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后周(951年—960年),五代时期最后一个中原王朝,享国十年,其励精图治,为北宋统一全国和初期的繁华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严优著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后周纪》书写的正是这段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历史,共“潜龙”“青宫”“长风”“紫微”“阳焱”五卷。 五代末期,兵燹连绵,生灵涂炭。后汉枢密使郭威掌握禁军,在朝野威势日隆,虽一直小心谦抑,仍遭到汉隐帝猜忌,全家被夷灭。郭威攻下京师,建立后周政权……《后周纪》时间跨越后周皇朝从建立前到完结的十一二年,以异彩纷呈的笔法谱写了一曲救世济民、理想激荡的宏伟交响曲。本书主要人物后周太祖郭威、世宗郭荣(俗称柴荣)、皇后符翚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立志结束五代动乱,统一国家,让百姓生活安定;周世宗郭荣,更被称为“五代第一明君”,欧阳修评价为“雄杰”“贤主”,司马光赞其“仁矣”“明矣”,其雄才大略、无畏无惧的担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壮结局等,即使到今天,也依然令后世景仰和叹息。 小说人物上有帝王将相,下有贩夫走卒,繁复交织,错落有致;从政治形势、经济制度、军事斗争,写到文采风流、音乐歌舞、风俗习惯等,史料扎实,视野宏阔,基调慷慨悲壮。建功立业的豪情、缠绵悱恻的爱情、温暖和煦的亲情,被精心结撰、巧妙穿插,为读者呈现了一段湮没在乱世风云中的、几近“完美”的、可敬可叹的皇朝历史。 第一卷潜龙:五代后汉末年,枢密使郭威之子郭荣(君贵)在河中府平叛时救出符魏公之女符翚(君怜),并护送她归家。两人同怀大志,成为知己。郭威被后汉隐帝所忌,家属全体遇害。郭威留下君贵镇守魏博,率兵入京复仇。后周政权建立。 第二卷青宫:郭威命君贵镇守澶州,又赐他与君怜成婚。两人婚后十分和谐,诞下儿女。君贵受到权臣王峻等排挤,君怜百般安抚。郭威着手军政改革,除掉权臣王峻、王殷,召君贵入京为皇储。郭威驾崩,君贵继位,为后周第二任皇帝。 第三卷长风:后汉宗亲刘崇发兵来袭,君贵亲征大胜,力挽狂澜,在朝臣中树立起威信。君贵锐意整军并改革内政,包括整顿佛门乱象等,得到君怜全面支持。朝臣请求君贵如礼完备六宫,两人夫妻关系备受挑战与煎熬。 第四卷紫微:境内初定,君贵决心亲伐南唐,开启统一大业。君怜认为条件稍欠成熟,劝阻亲征,两人生隙。江南战事打响,起初非常顺利,后来果然遇挫。君怜忧虑病倒,病情日益严重,众人无法再向君贵隐瞒。君贵得知实情后大惊,立即返京。 第五卷阳焱:君怜崩逝,君贵悲恸,疯狂埋首国事。君怜之妹君爱接手主领六宫。君贵改革成就显著,又西攻孟蜀,南下江北。显德六年,君贵北上伐辽。因劳累过度,半途猝然病倒,班师后勉力安排后事。君贵驾崩,儿子宗训继位,成为后周第三任皇帝…… 作者简介 严优,作家、专栏作者,本科与研究生分别就读于北京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著有长篇历史传奇小说《小妹挂帅》《华丽之伤》《颠倒火焰》,儿童故事集《我曾养过一群猫》和当代中短篇小说、杂文若干。作品曾获《中国作家》新人奖、冰心儿童文学佳作奖。 