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阐述网络演算的理论,介绍对互联网确定性排队系统性能的界限分析方法。第一部分结合应用实例,给出网络演算综述及概念解释,介绍时延、积压、输出流量行为等界限分析方法。第二部分详细介绍网络演算的形式化数学理论研究,基于最小加代数的分析体系,对更通用、更复杂的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第三部分介绍结合互联网特性的进阶研究,包括最优多媒体平滑、聚合调度、自适应保证与数据包尺度速率保证、时变整形器、有损系统等场景,给出积压等界限分析方法及其结果。 本书开创性地确立了互联网确定性排队系统的理论基础,可供通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研究生学习,亦可供从事互联网、实时系统等设计、分析、验证的工程师参考。 作者简介 让-伊夫·勒布代克(Jean-Yves Le Boudec),1984年获得法国雷恩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加拿大贝尔北方研究中心、IBM苏黎世实验室工作。1994年加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担任副教授,目前是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教授,IEEE研究员。曾经在许多会议和期刊的编辑委员会任职,包括ACM SIGCOMM,ACM SIGMETRICS,IEEE INFOCOM,Performance Evaluation和ACM/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等。著有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omputer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等专著。 目录 第一部分 网络演算基础知识 第1章 网络演算 1.1 数据流的模型 1.1.1 累积量函数、离散时间与连续时间模型 1.1.2 积压与虚拟延迟 1.1.3 例子:播放缓冲器 1.2 到达曲线 1.2.1 到达曲线的定义 1.2.2 漏桶模型和通用信元速率算法 1.2.3 次可加性和到达曲线 1.2.4 小到达曲线 1.3 服务曲线 1.3.1 服务曲线的定义 1.3.2 经典服务曲线示例 1.4 网络演算基础 1.4.13 种界限 1.4.2 界限是紧致的吗 1.4.3 级联 1.4.4 积压界限的改进 1.5 贪婪整形器 1.5.1 定义 1.5.2 贪婪整形器的输入/输出特性 1.5.3 贪婪整形器的性质 1.6 服务曲线、可变延迟和固定延迟 1.6.1 服务曲线 1.6.2 积压造成的延迟 1.6.3 可变延迟与固定延迟 1.7 处理变长数据包 1.7.1 变长数据包引入不规则性的示例 1.7.2 打包器 1.7.3 贪婪整形器和打包器之间的关系 1.7.4 打包贪婪整形器 1.8 无损有效带宽和等效容量 1.8.1 流的有效带宽 1.8.2 等效容量 1.8.3 示例:FIFO多路复用器的接受域 1.9 定理1.4.5的证明 1.10 参考文献说明 1.11 习题 第2章 网络演算应用于互联网 2.1 GPS和保证速率节点 2.1.1 数据包调度 2.1.2 GPS及其实际运用 2.1.3 GR节点和加代数方法 2.1.4 GR节点的级联 2.1.5 证明 2.2 IETF的综合服务模型 2.2.1 保证服务 2.2.2 互联网路由器的综合服务模型 2.2.3 通过RSVP进行预留设置 2.2.4 流建立算法 2.2.5 多播流 2.2.6 ATM流建立 2.3 可调度性 2.3.1 EDF调度器 2.3.2 SCED调度器 2.3.3 缓冲需求 2.4 应用于区分服务 2.4.1 区分服务 2.4.2 显式的EF延迟界限 2.4.3 带阻尼器的聚合调度界限 2.4.4 静态早时间优先 2.5 参考文献说明 2.6 习题 第二部分 数学知识 第3章 基本小加演算和加演算 3.1 小加演算 3.1.1 下确界和求小 3.1.2 双子代数 3.1.3 广义递增函数的类型 3.1.4 广义递增函数的伪逆 3.1.5 凹函数、凸函数与星形函数 3.1.6 小加卷积 3.1.7 次可加函数 3.1.8 次可加闭包 3.1.9 小加解卷积 3.1.10 以时间反转表达的小加解卷积 3.1.11 水平偏差与垂直偏差 3.2 加演算 3.2.1 加卷积与解卷积 3.2.2 在加代数中小加解卷积的线性 3.3 习题 第4章 小加系统论和加系统论 4.1 小加算子和加算子 4.1.1 矢量的记法 4.1.2 算子 4.1.3 算子的类型 4.1.4 上半连续和下半连续算子 4.1.5 保序算子 4.1.6 线性算子 4.1.7 因果算子 4.1.8 平移不变算子 4.1.9 幂等算子 4.2 算子的闭包 4.3 不动点方程(空间方法) 4.3.1 主要理论 4.3.2 应用的例子 4.4 不动点方程(时间方法) 4.5 小结 第三部分 网络演算进阶 第5章 多媒体平滑 5.1 问题设定 5.2 无损平滑约束 5.3 延迟与回放缓冲区要求 5.4 平滑策略 5.4.1 解 5.4.2 小解 5.4.3 解集 5.5 恒定速率平滑 5.6 平滑与贪婪整形 5.7 与延迟均衡的比较 5.8 跨越两个网络的无损平滑 5.8.1 两个网络的延迟和缓冲区要求 5.8.2 跨越两个网络的恒定速率平滑 5.9 参考文献说明 第6章 聚合调度 6.1 概述 6.2 经过聚合调度的到达曲线的变换 6.2.1 在严格服务曲线元件中的聚合多路复用 6.2.2 在FIFO服务曲线元件中的聚合多路复用 6.2.3 在保证速率节点中的聚合多路复用 6.3 带有聚合调度的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界限 6.3.1 稳定性问题 6.3.2 时间停止方法 6.4 稳定性结果和显式界限 6.4.1 环是稳定的 6.4.2 带有强源端速率条件的同构ATM网络的显式界限 6.5 参考文献说明 6.6 习题 第7章 自适应保证与数据包尺度速率保证 7.1 概述 7.2 服务曲线的局限性和GR节点抽象 7.3 数据包尺度速率保证 7.3.1 数据包尺度速率保证的定义 7.3.2 数据包尺度速率保证的实际实现 7.3.3 由积压得到延迟 7.4 自适应保证 7.4.1 自适应保证的定义 7.4.2 自适应保证的属性 7.4.3 PSRG和自适应服务曲线 7.5 PSRG节点的级联 7.5.1 FIFOPSRG节点的级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