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明清破局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向敬之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明清破局》以乾隆四十一年开始编纂的《贰臣传》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谈论明清之际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与历史作为:作者从1644年这个“天有三日”的特殊时期引入,借助大量明清史古籍资料,重返明清之际的现场与背后,在小心考证的基础上,对一些争议的历史进行了澄清与纠正,而对尚未有明确结论的迷案,则揆诸人情,合理推测,力求最大可能还原明清之际明臣降清的前因后果。 作者简介 向敬之,明清史学者,独立书评人。曾在出版社、报社做过十多年编辑。在《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上海证券报》《南方都市报》《经济观察报》《新民周刊》《风凰周刊》等发表书评400多万字。近年来研究明清之际社会秩序重建,出版有《现场与背后》《细说康熙:王朝纷争六十年》《明史不忍细看》《清史不忍细读》等。 目录 引子 1644年天有三日,皇帝们是怎么过春节的? 上篇 范文程:不是贰臣的贰臣 乾隆把最佳贰臣奖颁给了一对父子 一场贰臣口水战,淹死了悍将孙定辽 袁崇焕杀毛文龙疏漏了一文盲 力挺崇祯印钱的重臣死在大清的战场 徐勇:满门殉清血祭忠节二字 第一降将军功不大却荫及子孙避祸 明朝的降将,成了大清的廉吏 祖大寿送给皇太极一个战略高手 祖可法:弃子出卖故国更疯狂 尚可喜成了大仇人皇太极的忠狗 洪承畴降清被指对皇太极想入非非 刘芳名:加衔不断却干了十七年原职 李国英督川的历史意义很特别 张勇:掀翻了老熟人王辅臣的贼船 鲍承先:逃跑将军逆袭成皇太极的心腹 祖大寿:皇太极和阿敏的克星做了贰臣 屈膝的明巡抚被乾隆高看一眼 助力康熙除鳌的两个关键人物 吴六奇不敢私藏永历皇子入赘 讨爵盖过索尼和鳌拜的南明降将 施琅反清再降,是报仇还是报国? 下篇 谢陞的大学士不是清廷的发明 金大学士原是一个三姓家奴 王永吉:吴三桂降清时的顶头上司 神笔王铎也上了贰臣恶人榜 多尔衮、顺治都爱上了魏忠贤头号走狗 敢对顺治帝暴跳如雷的贰臣很可怜 文坛领袖的气节还不如一个妓女 崇祯禁中卫帅被多尔衮高衔低配 陈名夏:崇祯探花力劝多尔衮篡位 “不死英雄”二掌兵部却三次投敌 贰臣出身的吴三桂为何进不了贰臣榜? 序言 对于中国而言,1644年 的甲申巨变,无疑是最重大 的历史烙印。 尤其是农历三月十九至 四月二十六,金碧辉煌的紫 禁城在短短的三十七天内, 换了三任主人。 这样的易主频率,是最 高的。 即便二十四年前的万历 四十八年(1620)七月,神宗 驾崩,皇太子朱常洛八月即 位,当了一个月天子便一命 呜呼,换了皇太孙朱由校登 基,中间也因国丧、博弈, 拖延了不少时间。 然而甲申巨变,不但易 主频率高,而且创造了易代 更快的中国奇迹。第三任主 人,名义上是顺治帝,事实 上是摄政睿亲王多尔衮—— 当时清廷的实际统治者。六 岁多的顺治帝,只是一个危 坐在龙椅上的傀儡。 这些变迁,学者们多有 叙述。而这一年春节,天有 三日的中国,各个皇帝怎么 度过这个难熬的元旦之日呢 ? 先说当时还是王朝正朔 的明朝崇祯皇帝。 崇祯已在紫禁城的太和 殿龙椅上坐了十六年,进入 了第十七个年头。时值壮年 的他应该算是一个成熟的皇 帝,然而,他却过了人生中 最难受的一个春节。 这天一大早,崇祯帝比 往日视朝时间要早。虽说一 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 于春,但崇祯帝已被内忧外 患折磨得极为痛苦,很有可 能患有严重的失眠,然而他 还是希望做最后一搏力挽狂 澜。 当他兴高采烈地走进太 和殿时,他惊呆了——偌大 的朝堂,只有一个锦衣卫在 值班。 当时,新年朝会的钟声 已经结束,却不见一个大臣 前来,当然也不见首辅陈演 和破格骤升的东阁大学士魏 德藻的身影。 执勤的锦衣卫见到皇帝 ,赶紧致以新春的祝福,同 时报告:大臣们都没到,应 该是没有听到钟鼓声,以为 皇上今天还没出来,而住得 远的大臣就更加迟缓了。 