目录 《后周纪(第1卷潜龙)》 开卷曲 一 河中火焰 二 异姓兄妹 三 柴氏夫人 四 廷献归来 五 中军帐中 六 求大光明 七 朱雀在迩 八 无量寿经 九 左厢右厢 一〇 趵跃于途 一一 万佛古寺 一二 有尘无垢 一三 魏博节钺 一四 齐州分道 一五 枢密班师 一六 天阙议勋 一七 藏锋守志 一八 一念清凉 一九 分论英雄 二〇 所谓移镇 二一 枢密名单 二二 嘉庆之节 二三 统摄河朔 二四 青州习射 二五 帝阙惊变 二六 兵起邺都 二七 人在荆棘 二八 阖府蒙难 二九 仗剑云霓 三〇 太后临朝 三一 澶州拥立 三二 大周建鼎 《后周纪(第2卷青宫)》 开卷曲 三三 广顺元年 三四 渌水波澜 三五 出镇澶州 三六 深心纷纭 三七 朝朝暮暮 三八 瑯琊推诚 三九 蓝田性急 四〇 冰糖柑橘 四一 义深追崇 四二 大宝箴图 四三 知白守黑 四四 对论公器 四五 寸心出鞘 四六 宫墙有隔 四七 沉香剑匣 四八 观音降世 四九 斟酌命将 五〇 亲征兖海 五一 再失邦媛 五二 借道重逢 五三 进退枢衡 五四 革故启新 五五 不见长安 五六 弦喑九烛 五七 丹墀希进 五八 父子君臣 五九 枢臣怀忌 六〇 我执难破 六一 商州司马 六二 仙室草庐 六三 尺牍存想 六四 晋王殿下 六五 扫地之宴 六六 海棠别院 六七 此岸八分 六八 有卜有兆 六九 七月流火 七〇 桑榆顾情 七一 奇香蜜丸 七二 国之大事 七三 勋旧番迁 七四 天涯归人 《后周纪(第3卷长风)》 开卷曲 七五 天命显德 七六 庙堂江湖 七七 黄铜药秤 七八 遐迩客来 七九 新君御殿 八○ 廷议亲征 八一 招募亡命 八二 烽火遥望 八三 当年霹雳 八四 兵至泽州 八五 右军失魂 八六 鏖战高平 八七 残阳如血 八八 有赏有罚 八九 泰山一掷 九○ 紫烟阁中 九一 箪食壶浆 九二 符王密码 九三 晋阳攻伐 九四 亲祭嵩陵 九五 正位轩宫 九六 两个预言 九七 归牧中壶 九八 彤管有炜 九九 射鹿南庄 一○○ 蟾影嘉香 一○一 司宫之令 一○二 水澹秋明 一○三 青铜玄武 一○四 肘腋坚甲 一○五 郊道斜阳 一○六 皇建禅院 一○七 天清风熏 一〇八 开元通宝 一○九 亲阅貌武 一一○ 人间四月 一一一 平边之策 一一二 情到深处 一一三 僭上贵戚 一一四 六宫始敷 一一五 良宵酒狂 一一六 景福承欢 一一七 太白万胜 一一八 上下求铜 一一九 芝麻烧饼 一二○ 浊世清芬 一二一 烈焰焚佛 一二二 内苑蹴鞠 一二三 两阁有娠 一二四 彤史青编 一二五 金蟾献珠 一二六 始议南征 《后周纪(第4卷紫微)》 开卷曲 一二七 淮南江北 一二八 绾发围炉 一二九 王顾左右 一三○ 殿帅家难 一三一 郑相遗表 一三二 麟州有间 一三三 帝后干戈 一三四 快雪时晴 一三五 退保浮梁 一三六 正阳大捷 一三七 兵临城下 一三八 在水彼方 一三九 涡口之战 一四○ 爰得浮梁 一四一 虎贲四出 一四二 江南奉礼 一四三 矢避胡床 一四四 殿帅复仇 一四五 紫檀御榻 一四六 少康幽兰 一四七 扬州拉锯 一四八 向使应诏 一四九 轩龙难宁 一五○ 王事靡監 一五一 紫微黯淡 一五二 菩提念珠 一五三 魏博家讯 一五四 莲红心苦 一五五 棠棣鹡鸰 一五六 銮舆北还 一五七 既见君子 一五八 角弓夏寒 一五九 发愿于彼 一六〇 两帅释嫌 一六一 鹤鸣九皋 一六二 永失吾爱 《后周纪(第5卷阳焱)》 开卷曲 一六三 永夜同孤 一六四 天色已墨 一六五 蜡丸密书 一六六 中元河灯 一六七 朱雀之门 一六八 莲心观音 一六九 火船反噬 一七○ 致神之术 一七一 延福诉情 一七二 右军巡院 一七三 淮上风紧 一七四 紫金山寨 一七五 蝴蝶纸鸢 一七六 逝水东流 一七七 云仙楼上 一七八 风炉火旺 一七九 寒衣麻絮 一八〇 麟州小子 一八一 秦王破阵 一八二 飞楼暗箭 一八三 楚州大劫 一八四 魂 导语 1.