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印象(印象主义)/发现之旅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作者 (法)西尔维·帕坦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们,屡遭官方沙龙的拒绝、守旧评论家的谩骂和观众的嘲笑。在潦倒了近半个世纪之后,终于形成了“最受欢迎的艺术运动。”马奈、莫奈、毕沙罗、雷诺阿、塞尚……这些天才的画家,如何痴迷于光影的变幻,又各自拥有怎样的性情与命运?左拉、瓦雷里、马拉美……当年是如何热情捍卫和赞美印象派的?凡·高画笔下的唐吉老爹,以及其他正直的社会人士,留下了哪些动人的佳话?这本书将娓娓地告诉你关于印象派的一切……

内容推荐

本书采用主题分析的方法,通过文章来展示印象主义的演变。也通过这集子领着我们徜徉在法兰西的农村、首都,发现画家之间互相联系的纽带,以及他们与作家、画商和绘画爱好者之间的关系。 同时,他们每个人始终保持表达自己的“印象”的自由,他们的不同个性在本书中都得到展现……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印象主义的诞生

 1874年:一次画展,一个名字

 马奈呢?

 印象派画家面对官方沙龙

第二章 “面对大自然"

 室外

 各个季节和时刻的光线

 寻找“瞬间性”

第三章 崭新的城市观

 “城市风景”

 现代性

第四章 印象派画家何许人也?

 艺术家之间……

 作家们眼中的印象派画家

第五章 画商和绘画爱好者

 保罗·迪朗一吕埃尔

 唐吉老爹

 安布瓦兹·沃拉尔

 爱好者与收藏家

第六章 “走到印象主义的尽头”

 1886年:“真的结束了……”

 走向新印象主义

 关于二十世纪的印象主义

大事年表

译名对照

试读章节

盖棺定论

1884年,马奈去世一年后,在美术学院举行了画家生前作品展,左拉的这篇序言对“大师”及其影响表示了真正的敬意:

爱德华·马奈去世后的第二天,他被突如其来地捧上了天,各家报纸都沉痛宣布一代宗师与世长辞。那些昨天还背地里指责、讥笑的人此时纷纷登台亮相,向在灵柩中最终取胜的大师致敬。对我们这些跟随大师多年的忠实信徒而言,这是一场痛苦的胜利。[……]我们尾随大师的灵车走向墓地,心里为这些迟到的赞誉而感动、哭泣。他已经听不见那些赞誉了。

然而,今天我们将予以彻底弥补。我们认真而又恭敬地组织画展,展示大师的主要作品,行政机关慷慨地同意我们借用美术学院的大厅。[……]我们坚信展出一定会取得成功,并将最终为他在本世纪下半叶绘画大师之列中争得一席地位。

[……]他是明亮绘画最有力的推动者之一。该画派师法自然,在当代生活的阳光下作画,逐步地将我们的官方沙龙拖出设色晦暗的厨房,用真正的阳光使之欢乐起来。[……]

我和马奈相识于1866年。他那时候三十三岁,住在蒙梭平原一间破旧的大画室里。他此时已经陷入重围,他在马蒂奈(Martinet)画廊陈列的作品,尤其是送往1863年落选沙龙展的那些画招来评论界的围攻。那些人不分青红皂白,讽刺挖苦。这无疑是画家作画最有信心、最有力度的时期。他抱定征服巴黎的决心,对别人的冷嘲热讽一笑了之,脸上洋溢着自信,一刻不停地作画。当年的情景,如今还历历在目。[……]从此以后,他干脆!面对大自然作画,大自然成了他唯一的导师。不过,他依然还是个喜欢上流社会的巴黎人,举止风雅,谈吐诙谐,每逢专栏作家将他描绘成衣冠不整的画匠,他便开怀大笑。

第二年,即1867年,马奈未能在万国博览会获得一席之地,就决定把自己的作品集中到他请人修建的、坐落在阿尔玛路的大厅里。当时作品的数量已经众多,人们在此可以清楚地看到画家马奈向他日后深入推进的户外绘画过渡的每个过程。[……]

此次个人画展自然又激起评论界对马奈的愤怒攻击。一时间,讽刺谩骂像洪水破堤似的扑来。[……]他重握画笔,决心以柔克刚来争取公众。但是他的性格摆在那里,刚强的天性不允许他做出妥协,驱使他沿着已经开辟的道路依然走下去。正是在这个时期,他的画面最终明亮起来,他取悦公众的初哀使他画出了比以往作品更加鲜明有力、更具有革命性的作品。

[……]他只遵循一条法则,即明暗关系的法则,即一个人或者一件静物在光线中表现的方式:革新就是由此产生的,是光线在勾勒线条和着色,由光线确定每件物体的位置,光线就是绘画场景的活力所在。从此以后,出现了这些准确的、特别强烈的色彩,让对学院派一贯错误用色习以为常的观众感到茫然。从此以后,图像趋于简化,物体根据其块面,只用大色块来表示;众多的观众却哑然失笑,因为他们已经养成什么都得看清的习惯,甚至包括背景昏暗的历史画,人物脸上的胡须都能看真切。对被几个世纪的谎言蒙住眼睛的人来说,真实比任何其他东西都更不可置信、更令人恼火。

还应该补充一句,马奈本人的性格也加剧了因循守旧的人们对新画派的抵触。我是指他的轻率,每当他在画架上挂上一块白画布,就开始向陌生地带进发。离开了自然,他就软弱无力。[……]渐渐地,人们看到沙龙里面的作品日益明亮起来。棕红色的罗马人、希腊人,萎靡不振的仙女逐年消失;与此同时,取自日常生活的现代场景滚滚而来,占据画展的墙壁,活泼的色块充满阳光。它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新的世界,而且是一种新的画派:它倾向到户外作画,尊重明暗关系法则,每个形象都根据其块面在外光中完成,而不再按照传统的套路加以理想化处理。此时此刻,我再次重申,变革业已成功。你们只要将今年的画展与1863年的展出作一比较,就能够了解二十年间取得的巨大进步,就会感到两个时期的迥异。