看到崇祯一脸尴尬,侍 卫赶紧请求再敲一遍钟,打 开紫禁城的东西门,好让大 臣们听到后赶紧前来。 崇祯应其所请,命太监 们再次鸣钟。 钟声长鸣,宫门大开, 但过了很久仍不见一个大臣 来。 似乎大臣们约定好了, 都不提前来给崇祯朝贺新春 。 今天,崇祯起得太早了 。 早到什么时候?明高启(( 早至阙下候朝))诗云:“月 明立傍御沟桥,半启宫门未 放朝。”明朝官员冬天早朝 ,未见熹微,借光上朝,没 人举灯照明。明末曾发生了 一起高官在冬天误跌御河溺 死的事。《天咫偶闻》记载 ,明代紫禁城皆有路灯照明 ,天启(1621-1627)时太监 魏忠贤当权。这个非正常的 人,玩权玩到了极致。他下 令尽废路灯,方便夤夜出入 。百官“戊夜趋朝,皆暗行 而入,相遇非审视不辨”,“ 追尾”之事常有发生。一住 得离皇宫较远的官员,某天 晚起了一点,一路小跑,因 刚下了大雨路滑,慌乱中没 辨清方向,失足跌人御河, 命丧黄泉。 早到的崇祯一脸无奈, 决定先去拜谒太庙,再来接 受朝贺。 拜太庙,按规矩应该准 备驾舆马和立仗马一百多匹 ,御马监的太监们又没有提 前准备,只好去长安门外把 外朝早到的官员所乘马匹悉 数赶入端门。 外马临时征用,没有接 受过训练,顿时大乱。太监 只有奏请停止外征马匹。 崇祯很不高兴,于是传 谕:先朝会,再去拜庙。他 返回太和殿,坐在金龙椅上 ,等大臣们来朝贺。 大臣们陆陆续续来了, 见到皇帝耷拉着脸,不敢从 中门入,怕与天颜对视,结 果该站在东边的文臣站到了 西边的武班,该站在西边的 武将挤满了东边的文班。 依据明朝定制,文臣都 住在西城,而朝班则要站在 东边;武将都住在东城,而 朝班须站在西边。站错了朝 班是违反礼制,是要受惩罚 的,而且是严惩。文武大臣 们赶紧蹲俯着换位。 新科榜眼宋之绳的父亲 宋劫,本来是以召对称旨, 被崇祯宠任作为兵部特别事 务顾问,“职方赞画,品最 高洁”(计六奇《明季北略》 卷二十《元旦文武乱朝班》 ),也像乌龟一般龟缩在文 臣朝班。 一朝乱象,一堂浑浊。 大臣们山呼万岁,朝贺 新禧,崇祯自然没了心思。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第一 天的元旦朝会草草收场。然 后,崇祯带着六品以上的官 员去拜太庙,六品以下的官 员不在陪祭之列,但是他们 的马却窜入了拜庙的序列。 乱象还在继续。 拜庙还未结束,大风起 霾,震屋扬沙,咫尺不见人 。 崇祯大惊,赶紧找人问 吉凶,占卜者说:“风从乾 起,主暴兵至,城破。”(计 六奇《明季北略》卷二十《 风变地震》) 占卜者送给崇祯新春寄 语:兵乱城破。 不日,凤阳守陵太监谷 国珍送来凤阳地震的报告, 剿闯前线也给崇祯帝送来一 个噩耗:李白成于正月初一 日在西安称王,建国大顺, 改元永昌,造甲申历,铸永 昌钱,规定军制,平抑物价 ,减免赋税。 新年的第一天,占领陕 西全境的奉天倡义文武大元 帅李自成,已不甘心只做一 个新襄王,而要正式组建新 政权。在崇祯帝为没过好新 春元旦耿耿于怀时,李自成 成了大顺国的永昌国王。 李自成改西安为西京, 以牛金星为丞相,宋献策为 军师,以五等爵位大封功臣 ,并组建了六政府。其左 导语 良相难救时,国君死社稷。一个旧王朝的衰朽与覆灭,导致一大批有抱负、有追求、有热情的儒家士子,捐弃虚幻的道德英雄主义,抓住一切政治改革的现实机会,协助另一个野蛮的征服者推行儒家道统与治统,纵然大节有亏,苟且偷生,饱受猜忌,道义上不安。 《明清破局》以乾隆四十一年开始编纂的《贰臣传》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谈论明清之际知识分子的人生选择与历史作为。 书评(媒体评论) 向敬之一方面通过明清 史的浩瀚资料库,寻找被忽 视的事实,找寻被忘却的记 忆;一方面试图建构一种融 学术与通俗一体、贯叙事与 评论始终的新样式,即通过 现实历史作品的细读去追寻 值得回味的历史温度。 ——新华社 向敬之爬罗历史深处, 剔抉细节精微,发掘被模糊 的历史留下的启迪与沉思, 从王朝末世迷离苍凉的灿烂 一瞬中,微观历史的宏大格 局。 ——《中国纪检监察报》 向敬之以挑刺清宫戏为 切入点,重返帝制时代后期 的现场与背后,发掘中国政 治走出宗法制前夕的诸多权 力之争:刀光剑影、鼓角钲 鸣、钩心斗角、明枪暗箭… …审视明清之际断裂的人类 本性与社会秩序赓续重建。 ——《南方都市报》 针对其中张冠李戴、似 是而非之处,向敬之在小心 考证的基础上,一一进行了 澄清与纠正,而对于那些尚 未有明确结论的迷案,他则 揆诸人情,合理推测,力求 最大可能地还原历史真相。 ——《新民周刊》 精彩页 范文程: 不是贰臣的贰臣 1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孟森与萧一山无疑是中国清史学研究的开山鼻祖。 萧一山在其代表作《清代通史》卷上第三篇之六十二《开国之勋臣·概说》中有云:“运筹策画,经略四方,管理机要,创制规模者,如范文程、洪承畴、金之俊、冯铨辈,虽以汉人投效,行节有亏,史书所载,黜之贰臣;然经营勤劳,亦不失为开国之良辅。” 范、洪等人,为清王朝“开国之良辅”,但也是大明朝投效满人的“汉人”。 这是不可改变的历史。 这些“行节有亏,史书所载,黜之贰臣”的“汉人”,为大清由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权发展成为大一统中央王朝,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多尔衮之摄政、多铎等之征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萧一山将范文程视作汉人投效,气节有亏,为清朝第一贰臣。 即便如此,萧氏还是说:“福临人关,宣力文臣,必以文程居首,历事四朝,首定大计,诏敕谕檄,皆出其手,经营草昧,弼成丕业,盖亦清之厚幸也!”(《清代通史》卷上第三篇之六十二《开国之勋臣·辅佐之大臣》) 清朝之大幸,却是明朝之大不幸。 功过是非,只有跨越族群,才能有另外一种看法。 在萧一山给予高度评价的这些贰臣中,范文程是归附后金一清朝最早的。 后金天命三年(1618)四月十三日,努尔哈赤发布著名的“七大恨”,正式向他曾经死皮赖脸祈求龙虎将军军职的大明朝宣战。 《满文老档》第六册记载,努尔哈赤发八旗兵十万征明。真有这么多兵吗? 半为将士半民夫。 虚实掩映玩声势。 中国古代行军作战,爱搞夸大其词的“号称”。 当年,曹操曾号称率八十三万大军下江南,声势浩大,但在赤壁战前,东吴主帅周瑜说,曹阿瞒打着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旗帜,有效兵力不足二十万。 来者不惧,更何况少年周郎找来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孔明之来,不是一旁助拳,而是协同作战。 传说中爱读(《三国演义》的努尔哈赤,想必在学曹丞相。 两天后,他亲率大军抵达抚顺城下,致书迫降驻守抚顺的明游击李永芳。 努尔哈赤先是利诱,再是威逼:“汝勿战!汝若战,则吾兵所发之矢,岂有目能识汝乎?倘中则必死矣。力既不支,虽战死亦无益。若出降,吾兵亦不人城,汝所属军民皆得保全。假使吾兵攻入城中,老幼必惊散,尔之禄位亦卑薄矣。,’(《满洲实录》卷四) 太祖承诺,李永芳归降,保证不再杀戮归顺的平民,并禁止部下强占其妻女,同时对李永芳许以皇家婚姻、高官厚禄。 后金大军只发动了一次进攻,李永芳便率城中军民开门出降,其中便有范文程与其兄范文案等一批辽东士大夫。 当然,范文程投效后金的带头大哥,李永芳是当仁不让的。 抚顺之战,努尔哈赤千方百计诱惑的李永芳,虽然能力一般,却随之找来了后来帮助大清一统的关键性人物——范文程。 范文程跟李永芳不一样,他没有考上明朝的公务员,但他是根正苗红的官N代。 祖辈为明朝兵部尚书、沈阳卫指挥同知的范氏兄弟,当时都是秀才出身。他们玩过科考,于是主动觐见清太祖,只要太祖欣赏他们,他们就有机会在宦海冲浪。 果然,太祖称他们为名臣之后,要善待之,尤其与范文程一番对答后,知其熟谙当世时势,便安排在身边当谋士。此后,太祖取沈阳,度三岔,攻西平,下广宁,范文程都跟从出征,参与指挥谋划的事宜。 范文程参谋帷幄,但在天命一朝职务都不高,至天聪三年(1629)十月,皇太极统率满蒙大军五万余人,从喜峰口突入塞内,人蓟门,克遵化,范文程还是清太宗的文馆职员(书房秘书),并没有正式官衔。 范文程虽没有名正言顺的官位,但为皇太极出谋划策都殚精竭虑,甚至披挂上阵,率先力战,率领枪炮手,斩杀很多明军。 这次,皇太极挺慷慨的,直接赏了他一个游击的职位。这是个武职,属于清朝从三品。 品级不高,但权重。 范文程一直工作在大汗的身边,是最高领导人的大秘。 可以说,范文程对于大清朝第一个称帝的皇太极而言,有诸葛亮般的智囊作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