后周(951年—960年),五代时期最后一个皇朝,共历三帝,享国十年。 2.后世史家对后周皇朝以及周世宗郭荣有极高评价: 世宗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及其虚心听纳,用人不疑,岂非所谓贤主哉! ——欧阳修《新五代史》 若周世宗,可谓仁矣!不爱其身而爱民;若周世宗,可谓明矣!不以无益废有益。 ——司马光《资治通鉴》 3.本书主要人物后周太祖郭威、世宗郭荣、皇后符翚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立志结束五代动乱,统一国家,让百姓生活安定,其救世济民的情怀,敢作敢为、无畏无惧的担当、不惜燃烧生命去实现理想的人格魅力等都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 4.五卷本长篇小说史料扎实,视野宏阔,基调悲壮。视野上有帝王将相,下有贩夫走卒;写政治,写军事,写宫廷,写官场,写家族……写国恨家仇、大恩小怨、公义私愤、争夺退让……繁复交织,错落有致。 后记 代后记:给我一副有包 浆的骨架 本书是笔者多年历史/传 奇写作探索向读者诸君的最 新汇报。难得有个机会,请 容笔者在此略唠叨几句。 1 对于一个历史题材,我 个人并不希望素材太多。最 初对周世宗这个题材感兴趣 ,正是因为关于他的材料不 多,但大框架又都有了。此 外,关于他的不同材料中蕴 含着一些矛盾,这也令我兴 奋——那时我正想写一个复 杂的人物,用一种接近零度 的写法。那是十几年前的事 了。 没想到随着研究的深入 ,通过辨析不同材料而逐渐 接近、构建起他的精神世界 ,我却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 :他竟然是一个极其单纯的 人,他的一切言行都有着高 度的一致性,都可归因为他 内心的那份执着。每个人心 里都有一团火焰,他的点燃 了我的。我的眼前浮现出一 个百废待兴、朝气蓬勃、矛 盾重重、充满可能性的时代 ,却又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可 以交付深情的时代。我放弃 了完全零度写作的想法,不 惮将本书写成一本理想之书 ——至少,对人格理想有所 寄托。 于是我成了体验派,把 自己搁到里头,不断地、无 限地去接近每个人物的心灵 ,这个过程令人充实而喜悦 ,当然也饱含痛苦。几个主 要角色逐渐凝聚出了不同的 象征意义,我唯一告诚自己 的是:不要变成高热写作, 要时不时跳出来看。 悲剧是有力量的。高热 倾向让我体验到这种力量, 零度倾向让我想办法将这种 力量传递出来。事后思之, 这也算上天的苦心安排吧。 2 我以为,就历史小说的 写作而言,史料(正史野史 )提供的是骨架,而且是一 副有包浆的骨架。骨架决定 了你写出来的应该是恐龙还 是猛犸象;而包浆久经岁月 打磨,不但提供恐龙或猛犸 象的基因信息,还提供历史 过程的种种演变信息。有包 浆的骨架,让整个历史小说 的写作内核坚实不虚。 骨架是历史的主场,但 骨架之外,是写作者的主场 。文学讲究的是血肉,史料 所不能提供的血肉,正是写 作者的职责所在。好的血肉 ,应该贴着骨头写,所以要 求写作者具有相应的“摸骨” 功夫,认识题材(人物特质 、历史事件因果、社会规律 等)的时候最好有一双赛过 X光的透视眼。 我体会,历史小说的写 作,有一种难以具言的微妙 。