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周越然所著的《修身小集(精)/周越然作品系列》是民国江南地区著名藏书家周越然杂文集,从文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修为和智慧。
全书收录了《菩萨·仙人·天使》、《是与非:交情问题》、《胆怯为残酷之母》等一百二十四篇文章。此书论及上海沦陷时期的“清谈风”与“怀旧热”散文时,给周越然以相当的篇幅,认为周越然的“书话”“专谈古书版本流变及伪膺‘古书’的识别,举证周详,论列精细”,而周越然“将有关‘书’的广博见识,用半文半白、亦庄亦谐的文笔写出”,“在中国古今同类散文小品中,显示出承前启后的独特个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修身小集(精)/周越然作品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周越然 |
出版社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周越然所著的《修身小集(精)/周越然作品系列》是民国江南地区著名藏书家周越然杂文集,从文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修为和智慧。 全书收录了《菩萨·仙人·天使》、《是与非:交情问题》、《胆怯为残酷之母》等一百二十四篇文章。此书论及上海沦陷时期的“清谈风”与“怀旧热”散文时,给周越然以相当的篇幅,认为周越然的“书话”“专谈古书版本流变及伪膺‘古书’的识别,举证周详,论列精细”,而周越然“将有关‘书’的广博见识,用半文半白、亦庄亦谐的文笔写出”,“在中国古今同类散文小品中,显示出承前启后的独特个性。” 内容推荐 由周越然所著的《修身小集(精)/周越然作品系列》这本书为民国著名藏书家、作家周越然的杂文集之一,全书共收入短文一百余篇,这些文章短小精悍、涵盖丰富、妙趣横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和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演变的描述与思考,反映出了作者在生活、工作、交际和阅读中所感悟到的人生智慧和处事道理,笔法流畅、自然且不乏幽默。周越然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藏书家、作家,人生经历十分丰富,在他的笔下,读者不仅可以对周越然其人有所了解,还能够通过他的故事看到一个时代的风貌。 目录 周越然的书 天气与心理 人心不足 单纯与虚饰 人心不常 默祷 讥与誉 愈有愈要 兽之友谊与爱情 作家成名之累 弄假成真 良心 27笑或哭 决意难 读书与讲话 寸阴 八十三岁学吹打 不怕死 预备——死 朋友 感官 理性 装作 错误的咎责 才艺 音乐与诗歌 自以为是 外貌与内质 明天的事 知识的浅深 勇气 行为与意向 记忆与遗忘 一座高塔 人体美 选择 安静 偶然 远来和尚 绝对怀疑 比上比下 自己的形体 万物之灵 躬亲 苦去甘来 以己度人 小原因,大结果 主有与享受 菩萨·仙人·天使 讲话与不讲 借来的学问 互助 蚕与羊 孤单与结交 胆怯为残酷之母 白天与夜晚 激情 说目力 自知之明 名与实 门第与才能 声音的响轻 在侍从的眼中 辗转 作品的优劣 装腔作势 长生之道 为学与治生 静待 希望与失望 城中与乡间 大想小想 显与微 报告与事实 内视与外望 适可而止 调笑 早起 从众 吹牛与傲慢 喧噪 身内身外 五官以外 畏缩 贪酒 善始善终 朋友 拍马 观察与判断 自然与艺术 质与量 礼仪与粗暴 收藏与参观 大事小事 摆架子 适当其时 革新 以友为师 自卖聪明 毋轻信 智与勇 毋出怨言 好非难者 容忍 一笑了之 识人 言行 错怪人 视而不见 至善 谈怒 好榜样与恶榜样 何必自传 言语与静默 诚实与虚假 我们穷么? 