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雅斯贝尔斯与中国(论哲学的世界史建构)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李雪涛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雅斯贝尔斯所勾勒出的世界哲学构想之图像,跳出了他自己的尚以欧洲为中心的实存哲学。交流绝不仅仅限于某一方面,而是在包罗万象的、普遍的意义上来讲的。以前和现在应当处于中心地位的既不是欧洲也不是亚洲,而应当是世界。不同的哲学或多或少有些像很小的盛水容器,用它们来盛世界哲学那无边无垠的海洋,显然是不可能的。更形象地讲,旧瓶并不是无限度地能装下新酒的。世界哲学便是在对这一新情况的思考与付量中诞生的。 作者简介 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波恩大学文学硕士、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全球史、德国哲学史以及中国学术史的研究。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全球史研究院院长,东亚文化交涉学会(大阪,2017~2018年)会长以及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北京,2017年至今)副会长。主编的刊物有:《全球史与中国》、《亚洲与世界》(主编之一)、《寻找》、minima sinica(主编之一)、Orientierungen(主编之一)等。出版多部论著、译著、编著。 目录 引论:从莱布尼茨和黑格尔走向雅斯贝尔斯 ——德国哲学家对中国认识的范式转换 一、理想化了的中国——莱布尼茨的中国观 二、平庸化了的中国——黑格尔绝对精神体系中的中国 三、作为合题的雅斯贝尔斯对中国的认识 第一章 论雅斯贝尔斯的世界哲学及哲学史的世界观念 ——以《大哲学家》为中心的研究 一、“思想移民”的时代 二、“主客体分裂”与“澄明” 三、“世界哲学” 四、“轴心时代” 五、哲学的世界史视野 六、哲学的世界史之考察方式 七、“主观心理学”的方法 八、结论 第二章 雅斯贝尔斯对东西方文明的认识 一、对东西方的界定 二、西方通过东方定位自身 三、东西方之间的互补 四、东西方之间的动态关系 五、破除西方在面对东方时的傲慢态度 六、结论 第三章 论雅斯贝尔斯历史哲学中的全球史观念 ——以《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为中心的研究 一、时代背景 二、雅斯贝尔斯的哲学发展 三、《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在雅斯贝尔斯哲学中的定位 四、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及“交往”的观念 五、“轴心时代”的意义 六、技术时代与世界哲学的观念 七、对未来的展望 八、将传统化为己有 九、结论 第四章 从轴心文明到多元现代性 ——半个世纪以来汉语世界有关轴心时代的讨论 一、20世纪70一80年代两次有关轴心时代的国际会议 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倬云与杜维明对“轴心时代” 理论的介绍 三、雅斯贝尔斯著作译本中的“轴心时代” 四、中国学界对“轴心时代”的批判 五、轴心时代中与中国相关的史实再探讨 六、有关第二轴心时代/新轴心时代 七、《二十一世纪》对“轴心文明与二十一世纪”的讨论 八、21世纪第二个十年对“轴心时代”的解读 九、结论 第五章 范式的创造者 ——雅斯贝尔斯对孔子思想的认识 一、雅斯贝尔斯对孔子思想认识的资料来源 二、孔子——范式的创造者 三、孔子的思想 四、孔子的人格 五、影响史 六、结论 第六章 道及统摄 ——雅斯贝尔斯对老子思想的认识 一、雅斯贝尔斯对老子思想认识的资料来源 二、史陶斯的《老子》译本 三、道与统摄 四、结论 第七章 哲学的信仰 ——雅斯贝尔斯对佛教思想的认识 一、雅斯贝尔斯与佛教最早的接触 二、欧洲哲学传统与人类的中心问题 三、哲学的信仰与佛教 四、与佛陀一起做哲学 五、佛教——关于人的学说 六、实存之澄明 七、大哲学家王国中的佛陀 八、佛陀的教义与“统摄” 九、“统摄”与涅槃 十、对学院哲学体系的解构与佛教之缘起 十一、科技、存在及佛陀的典范意义 十二、佛教与自由、超越 十三、和平主义与大乘佛教 十四、对雅斯贝尔斯所使用文献的几点评价 十五、结论 第八章 雅斯贝尔斯在中国的接受史及出版其中文著作集的构想 一、民国时期对雅斯贝尔斯哲学的译介 二、1988年以后中文学界对雅斯贝尔斯的译介 三、雅斯贝尔斯的著作及其哲学在日本 四、德文版《雅斯贝尔斯全集》与中文版《雅斯贝尔斯 著作集》的构想 结论 一、哲学的世界史遗产 二、作为“合题”的雅斯贝尔斯的世界哲学 三、与中国一起做哲学 四、从“隔历”走向“圆融” 五、展望 参考文献 事项索引 人名索引 后记 导语 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的雅斯贝尔斯并没有像另外一位哲学家海德格尔一样在中国备受关注,跟在欧美并没有什么两样。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他没有像海德格尔众多目前执教于世界各国哲学界的弟子们,同时他平淡的一生从来也没有像海德格尔一样不时会在哲学界之外掀起波澜。作为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心理学、实存哲学、哲学史、时代史、政治等多个方面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很遗憾的是,中文学界对雅斯贝尔斯的译介工作一直是零星地进行的,因此大部分的研究,也都是从译本出发进行的研究。尽管在国内曾经呈现出有关雅斯贝尔斯悲剧美学、轴心时代理论以及他的教育思想的热,但回过头来翻阅这些所谓的“研究成果”,就会发现,其中既没有基于一手文献的研究,也缺乏对各国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借鉴,大都是一种低水平的介绍和重复转述。因此从雅斯贝尔斯德文原著入手,同时参考德文、英文、日文等其他语种的研究成果,对雅斯贝尔斯的哲学进行研究,是作者20多年来一直致力的工作。中国与世界哲学的建构——雅斯贝尔斯哲学的世界史十论是作者在翻译、研究雅斯贝尔斯的著作时,特别是在研究他的“哲学的世界史”时所撰写的10篇学术文章。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