外界看来,似乎史料摆在 那里,只要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大差不差,其他颇可随便 ;然而,其内部却有着颇为 精微的规律与尺度,少一分 则嫌意味不足,多一分又易 流为戏说。这火候上下的拿 捏,便是考校手艺的肯綮。 我忝习笔锋数十年,又多于 古史传奇类题材上用功,逐 渐悟得正是个中微妙令我流 连忘返。而每当爬罗别抉、 多端尝试而小获进益时,也 颇有探骊得珠的幸福感。 在我看来,历史小说应 当追求丰厚的、柔韧的底层 设计——包括情感架构、性 格架构、心理架构、关系架 构等等,应当追求一刀直中 核心,笔端扎下去连皮带肉 、连筋带骨;而不是像扎到 一个血囊上,看上去血飙得 很高动静很大,其实只是对 史料的浮夸重述。前者是我 努力的方向。 关于历史小说应当“以人 带事”还是“以事带人”,可 能不同作者会有不同答案。 就我本人的倾向,历史小说 应该优先写人,写人的基础 上再写事,以人带事,见事 更见人。写人,不外乎人情 百态,写“情”,写“意”,写 “心”。在这个意义上,本书 也不过“大旨谈情”而已。总 结历史规律是历史学家的职 责,写作者则凭借情感细节 穿越迷雾直抵人心。我以为 ,与历史对话,走进历史上 曾经或可能存在过的那些人 的心灵,无限接近一种或多 种可能性,从一团乱麻的事 件的“里面”去看待历史,这 是小说写作赋予历史的意趣 。 小说离不开细节。历史 的逻辑是如此强大,史料( 时间、空间、事件等)彼此 间的逻辑关系,会引导写作 者去发掘和生成无数精彩的 细节。所以,血肉还是来自 有包浆的骨架。 3 我以为,历史小说天然 地具有双重性:对现代性的 呈现和对传统的扬弃。 历史小说是汉语写作的 一部分,理应追求为读者提 供更“高维”、更丰厚、更有 表现力的阅读体验。我以为 ,对于当代小说的诸般成熟 写作技巧,对于其他文艺门 类如诗歌、戏剧、音乐等所 取得的丰硕成果,不妨大胆 使用、借鉴并使之融合。这 是其当代性或现代性的体现 之一。本书中一些类似复调 乐章的处理,或者对戏剧结 构、镜头语言的借用等等, 便出于此种体认。当与不当 ,恳请方家指正。 …… 关于本书的称谓系统, 是在保留下来的正野史料或 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一面尽 量贴近当时的称呼特点和习 惯,一面与当代人的认知进 行了一些融合。例如“娘”与 “娘”、“咱们”与“咱每”、“您 ”与“恁”的区别使用等。笔 者另有专文述及这一话题, 此处也不赘言了。 7 本书酝酿、规划期十数 年,从启笔到写成初稿花了 两三年,之后全文精改七稿 ,又花了两三年。“发愿于 彼,力精所欲……忍力成就 ,不计众苦”,可能就是这 个意思吧。 当然, 精彩页 一 河中火焰 公元949年,后汉乾祐二年七月二十一,壬戌日。这一天恰逢处暑,盘桓累月的暑气消退了,天地间晴朗无风。 河中府。河中子城城下。 已经持续了年余的河中平叛之战即将迎来最后的破城时刻。外围的罗城早在八日前已经告破,谁也没有想到,刚被褫夺了鲁国公封号的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会将河中子城加固到如此地步。 鼓角凄厉,烟尘滚裹。杀声已嘶哑,箭矢如飞蝗。无数或兴奋、或狰狞、或急迫、或惊惧的面孔在倾颓的城堞两侧交错浮现。云梯与缒绳之上的勇夫如蚂蚁缘茎,冒着沸油、礌石与滚木的死亡威胁拼命仰攻。裹着铁尖的轒辒巨车正被数十个兵卒合力猛推,向残破的子城城门做最后的冲撞。 古城已经彻底显露出迟暮之态。 