虚话实话 是与非:交情问题 储力 写作 习惯 环境与道德 自满与灰心 编后小记 试读章节 空气细微的震动,马上可以改变风标的方向(日本人称风标为“风见”,似甚切合),这是我们看得见的;尚有看不见的,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理。心或心理,也随天气而变。狂风暴雨之日,我们的感觉,我们的喜怒哀乐,当然大异于清明温和之日的。在黄梅节那几天中,法官往往施刑较重,因为他自己闷得很呀。在大寒天气,法官拿细小的案子,审了又审,问了又问,不肯速判,他并非有意延宕,实在因为自己的身体有些畏缩呀。 我们写“文章”的人,也是这样。在晦暗之日,我们所写的,无不悲惨;在晴明之日,我们写的,大都欢悦。我们为什么骂人?因为天气恶劣,自己的情绪欠佳的缘故。我们为什么谄人?因天高气爽,自己的情绪太佳的缘故。所以,阴雨之时,最好不要出门,否则讲不定受人欺侮。 在温和之日拜访朋友,决无被逐被讥等情。希腊大诗人荷马,有诗两行,咏天气与心理的关系。我今将其大意译成四行如下: 心随天气而变兮—— 随寒随热又随温。 或喜怒或哀乐兮, 风霜雨露为之根。 原载一九四四年四月二十二日《新中国报》 人心不足 人心不足,可以拿二十个字的一首五言诗来描摹它。诗极劣极陋,是我自己做的,如下: 已经到手者. 样样都惹气。 倒是未得者。 反觉多趣味。 这就是说: “做了皇帝要登天”。——人总是不易满足的动物。没有娶过妻子的少年,以为自由结婚之后,一定夫唱妇随,可以享尽人生之乐;等到蜜月旅行之后,他发现了他“夫人”的许许多多缺点,有些不满意了;他又想跳舞,又想征妓,又想喊向导女①(①系旧上海变相的妓女。)了。 读书人也是这样。——也往往自觉不满。没有见过宋版《史记》者,立时立刻想要看一看;真的求到了,他不细读,把它置之高阁而已。没有阅过明刻“瓶书”者,到处寻访,以为奇言异行,都在那部书中;等到购得了,又何尝研究呢? 人总是不满足的。坐人力车者,想坐汽车;住平屋者,想住楼房;穿布衣者,想穿绸服;吃便饭者,想吃大菜;生活已经解决者,还想发大财;已发大财者,还想发到一千万,一万万。 知足与不知足,完全是个人的心境。我看你光景很好,理应知足;然而你自以为很苦。你看我景况很苦,理应不满;然而我以为极乐。心境造成人之苦乐,不在乎财帛之多寡,也不在乎事物之新陈。多的、新的人,不一定知足;寡的、陈的人,不一定不知足。总之,人心不足,如蛇要吞象。 原载一九四四年四月二十六日《新中国报》 单纯与虚饰 希腊哲学大家苏格拉底的大名,我想大家早已听见过了。他的声誉最高,世界上不论哪一国的人,不论哪一教的人,没有不佩服他的。他虽然像我们的孔子,没有自己亲笔写成的著作,但是照他两位弟子所记下的来看,已足见他的伟大了。他的两位弟子,一位巴拉图①(①今译柏拉图,希腊哲学家。),其他一位是赛诺芬②(②今译色诺芬,希腊历史学家及作家。)。 我称他伟大,因为他能单纯而不虚伪。“单纯”就是“简易”,“虚伪”就是“做作”。苏格拉底在谈话中,所用的字,所引的事,都是平凡的,都是明白的。他不引经据典,他往往称“某农夫这样讲”“某姓妇那样讲”。他拿了靴鞋匠、泥水匠、木匠、车夫的言语和行为,做他辩论的根基,做他哲理之前提。所以听他讲话的人,个个都心满意足。因此,我们知道,与其说“伉俪”,不如说“夫妇”;与其说“昔在龆龀”,不如说“我在八、九岁的时候”。请阅下面四字歌: 庸言庸行,每含至理。 虚伪骄慢, 不得与比。 我们现在看了苏格拉底的讲话,觉得不能明白的地方很多很多。为什么呢?因为一方面我们不懂希腊当时的白话(方言),另一方面,我们没有好的译本。英人裘伟德的译文,可称最佳的了,然而也不是最完美,无可改良的。 