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个人的村庄(学生版)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刘亮程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个人的村庄》是著名作家刘亮程散文经典之作。
在本书中,刘亮程诗意地描摹了—个村庄里的草木、动物、风、夜晚、月光和梦。“万物有灵”的乡村书写,引领学生读者重识乡土自然,而充满哲理和韵味的语言,展现了汉语独特的纯真和瑰丽,这些使本书成为当代中文写作的典范,有利于提高学生读者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个人的村庄》自1998年首次出版以来,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书中数十篇文章被选入多种语文教材和多地语文试卷,成为千万人的记忆。
目录
寒风吹彻
今生今世的证据
一个人的村庄
柴火
村东头的人和村西头的人
我改变的事物
狗这一辈子
剩下的事情
人畜共居的村庄
与虫共眠
住多久才算是家
黄沙梁
春天的步调
野地上的麦子
风中的院门
炊烟是村庄的根
捉迷藏
天边大火
那时候的阳光和风
共同的家
永远一样的黄昏
最后一只猫
两窝蚂蚁
树会记住许多事
一个长梦
老皇渠村的地窝子
高处
走着走着剩下我一个人
一场叫刘二的风
只有故土
走近黄沙梁
扔掉的路
留下这个村庄
只剩下风
父亲
木匠
一截土墙
两个村子
成长
我们家的一段路
远远的敲门声
家园荒芜
最后时光
文学:一个人的自言自语
导语
刘亮程散文经典之作,感动无数人的心灵之书,白岩松、周深、李锐、李娟、韩少功真情推荐
白岩松“写作训练课中的必读书目”,数十篇文章入选全国各地语文教材和试卷,千万读者学生时代的记忆
作者亲自修订,校正老版本中几十处问题,针对学生阅读需求和语文教学要求精选篇目,精简体量,完整收录《寒风吹彻》《今生今世的证据》等入选多种语文教材和读本的经典篇目
特别收录南师附中学子和刘亮程问答内容,作者亲自解答学生读者关于阅读、关于写作、关于文学、关于人生的问题
“世界最美的书”得主、易烊千玺推荐的设计大师朱赢椿操刀设计,以生动自然、别有意趣的封面,展现刘亮程“万物有灵”的乡村世界,版式疏朗易读,纸张优质护眼
后记
文学:一个人的自言自语
——答南师附中学子问
学生1:我记得您说过:“我的孤独不在荒
野上,而在人群里。”您笔下“寒风吹彻”的感
觉是不是由类似的孤独带来的?
刘亮程:《寒风吹彻》这篇文章,其实是把
内心的寒冷和自然界的寒冷,这双重寒冷压缩在
一起去表述的。我的散文从来不会单独地写风景
,铺陈一个景观或者一个场景,每一句话中既有
自然又有内心。传统作家写景的时候,常常会把
自己“放一下”先去写景,然后由景生情,而我
的语言图式是把景和情浓缩为一句。就像“雪落
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
,看似写景,但紧接着一句是“三十岁的我,似
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就从一个自然
界的雪天迅速进入内心,自然与内心已经交融一
体,没有分别。这是我的语言,我通过多年的诗
歌写作完成的一种语言。像这样的语言应该是每
一句话有几种意思,每个句子不可能只是单独的
一层意思。我们在写作时总希望自己的一句话是
十句话、百句话、千万句话,一句话延伸的意义
应该有无数个指向,从来不会用一句话去单独地
指意,每一句话都在表达类似悲欣交集的复杂情
感。当然孤独是《寒风吹彻》的主题,也是庄》
的主题,这种孤独是一个村庄孤立于天地之间的
孤独,也是一个人内心孤立于天地之间的孤独。
学生2:讲座中出现了方言这一概念,您在
写作中也用到了方言词汇,但大部分的写作还是
用普通话完成的,请问您对普通话是一种什么样
的感觉?
刘亮程:其实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好(笑)。
我说的是新疆乌鲁木齐的普通话,在新疆时我觉
得我说的是普通话,一旦我离开新疆到北京,或
者一旦我的声音被录下来,我就发现自己的发音
如此土。新疆有地方方言,但是我的文字是用普
通话写的。而且我的文字本身可能受文言文的影
响比较大,我也建议年轻作者或学生多学古典文
学,多从古典文学中寻找自己的说话和演绎方式
。因为现代汉语本身太过松散,表现力远不如古
文。古典文学没有长句,但表达得清清楚楚,现
代汉语句子越来越长,越来越抓不到事物的核心
。我也非常喜欢方言,我觉得它非常有意思。相
对来讲,普通话最没有表现力,方言比如四川话
,它多好呀!尽管有时候我都听不懂(笑)。我
老家是甘肃的,回到甘肃的时候,我也会跟着他
们说甘肃话。回到方言就像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
,你可以那样说话,那种话更贴切,那种语言环
境更容易把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说清楚。但是,
方言也有其局限性,一个有鲜明语言风格的作家
,他创造自己的文学方言。他有自己的语词系统
、抒情调性、修辞方式。他用自己的语言说话。
学生3:在刚才的讲座中,您提到一个词叫
“挽留生命”。我想问一下您对这个词的看法,
为什么在寒冷的冬天,您会用“挽留”这个词?
刘亮程:我也用“死亡”一词,但写那个老
人在冬天去世时却用了“留住”。我在写《寒风
吹彻》时,面对那么大的一个“自然”,一个又
一个老人的去世,我只能从一个更大的维度去说
,所以我觉得是冬天对生命的“挽留”。关于死
亡,我们总是在创造一些去处,创造一些说法,
让生命不至于如此短暂,让生命的终结不至于成
为我们常规理解中的“离开”。我想当那些老人
被冬天留住的时候,是留在了一个更大的自然怀
抱中,留在那个铺天盖地、周而往复的季节中。
我想这样处理死亡,让人们一生在天地间过完,
呼吸了这么多年的人间气息之后离去,我不想用
简单的死亡去表述,所以我用了“留住”这个词