在罗城外围,连绵不绝的新建栅营显示出攻城者年余来所做的水磨功夫是多么精细有效。就像往骆驼背上堆放稻草,今天,最后一根稻草已经放到了河中城这头老骆驼的背脊上。 此时,这曾令全军费解的栅营战术的发明者、此番河中三镇平叛之战的援军统帅、后汉最高军事长官枢密使郭威,正立马于攻城大军的阵前静观战况。他所在的位置正对着城门的方向,这是一个随时可以直接冲进城去的位置,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中军稳坐之地。临阵对敌中身先士卒是他一贯的作风。 “以双倍之力,再援桴鼓!”郭枢密的声音不大,但极富穿透力。立时便有身边一名军校应喏而去。顷刻,原已有些减弱的鼓声轰然爆起。 郭威时年四十五岁,正处于一个统帅最为年富力强的黄金时代。此时,他脸上除了惯常的稳重深沉,还略有几分不易为人察觉的漫不经心。 河中顷刻可下,呼应着河中一起叛乱的永兴赵思绾、风翔王景崇还能有几天寿命?完成去年刚刚继位的小皇帝刘承祐交给他的任务,至此已经毫无悬念了。 可是,以后呢? 紧贴着郭威右手立马默观战况的,是他的长子郭荣。郭荣字君贵,时年二十八岁,拜左监门卫大将军。左监门卫大将军是禁军环卫官的一种,例由皇家宗室充任,也用作颁赏给武将的恩典。郭荣得到环卫官的尊衔是在两年前,其时,父亲郭威帮助先皇——今上刘承祐的爹刘知远创建了大汉,官拜枢密副使,加太尉,他便拜了左监门卫将军。先皇短寿,登基一年就驾崩了,小皇帝继位后,父亲升了一级为枢密使;郭荣也升了级,为大将军。 但环卫官毕竟只是虚衔,郭荣的实际职务,是随侍父亲,做他牙兵的指挥使。这个职位虽然不是很高,却有着随时在父亲身边学习并实践的便利。 世人眼中权倾天下的郭枢密的大公子,并不是一个仅仅倚仗老爹威风快速上升的纨绔青年。自十五岁束发从军迄今将近十三年,他扈从郭威左右,在刘知远麾下南征北战,历经石敬瑭起事、契丹入汴、刘知远称帝等诸般历史大关节,渐渐养成了一种静观山崩海啸的阔大气度。 紧贴着郭威左手驻马的中年将领是王峻。王峻比郭威年长两岁,时任后汉宣徽南院使。王峻与郭威相交于微时,早在石敬瑭时期两人就一起事奉刘知远,是有着二十年袍泽之谊的老战友,王峻更是郭威青少时结义的“十兄弟”之一。河中等三镇叛乱,王峻原本被派为郭从义监军,一起到长安去平定永兴军。不过王峻与郭从义脾性难合,很快就闹得势同水火。郭威出马平叛后,王峻就被转派来给郭威做兵马总监。 彼时军中尊左。对于王峻居主帅之左,而郭荣只能居右这个站列方式,军中人并不感到诧异。王峻在军中的年资太深了,便是郭枢密,待他也素来恭让。 在郭威、郭荣、王峻这三人的身旁,王殷、刘词、李琼、李重进、张永德、郭崇威、韩重赟、扈彦珂、韩通等一众将领率领着他们身后庞大的禁军队伍森然而列。 皇朝有将。 不过,皇朝的良将,无论此刻在不在平叛现场,帝位交更以来,倒有一半聚集到了郭枢密身旁。 郭枢密想起了去岁七月,先期派出平叛的白文珂、郭从义、常思诸部接连遭受挫败,小皇帝亲幸自己府宅,低声垂问他:“我想麻烦郭公去为我办事,可以吗?”时年十八岁的小皇帝语气是谦恭的,甚至都没有使用“朕”来自称,但他的眼神里却有一些谦恭之外的东西。 小皇帝并不是那么会隐藏自己的人。 饶是久经历练,郭枢密一念及此,心里仍不免感到几丝寒意。 城门处传来一阵紧似一阵的呼喝声。郭威向右侧微微一转头,对儿子重申早已下达过的军令:“荣哥儿,城破之后,你即刻带人直入李氏宅邸,擒拿李氏合族,不得走脱一人。” “得令。”君贵在马上施礼应喏。 郭威向儿子凑得更近些,又低声道:“秘密找到她,小心带出来。” “喏。”君贵低声回答。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