原载一九四四年四月三十日《新中国报》(P01-04) 序言 周越然的书 陈子善 目前在深圳见到一位收藏界后起之秀,他出示一份所藏清代以降藏书家手札目录,自朱彝尊起,至黄永年止,名家汇集,洋洋大观。但笔者发现其中有个重要的遗漏,周越然并不包括在内。应该指出的是,周越然墨迹存世很少,也是不争的事实。 余生也晚,知道周越然的名字已在1980年代后期了。那时为搜寻张爱玲作品,查闲1940年代上海的《杂志》《风雨谈》《古今》《天地》等文学和文史掌故杂志,经常见到周越然的妙文。后来又在旧书摊上淘到周越然的《书书书》《六十回忆》等著作,始知周越然并非藉藉无名,等闲之辈。然而,我们已经把他遗忘得很久了。 周越然(1885-1962)原名文彦,又名复盒,浙江吴兴(今湖州)人,藏书家、编译家、散文家和性学家。他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秀才,又是南社社员。曾执教江苏高等学堂、安徽高等学校和上海中国公学等校,是严复弟子,为辜鸿铭所赏识,戴季陶则向他从过学。他精通英语,1915年起任职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英文部近二十年之久,编译各类英语教科书和参考书籍三十多种,尤以《英语模范读本》销数最大,几乎垄断当时全国的中学语文课本。他1940年代专事写作。1950年代先后在上海水产学院教授英语和从事图书馆工作。 根据现有资料可知,周越然生前出版了《书书书》(1944年5月上海中华日报社初版)《六十回忆》(1944年12月上海太平书局初版)和《版本与书籍》(1945年8月上海知行出版社初版)三种谈书的书,《情性故事集》(1936年7月上海天马书店初版),《性知性识》(1936年7月上海天马书店初版)二种谈性的书。虽然还不能说周越然已经著作等身,但如果说他著述甚丰,影响不小,却是完全符合史实的。 由此也可见,周越然是早该进入文学史的人物。1980年5月台北成文出版社出版的刘心皇著《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里就出现了周越然的名字,称其“藏书有外国古本,中国宋元明版,中外绝版三种。数量之多,更是惊人。”这大概是文学史著作首次写到周越然。1995年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青生著《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里也写到周越然,特别对周越然的散文给予颇高的评价。此书论及上海沦陷时期的“清谈风”与“怀旧热”散文时,给周越然以相当的篇幅,认为周越然的“书话”“专谈古书版本流变及伪膺‘古书’的识别,举证周详,论列精细”,而周越然“将有关‘书’的广博见识,用半文半白、亦庄亦谐的文笔写出”,“在中国古今同类散文小品中,显示出承前启后的独特个性。”至于周越然的“忆旧散文”,也自有其风格,“没有严密的秩序,忆及即写,散漫随意”,“下笔也比较自由,叙巳述人或谈事载言,虽未必确切周到,却不失真实生动。”这是内地文学史著作写到周越然之始,都不能不提。 自1990年代中期起,随着内地出版界思想的解放,选题的多样,重印周越然著述逐渐付之实施。据笔者粗略统计,已经出版的周越然著述有如下七种: 《书与回忆》(1996年9月辽宁教育出版社初版)《言言斋书话》(徐雁等编,1998年9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初版),《周越然书话》(陈子善编,1999年3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初版),《言言斋古籍丛谈》(周炳辉编,2000年2月辽宁教育出版社初版),《言言斋西书丛谈》(周炳辉编,2003年3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初版),《夹竹桃集:周越然集外文》(金小明、周炳辉编,2013年3月中央编译出版社初版)。 