅大栋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说完闪出门外。
吴中医关上门,感叹:“真是条汉子!关公也莫过如此!”
5.某关卡外 日
梅大栋拎着藤箱在不远处的土坡上望向关卡。
关卡上,警察正在检查过卡的一排行人。
警察甲在喊着:“是工人俱乐部的人、共产党‘赤色分子’的自动站出来,不然被老子查出来,可有好果子吃的!”
警察乙在用枪托打过关口的行人。
梅大栋一脸焦急的表情。
内心独白(画外音):看样子过不了这关卡了,这怎么办?怎么办?
关卡处有几位安源路矿俱乐部的人被抓了起来。
梅大栋自责地望向关卡:“我怎么办?过关卡,这银像要是被查出来,那我就真的对不起党了……我真无用啊!”他重重地用双拳捶着自己的头,蹲了下来。
梅大栋沮丧地站起来,慢慢走下山坡,向回路走去。
6.坡下泥路外日
梅大栋走到山坡下。
路上正过来一辆牛车,车上拉着粮食,牛车陷在一个泥坑里,一位牛把式,正在用鞭子抽打牛背,牛发出“哞哞”的叫声。
梅大栋犹豫了一下,把藤箱扔到车上,跳到泥坑里用受伤的肩膀扛着牛车轮,嘴里喊着:“加把力呀,嗨哟!就出坑了,嗨哟!”
牛车从泥坑里驶出,牛把式回过头对梅大栋说:“这位先生,今天多亏了你。唉,你看你的鞋和裤子却弄脏了,这怎么好呀?……”
梅大栋笑了笑:“没什么,洗洗就好了。”说着就走向路边的溪边脱鞋洗脚。
牛把式跟了过来,见到梅大栋肩上流了血,就说:“啊,你肩膀怎么流血了?”
梅大栋看了看被血浸透的衣衫,说:“我肩上生了疮,刚才一用力……没事。”
“你真是大好人呀!”牛把式激动地说,“先生,你这是要去哪?”
梅大栋:“我到武汉去,老兄您呢?”
“我是去萍乡送军粮的。”牛把式说,“这样吧,你上我牛车上坐坐,我捎你一程哦。”P6-8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