我新出版的长篇小说《捎话》,写到了战争
,也写到了一场场死亡,读者会在小说中看到,
死亡如此的悠长。一个人的死亡,我可以把它写
得比他的一生还要悠长,这是一个作家对死亡的
创造或者对死亡的理解。因为我们都是活着的人
,死亡跟我们都没有关系,我们看到或者听到的
都是别人死了,死亡离我们非常遥远,自己的死
亡不被我们看见,不在自己的一生中。而这也是
作家要关注的。谈到死亡就要谈到永恒,一个作
家如果不关注死亡,那么他关注的就是今生的忙
碌,今生的操劳,从生到死这段现实的生存。所
以在这本书中我把更多的笔墨和更多的情感用在
了对死亡的书写上。当一个人的生命迹象在我们
用常规的眼光判断他已经离世的时候,其实那个
死亡留给他个人的世界是无限大的。那个结束只
是另外一种形态的开始,这种开始不是佛教所谓
的“转世”,而是生命带着无限的留恋,带着现
世的余温,甚至世人对他的呼唤、念想在朝前走
。死亡如花盛开,如生漫长,这是我在用自己的
方式解读死亡、理解死亡,也呈现死亡。
学生4:您在讲座中提到了“悲悯”,由此
我觉得您特别像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
夫斯基,他们也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成长的。
请问新疆的自然环境对您的精神成长有什么影响

刘亮程:我觉得新疆跟绝大部分省份不一样
。首先是地理和自然不一样,那个地方有干燥的
空气,漫长的西北风,有遥远
书评(媒体评论)
他站在村庄中心,目不斜视,缓缓写尽一切温暖的踏
实的事物:人畜共处的村庄,柔软欢欣的日常生活细节,
古老庄严的秩序,公平而优美的命运。
——作家 李娟
《一个人的村庄》曾是我的写作训练课中的必读书目

——主持人 白岩松
二十世纪末一个叫刘亮程的中国人,以自己面对世界
的方式再次提醒了我们,古希腊的火种还可以重放光芒,
若是再错过,我们将会在每个所剩无几的时光里徒然浩叹
,羡慕一个名叫刘亮程的人把一个村庄看得那么仔细。
——作家 徐则臣
刘亮程是最接近庄子的活人。当地球人都觉得时间不
够用,他花大把光阴,去介绍两只蚂蚁互相认识、研究驴
为什么不穿内裤。这书是农民卖萌指南。也是人类卖萌指
南。
——媒体人 梁文道
刘亮程的才能在于,他好像能把文字放到一条清亮透
明的小河里淘洗一番,洗得每个字都干干净净,但洗净铅
华的文字里又有一种厚重。捧在手里掂一掂,每个字都重
得好像要脱手。
——作家 李陀
真是很少读到这么朴素、沉静而又博大、丰富的文字
了。我真是很惊讶作者是怎么在黄沙滚滚的旷野里,同时
获得了对生命和语言如此深刻的体验。在这片垃圾遍地、
精神腐败、互相复制的沙漠上,读到刘亮程的这组散文,
真有来到绿洲的喜悦和安慰。
——作家 李锐
我多年来想写的一种文字,被刘亮程写出来了。
——作家 韩少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