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欣赏》是《读者》的一份综合类艺术生活杂志。不为专业研讨,不是快餐文化,只为在机械年代,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带给读者高雅的情趣和至真至美的艺术享受。避免拘束,没有呆板,让您在都市的喧嚣中和家人一起经历视觉的奇妙旅程。
本书为第二十二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读者欣赏(精华第22卷)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读者欣赏杂志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读者欣赏》是《读者》的一份综合类艺术生活杂志。不为专业研讨,不是快餐文化,只为在机械年代,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带给读者高雅的情趣和至真至美的艺术享受。避免拘束,没有呆板,让您在都市的喧嚣中和家人一起经历视觉的奇妙旅程。 本书为第二十二卷。 目录 文化纪事 书画作伪 书画流传 艺术赞助 收藏 材料的错进化 由来紫檀看不清 章闲心热 雅玩 俄罗斯皇家军械珍藏展:沙皇的马盛装威仪 银泥烧出象牙白,冻玉凝脂总不如 行走 寻梦巴塞罗那 心之放逐,到桑斯安斯去冥想 鲜话说吧 一两银子的购买力 明末清初杭州艺术圈的那些事儿 历史上的冤家聚头 导语 《读者欣赏》于2001年由读者杂志社创办。作为中国期刊第一品牌《读者》旗下刊物中唯一的高端杂志,《读者欣赏》以提升国人的艺术修养为目标,通过对艺术的通俗读解,努力打造中国人的美学读本。经过10年发展,《读者欣赏》无论发行量还是影响力,均在艺术综合类期刊中位居前列。 本书是《读者欣赏》(精华第22卷)。 精彩页 一两银子的购买力 文/杨津涛 对于白银我们都不陌生。《水浒传》里,鲁智深、史进、李忠三人在酒店里闲聊,看到卖唱的金家父女。鲁智深可怜他们,自己“去身边摸出五两银子”后,又对史、李二人说:“借些与俺。”史进二话不说,“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李忠则抠抠搜搜地从“身边摸出二两银子”。 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小小一幕,便把明朝不同阶层的经济状况展现得一清二楚(《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但社会风貌反映的是作者生活的晚明)。表面上看,史进豪爽,李忠小气,高下立判。但史进是大财主,出逃时带了全部家当,十两银子不算什么;鲁智深是中级军官,五两银子也算是将近一半的月薪;李忠是一个打把式卖艺的平头百姓,这二两银子没准儿就是他十天半月的辛苦钱,白银不好赚啊。白银战胜纸币 白银在晚唐初露货币化苗头,到北宋时成为一种通用的定价参照物,主要被用于帝王赏赐、政府开支、百姓课税,以及对官员的贿赂。 仅就贿赂而言,很容易看出白银的优势。试想,你要贿赂一个官员,是推着一车铜钱好呢,还是怀揣一袋银锭好?前者招摇过市,估计不是胆大包天的官员还真不敢收。 同样,在还没有产生钱庄的时代,一个北京的商人带10万贯钱到广州做生意,真是无法想象的艰辛旅程。市场呼唤一种体积小、价值高且不轻易贬值的货币,从宋朝起开采量大增的白银便脱颖而出。 朱元璋当皇帝后,将北宋政府的用银方法全部继承,但不准白银在民间流通,大力推广所谓“大明宝钞”。老百姓不是傻子,他们不会相信一张纸上写“一贯”,就真当一千个铜钱用。 在流通中,面值为“一贯”的纸币,其实际购买力通常不足面值的一半。明朝中叶,纸币信用彻底破产,到了“新钞一贯,时估不过十钱:旧钞仅一二钱”的地步,以至“弃之市肆,过者不顾”一行人看见地上掉了张百元大钞,都懒得弯腰去捡。 以集权著称的帝国政府也不得不向经济规律低头。正统元年(1436年),刚刚即位的明英宗,或许是出于收买人心的目的,宣布废除祖宗之法一禁银令。从此以后,白银成了市场上的主币,铜钱、纸币降为辅币。一两银子合多少人民币 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一样,作为货币的白银主要被铸成元宝。古人不用钱袋,船形元宝便于缠在腰间,“腰缠万贯”就是这么来的一真在腰上缠一万贯铜钱,土豪也得累死。 最为常见的50两元宝,面额太大,平时交易只用《水浒传》中好汉买酒的“散碎银子”。元宝上刻有产地、重量、经手官吏、工匠姓名等,通常能有五六十字。 银锭上传达的信息非常重要,因市场上流通的元宝都是合金,含银量不同。如清朝北京有松江银,上海有二七宝银,长沙有用项银……全国约有100多种。后为方便流通,康熙时规定了作为单位的“虚两银”一纹银,纯度为935.347‰。还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一两”在各地的重量也不同,通常而言,明清时一两银子重37.3克。 是不是有点复杂?在银元进入中国前,想要花银子,先得验成色,再称重量。花起来也很复杂,破整的时候,商人们还要用大剪子剪,用小秤称过。 将白银换算成人民币,通常是以米价为中介。不同时期。各个地区的米价差异颇大。黄冕堂《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中搜集的数据显示,一石米的价格,明朝从两三钱到一两,清朝从五六钱到二三两,都很常见。 如果用嘉靖年间均值0.8两/石、乾隆年问均值1.5两/石的米价来分别计算明、清两朝的银价,而明清时期1石约合0.1立方米,1立方米大米约为800千克,现在全国米价大致5元,千克,这样算下来,一两白银在嘉靖时相当于500元,在乾隆时相当于267元。这几百年间白银购买力跌了几乎一半,是因为隆庆开海后,南美、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输入导致的。社会中上层的高薪 在古代,官员是当之无愧的高收入阶层。以清朝来说,官员的俸禄包括白银和大米,其中一品文官年俸为白银180两,九品文官年俸为白银33两。雍正以后,官员有“养廉银”这一合法津贴,通常是俸禄的几倍至几十倍。 拿所谓的“七品知县”来说,他们的年俸是白银45两加大米22.5石,约合白银90两,而一个知县每年的养廉银有600两至2000两。依照张仲礼《绅士的收入》一书所说,加上附加税“火耗”等,一个知县的年收入有白银3万多两。但这些收入很多都要用于贿赂上级,最终也所剩无几。 读书人就是当不了官,一直做教书先生,工资也相当可观。大学者到书院去做“山长”(校长),通常一年有几百两收入。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重建了南京的钟山学院,给予山长的待遇是年薪984两白银,包括正式工资、伙食补贴以及过节费。 晚清山西士绅刘大鹏的东家也很不错,给他开了白银100两的丰厚报酬,还为这位老师配了一个仆人。但刘大鹏并不将之视为理想工作,自言“为糊口计耳”。其实刘大鹏比他另一位同行朋友幸运多了,那位朋友一年教五六个学生,一人交“束惰”1600文,加在一起不过白银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