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艺术哲学(精)》辑录了作者丹纳在法国巴黎美术学校讲述美术史的讲义,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第二部分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主要介绍了文艺复兴期意大利绘画的特征、主要形势和次要形势等;第三部分为尼德兰的绘画,介绍了其历史时期;第四部分从种族、时代、制度三方面介绍了希腊的雕塑;第五部分为艺术中的理想。本书“采用的不是一般教科书的形式,而是以渊博精深之见解指出艺术发展的主要潮流”,对于我们欣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欧洲哲学起源之一——希腊雕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录 Ⅰ 艺术品的本质及其产生 第一章 艺术品的本质 第二章 艺术品的产生 Ⅱ 意大利文艺复兴期的绘画 第一章 意大利绘画的特征 第二章 基本形势 第三章 次要形势 第四章 次要形势(续) 第五章 次要形势(续) 第六章 次要形势(续) Ⅲ 尼德兰的绘画 第一章 永久原因 第二章 历史时期 Ⅳ 希腊的雕塑 第一章 种族 第二章 时代 第三章 制度 Ⅴ 艺术中的理想 第一章 理想的种类与等级 第二章 特征重要的程度 第三章 特征有益的程度 第四章 效果集中的程度 序言 以下十讲[1]是辑录我在 美术学校的讲课。 倘将全部讲稿编写成书 ,将有十一大本,我不敢以 如此冗长的篇幅劳苦读者, 只摘录了一些提纲挈领的观 念。做无论哪种研究工作, 这些观念都是主要目标,而 在我们这个科目中尤其需要 提出。因为在人类创造的事 业中,艺术品好像是偶然的 产物;我们很容易认为艺术 品的产生是由于兴之所至, 既无规则,亦无理由,全是 碰巧的、不可预料的、随意 的;的确,艺术家创作的时 候只凭他个人的幻想,群众 赞许的时候也只凭一时的兴 趣;艺术家的创造和群众的 同情都是自发的、自由的, 表面上和一阵风一样变化莫 测。虽然如此,艺术的制作 与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确 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揭 露这些条件和规律应当是有 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