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概述、配电网的主要设备、配电网规划体系与方法、现状配电网评估、配电网灵活资源及负荷预测、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供电区域划分及网架规划、用户接入规划、电源接入规划、储能接入规划、充换电设施接入规划、规划成效分析和规划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本书可为配电网规划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目录 前言 1 概述 1.1 配电网的定义 1.2 配电网的分类 1.3 新型电力系统背景分析 1.4 全电压等级的多元融合高弹性配电网规划 1.5 术语和定义 2 配电网的主要设备 2.1 35~110kV配电网设备 2.2 10kV配电网设备 2.3 配电网设备选择原则 3 配电网规划体系与方法 3.1 配电网规划的目的特点与难点 3.2 配电网规划总体原则 3.3 配电网规划年限 3.4 配电网规划编制流程及内容深度要求 4 现状配电网评估 4.1 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 4.2 现状配电网评估后存在的问题 4.3 现状配电网评估典型案例 5 配电网灵活资源及负荷预测 5.1 配电网负荷预测的内容及要求 5.2 电量需求预测 5.3 负荷需求预测 5.4 负荷特性分析 5.5 分压负荷预测及容量需求 5.6 空间负荷预测 5.7 灵活资源预测 5.8 计及灵活资源的负荷预测及电力平衡示例 6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供电区域划分及网架规划 6.1 供电区域划分 6.2 供电网格划分 6.3 能源输出型网格配电网全电压网架规划 6.4 能源输入型网格配电网全电压网架规划 6.5 能源自平衡型网格配电网全电压网架规划 7 用户接入规划 7.1 电力用户分类 7.2 电力重要用户分级 7.3 电力用户接入原则 7.4 用户接入负荷测算及需用系数优化 7.5 用户专线接入标准优化 7.6 用户接入方案 7.7 典型案例分析 8 电源接入规划 8.1 电源概述 8.2 电源接入原则 8.3 电源接入方案 8.4 分布式电源接入方案 8.5 分布式接入规划典型案例 9 储能接入规划 9.1 储能概述 9.2 电网侧储能电站的技术原则 9.3 储能推荐接入点 9.4 储能典型接入示例 10 充换电设施接入规划 10.1 充换电设施概述 10.2 充换电设施接入原则 10.3 充换电设施接入方案 11 规划成效分析 11.1 高弹性指数评价 11.2 配电网高弹性指标计算方法 11.3 共同富裕电力指数评价 12 规划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12.1 技术经济评价的作用与内容 12.2 方案比选 12.3 财务评价 12.4 不确定性分析 附录 附录A 35~110kV配电网结构示意图 附录B 10kV配电网结构示意图 附录C 220/380V低压中性点接地及保护配置示意图 附录D 220/380V配电网结构示意图 附录E 10kV电缆排管敷设方案图 附录F 各供电区域配电网建设基本参考标准 附录G 全电压等级的多元融合高弹性配电网典型接线 附录H 电力用户典型接线示意图 附录I 用户全电压接入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