这些周越然作品集当然各具特色,对传播周越然其人其文所起的作用自不待言。但是,除了集外文的发掘整理,它们大都是重新编排的选本,而非周越然著作的初版原貌。这是一个明显的不足,因为读者无法从中得见周越然自己编定的集子,也即无法品尝周越然作品集的原汁原味,不少读者对此深以为憾。 从这个意义讲,北方文艺出版社此次新版《周越然作品系列》,首批印行周越然生前编定的五种作品集,就令人大为惊喜了。不但周越然脍炙人口的《书书书》《六十回忆》《版本与书籍》三种据初版本重印,《性情故事集》和《性知性识》两种生动有趣的性学小品集更是1949年以后首次与读者见面,极为难得。此后还将陆续印行《修身小集》《文史杂录》《旧籍丛话》等周越然集外文辑。“文字飘零谁为拾?”这部真正是原汁原味的《周越然作品系列》的问世,正好较为圆满地回答了百岁老人周退密先生当年的诘问,也必将对周越然研究有所推动。 也许因为笔者以前编过《周越然书话》,王稼句兄不弃,嘱为北方文艺出版社这部颇具新意的《周越然作品系列》写几句感言,拉拉杂杂写了以上这些话,聊以塞责,不当之处,谨请高明指教。 丙申初冬于海上梅川书舍 后记 编后小记 金小明 民国时期著名的藏书家、编译家、散文家周越然(1885-1962),在沉寂了半个多世纪以后,那些反映他在文化启蒙、传播、教育等方面事功与心迹的文字作品,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上海沦陷时期一位具有社会影响的重要作家和不无争议的文化人物,周氏的集内、集外作品,更已进入了探寻者、研究者的视野。 周越然于中、西文化浸淫日久,涉猎甚广,撰述亦丰,不少文字在他生前未及汇订成集,曾使后人有“文字飘零谁为拾”之叹。系统、细致地搜集、挖掘、整理相关的材料和文本,仍然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为此,王稼句先生委托我将周氏的主要集外中文作品,分类编辑,汇成《修身小集》《文史杂录》《婚育续编》《风俗随谈》《旧籍丛话》数集,与修订重刊的《情性故事集》《性知性识》《书书书》《六十回忆》《版本与书籍》等,一并纳入他与陈子善先生共同主持编订的《周越然作品系列》梓行,力图对周氏佚文的整理工作,作一个阶段性的回顾。 《修身小集》,主要收录周越然于1944年4月至1945年7月间,在上海《新中国报》(《学艺》专栏)、《文友》(《随笔》专栏)、《中华月报》《申报月刊》等报刊上发表的一百二十二篇说教、言志类的随笔。 周越然的文章,并不涉及现实政治,谈论的多是修身、养性、从善之道,常以小故事设譬取喻,穿插着自撰或译述的浅白歌谣,清新别致,文风朴素,体式上也有特点,表现出自由抒写的意趣。这些通俗化的文学写作,反映了他对社会与人生平实而开朗的态度。当年,曾有人称周氏为“道学家”。从这些絮语短章中也可看出一些端倪。 年来,编者生活迭遭变故,饱受讥弹,身心俱疲。编校中,常以周氏修身文自勉自励,多所宽怀,尤感悟——对“错误的各责”固然可以“一笑了之”,对“好非难者”,也许很难做到“毋出怨言”,但总还要保持“自知之明”,守住“适可而止”的底线。 在编订方面,编者对原版明显的笔误与印误,迳行改正.不另出校记;对需要适当解释、说明的方言、俗语等酌加按语:对当年习用的标点符号、通假字及具有作者行文风格的语文现象,一般并不按现行标准统一,以保持历史原貌;对一些重要的西洋人名,周氏的译法比较独特,为帮助读者查考.特编制《译名简览》,附出卷末。 刘永平君对编订工作多有助益,谨此致谢。 2017年1月15日 金小明识于金陵心远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