1863年,马奈在落选者沙龙遭到众人的敌视,而他却是这场绘画运动的领头人。[……]此时此刻,不管他们承认与否,处在我国艺术前列的年轻画家都受过马奈的影响;如果他们说那只是巧合,那么有一点至少是明白无误的,即马奈率先踏上这条道路,并为他人指明方向。任何人都否认不了他起过的先驱作用。他是继库尔贝之后涌现的一股新兴力量,我所说的力量,是指在观察和表达方式上的新开拓。

看到我们收集的一百五十幅作品,大家能理解这点。不再会有争议,我们向大师勇敢的努力,对他起过的巨大作用鞠躬致敬。[……]随着时光的流逝,他必将进入本世纪为艺术的胜利而鞠躬尽瘁的艺术巨匠之列。

(爱弥尔·左拉,《爱德华·马奈画展画册序言》,1884年)

P37-39

序言

1874年,评论家们对莫奈、雷诺阿、西斯莱、德加、贝尔特·摩里索、塞尚等人的新颖实验十分敏感,想给由此诞生的绘画运动起一个名字。埃奈斯·谢诺(Ernest Chesneau)把它称为“户外画派”之后说:“我想这样称呼这个流派,而有人曾经奇怪地称他们是‘不妥协者’集团……”(《巴黎日报》,1874年5月7日)。这些艺术家也被人称为“独立派”,这是他们在以往八次画展中给自己起的名字。埃米尔·卡尔东将德加、塞尚、莫奈、西斯莱、毕沙罗、贝尔特·摩里索视为“……马奈先生的弟子,未来绘画的先锋,印象画派最坚定、最权威的代表”(《新闻报》,1874年4月29日)。马克·德·蒙迪福提出:“如果这个小小的团体能够形成一种画派,那么我们应该称之为‘视觉画派’……”(《艺术家》,1874年5月1日)。最后给他们留下的名字是“印象主义”。莫奈的《日出·印象》(巴黎,马莫堂博物馆藏)获得异乎寻常的价值,当时画家随口把它叫做“印象”,谁知它成了印象画派的奠基之作,如今它已经跻身于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列。

既然“色彩”、“光线”、“空气”等词语与印象派紧密相连,那么为什么再要为它出这本白纸黑字的书呢?“这些明亮的画布,这些印象主义敞开的窗户……”照左拉的说法(《费加罗报》,1896年5月2日),首先是用来被眼睛感受,是浅显易懂的。难道需要用另一种方法来理解它们?然而,从他们作画伊始,这些作品的画家们就已经目睹它们走进了艺术批评的领域;从此在视觉艺术和批评文字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十九世纪末,文学与绘画互相呼应。同时研究两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就本书而言,即更好地理解印象主义。我们有意在此偏重通论性的文字;如果对作品进行仔细分析,势必需要彩色复制品,这种分析已经出现在论述那一时代的众多画册和展品目录中。然而,对于艺术史上的标志性绘画,本书还是作了例外的处理。

在编纂本书时,某些文本自然应该收入,因为它们闻名遐迩或者因为它们与这个绘画流派的历史紧密相连;有些文本入选则恰恰相反,因为它们鲜为人知或者出现在目前很难看到的老书里面。最后,考虑到丛书的篇幅,我们舍去了一些不大重要的材料;如果研究人员对此感到遗憾,可以参看让·勒泰福和达尼埃尔·理乌分别在1959年和1989年出版的著作。

我们这本书采用主题分析的方法,通过文章来展示印象主义的演变。尽管有时候印象派画家会在肖像和室内场景上消磨时光,但是他们更加热衷于重现千变万化的户外景色。因此,这本集子领着我们徜徉在法兰西的农村、首都,发现画家之间互相联系的纽带,以及他们与作家、画商和绘画爱好者之间的关系。自从约翰·利瓦尔的研究问世和大型画展举办之后,对印象主义的研究扩展到世界范围,但是本书发掘出的原始材料提醒我们,印象主义的源头和胜地在法国。法国大作家的名字频频出现:左拉、莫泊桑、米尔博、马拉美、瓦雷里……普鲁斯特曾经在莫奈的吉维尼(Giverny)花园汲取灵感,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可是这本研究印象主义的书中却没有它们的位置。印象派画家曾经联合举办过数次画展,莫奈当时担任印象派的“首领”,然而每个人始终保持表达自己的“印象”的自由,他们的不同个性在这本书中得到展现。

 1897年,依靠卡耶博特的捐赠,印象派大举进入卢森堡美术馆。从此印象派的绘画受到人们热情肯定。这个画派从此得到认可,1974年“印象主义百年纪念展”以及随后数次画展的成功表明了这点。印象派画家们经常在他们的画布上再现欢乐的场景,现代观众无限眷恋地重新看到上个世纪的生活艺术和生活的幸福。艺术爱好者队伍扩大,水准上乘,他们始终期待更多地了解印象派。本书为他们接触有关印象主义的材料提供方便,从而帮助他们加深了解和喜爱这个画派,但愿本书能够满足他们的期待。直到今天,印象派绘画依然令它们的观众激动和神往,因为“那是全人类生活这面镜子的小碎片,它们折射出的那些行色匆匆、色彩细腻迷人的事物理应得到人们关注和赞美”(菲利普·布尔笛印象派绘画拍卖目录序言,1875年3月24日,德鲁奥拍卖行)。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