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试图描绘出前贤所勾画的、通过媒介追问存在意义的道路,以对厘清传播与媒介研究中的基本概念有所帮助,希望其中并无破坏性的曲解。 本书探讨的不是关于麦克卢汉的媒介观或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的知识,而是如何理解存在意义问题的脉络和价值结体方式,即思想史。本书章节之间的关系是逐层深化的关系,希望能在“媒介”身上重构一条追问存在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再现与真实的关系问题、媒介的本质问题、媒介与存在的关系等有关人对于存在的领会的重要问题。 作者简介 王婧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曾担任《成都晚报》实习记者,曾参与针对成都传媒集团旗下《成都日报》《成都晚报》和成都全搜索网站等媒体的阅评工作。发表有《试论当前我国党报的海外报道亮点》《新闻自由思想之源流梳理》《浅谈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想与现实的悖论》《试论当前我国的国际舆论生产力》等论文。 目录 第一章 从历史切入媒介 一、媒介概念的历史性问题 二、观念的意义就是存在的意义 三、媒介观念史的写法 (一)建构主义的书写方式 (二)对建构主义的诠释需以史实为基本条件 (三)从古希腊着手重演媒介观念的依据 第二章 前现代的中介观 一、先哲的设想 二、词源的演变 第三章 现当代的媒介观念 一、19世纪前关于媒介的观念 二、19世纪后媒介观念的形成 第四章 中介思想的转向:永隔与无隔的变奏 一、中介的“无隔性” 二、中介永隔论 三、超越中介的“永隔” 第五章 延伸论的观念史 一、媒介如何等于技术 二、技术决定论与人本主义 (一)技术决定论和技术乐观主义 (二)“技术决定论”者的“人本主义”宣言和“救世”方案 三、技术就是目的 第六章 媒介的本质观 一、回到媒介本身 二、媒介本体论 (一)媒介与存在 (二)从本体论视角探讨现代技术的本质 (三)基特勒的媒介本体论 三、关于媒介的哲学终结 第七章 文化技术过程分析的方法论 一、外在思维的媒介考古 二、过程 (操作过程、中介过程)作为先验 三、以最初的技术细节作为分析起点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