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文明是古代爱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公元前6500年时,古代希腊地区已经有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在活动,他们在文化上与小亚细亚和西亚各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相似,都崇拜类似的“地母神”等。公元前2000年,印欧民族的一支阿卡亚人经由巴尔干半岛进入希腊,他们后来以迈锡尼为中心发展起来。而在此之前,文明中心是爱琴海诸岛中最大的克里特岛。克里特岛人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海上贸易强国,其贸易的范围包括埃及和西亚的古文明地区,不过主要还是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巴勒斯坦沿岸。《奥德赛》中描述克里特是一个美丽而富庶的岛,位于“蓝色的海中央”,居民稠密,有19个城市。
克里特岛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宜人。岛东西长约250公里,南北宽约12—60公里,岛上土地肥沃,草木繁盛,适于发展农业和畜牧业。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了最早的居民,有学者认为他们可能来自小亚细亚。克里特文明分为早王宫时期(公元前2000一公元前1700年)和晚王宫时期(公元前1700—前1400年)两个阶段。在公元前1700年,岛上各处的王宫建筑全部被毁,原因可能是距此60公里的铁拉岛发生了火山喷发:但很快新的王宫又修建起来,规模更大,更为壮观。公元前1400年,各处王宫再次被破坏,有学者认为这一次是因为印欧语系的阿卡亚人人侵所致。如上所述,阿卡亚人是第一批来到希腊的印欧人,在希腊半岛上以迈锡尼为中心发展,开始与克里特人和平相处,后来强大起来之后逐渐取代克里特成为爱琴文明的中心。
对克里特岛发掘贡献最大的是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他在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发掘出晚王宫时期的一座宏伟的宫殿。这座宫殿不但占地广阔,建筑技术也相当精良,宫中有陶制排水管、上釉窗户、巨大酒窖等。在希腊神话中,克里特岛之王米诺斯曾建了一座巨大的迷宫来幽禁一个半人半牛的怪物(波赛东派一头牛与米诺斯的王后所生),伊文思即据此神话而称这座宫殿为米诺斯王宫,而克里特岛的文明也被称为米诺斯文明。由此宫殿的大小来判断,它应该是一个复杂的行政管理中心,说明当时克里特的君王能控制大规模的人力和物力,很可能已统一全岛及周边岛屿,建立起一个海上帝国。宫中的接待厅悬挂着象征王权的双斧,因此该王宫在希腊文中被称做“双斧之宫”(Labyrinths),后来这个词的原意渐渐被人遗忘,双斧之宫就成了迷宫的代名词。
宫殿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之一是彩绘壁画,画中有姿态优美的人物,彩画线条细致流畅,典型人物有“祭司”、“巴黎女”(因形象摩登,酷似20世纪初的巴黎女郎而得名)、“宫女”“持瓶行进者”等。除人物之外,壁画还大量表现花卉、动物,洋溢着海洋民族自由生活的和平气息,和喜爱、亲近大自然的心态。他们的陶器上也经常以水产,海藻植物作为装饰花纹,成为其特有的标志。从壁画看,当时有一种戏牛的游戏非常流行,其过程是牛快速朝戏牛者冲来,而戏牛者迎着它跳起来,并且一个筋斗翻过牛背。这也可能是一种以牛为崇拜对象的宗教仪式。
值得注意的是,克里特岛上的宫殿建筑都没有任何防御设施,没有围墙望楼。考古学家没有发现任何城堡的遗迹,也几乎看不到什么武器。这一点与同时代的其他地区,如希腊半岛、埃及、两河流域和小亚细亚等地大相径庭。至今学者们对此还没有很好的解释。我们知道克诺索斯的统治者拥有当时最强大的军队,而且以此征服了许多周边地区,包括文化发达的昔加拉第群岛。修昔底德说:“自从米诺斯建立了海军之日,海上的交通便加强了,因为米诺斯肃清了诸岛的盗匪,然后把他们大部分移民到别处。此外,沿海居民已经有了许多财产,因此便安居乐业,有些新富便筑城以自卫。”
克里特人主要以海洋贸易为生,在克里特发现的大型遗址都靠近良港和海湾。在埃及新王国时期的一些墓室壁画中,有许多来自克里特岛的人,他们带着特有的器皿,说明当时双方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商业往来。最有意思的是,埃及人把希腊一些地方的名字用象形文字写出来,作为法老阿蒙荷太普三世的“臣属”,如克里特岛上的阿姆尼索斯、菲斯图斯、克诺索斯等,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美塞尼亚等,而阿蒙荷太普三世的名字在克里特也有发现。克里特的商品主要是香料、各种手工艺品。他们以此从西亚换来青金石,从埃及和利比亚换来黄金、象牙、雪花石、彩釉等,从塞浦路斯换来铜。从王宫壁画来看,克里特人的造船业高度发达,他们使用的大商船已有龙骨结构,战船上已有上百名桨手。
克里特人的宗教信仰属于自然崇拜,崇拜鸟、鱼、兽,甚至树、花、石。为人所熟知的神是一位身着露胸长衫、两手各执一条蛇的女神,可能是主生殖的神明。比较重要的还有“农神”和牛神,它们是丰收和力量的化身。
早王宫时期已出现文字,在菲斯图司发现的圆盘上刻有象形文字形式的符号,这类符号在多处发现,常刻在印章上或作为私有财物的标记。后来又发现刻在泥板上的“线文A”,这种文字出土于克里特岛上多处遗址,至今尚未解读出来。在米诺斯文明的晚期形成了线文B,现已发现约4000多块刻有这种文字的泥板,其内容主要是商业往来的货品单据。这些晒干的泥板并不能长久保存。不过,大约在公元前1400年,克里特经受了一次大灾难,宫殿被焚毁,以至于那些原本易碎的泥板被烧硬了而保存下来。线文B在迈锡尼也大量发现,一些学者以此作为迈锡尼人人侵克里特、破坏这里古文明的依据。目前,对我们来说,米诺斯文明衰落的原因还是一个谜。可以确定的是那些高大的宫殿在这次衰落之后就再也没有重建起来。
P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